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k likes | 1.19k Views
第五章. 意識. 一、意識與意識歷程. 所謂意識 (consciousness) ,是一個包括多種概念的集合名詞 其涵義係指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考、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身心狀態 ( 內在的 ) 與環境中人、事、物變化 ( 外在的 ) 的綜合覺察與認識。. 個人所覺察與認識的經過,就是意識的歷程。 用通俗的話說,意識歷程,也就是意識經驗。 在意識歷程中,當個人對外在與內在一切變化的覺察與認識時,常隨當時注意程度的不同,而經驗到不同的意識層面。. 二、意識的類別. 在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空間內,因注意程度的不同,意是有下列幾個不同的類別:
E N D
第五章 意識
一、意識與意識歷程 • 所謂意識(consciousness),是一個包括多種概念的集合名詞 • 其涵義係指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考、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身心狀態(內在的)與環境中人、事、物變化(外在的)的綜合覺察與認識。
個人所覺察與認識的經過,就是意識的歷程。 • 用通俗的話說,意識歷程,也就是意識經驗。 • 在意識歷程中,當個人對外在與內在一切變化的覺察與認識時,常隨當時注意程度的不同,而經驗到不同的意識層面。
二、意識的類別 • 在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空間內,因注意程度的不同,意是有下列幾個不同的類別: • 無意識(nonconscious) • 指個人對其內在(身心狀態)或外在(一切事物)環境中的一切變化無所知與無所感的情形。
例如:個人身體內部的一切生理變化,凡是受自主神經系統所支配者(如心跳脈搏等),均不能使人產生意識。例如:個人身體內部的一切生理變化,凡是受自主神經系統所支配者(如心跳脈搏等),均不能使人產生意識。 • 再如:外在環境中凡是超越感受器官感應範圍的一切事物,也不能使人產生意識。
潛意識(unconscious) • 指隱藏在意識層面下的感情、慾望、恐懼等複雜經驗,因受意識的控制與壓抑,致使個人不自覺知的部分。 • 精神分析論者認為,潛意識雖然不自覺知,對吾人的行為卻有重要的影響力。
如果有些訊息,存在於意識之中,會引發個體的極度焦慮不安(可能是受創傷的經驗或是不被自我所接受的慾望),則個體可能會透過某些心理歷程,將這些訊息壓抑起來,(或排除在意識之外),此即潛意識歷程。如果有些訊息,存在於意識之中,會引發個體的極度焦慮不安(可能是受創傷的經驗或是不被自我所接受的慾望),則個體可能會透過某些心理歷程,將這些訊息壓抑起來,(或排除在意識之外),此即潛意識歷程。 • 這類被壓抑進入潛意識的訊息,並不會就此消失,他們會加以包裝掩飾,並藉由各種的管道顯露出來。 • 例如:以笑話或夢境的形式來宣洩紓解對性或攻擊的慾望。
前意識(preconscious) • 前意識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 精神分析論的解釋:前意識是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一種意識層面。 • 潛意識層面下所壓抑的一些慾望或衝動,在浮現到意識層面之前,先經過前意識。
