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1.01k Views
第 12 章 国内外主要互联网.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12.3 ChinaNet 骨干网结构 【 重点 】 12.4 CERNet2 骨干网结构 12.5 GLORIAD 中美俄环球科教网 12.6 Internet 2 美国国家互联网.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1. 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997 年至 2009 年,全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4.3 万亿元人民币; 建成全国通信光缆总长度 826.7 万公里;
E N D
第12章 国内外主要互联网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重点】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12.5 GLORIAD中美俄环球科教网 12.6 Internet 2美国国家互联网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1. 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1997年至2009年,全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万亿元人民币; • 建成全国通信光缆总长度826.7万公里; • 2009年底,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口达1.36亿个; •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866Gbit/s; • 91%的乡村接通了互联网; • 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 我国四大经营性国际Internet单位: •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电信经营); • 中国联通计算机互联网(CNCNet,联通公司经营);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互联网(CERNet,教育部管理); • 中国科技网络(CSTNet,中科院管理)。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2.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 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 •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 • 中国国内网站达323万个; • 拥有IPv4地址约2.3亿个; • 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3.46亿人; • 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3. 中国互联网经济 • 中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6.6%; •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0%左右; • 2008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 • 占全球互联网制造业销售总额的1/10; • 软件市场规模达198亿元; • 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已超过1亿人。 • 2009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6万亿元。 • 2009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00多亿元; • 2009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58亿元。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4. 互联网的应用 • 2009年,中国约有2.3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 • 约2.4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 • 约4600万人利用互联网学习, • 约3500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 • 约1500万人通过互联网求职; • 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 • 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
12.1 中国互联网基本情况 • [案例] 亚洲国际海底光缆示意图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 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口: • 北京、上海和广州。 • 互联网采用点对点通信技术。 • 互联网主要解决的问题: • 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1.国家公用互联网基本设计原则 (1)我国互联网结构 • 我国公用互联网分为3级: • 省际骨干网(国家骨干网) • 省内骨干网 • 城域网 • 省际骨干网、省内骨干网、城域网分别采用独立的自治域。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 [P324图12-1] 国家公用互联网层次示意图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 [P324图12-1] 国家公用互联网层次示意图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2)我国骨干传输网技术 • 骨干传输网采用IP Over SDH和IP Over DWDM技术。 • 本地传输网采用IP over SDH组网方式。 • 本地传输网提供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3)国家公用互联网性能指标 • 单向延迟≤150ms(全网国内端到端); • 抖动≤20ms; • 包丢失率≤1%; • 可用性≥99.99%。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4)我国公用互联网路由技术 • 域内路由采用OSPF或IS-IS路由协议; • 自治域之间选用BGP4为域间路由协议; • 用户接入优先采用静态路由配置; • 网络规模较大的单位用户,采用RIP、OSPF、BGP4等动态路由配置。 • 各级路由器对外宣告路由时,要求采用无类域间路由(CIDR)方式,最大化地进行路由聚合。 • 网络中不应存在路由选择循环,不存在路由黑洞。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2. 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 中国电信公司管理; • 目前国内最大的计算机骨干网; • 网络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县,农村。 • 国际出入口带宽为516Gbit/s(至2009年底)。 • 直接连接的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4. 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教育部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互联网。 • 三级层次结构: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 全国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 • 2009年底,骨干网传输速率达到10Gbit/s。 • 国际出口总带宽在10Gbit/s以上。
