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k likes | 1.25k Views
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专业品质的养成. 陈威 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0.11.22. 一只小鸟飞过来.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启示:. 影响我们成长发展的“井”是什么?
E N D
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专业品质的养成 陈威 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0.11.22
一只小鸟飞过来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启示: 影响我们成长发展的“井”是什么? 一是自己所处的环境,——“井”的环境限制了我们。 二是自己过去的经验 (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看待事物的方式)
学习的目标: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成为专业型(专家型)教师——成为卓越的教师 获得更强的专业尊严感和更高的专业成就感,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关注三个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 认识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与专业品质 如何做一名专业型(专家型)的小学教师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 普通职业与专门职业的差别 • 专业 • 工作以专门知识和技术为基础 • 工作过程需要心智和判断力 • 工作需要自主权 • 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高深学问和专门知识 • 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 从业资格不易获得 • 服务社会、服务个人 • 不易替代 职业特征 工作以经验和技巧为基础 工作过程以重复操作为特征 工作需要服从指挥 一般通过学徒培训或者短期 培训即可 工作中日益熟练和灵巧 从业资格容易获得 谋生手段、面对个人或机器 容易被替代
教育是一个专业 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立,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参照国际职业专业化标准,教师专业化有如下要求参照国际职业专业化标准,教师专业化有如下要求 (1)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学科领域发展前沿方向。 (2)接受长时间专门训练,包括学科教学的“临床”实习。 (3)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爱生。 (4)有不断进修的意识和能力,“专+宽”的知识结构,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决策,有自主权,而不是奉命。 (5)具有教师资格证书。 (6)终身学习。
教师专业是终身学习的专业 在2002年的《终身学习时代的教师与教师教育》中,经合组织提出:在知识经济和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一个要让人工作四十年的专业,仅凭入职前的一次培训,无论如何都是远远不够的。 2004年香港发表教师教育报告《学习的专业、专业的学习》
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师专业化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终身自我发展过程。 这种过程是在特定的宏观教育政策导向指引下,教师专业自我与特定的学校职业环境之间持续的、动态的相互作用。 这一过程不仅仅表现为教师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表现为教师对自身和其所从事职业的认知的成熟和深化,逐步建立起一种由专业自我、主观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所组成的个性化的素质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 • 地位的改善 • 实践的改进 两个维度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物质保障—经济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改善 学术保障—提供在职培训、科研交流等 的条件和机会 社会环境保障 制度保障—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考核评价制度 政治保障—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自主权 专业精神 专业知识 个体专业发展 专业技能与能力 两个层面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2011年11月颁布)《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一)教师专业素养结构 教师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 专业精神 (专业认同——认知、接纳;专业体验——价值感、幸福感;专业态度——敬业、奉献、负责;专业人格、品性;教育思想、理念;人本精神) 是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心灵支撑 专业知识 (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专业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凭借 (决定教育的质量和深度)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解读) 第一部分:基本理念1.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2.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教师要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等。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具备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教师要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等。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具备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综合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小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综合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小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小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儿童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 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对班队的活动设计。 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如“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第五,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小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儿童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 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对班队的活动设计。 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如“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第五,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品质 小学儿童的特点: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身心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段生命时期,儿童生命存在与发展的诉求要远高于对儿童知识、能力等其他品质的诉求。对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儿童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品德与个性的培养这三个方面是尤其重要的。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品质 小学教育的任务: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宽松的、丰富的支持性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社会行为,促进儿童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教师的责任是激活儿童生命的活力、唤起儿童成长的自主意识,尊重儿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标准:以学生为本,将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品质 小学教师的使命:小学教师要成为小学儿童成长的关怀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小学教师应成为挖掘儿童生命潜能的人。(标准:倡导以师德为先,认为教师爱是小学教师的灵魂,着重要求教师要富有爱心、有耐心和责任心)叶澜:“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品质 1.小学教师在人格上应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2.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应突出其综合性和生活性(小学教师与中学、大学教师相比较,在德、识、才、学诸方面都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具备将儿童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双向整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3. 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强调其技能性和艺术化4. 小学教师应养成思维模式的半童性5.小学教师应具有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基于实践开展的真情经研究)
