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65 Views
顺德大部门体制改革探索. 二零一三年三月. 一、大部制改革的实践和特点 二、大部制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三、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和成效 四、大部制改革的体会和思考. 一、实践和特点. 始于 1992 年的综合改革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和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区,顺德早在 1992 年,就以机构改革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推进了 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先导、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 的综合改革。 政府主动转变职能,退出经济竞争领域,让渡发展空间, 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 。. 行政体制遭遇发展的压力. 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深入发展.
E N D
顺德大部门体制改革探索 二零一三年三月
一、大部制改革的实践和特点 二、大部制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三、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和成效 四、大部制改革的体会和思考
一、实践和特点 始于1992年的综合改革 •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和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区,顺德早在1992年,就以机构改革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推进了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先导、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 • 政府主动转变职能,退出经济竞争领域,让渡发展空间,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
行政体制遭遇发展的压力 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深入发展 行政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适应、不匹配,成为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的体制性根源,也难以支撑经济社会新一轮转型升级。 市场主体意识、市民权利意识日渐增强 社会服务需求日益多元 公共管理事务不断增多 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没有相应转变 政府存在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又疲于奔命。对经济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管了不少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有些该管的事却没有管好。 权力过多介入市场自主和社会自治领域,制约了市场和社会的创造力。
何以解忧?唯有改革! • 只有从行政体制改革入手,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市场,释放社会活力。 • 而大部门体制改革正是改革的切入点。
特点 (一)同类项合并 (二)党政联动 (三)扁平化管理 (四)权力重构 (五)区镇同步
(一)同类项合并——四十一个部门整合为十六个大部门(一)同类项合并——四十一个部门整合为十六个大部门
(二)党政联动 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政务管理的相互协作,职能相似、相近的党委、政府机构合署办公,增强了工作合力。
(三)扁平化管理 区委常委、副区长、政务委员直接兼任16个大部门的首长,缩短了决策链条、压缩了管理层级,实现领导分工专业化、决策执行扁平化。
(四)权力重构 • 大部门强化决策职能,重大事项由区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 经济社会管理的具体执行更多地下放或外移给镇街、事业单位、法定机构和社会组织; • 向政府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独立行使监察权,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规范运行。
(五)区镇同步 各镇(街道)根据大部门体制改革原理,重构内设机构和权力运行机制,形成区镇互动,上下呼应的统一行政格局,确保改革后工作能切实贯彻到基层一线。
二、大部制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一)简政强镇事权改革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社会体制综合改革 (四)基层治理体制改革
三、大部制改革的意义和成效 (一)整合机构职能,理顺了部门之间职责关系,解决了影响效率和服务的体制制约,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1、职能、资源有机整合,促进业务提升; 2、党政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3、整合政务平台,优化业务流程。
意义和成效 (二)理顺了权力结构关系,建立起行政三分的运行体制,实现了“合而有制衡”,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规范、高效运行。
意义和成效 (三)理顺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稳步推进公民社会建设,促进了全社会参与公共事务治理。
四、大部制改革的思考和体会 • 需要准确理解、把握大部制改革的本质内涵; • 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支撑; • 需要全面系统谋划,综合配套推进; • 需要加强制衡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