認知心理學的解釋:前意識是以前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認知心理學的解釋:前意識是以前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 • 此等訊息雖早已儲存在長期記憶中,但在不用時,個人對之並無意識,只有在必要的情形下檢索使用時,才對之產生意識。 • 前意識歷程,是指某些訊息的內容,雖然當下仍無法被查覺到,但他們卻會處在一種準備的狀態,他們會比其他的訊息內容更容易被查覺或提取。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人類記憶分成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人類記憶分成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 • 長期記憶可以長久且大量儲存訊息,但其內容無法直接被人們所使用,必須提取(retrieval)至短期記憶後,方能被覺察使用 • 例如:我們在寫字時,有一個字突然忘了怎麼寫,這並不表示,這個字已經不存在長期記憶中,只是提取失敗罷了。 • 可能隔幾秒後就又突然想起這個字的寫法了。
闡述前意識歷程最佳的例子即是所謂「語意促發效應」(semantic priming effect)。 • 在語義的促發效應研究中,研究者先呈現一個詞彙,給受試者觀看,接著呈現兩類刺激 • 一類是與先前詞彙語義相關的辭彙,另一類則是與先前詞彙語義無關的辭彙。
結果發現,受試者對語義相關聯的辭彙的辨識及處理速度,明顯快於語義無關的辭彙結果發現,受試者對語義相關聯的辭彙的辨識及處理速度,明顯快於語義無關的辭彙 • 這是因為先前出現的辭彙使得與之有語義關聯的的辭彙處於前意識的狀態,故而變得比較容易被提取之故。
意識的功能 • Jacoby(Jacoby, Lindsay, & Toth, 1992)指出意識歷程的主要功能,是使一個人具有控制環境的能力,進而能夠達成目標 • 人類都有些習慣性的反應,這些反應雖足以應付大多數環境狀態
然而一旦外界出現新奇的、不熟悉的情境時,我們可能就得壓抑本能或習慣的反應,而由意識來主導作出明智的反應。然而一旦外界出現新奇的、不熟悉的情境時,我們可能就得壓抑本能或習慣的反應,而由意識來主導作出明智的反應。 • 意識控制的概念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位仁兄每天都沿著同樣的路線開車去上班,他總是在大學路口左轉上班。 • 假如有一天發現大學路淹水了,它就不會左轉大學路,而會右轉改走別的路線上班。
這個駕駛方向決定的能力說明了對環境路線的控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意識的訊息歷程就不允許人們來控制環境。這個駕駛方向決定的能力說明了對環境路線的控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意識的訊息歷程就不允許人們來控制環境。 • 例如:如果駕駛者沒有注意到水災,他可能就如往常一樣左轉至大學路,然後就困在水中了。 • 藉由暫時地抑制神經細胞間強大的連結,及暫時地抑制神經細胞間脆弱的連結,意識得以控制環境 • 這個功能的概念,正好替意識的容量為何受到限制提出一個解釋。
一位駕駛人藉由認知歷程的運作,瞭解到被水災淹沒的後果,所以必須抑制強大的左轉傾向,並增強微弱的右轉傾向,最後利用駕駛的技術,將車輛開往正確且安全的方向。一位駕駛人藉由認知歷程的運作,瞭解到被水災淹沒的後果,所以必須抑制強大的左轉傾向,並增強微弱的右轉傾向,最後利用駕駛的技術,將車輛開往正確且安全的方向。 • 假如意識的容量沒有限制的話,訊息的意志與激發將會延伸到其他無關的認知歷程中 • 那整個認知系統充斥著無關緊要與矛盾的知識,在這無秩序的認知環境中,想要控制外在環境中的無預期事件,無疑是天方夜譚。
睡眠 • 1937年後,由於發展了腦波圖(EEG)用來紀錄睡眠者的腦波活動,從此以後,EEG就成了探討睡眠的重要技術。 • 研究者無法在睡眠中直接詢問受試者的主觀經驗,透過EEG的紀錄來觀察大腦的電生理活動、觀察腦波在睡眠期間的波形變化,並且進一步顯示出睡眠階段中有系統、可預測的變化,以此推論睡眠者意識狀態的改變。
根據個人EEG上的變化,可將睡眠的週期分為五個階段。根據個人EEG上的變化,可將睡眠的週期分為五個階段。 • 第一階段時,人們剛剛進入睡眠,此時EEG呈現的振幅較清醒時來得小。 • 第二階段,EEG呈現較大的振幅及較慢的頻率 • 但偶爾會出現即大約是12~16cps的一種猝發波,身體的移動通常出現在這個階段。
