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likes | 911 Views
第六課 兩岸人力資源管理 的差異與整合. 大陸改革開放前人力規劃的觀念. 企業屬於全民,勞動者是企業的主人,有權參與管理。在生產力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只要做好思想改造,什麼人間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個人必須服從組織,集體利益高於一切。 人員分成三個階層,工人、幹部和知識分子;工人階層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是政治領導力量;但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知識分子是一種依附性階層,必須加強教育與改造。. 大陸改革開放前人力規劃的觀念. 工人階層最有黨悟,只要政治上獲得解放,能當家作主,經濟上免除剝削,並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自覺積極地工作。
E N D
第六課 兩岸人力資源管理 的差異與整合
大陸改革開放前人力規劃的觀念 • 企業屬於全民,勞動者是企業的主人,有權參與管理。在生產力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只要做好思想改造,什麼人間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個人必須服從組織,集體利益高於一切。 • 人員分成三個階層,工人、幹部和知識分子;工人階層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是政治領導力量;但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知識分子是一種依附性階層,必須加強教育與改造。
大陸改革開放前人力規劃的觀念 • 工人階層最有黨悟,只要政治上獲得解放,能當家作主,經濟上免除剝削,並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自覺積極地工作。 • 管理人員有必要接受專門訓練的觀點受到懷疑,外行可以領導內行的觀點比較盛行。
大陸改革開放前人力規劃的特點 • 組織與人事的重大決策權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門,自主權掌握在企業黨委手中。 • 在領導體制方面,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及職工代表大會制是主幹,職工的民主管理權力一直受到重視。 • 普遍出現人浮於事的現象,強調人的幹勁,在通過教育,培訓提高人的素質方面並未給予必要的重視。
大陸改革開放前人力規劃的特點 • 由國家包下來的勞動就業體制,它保証了統一調配人力以迅速形成工業體系的需要,但是由於忽視了個人的專長,志趣及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變化,企業與個人缺乏雙向選擇的機會。 • 形成了以人治為主的管理特點及平均主義分配的勞動報酬制度。
大陸改革開放前人力規劃的特點 • 提拔幹部的標準主要是政治立場,組織觀念和基層工作經驗,專業知識和領導能力居次要地位。 • 在外行可以領導內行的觀念支配下,企業人事管理主要憑個人意志和經驗,定量分析及現行科學技術應用很少。
大陸的教育狀況 (一) 中小學遍及大陸城鄉,但合格師資和教學設備嚴重缺乏,教學水準仍然很低落。 (二) 職業技術教育和中等專業教育發展緩慢,技術崗位職前培訓未成制度,職工素質較低。 (三) 高等教育發展很快,但結構比例失調,學校平均規模過小,效益差,質量參差不齊。 (四) 教育經費的增長太慢,與教育事業的發展相脫節(汪學文,1987)。
大陸人口結構變化 (一)人口趨向高齡化 (二)性別結構失衡 男女比例約為 110 (三)一胎化政策: 1.棄女留男 2.兒女自我中心強
文化與價值觀 (一)權力距離 1. 知識水平差異大 2. 主管比部屬重視「節儉」、「毅力」、「團結合 作」、「求新求變」、「能力與理智」故彼此認知 差異較大。 3. 幹部不願得罪人 4. 權力距離日漸減少 (二)規避風險 1. 一切問題靠上級解決 2. 成就動機較低 3. 承擔責任較差
文化與價值觀 (三)集體/個人主義傾向 1. 通通有獎 2. 人人有飯吃,個個有事作 3. 採行行為控制較有效 4. 罰款有效 5. 規章虛設,強調人情 6. 依靠稽核人員維紀 7. 對組織忠誠度較低 (四)男性化傾向 1. 衝突程度高 2. 民族自大傾向
經濟改革與開放 (一)大陸已成為國際企業全球投資的新重心,台灣為大陸管理人才的供應中心。 (二)台商在大陸投資現況 1.自1991~2003年間,台灣對大陸的總投資件數 已達31,151件,金額超過343億美元; 2003年 單年對大陸的投資,超過45億9千萬美元;而 以2004年1~8月對大陸的投資來看,該時期又 增加1,474件,投資金額超過43億9千萬美元, 累計投資總件數達32,625件,總金額達387多 億美元,逐年成長。台商成為大陸第二大外 資來源。 2. 投資產業已由勞力密集漸升級為科技產業 (如電腦業)。 3. 投資地點由沿海漸轉向四川、內蒙、新疆、 陝西等中西部。
