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80 Views
導 論. 1-1 多國公司 1-2 國際企業的歷史回顧 1-3 國際化動機 1-4 市場全球化 1-5 本書架構 實戰問答. 1-1 多國公司. 名詞介紹 國際企業~進行跨國交易的企業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國際企業管理~討論跨國交易的管理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國際企業的定義:交易 (Transactions) 涉及二個以上的國家: 製造業有跨國交易,服務業也有跨國交易 企業(個體)可以不同的方式從事跨國交易 國際市場上最活躍的主角:多國公司. 多國公司的名詞.
E N D
導 論 • 1-1多國公司 • 1-2國際企業的歷史回顧 • 1-3國際化動機 • 1-4市場全球化 • 1-5本書架構 • 實戰問答
1-1 多國公司 • 名詞介紹 • 國際企業~進行跨國交易的企業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國際企業管理~討論跨國交易的管理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 國際企業的定義:交易(Transactions)涉及二個以上的國家: • 製造業有跨國交易,服務業也有跨國交易 • 企業(個體)可以不同的方式從事跨國交易 • 國際市場上最活躍的主角:多國公司
多國公司的名詞 • MNLs:Multinationals • MNC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 MNEs: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 TNC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 GCs:Global Corporations • MNLs, MNCs,MNEs名詞譯為多國公司;TNCs可譯為跨國公司,本書對於其差異並不刻意予以區分。
多國公司的定義 ~ 尚無定論 1/2 • 目前定義多國公司的角度,有以下三種: • 國外活動的程度 • 國外銷售額、國外資產、國外員工數 • 在國外設有製造工廠的國家數目 • 多國公司最重要的特色 ~ 在國外從事生產活動 • 分佈國家數的標準:較嚴 ~ 6國;較鬆 ~ 2國
多國公司的定義 ~ 尚無定論 2/2 • 總公司的心態 • 母國導向的民族中心主義 • 地主國導向的多元中心主義 • 全球導向的全球中心主義(真正多國公司應具備)
Domestic Firms Firms Non-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ternational Firm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MNCs) Multidomestic Companies Global Companies 公司名詞間之關連性 圖1-1 描述公司名詞間之關係
歷年我國核准對外投資地區別統計 表1-1 歷年我國核准對外投資地區別統計 (1995年~2003年) 單位千美元 *包含日本、香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越南等國
全球排名前十大多國公司 表1-2 Business Week之排名 *單位:10億美元。排名與數字資料均為2002年。**單位:億美元
多國公司的其他特性 1/2 • 成功多國公司的優勢來源(Grosse and Kujawa,1992) • 一般競爭優勢:技術、品牌、規模經濟、人力資源、政府保護措施。 • 多國營運優勢:各國間經驗的移轉、結合各國資源、市場多角化分散風險。
多國公司的其他特性 2/2 • 多國公司的來源國(母國) • 傳統來自已開發國家:美、歐、日。 • 1980年後,有來自開發中國家(台、韓、港、印、中國大陸等)。企業如台灣的巨大機械,大陸的海爾集團是兩個例子。
已開發國家與第三世界多國公司之比較 表1-3 多國公司之比較
1-2 國際企業的歷史回顧 • 從「參與要角」(actors)來描述國際企業發展,可區分為四階段(Robinson, 1981) 。 • 參與要角共有五類,分別為:(1)多國公司、(2)直接利害關係人、(3)地主國政府、(4)母國政府、(5)各類利益團體。 • 四階段之年代區分與參與角色: • 第一階段(1945 ~ 1955):(1)+(2) • 第二階段(1955 ~ 1970):(1)+(2)+(3) • 第三階段(1970 ~ 1980):(1)+(2)+(3)+(4) • 第四階段(1980 後):(1)+(2)+(3)+(4)+(5)
1-3 國際化動機 1/3 • 企業國際化的問題: • 面對不熟悉的競爭者、客戶、政經環境 • 風險和營運成本均較國內為高 • 但企業為何要付出這些代價國際化? • 企業國際化動機(Punnett, 1989) : • 主動 • 被動
國際化動機 2/3 • 企業主動國際化:對機會的掌握和本身優勢的應用。原因為: • 獲取資源 • 低成本 • 政府提供的誘因 • 掌握新市場 • 本身優勢的應用 • 取得規模經濟或綜效 • 風險分散 • 企業主持人的企圖心
國際化動機 3/3 • 企業被動國際化:外在環境所逼,不得不然。原因為: • 貿易障礙 • 客戶國際化 • 國際競爭 • 母國營運環境的改變
1-4 市場全球化 • 全球化的涵意 • 生產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s) • 市場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 市場全球化論點(Yu and Ulgado,1988) 分為兩個構面:產品與需求。 • 推動全球化的力量(Yip, 1989) 有四種力量導致企業的競爭由「國內」轉向「全球化」 。
市場全球化論點 圖1-2 市場全球化之架構
推動全球化的力量 • 市場力量 各國消費者的的偏好趨於一致。 • 成本力量 成本壓力導致企業必須經由不同途徑降低成本。 • 政府力量 政府體察國際社會潮流,推出鼓勵國際商業活動措施。 • 競爭力量 競爭者的策略意圖(strategic intent)和與其他競爭者間互動,加深了企業採取全球化策略的慾望。
1-5 本書架構1/2 • 本書旨在介紹國際企業所面臨的環境,及多國公司的管理行為。 • 以策略規劃的架構安排本書之章節 • 策略規劃六步驟: • 決定企業使命 • 決定策略目標 • 擬定達成目標之策略 • 決定組織結構 • 執行計畫 • 控制和衡量績效
本書架構介紹 2/2 • 企業目標形成三因素: • 企業主持人的價值觀 • 企業的優勢和弱勢 • 國內、外環境的分析 • 決定進入國際市場後必須進行的三決策: • 進入哪一個國外市場 • 如何進入此一國外市場 • 國外的營運和管理應如何整合
環境分析 • 國內環境 • 國際環境 企業優勢與弱勢 企業主持人價值觀 突發因素 目標 國內 國際 • 市場選擇 • 進入策略 • 國外營運管理 • 行銷管理 • 生產管理 • 人力資源管理 • 財務管理 • 研發管理 • 整合與協調 策略選擇和執行 本書架構圖
實戰問答 • 台灣有哪些多國公司? • 它們的優勢為何? • 台灣的多國公司進入已開發國家(DCs)和開發中國家(LDCs)時,採用的策略是否相同?
MNCs from Taiwan • Acer - brand name; technology • Giant - brand nam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ubsidiaries in several countries to take advantage of locational advantages • Advantech(研華) - brand name; global logistics; international service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