經過十五至二十分鐘,進入了第三、四階段,此時進入了一種非常深沉的睡眠狀態,EEG呈現delta波,腦波減緩到大約1~2cps,呼吸和心跳速率也都減緩下來。經過十五至二十分鐘,進入了第三、四階段,此時進入了一種非常深沉的睡眠狀態,EEG呈現delta波,腦波減緩到大約1~2cps,呼吸和心跳速率也都減緩下來。 • 當delta波出現的次數少於50%時,屬於第三階段;反之,當delta波出現的次數多於50%時,屬於第四階段。在這種深層睡眠的階段中,很難將睡眠者喚醒。
在第一次由清醒進行經歷一至四階段的睡眠週期結束,睡眠者的腦電位會逐漸回升在第一次由清醒進行經歷一至四階段的睡眠週期結束,睡眠者的腦電位會逐漸回升 • 經由第三階段、第二階段,最後會達到非常類似階段一及二的EEG腦波狀態 • 就在這個時候,睡眠者會進入快速動眼期(REM, rapid eye movement)。 • 顧名思義,在REM期時眼球會做水平與垂直的快速運動,除此之外,人們在REM期被喚醒時,通常會報告他們正在作夢。
REM期還有其他特徵,像是陰莖勃起、陰道充血、心跳與呼吸速率的變動,以及失去肌肉力量REM期還有其他特徵,像是陰莖勃起、陰道充血、心跳與呼吸速率的變動,以及失去肌肉力量 • 其中失去肌力,可能是為了防止睡眠者因為作夢而產生一些危險的動作。 • 在一整夜的睡眠中,一般人通常會經常四至六次的睡眠週期,每個週期約歷時100分鐘
在剛開始的週期中,REM所佔的比率較低(約只佔20-25%),而在愈後面的週期中,REM期所佔的比例也越多,甚至會佔整個睡眠週期的70~80%。在剛開始的週期中,REM所佔的比率較低(約只佔20-25%),而在愈後面的週期中,REM期所佔的比例也越多,甚至會佔整個睡眠週期的70~80%。 • 睡眠週期變化情形如圖
Spagna曾觀察夫妻的睡眠狀態,發現同床的兩人其睡眠有同步化的傾向存在。Spagna曾觀察夫妻的睡眠狀態,發現同床的兩人其睡眠有同步化的傾向存在。 • 同床的兩個人通常在同一時間開始睡覺。 • 產生同步化的可能原因是,兩個人彼此是對方在睡眠中最大的刺激。 • 如果其中一個人比較容易睡著,另一個人難以入睡時,睡著的人就會被吵醒,兩個人都會不容易再入睡,直到兩個人同時睡著為止。
當兩人同時進入REM階段時,兩個人就會因為同時進入階段轉換而同時改變身體的姿勢。當兩人同時進入REM階段時,兩個人就會因為同時進入階段轉換而同時改變身體的姿勢。 • 這種無意識的溝通使得彼此都能有效地分享床上的有限空間,讓彼此都感到舒適。
睡眠的功能 • 關於睡眠的功能,一般而言有兩方面的理論。 • 其中一理論指出睡眠能夠使得我們的身體及大腦恢復活力。 • 另一理論則說明睡眠可以減少我們身體能源的損失。 • 但REM睡眠週期卻與上述的理論自相矛盾,因為既然要使身體與大腦獲得休息,那為何還要讓大腦如此地活化呢?
REM睡眠的功能 • 許多證據都指出不只人類,像是哺乳動物也有REM睡眠 • 以及人們會將不足的REM睡眠補回,以上都證明REM睡眠存在的必要性。 • 針對上述的疑問,目前已發現REM睡眠有以下二項重要功能。
REM與學習:目前已有許多實驗證明REM睡眠在學習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也許是因為在REM睡眠中,大腦的刺激活化有利於固化知識與經驗。REM與學習:目前已有許多實驗證明REM睡眠在學習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也許是因為在REM睡眠中,大腦的刺激活化有利於固化知識與經驗。 • 除了REM睡眠與學習有高度相關之外,REM睡眠的剝奪也會影響到學習 • 但是剝奪REM睡眠只會妨礙到新的學習任務,而不會影響到已學習作業的表現能力。
此外,亦有研究指出REM睡眠有助於記憶的固化,是因為在REM期中,睡眠者可以同化情緒經驗此外,亦有研究指出REM睡眠有助於記憶的固化,是因為在REM期中,睡眠者可以同化情緒經驗 • 時至今日,已有眾多研究顯示REM睡眠的學習功能,但其生理機制卻還不是很清楚 • 可能的解釋為在REM睡眠時,活化了海馬迴,而其真正是大腦中固化記憶的重要結構
