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35 Views
第五章 电视专题 节目的分类. 第一节 电视专题节目 的分类特点. 一、 《 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条目 》 出台背景介绍: 90 年代初,针对电视界对节目称谓使用的混乱情况,中央电视台研究室邀请全国电视界部分专题节目编导和学术界部分专家 (100 多人次 ) ,于 1992 年 11 月、 1993 年 4 月和 11 月分别在北京、浙江省舟山和湖北省宜昌,举行了三次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与界定的研讨活动。三次界定会,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1 、第一次研讨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专题节目已有的分类条目,分组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E N D
一、《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条目》出台背景介绍:一、《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条目》出台背景介绍: • 90年代初,针对电视界对节目称谓使用的混乱情况,中央电视台研究室邀请全国电视界部分专题节目编导和学术界部分专家(100多人次),于1992年11月、1993年4月和11月分别在北京、浙江省舟山和湖北省宜昌,举行了三次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与界定的研讨活动。三次界定会,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1、第一次研讨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专题节目已有的分类条目,分组进行了讨论与分析。1、第一次研讨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专题节目已有的分类条目,分组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讨论的结果认为,若以单一标准分类,难以“涵盖周全”。所以,暂时以三种标准分类。 (1)以创作形式分:有专题类、综合类; (2)以功能形式分:有服务类、教学类; (3)以播出形式分:有栏目类、非栏目类。 为了便于讨论,初拟出分类条目49条,并初步对条目下了定义。
2、第二次研讨会,对一些带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围绕对界定标准的认识,对专题节目和电视专题的看法等。2、第二次研讨会,对一些带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围绕对界定标准的认识,对专题节目和电视专题的看法等。 • 大家认为,中国的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与分类,首先应该尊重创作实践和已经取得的经验,本着繁荣和发展电视专题节目的原则,本着“以我为主”的原则来界定,目的是要告诉人们各类节目的特点。正因如此,专题节目的界定一定要遵循电视规律,要有中国特色。要力求做到准确、科学,每个条目都应列举实例,切忌模棱两可,否则,不利于今后的实际创作。
3、有了前两次讨论的基础,第三次研讨会虽然还有一些分歧,但主要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统一。3、有了前两次讨论的基础,第三次研讨会虽然还有一些分歧,但主要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统一。 • 《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分类条目》不再使用专题片的名称,而是明确提出:电视专题是电视专题节目的一部分,被涵盖于其中的报道类,是报道类节目中的主要形式。
二、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 • 1、界定原则: “涵盖周全,分类准确,界定周密,表述精当”。 • 2、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见列表(总4表)
2、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1) • 一、报道类 (含电视专题) • (一)纪实型 • 1. 新闻性 2.文献性 3.文化性4.综合性 • (二)创意型 • 1. 抒情性 2.表现性 3.哲理性4.愉悦性 • (三)政论型 • l.评述性 2.思辨性 3.论证性 • (四)访谈型 • 1.对话性 2.专访性 3.座谈性 • (五)讲话型 • l.报告性 2.发布性 3.礼仪性
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 • 二、栏目类 • (一)对象型 • 1.军人节目 2.青少年节目 • 3.老年节目 4.妇女节目 • 5.残疾人节目 6.少数民族节目 • 7.港澳台胞 8.对外节目 • (二)公共型 • l.社会节目 2.经济节目 3.文化节目 4.体育节目 5.科技节目 6.卫生节目
(三)服务型 • 1.公益性 • (1)天气预报 (2)股市行情 (3)寻人启事 • (4)广而告之 (5)节目预报 • 2.指导性 • (1)示范节目 (2)时令节目
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 • 三、非栏目类 • (一)特别节目型 • (二)系列节目型 • (三)连续节目型 • (四)竞赛型 • l.益智性 2.娱乐性 3.技能性
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 • 四、其它类 • (一)主持人节目 • (二)节目主持人