經濟改革與開放 4. 投資型態由合資而為獨資。 5. 投資原因由重生產轉為積極產銷和發展, 且提升品質。 6. 1992年起,大企業的投資驟增,重視企業 形象與系統化管理,且建立與中央的關係 7. 以產品區隔而言,台灣主攻高單價產品, 大陸致力於少樣多量。 8. 經營策略:台灣為總部中心主導研發、國 際行銷和財務控制,大陸為內銷之生產 地。 9. 中小企業與大陸鄉鎮企業聯盟
1998年國有企業改革重點 • 以紡織業為突破口,完成年內壓錠480萬,減員60萬,減少虧損30億元的任務。 • 加強宏觀調控,確保國有企業扭虧增盈,確保當年國有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不低於451億元。 • 用好400億元銀行呆帳準備金,作好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及再就職。 • 抓好大中型企業,(1998年約有512家重點企業與88家虧損5000萬元的大企業),並且積極穩妥放開搞活小企業。
1998年國有企業改革重點 • 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任命22名副部長以上級別幹部作為國務院稽查特派員,監管92家國有大型企業。 • 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1998年至9月份止,全中國企業下崗職工1070萬人,其中國有企業為714.4萬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中女工占40%,35歲以上占47.7%,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有98.1%,只有26%實現了再就業。
城鎮居民最擔心發生的個人/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排序(前五位,1998)城鎮居民最擔心發生的個人/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排序(前五位,1998)
城鎮居民對來年社會生活各方面變化的心理預期(1998)城鎮居民對來年社會生活各方面變化的心理預期(1998)
城鎮居民對來年社會生活各方面變化的心理預期(1998)城鎮居民對來年社會生活各方面變化的心理預期(1998)
大陸政經現象順口溜 • 向東看 貪官污吏一大串 • 向南看 走私郵輪正靠岸 • 向西看 到處都是窮光蛋 • 向北看 下崗工人幾百萬 • 向上看 美國飛機滿天串 • 向下看 法輪大法還在轉 • 向左看 李鵬還是大傻蛋 • 向右看 鎔基還想搞單幹 • 向前看 錦濤拼命向前站 • 向後看 小平陰魂還不散
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幾點觀察 第三階段大陸加入WTO以後 第一階段 1991-1997 第二階段1998以後 產業多元化 科技產業 勞力密集製造業 科技產業服 務 業 食品 成衣紡織 製鞋 塑橡膠 電子 資訊 通訊 電子 資訊 通訊金融 保險 證券電訊 旅遊 • 原料、零組件當地供應 • 台商資金調度更趨靈活 • 陸幹逐漸取代台幹 • 台商投資落地生根 當地化 大型化 • 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 投資據點快速增加 量變到質變 • 早期以個人及中小企業之個別投資為主,近期則出現 上市、上櫃計畫性投資 • 對大陸投資依賴度持續升高 • 產生產業「群聚」現象,赴大陸投資的產業鏈漸趨完整
兩岸企業文化差異 1. 企業文化特質 a. 大陸:一切問題靠上級解決 (市長=市場) b. 台灣:愛拼才會贏 2. 企業經營理念 大陸:人人有飯吃,個個有事作 只問生產,不問行銷 3. 分配觀念 a. 大陸:通通有獎 b. 台灣:績效與獎勵相聯
台商勞資衝突原因 1. 溝通不當 a. 知識水平差異大 b. 語言涵意不同 (檢討、療養) c. 表達習性 (肯定沒有問題) 2. 工作價值觀不同 a. 大陸員工:以前吃共產黨,現在吃台商 b. 台商:提前上班訓話,完工才下班, 否則扣工資
大陸人力資源特色 • 充沛但欠缺品質的基層勞力(農村剩餘勞力) • 重點大學的天之驕子(重點大學畢業生) • 欠缺訓練的中階人員(中、高專畢業生) • 國營企業的棄嬰(下崗職工) • 失落的台幹邊緣人
台商在大陸的人力資源策略 • 管理理念的具體化與手法的整合 • 工資、非工資、保險與福利的管理 • 健全而嚴格的教育訓練體系 • 廣招、嚴選、嚴訓、愛才、留才的人事管理流程 • 物質化的激勵與懲罰制度 • 台幹的紀律與形象
人力確保管理 1. 招募制度 a. 自行公開招募 b. 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可到外地招募 c. 自行確定組織成員編制 d. 勞動計劃需向當地勞動部門備案 e. 大專以上高級人力採多元化招募管道 2. 甄選員工 a. 重視文化價值觀的甄選因素 b. 避免集中選用背景相同的人 c. 基層員工儘量錄用純樸農村子弟 3. 人員配置 a. 高階人力配置應特別重視試用期間的工作能力、潛力 及態度,和企業認同感,裨確保人員安定和有效性 b. 避免凝聚力太強的非正式團體形成
大陸員工的甄選控制 • 遴選條件:以品德為首 • 甄選應考慮員工的價值觀 • 配置上的考量
台商在大陸的任用策略及其演變 任用活動 平均數 時期