REM與促發(priming):REM睡眠的另一項功能,是能夠定期地刺激大腦,為了起床而先做準備。REM與促發(priming):REM睡眠的另一項功能,是能夠定期地刺激大腦,為了起床而先做準備。 • 這個想法源自於睡眠會使得人們變得反應遲鈍,為了使人們能夠快速地適應環境,所以必須定時給予大腦提醒。 • 在接近睡眠後期時,REM睡眠的頻率會增加,正為上述功能提供有利的佐證。
另有研究指出,在REM睡眠中被喚醒的人們,要比在非REM睡眠中被喚醒的人們,來得容易適應環境另有研究指出,在REM睡眠中被喚醒的人們,要比在非REM睡眠中被喚醒的人們,來得容易適應環境
NREM睡眠的功能 • 睡眠的非快速眼動期(NREM,意指除了REM以外的其他睡眠狀態)狀態最普通的功能是保存與復原。 • 人在清醒時的活動會使身體感到疲勞,因此大腦需要一段休息時間來使一切恢復到正常狀態。
在第四階段的慢波睡眠期時,大腦的活動量較一般時期減低很多。在第四階段的慢波睡眠期時,大腦的活動量較一般時期減低很多。 • 在睡眠期間,白天活動所使用掉的神經傳導物質可以被補充。 • 也有學者認為睡眠是為了遺忘,睡眠和作夢將大腦中多餘、沒有用的訊息清除掉。 • 此外,睡眠可以視為一種幫助生物適應環境、得以生存而被發展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
想想人類的視覺並不適合夜間的活動,人類在夜間覓食可能反而成為掠食者的大餐。想想人類的視覺並不適合夜間的活動,人類在夜間覓食可能反而成為掠食者的大餐。 • 因此,留在洞穴睡覺可能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 如果睡眠是一種對環境適應性反應,那麼我們應該可以預測視覺靈敏的動物應該是活躍於白天,而依賴視覺之外的其他感覺之動物則在夜晚活動。
再者,必須不斷的進食且不容易找到藏身之處的大型動物,像綿羊、山羊、馬及牛,其睡眠時間應該是較短的。再者,必須不斷的進食且不容易找到藏身之處的大型動物,像綿羊、山羊、馬及牛,其睡眠時間應該是較短的。 • 研究結果發現,體重和易受攻擊的程度可以解釋半數以上的物種之睡眠模式
睡眠失常 • 睡眠失常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來討論,一為睡眠異常(dyssomnias),與睡眠的質、量以及時間有關 • 另一則為類睡症(parasomnias),是在睡眠期間發生不適當與不需要的行為所造成的困擾。 • 以下將先介紹對各類型的睡眠異常。
失眠(Insomnia) • 最常見的睡眠異常情況,失眠者很難進入睡眠或是維持睡眠 • 失眠的情況使得人們長期無法擁有適當與充分的睡眠,失眠者有些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久久不能進入夢鄉 • 有些是在睡著之後很容易醒來,並且很難再進入睡眠狀態
還有些是在天還沒亮就已經醒來,無法再入睡。還有些是在天還沒亮就已經醒來,無法再入睡。 • 導致失眠的原因可能是壓力、情緒問題、酒精,或是使用藥物或藥物濫用 • 是一種由心理、環境、生物等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所引發的一種複雜症狀
憂鬱性過眠症(depressive hypersomnia) • 可能是由於REM睡眠的驅動力增加所致的。 • 許多憂鬱症的患者常會有睡眠上的困難,他們會感到疲倦、想睡。 • 但是憂鬱症患者的睡眠驅動力是較淺、弱的,其日夜節律呈現一種「週期前移」的現象,因此憂鬱症患者總是早睡早醒 • 當患者的REM睡眠被剝奪時可以減輕憂鬱的程度,但是在小睡中有REM階段發生時,會使其憂鬱的程度惡化。
嗜睡症(narcolepsy) • 或稱突發性睡眠症,是一種常見的過眠症 • 患者在醒著的時候還是感到昏昏欲睡,有時還會突然失去意識進入數秒鐘至一、兩分鐘的短暫睡眠。 • 突發性睡眠通常是在說話或是行動時突然發生,當睡眠突然降臨時,患者會產生「猝倒」(cataplexy)的症狀,導致失去對肌肉的控制,使得患者猝然倒下。
而不管是睡眠突然發生或是猝倒,都可能是因為強烈的情緒反應所產生的而不管是睡眠突然發生或是猝倒,都可能是因為強烈的情緒反應所產生的 • 尤其是在驚訝或是大笑的情況下影響最大。 • 事實上嗜睡症是由於醒著的大腦無法抑制REM睡眠發生而產生的。
