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614 Views
中荷蔬菜种业创新体系比较研究. 刘珍 博士生 瓦赫宁根大学 中国种子协会蔬菜分会报告, 2011-12-13 ,广州 Email: liuzhen1224@gmail.com. 内容简介. 1. 中国蔬菜种业地位 2. 中荷蔬菜种业一瞥 3. 从国家创新体系了解蔬菜种业 4. 中国蔬菜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分析 5. 荷兰蔬菜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分析 6. 中国蔬菜种业 SWOT 分析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2200 万公顷,占世界总蔬菜种植面积的 42% 中国蔬菜年产量达到 5 亿吨,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 52%.
E N D
中荷蔬菜种业创新体系比较研究 刘珍 博士生 瓦赫宁根大学 中国种子协会蔬菜分会报告,2011-12-13,广州 Email: liuzhen1224@gmail.com
内容简介 1. 中国蔬菜种业地位 2. 中荷蔬菜种业一瞥 3. 从国家创新体系了解蔬菜种业 4. 中国蔬菜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分析 5. 荷兰蔬菜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分析 6. 中国蔬菜种业SWOT分析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00万公顷,占世界总蔬菜种植面积的42%中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00万公顷,占世界总蔬菜种植面积的42% 中国蔬菜年产量达到5亿吨,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52% 1.中国蔬菜产业的地位
改善中国蔬菜业的巨大潜力 中国蔬菜的平均产量高于世界平均产量,但是 --低于西欧平均产量30% --低于北美平均产量的37% 国际种业联盟:1982年以后,90%的增产源自于新品种的推广
育种在整个食物产业链的贡献 Source: Dons, 2009
2.中荷蔬菜种业一瞥 荷兰
2.中荷蔬菜种业一瞥 • 世界种业的规模总计为370亿美元,其中蔬菜种子占到10%(ISF) • 中国种业的规模总计为95亿美元,其中蔬菜和水果种子占32%(GAIN),则蔬菜种业的规模介于9.5亿美元—27亿美元之间,但是到具体蔬菜作物的种业规模,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有待下一步的调研。
世界十大蔬菜种子公司--其中9家起源/活跃于荷兰世界十大蔬菜种子公司--其中9家起源/活跃于荷兰 美国孟山都—圣尼斯/德澳特 法国威马—尼克斯旺 瑞士先正达 德国拜耳—纽内姆 日本泷井 日本坂田 荷兰瑞克斯旺 荷兰安莎 荷兰必久 西班牙非托圣米拉 10大蔬菜公司+其他30家小公司>90%全球市场份额
中间组织机构 • 技术推广机构 • 公私合作伙伴 • 商业体系 • 企业的科研投资 • 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 利用国外技术 • 研究与教学体系 • 职业教育和培训 • 高等教育和研究 • 公共科研机构 促进知识流动的催化 知识流动 存在于科研和教育的显性知识 存在于企业的隐性知识 基础设施及制度环境 市场需求 可持续发展 3.从国家创新体系了解蔬菜种业
种子公司总数目从2010年底8,700家减少为现在约7,200家种子公司总数目从2010年底8,700家减少为现在约7,200家 蔬菜种子公司的数目约为4,000家 聚焦于蔬菜育种公司(核心业务为蔬菜种子、有研发投入,20人以上) 估计的蔬菜育种公司数目 4.1中国蔬菜种业商业体系 有研发能力的蔬菜种子公司的比例不到5%
4.1中国蔬菜种业商业体系 调研基于13个省的70家蔬菜育种公司
4.1中国蔬菜种业商业体系 三类蔬菜育种公司的基本信息比较
4.2 中国蔬菜种业研发体系 公有部门及私有部门在农业科研的投入1987-2005 注: 转化为2005年购买力水平
4.2 中国蔬菜种业教育体系 1997-2009年期间农业相关的技校、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的数目 三大农业院校蔬菜种业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数目(2010) 数据来源:中国农统计年鉴,1997-2009
4.3中国蔬菜种业中介组织 • 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2005年在种植业,有384,000个推广人员工作于59,000个农业技术推广站 • 种业协会 • 中国种子协会(蔬菜种子分会) • 中国种子贸易协会 • 地方性的种子协会 • 种业博览会 • 广东 • 北京 • 武汉 • 寿光 • 哈尔滨 • … 均为以产品推广为主的中介组织,无研发性质的中介组织
