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88 Views
第 三 章 词 汇. 第 一 节 词 汇 词 汇 单 位 和 词 的 结 构.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王 磊. 第 二 节 词 义 的 性 质 和 构 成. 教学目的: 掌握合成词的构词类型,词义的三种性质和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教学重点: 合成词的构词类型 教学难点: 合成词的构词类型.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合成词. 联合型. 并列式,加 “ 和 ”“ 或 ”“ 而 ”. 偏正型.
E N D
第三章词汇 第 一 节 词 汇 词 汇 单 位 和 词 的 结 构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王 磊 第 二 节 词 义 的 性 质 和 构 成
教学目的: 掌握合成词的构词类型,词义的三种性质和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 教学重点: 合成词的构词类型 • 教学难点: 合成词的构词类型
合成词 联合型 并列式,加“和”“或”“而” 偏正型 “的”、“地”扩展 复 合 式 补充型 动作+结果/事物+单位 动宾型 支配式 主谓型 陈述式
2、重叠式(相同词根):妈妈、星星、仅仅、刚刚2、重叠式(相同词根):妈妈、星星、仅仅、刚刚 3、附加式(词根+词缀) a、前加式:老虎、老乡;阿姨、阿毛 b、后加式: ①胖子、桌子;木头、石头;勇于、善于 ②红通通、闹哄哄(叠音后缀) c、带中缀的:古里古怪、小里小气、糊里糊涂
单纯词中的叠音词与合成词的重叠式的区别: ①叠音词是一个语素;重叠式合成词是两个语素。 ②叠音词是两个音节重叠成词,单独不表义,如:猩猩、狒狒;重叠式合成词是词根重叠,如:弟弟→弟+弟
2、词缀是由词根演化来的,在形式上,有的和词根相同,须注意区别虚语素在构词中起辅助作用。2、词缀是由词根演化来的,在形式上,有的和词根相同,须注意区别虚语素在构词中起辅助作用。 • 第一,一般不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往往添加上某些比较抽象、概括的“类”意义(——者)。 • 第二,有时能表示出某种附加意义,如感情色彩(——儿、小——); • 第三,主要作为词的语法形态标志,表示词性。
一、词义的性质 (一)词义是词的内容 • 词是一定的语音形式和一定意义的统一体。词的语音形式是可感知的物质外壳,(是词的“能指”部分);词的意义是词的内容,是词所负载的信息,(是词的“所指”部分)。 • 词义就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意义内容。它是人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 • 词义一般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方面。
(二)词义的概括性 • 任何词义都具有概括性。人们对于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所以,作为贮存在大脑或词典中的词义都具有概括性。 • 概括性使有限的词能够标记千差万别的无限事物和现象,也使人们在理解和运用词义上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
(三)词义的模糊性 • 词义具有相对的明确性和模糊性,这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 所谓明确与模糊,是指词义所指范围确定与否。 • 词汇中有些词的词义所指范围比较明确,如“人、马、火车、飞机” • 词汇中有些词的词义所指范围比较模糊,词义的界限不很清楚。现代汉语中的一些时间词、大部分形容词,都明显表现出词义的模糊性。如“上午——中午——下午”
(四)词义的民族性 • 同类事物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用几个词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brother、sister与哥、弟、姐、妹;uncle与伯父、叔父、姑父、姨父;aunt与伯母、婶母、姑母、姨母。 • 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如数词“十三”,西方认为不吉利。蝙蝠——福(汉),英语中则带贬义色彩,这种差别与文化、历史等困素有关。再如“狗”指人时,汉语多贬义,走狗、疯狗、狗腿子、狼心狗肺、人模狗样,而英语大多无贬义,dogfight(激战),a ludeg dog(幸运儿),to nork like a dog(拼命地工作)。
二、词义的构成 • 词义由多种因素构成,实词有一种与概念联系的核心意义——理性义,此外,可能还有一些附着在理性义上的色彩义。 (一)理性义 •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指称义或概念义,主要意义。词典对词目所作的解释,主要是理性义。
(二)色彩义 • 有些词除了理性义外,还有附属的色彩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 1、感情色彩 a、大部分词只表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带感情色彩,例如“桌子、学生、学习、休息”等。这类词称为中性词。 b、有些词体现出表达上的鲜明的感情色彩,例如带有喜爱、赞扬、亲切、礼貌等词叫褒义词,如:高尚、诚信、开朗、业绩、成果。 c、带有贬义、憎恨、厌恶、轻蔑等感情色彩的叫贬义词,如:虚伪、罪恶、孤僻、可恶。
2、语体色彩 • 有些词由于往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 a、有些词通常运用于口头上,带口语色彩,是口语词,如:脑袋瓜、个儿(个子)、法子、揍、瞅、哆嗦。 b、有些词通常运用于书面上,带上书面色彩,书面语词,如:头颅、身躯、措施、殴打、观看、颤抖。 c、有些词在口头、书面上都常用,不带特定的语体色彩,是通用词,如:头、身材、办法、打、看、发抖。
3、形象色彩 • 有些词,在反映词的所指对象时,突出了对象的形象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这就是词的形象色彩。例如: • 描写形态的:蜂窝煤、鸡冠花、卷心菜 • 描写动态的:垂直、失足、哽咽、挥动 • 描写颜色的:白桦、蓝天、黄丽、青天 • 描写声音的:笑哈哈、扑通、啧啧、哗哗 • 描写味道的:香喷喷、甜丝丝、辣丝丝
4、时间地域色彩 • 在汉语里有些词还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例如:“保长、掌柜、壮丁”等,显然是旧社会所用的词;而“生产队、工分、公社”等则是改革开放以前的词;“个体户、专业户、开发区、特区”等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词;“互联网、克隆羊、包养、猫步”等又是一批新词语。
5、社团色彩 • 人们因职业、性别、社会地位、年龄等的不同而赋予词以不同的色彩。例如行业语、术语等都有相应的言语社团色彩,一般来说只有从事该项职业的人才使用,行业以外的人很少用。例如:“青衣、武生、花旦”等词是京戏演员的待业语。“三个平面、配价分析”等是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术语。词义的社团色彩不分地域,只要从事同一职业的人均使用同一社团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