睡眠窒息(sleep apnea) • 是相當少見的情況,是一種涉及呼吸系統的睡眠障礙 • 使得睡眠者在一夜之中有多次約為一分多鐘的呼吸中止。 • 當睡眠窒息發生時,血液中的含氧量會明顯下降,導致睡眠者必須經常從睡夢中醒來,然後再度呼吸並進入睡眠狀態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進入睡眠時,腦幹中的網狀結構開始衰弱,而網狀結構中含有控制呼吸的神經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進入睡眠時,腦幹中的網狀結構開始衰弱,而網狀結構中含有控制呼吸的神經元 • 另一個會引起呼吸暫停的原因則是胸肌、橫隔膜和喉部肌肉過度放鬆,造成呼吸道縮減。 • 中年男性常因為脂肪的堆積而使得呼吸道變得狹窄,阻礙了呼吸,特別容易有睡眠窒息的狀況發生。
雖然一般人在睡眠中也可能會有幾次睡眠性呼吸暫停,但是睡眠窒息的患者可能在數個小時之內呼吸暫停多達300次以上。雖然一般人在睡眠中也可能會有幾次睡眠性呼吸暫停,但是睡眠窒息的患者可能在數個小時之內呼吸暫停多達300次以上。
心理學實驗室:睡眠科學 • 在電影情節中,常可以看到劇中人物為了逼問敵方情報員的情報,而剝奪該被俘情報員的睡眠。 • 剛開始幾天,情報員似乎還挺的住,但隨著睡眠剝奪時間的增加,他就變得愈來愈神智不清,最後終於說出深藏在心中秘密。 • 究竟這只是虛構的情節,抑或有事實的根據呢?
在七O年代早期,心理分析師Anthony Kales為了瞭解睡眠剝奪對人的影響,曾進行過一樣嚴謹的睡眠剝奪研究。 • 在這個研究中,有四個受試者個別被睡眠剝奪連續205個小時。 • 結果顯示,在經歷睡眠剝奪之後,不論他們在隨後的作業中表現如何,他們總是感到一股濃濃的睡意 • 睡眠剝奪會產生身體顫抖、眼球位置不穩定、忍受痛的能力降低等等現象。
若受試者得不到睡眠,則幻覺會在睡眠剝奪60小時之後產生若受試者得不到睡眠,則幻覺會在睡眠剝奪60小時之後產生 • 這些現象都表示睡眠剝奪使神經功能產生變化,但是產生反射動作並不會受到損傷。 • 而心跳、血壓、呼吸、體溫要再睡眠剝奪160個小時之後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 雖然,睡眠剝奪對人們有嚴重影響,但這個研究卻也顯示,人類可以忍受長達八天的睡眠剝奪,並且在後繼的睡眠中補充失去的睡眠時間。
在睡眠期間發生不適當與不需要的行為的類睡症(parasomnias)。在睡眠期間發生不適當與不需要的行為的類睡症(parasomnias)。 • 類睡症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夢遊、說夢話、磨牙、尿床、夜驚、夢魘以及REM睡眠行為異常症等等。 • 夢遊、說夢話和磨牙是睡眠中常見的異常行為,發生在睡眠的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 • 由於這種行為異常者本身的動作複雜,好似行動有其目的存在,因此讓人很難相信患者還在睡眠狀態中。
這三種行為起因於大腦上部無法迅速、完整地反應大腦下部傳來的訊息或者是不協調,導致認知與行為的失調。這三種行為起因於大腦上部無法迅速、完整地反應大腦下部傳來的訊息或者是不協調,導致認知與行為的失調。 • 夜驚大部分發生在兒童身上,兒童經歷到夜驚時會突然驚醒,而處在極度恐慌的狀態 • 當時是處於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階段的NREM睡眠,心跳和呼吸都會加快,但並不會有嚴重的後果,長大後這種情況就會慢慢消失。
任何年紀的人皆會有夢魘的情況發生,有些是在NREM睡眠中發生,有些則在REM睡眠中發生任何年紀的人皆會有夢魘的情況發生,有些是在NREM睡眠中發生,有些則在REM睡眠中發生 • 都會有心悸、血壓上升、全身冒汗的現象,幾乎都會使睡眠者從夢中驚醒 • 如果夢魘經常性的發生,則有可能造成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