240 likes | 387 Views
临床信息特点. 第三章. 医院传统科室分类 :. 1. 临床专科 ( 医生、护士 ) 直接面对患者 , 完成诊断、治疗、护理的任务 , 同时也承担管理、科研、教学的任务。科室见 P47. 2. 临床支持科室 ( 辅助科室 ). 临床专科的任务 :. (1) 患者数据采集 ; (2) 患者数据处理及存储 ; (3) 决策 ; (4) 管理 ; (5) 监测评估 ; (6) 生成报表 ; (7) 科研教学 ;. 临床支持科室 :. 放射科 ; 心电图室 功能实验科 超声心电图室 病理科 ; 脑电图室
E N D
临床信息特点 第三章
医院传统科室分类: • 1.临床专科(医生、护士) 直接面对患者,完成诊断、治疗、护理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管理、科研、教学的任务。科室见P47. • 2.临床支持科室(辅助科室)
临床专科的任务: (1)患者数据采集; (2)患者数据处理及存储; (3)决策; (4)管理; (5)监测评估; (6)生成报表; (7)科研教学;
临床支持科室: • 放射科; 心电图室 • 功能实验科 超声心电图室 • 病理科; 脑电图室 • 化验检验科; 肌电图室… • 药剂课; • …
临床支持科室任务及特点: (1)患者数据采集; (2)检查结果数据采集; (3)生物医学信号分析 (4)医学图像; 计算机: 医学信息
各科室信息特点: • 内科: • 1.心内科P49 • 2消化科P52 • 3.呼吸科P53 • 4.肿瘤科P53 • 5.其它(肾科,血液科,内分泌科)
生物医学信号: 1、人体是个生物医学信号源。 生物信号是病人健康和疾病的重要数据之一。生命体,从细胞到器官组织都可生成生物信息,形式有: • 生物电,如细胞除极化电压(心电、脑电、眼电、肌电等); • 机械运动,如心脏瓣膜,血管搏动、胸腔运动(心音、呼吸音等); • 化学信息,如二氧化碳分压,尿素氮(BUN),肌酐(CR)。
生物医学信号的类型可分为确定的(周期性的、准周期性的、非周期性的)和随机的(稳定的、非稳定的)生物医学信号的类型可分为确定的(周期性的、准周期性的、非周期性的)和随机的(稳定的、非稳定的)
常用生物医学信号的频宽、幅值及量化位数 • 信号 频宽(Hz) 幅值 量化(位数) • 脑电图(EEG)0.2-50 600μV 4-6 • 眼电图 0.2-15 10mV 4-6 • 心电图(ECG)0.15-150 10mV 10-12 • 肌电图(EMG)20-8000 10mV 4-8 • 血压 0-60 400mmHg 8-10 • 呼吸 0-40 10L 8-10 • 心音图 5-2000 80dB 8-10
外科: • 外科信息化,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更是重要环节,这时外科数据的特点。 • X线断层扫描(CT); • 磁共振成像(MRI); • PACS • VR • 内窥镜,腹腔镜技术,手术导航技术……
(一)超声成像(ulstransonography,USG) • 1)原理:由压电晶体将电磁波转换成晶体的高频率(2-15Mz)振动,发出脉冲声波经人体反射,测量反射回波的能量和时间成像。 • 被收到的回声m是信号和噪声的混合,原始信号s被超声所通过的组织变成m,接收的传感器只能收到反射信号。 • M中携带组织结构的信息,被编码为延迟和较低的振幅。回声可以显示为信号和图片
2)超声仪的类型: • A型(幅度型)回波能量以幅度时间的函数表示。 • B型(亮度型)回波能量以亮度表示,时间表示为回波到达的时间。B型超声仪有两种扫描方式,C型与扇型。 • 多普勒型。利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即声束方向与具用流速的目标(血流)反射时的频率与运动目标的速度和方向有关。这就可以测量血流的状况。 • B型超声仪中用彩色表示流速图叠加在亮度图像上,成为彩色超声图。
3)超声仪的优点:无损伤。广泛应用于心功能、腹部、产科、眼科、脑部检查,肿瘤与囊肿的检测,组织灌注判断等。 3)超声仪的优点:无损伤。广泛应用于心功能、腹部、产科、眼科、脑部检查,肿瘤与囊肿的检测,组织灌注判断等。
(二)成像 •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 • 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 • 直接数字X 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DR) • 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raphy,CT) •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技术的共同点: •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使图像信息数字化,以便实施对图像的后处理。 • 发展动向 • 技术的发展充实,完善了设备的硬件与软件功能 • 低档设备努力充实与提高硬件的性能,并且把中高档设备较成熟的功能与软件移植过来,拓宽了低档设备的适用范围。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的基础 • (一)医疗影象设备用计算机 • 输入信息除了接收来自键盘输入的信息外,还可接收自身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 DAS) 。 • 主控汁算机控制着多级的彼此相互独立的CPU系统。多CPU提高处理速度。 • 图象存储设备:硬盘、磁带、光盘、磁盘阵列等。
发射源 : • 不同的成像方法发射源的介质不同 • uCR、DR、DDR、DSA和CT其发射源为X射线; • uMRI的发射源是射频脉冲; • uUSG的发射源是超声波; • uNM的发射源是某些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 • 被检体:当被捡体受接到来自发射源的信号后,体内组织使信号发生改变,离开被检体到探测器/接收器。
探测器/接收器:探测器/接收器是收集经过人体后并带有体内信息的信号,再转递到下一个采集单元。探测器/接收器:探测器/接收器是收集经过人体后并带有体内信息的信号,再转递到下一个采集单元。 • 采样器 :采样器接收到上一级转递的信号,首先经滤过器对它进行滤过,再经模数转换器(analogue-to-digital converter,A/D)将模拟图象(analogue image)转化成数字图像(digital image)。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必须送到RDCP
数据收集处理器:数据收集处理器(reconstruc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processor,RDCP)可以把原始数据根据诊断的需要进行各种后处理。 • 记录: 采集数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记录人体内的不同组织信息,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复查
2、数据采集的原理 • 模拟采样:X线片的密度(density)是随空间位置分布的连续函数,照片上点和点之间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隔,而感光密度随坐标点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它反映了入射线的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 数字影像的图像矩阵(matrix)则是一个整数数值的二维数组。整幅图像被分解成有限个小区域,每个这种小区域中图像密度的平均值用一个整数来表示,这个小区域被称为象素(pixel)。
图2-7A为一幅手的X线照片。其中有一条横线。图2-7B给出了横线上的一维像的密度随距离变化的连续函数;图2-7C是用数字表示的—维数字图像。在进行数字化时,采取每2mm间隔采一个点。即每个象素的宽度为2mm。像素密度数值用O-255共256个整数表不。256=28,像素密度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图2-7A为一幅手的X线照片。其中有一条横线。图2-7B给出了横线上的一维像的密度随距离变化的连续函数;图2-7C是用数字表示的—维数字图像。在进行数字化时,采取每2mm间隔采一个点。即每个象素的宽度为2mm。像素密度数值用O-255共256个整数表不。256=28,像素密度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 • 取横线宽度力1mm,把整幅图像划分为若干条横线,这样每个象素即为1mm×2mm。在扫描中,这个宽度叫层厚(slice thickness)。每条横线可获得一幅一维图像。这些一维数字图像就可以组合成一幅二维数字图像。
将二维图像变成一系列一维图像的过程,在物理上将二维图像变成一系列一维图像的过程,在物理上 • 可用时间扫描来完成。再通过A/D转换器变为离散 • 的数字序列。这样,原始的数字图像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