[案例] 电信运营商骨干网络结构示意图 12.2 国内主要互联网 • [案例]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1.ChinaNet基本结构 • ChinaNet已覆盖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 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设有服务节点; • 2009年底,全国用户数达2亿多户。 • 在北京、上海、广州开设了3个国际出口局。 • 结构分为3层: • 核心层 • 区域层 • 边缘层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 [P326图12-2] ChinaNet骨干网基本结构示意图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2.核心层 • 核心层的大区中心节点: • 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南京、武汉、成都和西安。 • 核心层功能: • 负责提供国际出入口电路; • 核心层节点之间的中继电路; • 不同区域网络的连接与转接等功能。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 核心节点: • 每个核心节点设有4台路由器; • 两台路由器负责与国际因特网互连; • 另外两台路由器与其他大区节点互连。 • 核心节点之间采用DWDM链路; • 链路带宽为N×10Gbit/s。 • 8个核心节点之间采用不完全网状连接; • 每个核心节点设有3个以上的中继电路,与其他核心节点相连,以保证网络的安全和可靠。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3.区域层 • 全国31个省级网络划分为8个区域; • 8个区域网共同构成区域层。 • 区域层提供大区内的信息交换,以及接入ChinaNet的信息通路。 • 区域之间的链路为N×10Gbit/s。 • 不同区域网之间的连接需经过核心层; • 省会城市区域节点有2个以上方向的中继电路与其他区域节点相连。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4.边缘层 • 边缘层由省区域网络组成; • 省内设核心节点2个,负责省内信息交换。 • 边缘层提供用户接入端口和用户接入管理。 • 省会城市接入节点与区域网络相连后,进入ChinaNet骨干网。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 [案例] ChinaNet城域接入网示意图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 [案例] 城域网结构示意图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5.ChinaNet的路由策略 (1)路由协议 • 国际路由采用BGP4与国外网络进行路由交换; • 国内省级节点之间采用BGP4路由协议; • 省级网络内采用OSPF或IS-IS,进行骨干网内部的路由选择。 (2)自治域 • ChinaNet是一个独立的自治域; • ChinaNet自治系统号为:AS4134。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3)ChinaNet国内路由策略: • 在全网范围内进行广播; • 首先选择被访问地址所属省网的出口; • 然后选择到此省网出口的最短路径。
12.3 ChinaNet骨干网结构 (4) ChinaNet国际路由策略: • 通过北京、上海、广州3个国际出口的路由器,接收国际路由; • 分别广播给所在节点的核心路由器; • 再广播给其他的核心路由器。 • 大区路由器不接收国际路由表,靠缺省路由选择路径。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2.CERNet2第2代中国教育科研网 • CERNet2于1998年开始研究; • 2003年连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核心节点的试验网开通,并投入试运行。 • 2004年,美国Internet2、欧盟GEANT、中国CERNet2三个全球最大的学术互联网,同时开通了全球IPv6互联网服务。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 CERNet2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纯IPv6网络。 • 骨干网采用国产IPv6设备; • 主要应用: •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 Grid); • 高清晰度视频传输; • 无线移动技术; • 媒体通信系统等。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3.CERNet2总体结构 • CERNet2采用2级层次结构; • 分为骨干网和用户网。 • 骨干网由网络中心和分布在全国20个城市的核心节点组成; • 用户网包括高校、科研单位等; • 全国网络中心设置在清华大学内。
[案例] CERNET网络结构示意图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 CERNet网络拓扑结构
[案例] CERNET2网络结构示意图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 CERNet2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2-4所示。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4.CERNet2网络用户接入 • CERNet2骨干网采用纯IPv6协议; • 传输链路采用DWDM技术; • 支持IPv4和IPv6的用户网接入。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 IPv6与IPv4用户的兼容性解决方案: • 用户为纯IPv6网络时,使用BGP+路由协议或静态路由进行互连,实现IPv6端到端的连接。 • 用户为IPv6+IPv4双栈网络时,使用BGP+或静态路由进行网络互连。用户使用IPv4应用时,利用IPv4 over IPv6隧道技术。 • 用户为纯IPv4网络时,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实现IPv6与IPv4的互连。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 [案例] IPv6与IPv4网络兼容性解决方案
12.4 CERNet2骨干网结构 • [案例] IPv6与IPv4网络兼容性解决方案
12.5 GLORIAD中美俄环球科教网 1.GLORIAD项目背景 • GLORIAD(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由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俄罗斯部委与科学团体联盟共同出资建设; • 建设及运营服务单位: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美国依利诺伊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 • 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院。 • 2004年GLORIAD网络在北京正式宣布开通。
12.5 GLORIAD中美俄环球科教网 2.GLORIAD网络拓扑结构 • GLORIAD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2-6所示。
12.5 GLORIAD中美俄环球科教网 • 从美国“芝加哥”节点出发,穿过大西洋,连接到欧洲大陆“阿姆斯特丹”节点,继续往东到达“莫斯科”节点的俄罗斯科学城,再穿过“西伯利亚”节点以及中国边境,到达“北京”节点、“香港”节点,通过跨太平洋海底光缆,经美国西雅图节点连接到美国“芝加哥”节点,形成一个“闭环”结构。 • GLORIAD采用光缆直连方式; • GLORIAD环网采用DWDM传输技术。
12.5 GLORIAD中美俄环球科教网 4.GLORIAD网络研究内容 (1)网络传输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建设。 (2)网络重要支撑技术的研究、试验和运行。 (3)网络应用服务软件/中间件的研究、试验和运行。 (4)建立强大的科学教育应用联盟。 • 利用GLORIAD网络进行研究项目: • 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联合响应,核材料的安全,地震监控,太空联合探索,共同遥测,网络视频会议等。
12.6 Internet 2美国国家互联网 • [P332图12-8] 全球互联网骨干线路示意图
12.6 Internet 2美国国家互联网 • [案例] 全球互联网普及示意图
[案例] Internet 2网络结构示意图 12.6 Internet 2美国国家互联网 • [案例] 美国国家互联网Interne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