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769 Views
經濟學 ECON1001 02 預算與需要. 黃春興 台積館 717 室 cshwang@mx.nthu.edu.tw. 本章內容. 需要與排擠 預算限制 所得效果 替代效果. 一、 需要與排擠. 1. 資產與私有財產. 資源 ( resources ) : 有形或無形存在的物質、人員、資金、概念、技術等。 未開發出來的只算是潛能,不算資源。 資產( Assets ):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轉換為財貨的資源。 私有資產:社會上認同屬於特定個人所擁有且不可侵犯的資產,又稱私有財產( private assets )。.
E N D
經濟學 ECON1001 02 預算與需要 黃春興 台積館 717室 cshwang@mx.nthu.edu.tw
本章內容 • 需要與排擠 • 預算限制 • 所得效果 • 替代效果
1. 資產與私有財產 • 資源 ( resources ):有形或無形存在的物質、人員、資金、概念、技術等。 • 未開發出來的只算是潛能,不算資源。 • 資產(Assets):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轉換為財貨的資源。 • 私有資產:社會上認同屬於特定個人所擁有且不可侵犯的資產,又稱私有財產(private assets)。
2. 個人需要與願付價格 • 個人需要 (Demand):個人願意以犧牲私有財產去實現的需求。 • 在商業社會,個人願意付出之「私有財產」通常是指貨幣。 • 願付價格(Willing to Pay):個人為獲取一單位需要之財貨而願意付出私有財產的數量。
2-1. 個人需要曲線 • 個人需要曲線 (Individual Demand Curve): 個人對某財貨之需要量與願付價格之間的關係曲線。 願付價格 個人需要曲線 需要量
2-2.需要曲線之負斜率法則 • 個人需要曲線的行為假設:對於任何商品,個人的願付價格會隨其需要量的增加而遞減。 • 此稱之需要曲線之負斜率法則,或稱第一經濟學法則。 • 該法則,其實是假設。 願付價格 負斜率之 個人需要曲線 需要量
2-3.季芬財的故事 • 季芬財(Giffen’s Goods)的故事? • 搶購下是否可能出現正斜率的需要曲線? • 在少量範圍內,是否可能出現正斜率的需要曲線? ? 願付價格 正斜率的 個人需要曲線 需要量
2-4.購買計畫意義的個人需要曲線 • 當個人需要曲線若是指願付價格時,問題是:個人負擔得起這價格嗎? • 個人的願付價格是否考慮到他的財富?若是,就不只是願付價格,而是有能力真付的購買價格。 • 最好改寫:個人需要曲線指個人對某財貨在不同價格下的計畫購買量。 • 個人需要曲線是購買計畫,故曲線上每一點都可能發生;但實際上只有一個購買量會實現。
3. 排擠問題 • 購買計畫之意義下的個人需要曲線,其背後的決定力量是預算限制。 • 一旦預算固定,排擠問題就出現。 • 亦即:對某種財貨的需要不是獨立的問題,必須考慮對另種財貨的需要。 • 需求則是獨立的,但需要是聯合考慮的。
3-1. 經濟學的其他排擠問題 • 個人的時間配置。 • 政府總預算在各種政府機能中的分配。 • 政府與民間部門對國家總資源的配置。 • 發行公債與民間投資的資金爭奪。 • 增加政府雇員對企業爭材的影響。
3-2. 排擠與選擇 • 排擠意味著:必須選擇。 • 選擇: • 必須有標準(實現目標) • 選擇是在限制下進行(沒限制不叫選擇) • 選擇就是放棄
1. 預算線 假設: (1) 兩種財貨X和Y,其價格分別為Px和Py ,(2)個人擁有所得為 I。 財貨 Y 預算線: I = PxX + PyY 。 I/Py A Ya B Yb 財貨 X Xa Xb I/Px
1-1. 可選擇範圍 財貨 Y I/Py 預算線 財貨 X I/Px
2. 最適選擇 最適選擇(optimal choice):常指效用最高之選擇。 X與Y是同時被決定 。 也就是:實際購買的X和Y是同時決定的。 財貨 Y III I II I/Py A Ya 財貨 X Xa I/Px