三、电视专题节目分类特点 1、在对专题节目的界定、分类上,我们必须走进电视的“场性”思维——全方位、多视点、多标准地考察事物。 2、《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的多标准、多角度具体表现在,对我国电视专题节目从类、型、性三级所作的金字塔型的立体分类。
3、多标准、多角度交叉,互相涵盖的分类标准,极好地适应了专题节目内容、形式、风格、手法的千变万化。 • 4、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终极标准。
本节小结 • 本节介绍了我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的相关背景,通过对《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的分析,认为:多标准、多角度交叉,互相涵盖的分类标准,极好地适应了专题节目内容、形式、风格、手法的千变万化。
一、常见分类方式: • 1、以内容依据行业分为:科教节目、农业节目、军事节目、经济节目、体育节目、医疗卫生节目、等等
2、以体裁分为:人物类专题节目、事件类专题节目、概貌类专题节目、状物类专题节目、社会问题类专题节目等等2、以体裁分为:人物类专题节目、事件类专题节目、概貌类专题节目、状物类专题节目、社会问题类专题节目等等
3、以功能分:新闻节目、娱乐节目、教育节目、服务节目等等3、以功能分:新闻节目、娱乐节目、教育节目、服务节目等等
4、以风格样态分:格里尔逊式、观察式、访问谈话式等等。4、以风格样态分:格里尔逊式、观察式、访问谈话式等等。
二、以体裁为分类标准,不同类别的电视专题节目的特点二、以体裁为分类标准,不同类别的电视专题节目的特点 • (一)人物类专题节目 • (二)事件类专题节目 • (三)概貌类专题节目 • (四)状物类专题节目 • (五)社会问题类专题节目
(一)人物类专题节目的特点 1、有传播价值; 2、人物性格鲜明、个性魅力十足; 3、以个体见群体; 4、如何处理把握 (1)以事写人,寓理于事 (2)真情实感,人物片的支点 (3)注重细节,情景交融 (4)采访深入,解说闲笔。
(二)事件类专题节目的特点 1、事件有传播价值; 2、事件叙述清楚,根据主题需要,交待来龙去脉; 3、深入挖掘事件的精神实质; 4、事件的叙述中,勾勒人物群像; 5、事件的叙述中,恰如其分地展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切忌模式化,公式化。
(三)概貌类专题节目的特点 • 1、要抓住特点,突出新意: • 2、善于纵横对比,着力写变: • 3、要揉进编导的见闻感受,突出创造的独特性: • 4、美感: • 5、轮廓建立在小事小物小细节的基础上,以小见大。
(四)状物类专题节目的特点 1、对物的选择要重视; 2、较全面的介绍物的构成要素、成分; 3、物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过程; 4、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五)社会问题类专题节目的特点 1、有传播价值; 2、包含述访评: 3、以事实为基础说理,事实叙述有目的性: 4、理性思维闪光,逻辑性强,结构有力,以理服人: 5、对主题的开拓要透彻,要有深度,有预见性。
例《纽约即将陷落》 • A、用新闻的鲜活点切入话题; • B、用专题的深刻性去报道事件; • C、用电视专题的纪实手段去描述情节; • D、用故事片的叙事技巧结构全片; • E、用艺术的综合处理方式去表现思想。 • a、我在场;b、采访环境;c、全景定位镜头;标识性镜头;d、采访问题是观众想问的;e、点评拓展深度和广度。
本节小结 • 本节分别介绍了电视专题节目的常见分类,并重点介绍了以体裁为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别电视专题节目的特点。
一、必须有相对明确的主体和主题 如反例:学生作品《张老师的一天》第一段:开会。
二、必须有相对完整的事件或行为,过程完整而简约二、必须有相对完整的事件或行为,过程完整而简约 1、长镜头:不断有新的信息传递; 2、分切镜头:抓住事件的变动点。
三、必须有同期声,声音空间完整而连续。 • 如学生作品《都市报童》开篇段落和《龙脊》中处理打假学生事件。
四、镜头必须有所选择,选择表现力强的,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镜头四、镜头必须有所选择,选择表现力强的,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镜头 1、观众必须了解的,如《龙脊》中的淘金段落; 2、意料之外且在情理之中的,如学生作品《幼儿园》; 3、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且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的镜头,如《藏北人家》中放牧一段。
六、可以用解说词压缩不必要的过程,交待需要交待的事情,如《龙脊》中老师处理打假事件。六、可以用解说词压缩不必要的过程,交待需要交待的事情,如《龙脊》中老师处理打假事件。
本节小结 • 本节通过观摩经典片例以及对学生作品的实际分析,总结出电视纪实段落必备的一些电视语言元素。
本章小结 • 本章围绕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界定问题,做了相应的背景介绍,讲述了《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制订的分类特点,并根据实际需要,分别讲解了以体裁为分类标准时各种节目的特点,尤其总结了纪实段落的特征。
课后思考题 • 1、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特征是什么? • 2、事件类电视专题节目的特征是什么? • 3、概貌类电视专题节目的特征是什么? • 4、状物类电视专题节目的特征是什么? • 5、社会问题类电视专题节目的特征是什么? • 6、分析讲述事件在人物片、事件片、概貌片、状物片以及社会问题片中的不同的诉求点。 • 7、撰写人物片的选题报告。 • 8、撰写纪实段落的拍摄提纲。 • 9、观摩近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社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