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44 Views
扩声系统讲座. 扩 声 系 统. 首先扩声系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音源部分. 声音处理部分. 播放部分. 功放. DVD. 调音台. 音箱. 反馈抑制器. 话筒. 电脑. 均衡器 效果器,分频器。等等. 等发声设备. (一) 话筒. 1. 话筒按照技术划分:分为动圈话筒和电容话筒。 ( 1 )动圈话筒:由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产生电信号的话筒。是由振膜带动线圈振动,从而使在磁场中的线圈感应出电压。特点:结构牢固,性能稳定,经久耐用,价格较低;频率特性良好, 50-15000Hz 频率范围内幅频特性曲线平坦;指向性好;无需直流工作电压,使用简便,噪声小。.
E N D
扩 声 系 统 • 首先扩声系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音源部分 声音处理部分 播放部分 功放 DVD 调音台 音箱 反馈抑制器 话筒 电脑 均衡器 效果器,分频器。等等 等发声设备
(一)话筒 1.话筒按照技术划分:分为动圈话筒和电容话筒。 (1)动圈话筒:由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产生电信号的话筒。是由振膜带动线圈振动,从而使在磁场中的线圈感应出电压。特点:结构牢固,性能稳定,经久耐用,价格较低;频率特性良好,50-15000Hz频率范围内幅频特性曲线平坦;指向性好;无需直流工作电压,使用简便,噪声小。
(2)电容话筒:这类话筒的振膜就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当振膜振动,振膜和固定的后极板间的距离跟着电容话筒变化,就产生了可变电容量,这个可变电容量和话筒本身所带的前置放大器一起产生了信号电压。特点:频率特性好,在音频范围内幅频特性曲线平坦,这一点优于动圈话筒;无方向性;灵敏度高,噪声小,音色柔和;输出信号电平比较大,失真小,瞬态响应性能好,这是动圈话筒所达不到的优点;工作特性不够稳定,低频段灵敏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寿命比较短,工作时需要直流电源造成使用不方便。(2)电容话筒:这类话筒的振膜就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当振膜振动,振膜和固定的后极板间的距离跟着电容话筒变化,就产生了可变电容量,这个可变电容量和话筒本身所带的前置放大器一起产生了信号电压。特点:频率特性好,在音频范围内幅频特性曲线平坦,这一点优于动圈话筒;无方向性;灵敏度高,噪声小,音色柔和;输出信号电平比较大,失真小,瞬态响应性能好,这是动圈话筒所达不到的优点;工作特性不够稳定,低频段灵敏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寿命比较短,工作时需要直流电源造成使用不方便。
2.话筒的指向 一般分为心形、超心形、8字形、枪式、全向指向等。你可找个话筒试试。如果有条件,建议还是找个多指向的话筒试用一下,就能明白指向的意义了。 话筒的连接线建议用平衡线。平衡线由两根导线和一根屏蔽线构成;非平衡线中则只有一根导线,用屏蔽线代替第二根导线。 平衡线的优点在于,该线的两根导线拾取不需要的噪声信号的强度相等,因而二者能互相抵消掉。而非平衡线则把噪声信号传输到线路的下一级。 平衡的插头:XLR,俗称卡农头或公母头;或者是大三芯的TRS。
3. 无线话筒 无线话筒有非变频无线话筒和变频无线话筒。 (1).非变频无线话筒就是频率固定,插上就能用。 (2)变频无线话筒的收发的频率是可以调节的。 (3)无线话筒在控场调的时候正常,等到观众坐满或满场的时候,无线话筒就有可能出现跑频,掉频等不稳定的现象,反应出来的现象大多伴随声音断断续续或者有呲呲啦啦的噪声。 这是因为人体吸收了电磁波。使接收机接受的信号变弱,从而出现上面的现象。所以在使用无线话筒的时候,尽可能的架高接收机的天线位置,让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尽量避免有人体障碍,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声音处理部分 1.调音台 很多人一看到调音台的面板就感觉很乱,很头痛。其实调音台的左半部分是输入部分很有规律的,只要记住相应按键的功能就能明白了。右半部分也就是输出部分根据不同的调音台,按键的标注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常用的键子还是很好认的。 下面我们就来认认调音台各个按键的功能。
(1)插口 卡侬插座MIC 口:称为低阻抗平衡输入插孔。 线路输入端(Line) 插入插座(INS) :它是一种特殊使用的插座,平时其内部处于接通状态,当需要使用时,插入1/4" 大三芯插头,将线路输入或话筒输入的声信号从尖端(Tip)引出去,经外部设备处理后,再由环(Ring) 把声信号返回调音台,所以,这种插座又称为又出又进插座,有的调音台标成“Send/Return”或 “in/out”插座。
