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259 Views
大熊猫. 化石分布区. 大约在中新世晚期距今约 8-9 百万年时,熊猫开始在地球上出现。 在更新世早期,开始出现大熊猫小种。 其化石发现于广西柳城、广东罗定、四川巫山县、陕西洋县和云南元谋等地。 到了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发展到全盛时期,大熊猫巴氏亚种出现。 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北十六个省市 北京周口店、陕西、山西、河南、安徽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以及国外越南和缅甸北部。. 历史分布区.
E N D
化石分布区 • 大约在中新世晚期距今约8-9百万年时,熊猫开始在地球上出现。 • 在更新世早期,开始出现大熊猫小种。 • 其化石发现于广西柳城、广东罗定、四川巫山县、陕西洋县和云南元谋等地。 • 到了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发展到全盛时期,大熊猫巴氏亚种出现。 • 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北十六个省市 • 北京周口店、陕西、山西、河南、安徽 •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 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 以及国外越南和缅甸北部。
历史分布区 • 据古籍及地方志记载,在近2000年前,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山西、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均有大熊猫分布。 •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半径不断扩大,大熊猫栖息地逐渐减少,现仅分布于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南部和四川盆地西北部高山深谷地区。
大熊猫现代分布区 • 据调查,如今仅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 • 分布于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及凉山6个山系 • 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 • 由于森林不断采伐,从50年代到90年代,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了4/5。 • 这对于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活动范围(家园) • 与其它同等躯体大小的食肉动物相比,其活动范围小。 • 每年大约为4-7平方公里 • 它们常年在这样小的天地里活动 • 因此活动量也相应减少 • 也减少了为吃喝而到处奔波所耗费的能量。 • 雄性“公民”每年的活动范围大约为6-7平方公里。 • 每月只在家园的一半范围活动。 • 雌性“公民”年活动范围更小,约4-5平方公里。 • 每月活动较集中在总面积的1/10的范围内。
作息制度 • 因竹子能量低,为减少能量消耗,大熊猫将一天时间主要分配在觅食和休息上。 • 吃饱喝足了,美美睡一觉,爬上高高的树杈,又安全又凉爽,打个盹,再继续觅食。 • 也有“困不择床”的时候:草坪、雪地、岩石…… • 大熊猫每天的作息时间为: 即一天中有54.86%的时间用于觅食,43.06%用于休息,2.08%用于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