复合型教师知识结构 实践性知识 教育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 基础:文化素养核心:本体性知识催化剂与活化剂:教育专业知识风格:实践性知识 文化素养
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图 (顾泠沅,2001) 专家教师 经验教师 职初教师 •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学科教学知识(PCK)及内涵 •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舒尔曼(Shulman)认为,教师需要一种在真实教学中使用的、有别于纯粹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知识的知识,他称之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台湾翻译为教学内容知识。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或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特有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 内涵一:了解学科的中心主题,并能用适当的方式教给特定年级的学生。
Veal 和Makinster 建构的金字塔模型 PCK位于塔尖, 是多方面知识整合的结果。
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特性 建构性: PCK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建构的过程,它是教师由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有关学生知识、有关情境知识整合的结果。是教师在与真实的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中由教师自主建构的。 并无一最佳方式可直接教授给教师 。 启示:教师PCK的形成和发展 是教师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特性 整合性:PCK主要是学科和教学两种知识的融合的产物,具有融合性或整合性 。学科教学知识本质上并非是单独存在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与教学知识而形成的知识。 第一次转化 学生成长 第二次转化
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特性 与其说PCK是一种知识,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师特有的理解力、一种方法、一种策略,一种教学智慧,一种实践能力。 这种智慧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况下体现出来的。必须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才能得以展现。 这种智慧有人称之为默会知识。
波兰尼(英国哲学家《个体知识》):默会知识波兰尼(英国哲学家《个体知识》):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又称“缄默知识”,也称“隐性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1958年) 教师的默会知识包括:技能、方法、能力、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 新教师应聘面试试讲比较出教师间的默会知识差异。
教师PCK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经历和历练是第一把重要的尺度。包括:教师的学习经历、课堂教学实践、同事间的观摩和交流,领导和专家的听课,自主的理论学习等。 反思是第二把重要的尺度。反思才能积累和积淀经验。教师在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的反思,能有效地促进教师PCK的扩展。 态度是第三把重要的尺度。专家教师十分强调态度,在这一点上许多教师知识的研究常常忽视。我们认为态度也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大智,是教师在德性视野下对教学的体认,PCK应该涵盖道德态度这一维度。
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 接受习得性学习 • 研究发现性学习 交流分享性学习 • 关键在于让教师自己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和教育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实践反思 同伴交流 专业引领 有效管理
三、怎样成为优秀的教师 优秀教师的特质 优秀教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怎样成为优秀的教师
什么是教师 如果只会读讲稿,不配当教师。 如果只会讲书本上的知识,低水平的合格教师。 如果他同时又能在方法上给学生一定的指导,他是好教师,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 善于给学生指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实践、总结,能够使学生超过自己,甚至对自己所不善长或不会的东西也能够在方法上给学生引路,是优秀的教师。 如果又是人格、情感、意志、潜能、个性的和谐发展,人生目标、人格魅力的指引,这是杰出的教师。
(一)优秀教师的特质 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外表、魅力、整洁、善良和亲切、智力、机智、开放、热情、幽默等 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热爱学生、对学生有高要求、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等 教师的价值追求与职业道德——事业心、敬业精神等
好的教师的12种素质: ⑴ 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⑵ 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象猴子般戏弄。”⑶ 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⑷ 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⑸ 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⑹ 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⑺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⑻ 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⑼ 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⑽ 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⑾ 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⑿ 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二)优秀教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要素: 人生的追求与目标; (善于选择成长机会“最大化”的工作方式,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 知识资本; (具备特有的缄默的、个体化的,而且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才能学会的默会知识。 ) 教育研究。 (学会研究,探索反思;具备有意识的思考和反思,不断把看似常规的行为“问题化”)
专业素养: (从关注理论走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被动授听转向主动探索行为跟进;) 积极心态
(三)怎样成为优秀的教师 基本信念:教师经历渐进的过程,有能力终身保持卓越性
(三)怎样成为优秀的教师 1.要有职业规划 2.要有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3.幸福地做教师(为提升教学生命而教) 4.追求有效教学 5.关注关爱学生 6.终身学习 7.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8.与同事风雨同行 9.主动进行教学研究
为什么要做 职业生涯规划? 1、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成功的人生始于策划
3%—长远目标10%—短期目标60%—模糊目标27%—没有目标3%—长远目标10%—短期目标60%—模糊目标27%—没有目标 商业精英、行业领袖 社会上层、事业有成 社会中层、事业平平 调查实验: 社会底层、入不敷出 启示:你花在做计划上的百分之十的时间,通常就能促成你整个成功所取得的百分之九十的价值
【启示】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启示】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
【问题1】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是以职业为中心但又不仅仅限于职业层面,还包括所有人生角色: 家庭——子女、配偶、父母; 学校——学习者;职业:生产者; 社会——公民、消费者、休闲者、退休者。
【问题2】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 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 •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自我认知、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