2-1.影響最適選擇的因素 • 偏好 (常假設假設不變) • 所得 • 兩財貨之價格 • 不在分析之內的其他經濟與非經濟因素。
2-2.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 • 經濟學家為了能深入分析特定因素的影響效果,常先假設在分析時,其他影響因素可以先暫時維持不變。
1. 所得增加 財貨 Y 當所得I 增加為 2I 時, 可選擇範圍擴大。 2I/Py 2I的預算線 I/Py I的預算線 財貨 X 2I/Px I/Px
1-1. 所得增加的效果 所得效果 (income effect) =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個人所得增加對某財貨之需要量的影響。 財貨 Y 所得增加,財貨X與財貨Y的購買量是否會增加? III II B A Ya 財貨 X Xa
1-2. 正常財與劣等財 • 正常財(normal good) = 正的所得效果,也就是個人對某財貨之需要量會隨所得增加而增加。 • 例:牛排、LV、出國旅遊。 • 劣等財(inferior good) = 負的所得效果,也就是個人對某財貨之需要量會隨所得增加而減少。 • 例:愛爾蘭的馬鈴薯、已上市一段時間的3C商品
1-3. 兩種正常財 財貨 Y 所得增加後,最適選擇由A點往右上移至B點,計畫購買的財貨X與財貨Y的增加。 III II B Ya A 財貨 X Xa
1-4. 一種正常財與一種劣等財 財貨 Y (馬鈴薯) 所得增加後,最適選擇由A點往右下移至B點,計畫購買的財貨X增加,但計畫購買的財貨Y卻減少。 III II B Ya A 財貨 X (牛排) Xa
1-5. 「孩子」是否為劣等財? 台灣人均GDP 台灣總生育率
2. 所得效果可預測未來 • 一個國家從所得3000美元,成長到8000美元,再成長到15000美元的過程,人們的消費行為會如何改變?商業機會將如何改變? • 所得提升後,社會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社會制度又如何? • 個人所得增加,是否對自由的需要也會提升?對民主又如何?
1. 價格下降(變便宜) 財貨 Y 當Px下降, 而Py不變,所得也不變時, 可選擇範圍向右延伸。 I/Py 新的預算線 財貨 X I/Px
1-1. 兩種價格同比例下降 財貨 Y 當兩種價格同比例下降時, 其效果等同於所得的提升。 I/Py 財貨 X I/Px
1-2. 替代效果 • 替代效果指兩種財貨價格的相對變化。 • 當財貨X的價格相對下降後,其需要量會增加。(負斜率需要曲線) • 財貨Y若為財貨X的替代品,此時,個人對財貨Y的需要量會下降。(普遍現象) 財貨 Y II III B Ya A Xa 財貨 X
1-3. 當價格大幅下降時 • 若主要消費之財貨X的價格下降50%。 • 此時,財貨X和財貨Y的需要量都會增加,即使它們是替代品。 財貨 Y II III B Ya A Xa 財貨 X
1-4. 價格變動的效果 P • 實質所得效果:任何財貨之價格下降時,個人的購買力會增加,就像所得增加一樣。此稱為實質所得的提升。 • 價格的效果=相對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果+實質所得提升的所得效果。 實質所得效果 替代效果 Q
2. 再談需要曲線 • 個人對X財貨的需要(需要曲線)是與他Y財貨的需要同時決定。 • 個人需要Y財貨的考慮或因素發生變化時,他對X財貨的需要也會發生變化。
2-1. 影響個人需要的因素 • X財貨的獨自因素:X財貨的相對價格。 • Y財貨的獨自因素:Y財貨的相對價格 • 影響X財貨與Y財貨的共同因素: • 個人的偏好 • 對未來的計畫 • 個人的所得 • 第三種其他商品的
2-1. 個人偏好變動 • 當個人所得、未來計畫、其他商品價格不變下,個人若對某商品的偏好提升,則該商品的需要曲線回水平地提升。 • 「個人若對某商品的偏好提升」是相對的概念,也就是個人必然同時:對另一商品的偏好(相對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