人力開發管理 • 加強員工工作技能、成本觀念、工作態度與細節的訓練,以提昇員工的工作生產力。 • 培養本土經理人員。 • 重視公平的人事考核制度。 • 注重績效目標的溝通。 • 加強行為的評估。
大陸員工的訓練 • 員工的教育訓練,從生活習慣做起 • 輸入大陸地區以外的訓練課程 • 加強企業精神
大陸員工的績效評估 • 考核準則的選取 • 績效目標的溝通 • 加強行為的評估
人力報償管理 • 薪資的差異化(地區與職務) • 福利加保險大於薪資 • 月薪佔40 %,福利佔30 %,醫療及保險佔30 %。 • 文化差異的調適。
大陸員工的報償管理 • 金錢性報償 • 非金錢性報償 • 文化差異之調適
人力維持管理 • 逐漸加強人性化管理 • 使公司內部人際關係單純化 • 避免「政治性」和「階級性」的鬥爭
台商在大陸的國際人才調動 • 把從大陸回任到台灣的幹部調往東南亞各國任職 • 直接從大陸將台籍幹部調往東南亞 • 運用大陸本土幹部作為未來第二批國際人才,調往東南亞 • 以台籍幹部為高階主管,大陸幹部為中階主管,派駐越南 • 長期而言,台籍幹部將面臨大陸幹部的平等競爭與升遷機會
我國未來國際人才發展的因應之道 一、企業對台籍駐外幹部應有完善的回任管理 1. 前程規劃與發展 2. 回任再訓練與準備 3. 工作再指派與績效相聯 二、加強國際觀與多元文化認知的培養 三、增進國際語言與溝通表達能力 四、根留台灣並技術升級 五、積極拓展國際經營
研究問題 1. 台商派遣幹部到中國大陸的重要甄選決策因素有那些? 2. 台商在大陸對本土幹部的任用情形如何? 3. 台商在大陸如何任用其國際人才為著進一步的國際業務拓展? 4. 未來我國國際人才發展的因應之道?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當地員工之教育與訓練規劃 • 從生活教育開始(衣食住行育樂公民與道德) • 與學校合作規劃教育訓練 • 詳盡的新人訓練 • 專精的在職訓練(備胎政策) • 強調安全衛生訓練 • 嚴選、嚴訓、高淘汰率 • 罰錢!罰錢!再罰錢!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當地員工之管理 • 規章制度要涵蓋衣、食、住、行、育、樂與工作 • 強調績效、功過與教育訓練結合的升遷制度 • 台幹公、私生活管理與女性員工的分際 • 公共物品的使用與保管 • 小集團連坐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當地員工之薪資管理 • 市場行情與經濟情勢 • 獎金與本薪的交互運用 • 鼓勵儲備幹部久任的薪資制度 • 薪資與功過結合 • 薪資與職務結合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當地職工薪資、勞保、福利 • 直接支付給職工的項目 • 支付給國家對職工的各項費用 • 其他被攤派的費用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直接支付給當地職工的薪資項目 • 基本工資、獎金、津貼 基本工資按照該地區性質相近之國營企業實得工資120%~150%,再經由勞動局會同財政部門與企業主管部門核定 • 獎金:針對超額勞動 • 津貼:針對特殊勞動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職工福利費用(上海為例) • 退休養老金:全市一年職工平均收入300%為最大數, 交納率為29.5%(個人6%,企業23.5%) • 失業保險金:交納率3% (個人1%,企業2%) • 醫療保險金:交納率14% (個人2%,企業12%) • 住房公積金:交納率14% (個人1%,企業2%) • 人事檔案管理費:RMB240/person/year • 意外保險:RMB20万,疾病死亡10万 • 補充醫療保險:門急診、住院100%(獨生子女50%), 150天住院補貼 • 女職工生育費:Max. RMB8000元 • 各項補貼費用:服裝費RMB500/person/year • 退職金:RMB500(一次性)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大陸員工之帶薪休假日 • 固定假日:每年七天 • 探親假: 夫妻每年30天, 未婚職工探望父母每兩年45天 已婚職工探望父母每4年20天 • 婚假:一般婚假三天﹝女未滿二十三週歲, 男未滿二十五週歲者﹞ 晚婚假七天﹝女滿二十三周歲,男滿二十五 周歲者﹞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產假:產假90天 (1)工作滿六個月以上者,工資照給,不滿六個月者工資折半. (2)難產者或多胎生育者每多生一胎可增加產假15天 (3)女性員工妊娠四個月以上流產者,得請產假42天,飪娠不 滿四個月流產者,可請產假15天。但須附醫院診斷証明。 (4)產前檢查按事假論。 (5)計劃生育假 已婚女性員工請人工流產假、引產假、結紮假或帶環假等,按指定醫院之証明給予應休之日數,工資照給。 --喪假:﹝1﹞員工之父母、子女、配偶、岳父母、公婆喪亡 者,給予喪假七日。 ﹝2﹞員工之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喪亡者, 給予喪假五日。
台商大陸投資應關心之議題 --大陸員工的福利需求 • 要吃的飽,儘可能也吃的營養健康 • 要住的舒適(部分地區需要有空調) • 娛樂運動器材 • 年節福利 • 旅遊、返鄉服務 • 男女聯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