4.4 中国蔬菜种业基础设施及制度环境 • 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在改进但已经比较弱 • 研究机构和种子企业的竞争, 而不是明确的分工与合作 • 政府积极的支持但是过多的自上而下的控制。 • 品种审批制度的弊端 国有公司的申请 私营公司的申请 外资公司的申请
5.1 荷兰的蔬菜种业商业体系 非常集聚,仅仅十家 4家跨国上市公司 6家家族企业
5.2 荷兰蔬菜种业研发和教育体系 200 vs. 1
5.2 荷兰蔬菜种业研发和教育体系 传统的信息流动模式 研究、教育及推广的三位一体 交互式的公私合作模式 60%以上农业科研投资来自商业企业
5.3荷兰蔬菜种业中介组织 荷兰种植者协会 荷兰园艺检测总署 荷兰种业的联盟-科因公司 种业公私合作基金-以CBSG为例
5.3荷兰蔬菜种业中介组织 荷兰种植者协会 活跃领域涉及其会员企业、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其他国家种业协会、贸易与进出口、消费者、政治、教育、媒体、甚至法律。 独立的机构,全部基金来自会员企业会费。 会费按照会员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大公司多收,小公司少收 不到二十个工作人员
5.3荷兰蔬菜种业中介组织 荷兰园艺检测总署 宗旨:监督种子质量及提高种子质量。 性质:非政府机构,但受政府监管,类似于我国的事业单位I 职能:类似于我国农业部和林业部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各地种子管理站 规模:>200名全职工作人员 业务范围: 质量检测、新品种权申请、出口检验检疫 资金来源:为会员企业提供检测服务等收入,无任何政府资金支出
5.3荷兰蔬菜种业中介组织 荷兰种业的联盟-科因公司 生物浪潮下荷兰种业的竞争与合作模式
5.3荷兰蔬菜种业中介组织 公私合作基金-以CBSG为例 Source: Partners in the polder, 2010
5.4荷兰蔬菜种业中介组织 以CBSG为例 CBSG基金 政府资金投入 企业直接资金投入 科研基础设施 科研成果 研究作用 企业间接资金投入 更多新 产品 缩短研发周期 研发周期时间分享 技术转化作用 获得竞争优势 经济作用
5.4 荷兰蔬菜种业市场需求 国内市场 有机食品的趋势 健康饮食需求 国际市场 新兴市场的迅速增长
5.5 荷兰蔬菜种业基础设施及制度环境 战略中式 园艺产业属于荷兰十大战略产业之一 税收减免 研发投入的成本免所得税 公私合作科研基金 鼓励研发人员与企业公司共同申请研究项目 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 植物新品种权UPOV 78 / UP0V 91 /植物专利
7.1从国家创新体系了解中国蔬菜种业 • 中间组织机构 •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种子协会 • 种子博览会 • 商业体系 • 国有/科研机构 • 民营企业 • 外资/合资股东 • 研究与教学体系 • 1144家农业科研机构 • 71所农业高校 促进知识流动的催化 知识流动 存在于科研和教育的显性知识 存在于企业的隐性知识 市场需求 最大的蔬菜种植和消费国 种子商品率从40%提高到90% 基础设施及制度环境 种质资源、植物新品种权、品种审定、种业政策、其他经济社会因素 可持续发展
7.2 目前国内蔬菜种业的热点和趋势 国有/科研机构种子公司关注点: 商业开发从科研机构分离的政策的执行(目前商业开发规模大的科研机构在观望,小公司正在分离) 民营蔬菜种子公司的关注点: 种业竞争的公平性 外资蔬菜种子公司的关注点: 外商投资的限制性 共同关注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 种子质量和种子技术 行业门槛过低
7.3 结论及政策建议 • 营造促进种业发展政策环境而不只是严格监控的 • 用品种备案制度来替代目前的品种审批制度 • 加强研究机构及研究业务和商业业务的分离 • 平衡保护本地种子公司和开放种子市场的冲突 • 支持公私合营的合作模式以促进知识流动 •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支持体系,如各类蔬菜的DUS检测技术、指纹图谱等
谢谢! 此研究来自以下导师指导: 瓦赫宁根大学社会科学院 Onno Omta教授、Hans Dons教授 瓦赫宁根大学国际植物研究所 Maarten Jongsma 研究员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周德翼教授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黄季焜教授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胡定寰教授 感谢在调研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