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k likes | 1.76k Views
造 型 设 计 基 础. 工业设计系. 孔毅. 前期知识点复习. 认识产品. 形态研究. 观 察. 分析. 观察与思考. 感性与理性. 概念及释义. 第二章 形态研究. 第一节 形体的构成 第二节 形态与功能 第三节 形态与结构 第四节 形态与材料 第五节 形态与语义. 第一节 形体的构成. 第一节 形体的构成. 1-1 形体的概念. 1-2 形体的构成要素. 1-3 形态的生成. 1-4 形态中的点、线、面、体. 1-5 形态创造的综合训练 1-5-1 训练一: 造型设计 中的 直棱体形态构成
E N D
造 型 设 计 基 础 工业设计系 孔毅
前期知识点复习 认识产品 形态研究 观 察 分析 观察与思考 感性与理性 概念及释义
第二章 形态研究 第一节 形体的构成 第二节 形态与功能 第三节 形态与结构 第四节 形态与材料 第五节 形态与语义 第一节 形体的构成
第一节 形体的构成 1-1 形体的概念 1-2 形体的构成要素 1-3 形态的生成 1-4 形态中的点、线、面、体 1-5 形态创造的综合训练 1-5-1 训练一:造型设计中的直棱体形态构成 1-5-2 训练二:造型设计中的单一曲线、直线形态构成 1-5-3 训练三:造型设计中的自由曲线形态构成
本章节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形态创造之基本规律和方法 2、应用形态创造之基本规律创造新形体的方式,提 高学生对简单形态和复杂形态感知水平,锻炼学 生对形态塑造能力
第一节 形体的概念 1-1形体的概念: 在立体的造型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形体与形状的区别:平面造型中我们称平面的围合形状,即这个形状是物象的外轮廓。在立体造型中形状是指立体物在某一距离、角度、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外貌,而形体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 形状是形体的诸多面向中的一个面向,形体则是诸多形状构成的统一体。形体是立体造型全方位的印象。
造型设计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造型设计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形体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了解造型的基本规律; 区别的是:三维度的实体形体与空间形体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体语言的表达。同时造型设计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第一节 形体的构成 1-2 形体的构成要素: 点 线 面 体
1-2 形体的构成要素 目的:掌握各种形体要素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更好的 为创造新形态服务。 作用:创造的基本形态是一切设计造型的基础,自然万 物的形态,都可以归结为点、线、面、体四种 基本形态。通过对基本形态的组合,构成平面 与立体的设计表现,是造型基础设计中研究的 重要方向。
思 考 难道造型设计基础课还是单纯的研究点线面体的关系吗?
1-3 形态的生成 区别:通过了解形体的组成是点线面体的综合表现形式 形态的生成除了包含形体的表现形式外,更总要 的是包含了心理感受。 概念:“形态”包含了两层意思的内容。 所谓“形”通常是指一个物体的形体或形状。 而“态”则是指蕴涵在物体那的“神态”或“精神态势”。 形态就是指物体的“外形”与“神态”的结合。 “形神兼备”
几何形态 形态 自然形态 有机形态 人工形态 1-3 形态的类型 其中形态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可作如下分类:
点:造型中只要它与周围形态相比有凝聚视觉的作用,都可称之为点。点:造型中只要它与周围形态相比有凝聚视觉的作用,都可称之为点。 呈现斐波纳契数列的螺旋排列
点的构成法则 通过大小对比、疏密排列、集中与扩散、点的线化、发射等方式来表达立体感和空间感
点——角 在平面构造中,两条线相交处就会产生点 在立体造型中,三条线或面的无限延展的交汇处就会产生点,即产生角
线:线由点的运动轨迹形成,包括线形表现中最基本形式的直线、 曲线 几何学中,线只具有位置和长度 形态学中,线还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 线的分类:直线:几何直线是最简洁抽象的线型 垂直线:简洁,上升,张力,明确性 水平线:稳定,扩张,延伸,广阔 斜线: 动感,活跃,不安定
线的分类:曲线:直线运动方向改变所形成的轨迹(相对于直线,曲线更 有动感与表现力) 几何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等 ——饱满、理智、明快、机械、有弹性、有现代感 、冷漠感等 自由曲线:如波浪线体,弧线体 ——丰润、柔和、人情味等
面:扩大的点形成面,一根封闭的线形成面,密集的点和线也同样形成面。面:扩大的点形成面,一根封闭的线形成面,密集的点和线也同样形成面。 面的分类:几何形:用数学的构成方式,由直线或曲线或直曲结合形成的面。 有机形:富有自然法则,具有秩序感和规律性,具有生命的韵律。 偶然形:自然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态,结果无法控制。 基本的面:世间各种形态都可以概括、抽象为直线型的面 ——方 和角 , 以及曲线型的面 ——圆 。
在造型构成中,由于面的组合方式变化,产生了面与面之间的组合方式。在造型构成中,由于面的组合方式变化,产生了面与面之间的组合方式。 1.分离 2.接触 3.复叠 4.透叠 5.结合 6.减缺 7.差叠 8.重合
3 1 2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 2.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5 6 4 5.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4.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6.减缺: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1 8 7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体:是面按照一定的轨迹移动,叠加,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的三维共同构成体:是面按照一定的轨迹移动,叠加,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的三维共同构成 的三维空间。 规则体有正方体、锥体、柱体、球体,具有稳重、端庄、永恒的视觉感受; 不规则体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具有亲切、自然、温情的感觉,
体的构成: 各种形体成型法则不同,其表现特色也不同,造型设计上应根据所创造的形体灵活运用,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体是点、线、面在各个面的综合组合形式表现,如何通过形式组合 法则有效的创造出造型优美的新形态。 以下我们通过对几种基本的形体组合训练 达到造型中的形态生成
1-5 形态创造的综合训练 1-5-1 训练一 造型设计中的直棱体形态构成
1-5-1 训练一 造型设计中的直棱体形态构成 训练目的:能合理安排简单形体的空间组合,充分理解新形体中点线面 体的关系,注意形体中主次关系,同时所造就的氛围和心理 感受
作业制作原则: 1 高度重视对比形状的特征 你选择的直棱体在特征上尽可能多变化,不能有两个相同大小的体块,学会用眼睛去评估一个设计元素的体量,而不是凭借测量
作业制作原则: 2 通过选择主导形体、次要形体和附属形体,建立各体块之间的关系 主导形体—最大、最有趣、最生动 次要形体—进行补充,对主导形体提升20% 附属形体—不显独立,增加趣味性,比附存在形体间的统一性,增加对比感 精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