(2) GAIN 增益控制旋钮(输入电平调节),在调音台电路中,调整设定输入信号有一个宽的不失真动态范围和最佳信噪比。GAIN提供了40dB连续可调增益范围,当设定为-40dB时,信号电平最低,即输入信号被衰减了40dB;当设置在0dB位置时,衰减量为0,输入信号最强。在调GAIN旋钮时,首先把GAIN旋钮顺时针方向调到峰值指示灯刚好一直亮的位置,然后逆时针方向慢慢地旋回到指示灯熄灭的位置,再往回调增大约6dB,使指示灯处在信号峰值出现时即亮的电平临界线上,这样就可以确定输入信号已调整在适当电平上了。在固定的使用场合,GAIN旋钮一次调整好后,一般就不要旋动了。注意切忌将GAIN旋钮作音量控制使用,否则很容易造成前级电路过载,破坏音响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甚至损坏扬声器。
(3)PEAK(TRIMLIMT) 峰值指示灯,调音台在每一控制通道的最上方都设置了一个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用于监视该路输入信号电平的状态。在音响调整正确时,峰值指示灯只是偶尔亮一下。若峰值指示灯长亮,表示输入信号出现信号峰值过载,这时音响系统输出的声音会令人感到不悦耳。
(4)√80开关( 高通过滤器) 该开关使HPF 开或关。若要打开HPF,请按下该开关 。HPF 将削去80 Hz 以下的频率。( 但是请注意,无论开关设置如何,调音台不会将该HPF 应用于立体声输入通道的线路输入。)
(5)COMP 控制旋钮 调节应用到通道的压缩电平值。 将旋钮向右旋转时,压缩率将增大,同时相应地自动调节输出增益。 将获得一个更平滑的、甚至是动态的效果,这是由于整体电平增强后高声信号变得柔和所致。 (注意)避免将压缩率设得太高,因为由此引起的较高平均输出电平会产生反馈。
(6)均衡器( HIGH、 MID 和 LOW) EQCONTROLS 该三频段均衡器可在高、中和低三个频率带调节通道。将旋钮设定在位置可产生平坦的频率响应。将旋钮转向右侧可增强相应的频率带,而转向左侧可削弱该频率带。下表为三个频率带的EQ类型、基础频率和最大削弱/增强。
高频段(H.F.):倾斜点频率为10kHz,提衰量为15dB,这个频段主要是补偿声音 的清晰度。 b. 中频段(M.F.):中心频率可调,范围为250Hz到8kHz;峰谷点的提衰量为15dB;这 个频段的范围很宽,补偿是围绕某个中心频率进行。若中心频率落在中高频段,提衰旋钮补偿声音的 明亮度。若中心频率落在中低频段,提衰旋钮补偿声音的力度。 c. 低频段(L.F.)倾斜点频率为150Hz,提衰量为15dB,这个频段主要用于补偿声音的 丰满度。
(7)AUX辅助旋钮 AUX1 旋钮控制由该通道发送到AUX1 总线的信号电平; AUX2 旋钮控制由该通道发送到AUX2 总线的信号电平。 一般情况下该旋钮应设定在靠近的 位置。如果正在使用立体声通道, 将混合L( 奇) 和R( 偶) 通道的信号并发送到AUX1 和AUX2 总线。 当不使用AUX输出的时候建议把旋钮调到0.
(8)AUX PRE 开关 选择是否将前置衰减器或后置衰减器的信号发送到AUX2( AUX2)总线。如果将此开关设定为开 ,调音台将前置衰减器信号(通道衰减器前的信号)发送到 AUX ( AUX1)总线,使 AUX ( AUX2)输出不受衰减器的影响。 如果将此开关设定为关 ,调音台将后置衰减器信号发送到 AUX ( AUX2)总线。
(9) PAN 音像定位调节旋钮,通过调节这个电位器,可使该路立体声像作左、右偏移。若旋钮向左方调,声音的位置就会逐渐向左移,反之则向右移,当旋钮置于中间时,声像位于中心位置。 当调音台俩路分别输入DVD或者其他声源的左右声道的时候,要把左声道输入的地方拧到左面。同理右声道要拧到右面。
(10)ON 开关 打开此开关可将信号发送到总线。 打开时开关亮橙灯。
(11)PFL 开关 该开关用来监控通道前置衰减器信号。按下此开关( )使其亮灯。 开关打开时,通道的前置衰减器信号被输出到 PHONES 插口和 MONITOR OUTI插口用于监听。
(12)1-2 开关 此开关将通道信号输出到 GROUP 1 和 GROUP 2 总线。 要将信号发送到 GROUP总线,请打开 ON开关( )。
(13)ST 开关 该开关将通道信号输出到 STEREO L 和 R 总线。 要将信号发送到 STEREO总线,请打开 ON开关( )。
(14)通道衰减器 调节通道信号的电平。 用这些衰减器调节各通道之间的平衡。 将未使用通道的衰减器滑块调到最低以减小噪声。
2.音频周边设备 周边设备的分类: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效果处理类(延时器、混响器、变调器、激励器等),信号分配类(音频信号分配器、音频矩阵器、分频器、耳机分配器等),信号处理类(压限器、降噪器、反馈抑制器、移频器、均衡器、话筒放大器等)和系统保护类(时序电源、限幅器等)。
(1)反馈抑制器 IN 反馈抑制器 调音台 反馈抑制器是一种自动拉馈点的设备,当出现声反馈时,它会立即发现和计算出其频率、衰减量,并按照计算结果执行抑制声反馈的命令。 OUT 通过调音台的AUX输出输入 调音台 功放 串联法 其他音频设备 反馈抑制器 IN 调音台 反馈抑制器 OUT INSERT插入法
(三)功 放 功放上的增益旋钮不要拧到最大,要留出富余。要不高音上不去。
(四)音响设备开、关机顺序 应按由前到后顺序开机,即由音源设备(CD机、LD机、DVD机、录音机、录像机)、音频处理设备(反馈抑制器、压限器、激励器、效果器、分频器、均衡器等)到音频功率放大器到电视机、投影机、监视器。关机时顺序相反,应先关功放。这样操作可以防止开、关机对设备的冲击,防止烧毁功放和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