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人类的出现

人类的出现. 森林古猿 ---- 人类的祖先. 第三纪 —— 哺乳动物繁盛时期 --> 森林古猿 化石类人猿。生存于 500 万 -2000 万年以前繁茂的热带森林中。其化石遗骸有下颌骨、牙齿、四肢骨等,发现于西欧、埃及和印度的中新统和上新统地层中。森林古猿计有十余种,是现代黑猩猩、大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1956 年后,我国云南开远也有发现,为牙齿十枚,定名为 " 开远森林古猿 " 。.

ai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类的出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类的出现

  2. 森林古猿----人类的祖先 第三纪——哺乳动物繁盛时期-->森林古猿 化石类人猿。生存于500万-2000万年以前繁茂的热带森林中。其化石遗骸有下颌骨、牙齿、四肢骨等,发现于西欧、埃及和印度的中新统和上新统地层中。森林古猿计有十余种,是现代黑猩猩、大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1956年后,我国云南开远也有发现,为牙齿十枚,定名为"开远森林古猿"。

  3. 到中新世末,类人猿(hominid apes)与大型猿类分开演化,类人猿辐射演化并达到演化的顶点,出现西瓦古猿(Sivapithecusa)--具有现生猿类和人类特征的类人猿;

  4. 第三纪——哺乳动物繁盛时期-->类人猿(hominid apes) 灵长目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包括大猩猩、黑猩 猩、猩猩和长臂猿等。体质特征与人类最相近,如具有复杂的脑、盲肠蚓突、广阔的胸廓和扁平的胸骨等;与猴类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尾巴、臀疣(除长臂猿外)和颊囊。

  5. 上新世(5百万年前):出现最早的人类--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6. 南方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阶段中的人科化石。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初期和中期。其头骨化石于1924年首先发现于南非汤斯地区,已具有人的一些特征(如短脸、牙齿结构等)。南方古猿营地面生活,能直立行走。南方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阶段中的人科化石。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初期和中期。其头骨化石于1924年首先发现于南非汤斯地区,已具有人的一些特征(如短脸、牙齿结构等)。南方古猿营地面生活,能直立行走。

  7. 第四纪是人类出世并迅速发展时代,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     早期猿人阶段(2百万年-1百75万年前):能人(Homo habilis)在东非坦桑尼亚出现,这可能是早期的直立猿人(Homo erectus);     晚期猿人阶段(1百万年前):直立猿人(homo erectus)从非洲扩散到中国、爪哇,最著名的代表是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     早期智人阶段(50万年前):智人(Homo sapiens)在非洲出现并迁移到欧洲。     晚期智人(新人)阶段(25万年-3万5千年前):现代人(Homo sapiens sapiens)在非洲南部出现,约5万年前,现代人类分布到中东地区,到3万5千年前,现代人类分布到达欧洲-克罗麦昂人(Cro-Magnon);     在更新世晚期,大约3万-2万年前,现代人类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并向南迁移。进入全新世后,现代人的分布到除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大陆,并且成为唯一生存至今的人科动物(hominids)。

  8.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于1927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一颗牙齿而得名,1929年发现完整的头盖骨,遂闻名于世。北京猿人的特点是头骨最宽处位于左右耳孔稍上,眉脊粗壮向前突出,头骨厚,牙齿粗大,上、下肢与现代人基本相似,身高约1.56-1.57m。北京猿人留有许多灰烬以及烧过的树籽,可见能用火。

  9. 爪哇猿人 爪哇猿人是也称"爪哇猿人"、"直立猿人",由荷兰人类学家Eugene Dubois(1858-1940)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中部州(Medium)特里尼尔(Trinil)地方发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头盖骨一具、臼齿二枚、左侧股骨一根。形态特征是:颅骨低平,最宽处接近颅底;额骨倾斜,眉脊呈屋檐状;脑容量约900毫升;臼齿粗大;股骨长45厘米,骨干甚直,适于直立行走。1936-1941年荷兰古生物学家Gustav Heinlich Ralph von Koenigswald在印度尼西亚三吉岭(Sangiran)一带,又发现爪哇直立猿人头骨和下颌骨多具。

  10. 克罗麦昂人 克罗麦昂人化石于1868年发现于法国克罗麦昂村,故称克罗麦昂人,他是现代白种人德祖先。克罗麦昂人身高1.8m,头骨高而长,额部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眼眶低而短,眶间距离较窄,鼻狭,脑容量大;身材高大,四肢骨髓腔较大,骨嵴显著;这些特征与现代人接近。克罗麦昂人制作的石器颇为精细,还有不少角器和骨器,矛状复合工具。艺术品相当丰富,其中有裸女雕像,为母系社会标志,说明当时可能进入氏族社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