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45 Views
95 年原住民人力資料庫. 調查對象:台澎金馬地區 14 歲 -60 歲原住民 調查時間: 94 年 12 月 19 日至 95 年 3 月 31 日進行全面訪查 統計分析 共完成問卷調查 18 萬人 ( 回收率 58%) 其中有工作者 75,754 人 不曾發生職災 96.5% 曾發生職災 3.5% 籍在人不在件數佔無法訪查人數 82 %,可見全面訪查確有其困難性 ,推估 原因為原住民勞工由於部落失業率高, 多到外地工作或都會就業. 總訪查人數 311,925. 無法訪查人數 130,688(41.9%). 實際完成人數 181,237(58.1%). 拒訪
E N D
95年原住民人力資料庫 • 調查對象:台澎金馬地區14歲-60歲原住民 • 調查時間:94年12月19日至95年3月31日進行全面訪查 • 統計分析 • 共完成問卷調查18萬人(回收率58%) • 其中有工作者75,754人 • 不曾發生職災96.5% • 曾發生職災3.5% • 籍在人不在件數佔無法訪查人數82%,可見全面訪查確有其困難性,推估原因為原住民勞工由於部落失業率高,多到外地工作或都會就業
總訪查人數311,925 無法訪查人數 130,688(41.9%) 實際完成人數181,237(58.1%) 拒訪 11,710(8.9%) 寄籍 5,036(3.9%) 籍在人不在 107,321(82.1%) 有工作者 75,754 (41.8%) 無工作者 105,483 (58.2%) 搬離 2,332 查無此人 1,697 遷出 814 現役軍人 613 無此地址 543 出國 146 死亡 125 入監 94 船員 33 無效問卷 6,418 (8.5%) 有效問卷 69,336 (91.5%) 不曾發生職災 66,906 (96.5%) 曾發生職災 2,430 (3.5%) 95年原住民人力資料庫 訪查結果
統計分析結果-原住民勞工接受安衛教育訓練狀況統計分析結果-原住民勞工接受安衛教育訓練狀況 百分比 93年受僱者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 94年原住民人力資料庫調查
統計分析結果-原住民勞工對職災補償認知狀況統計分析結果-原住民勞工對職災補償認知狀況 百分比 94年原住民人力資料庫調查
原住民人力資料庫 統計分析結果~最近一年因工作發生職業傷害情形~
95年原住民人力資料庫 統計分析結果 • 曾發生職災者較無職災發生者有較高比例為男性、教育程度國小以下、從事機械技術工、短期季節性及不定期工作型態、且需要使用防護具但卻不常使用、公司對預防勞動災害很不關心、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習慣。 • 近三成原住民勞工從事短期季節性及不定期工作,四成原住民勞工從事於9人以下公司,七成原住民勞工從事於29人以下公司 • 近七成原住民勞工沒有接受雇主安排之安全衛生教育課程 • 與本所93年針對全國勞工受僱者工作環境安全衛生認知狀況調查相比,原住民曾有接受教育訓練的比率較全國勞工為低(32.5% VS 54.9%) • 工作年資淺、教育程度低、公司規模小及行業別為農林漁牧業、批發零售業、不動產及租賃業及營造業接受教育訓練的比率較低
98年原住民勞工職災危險因子探討研究設計及流程98年原住民勞工職災危險因子探討研究設計及流程 • Cohort study世代研究 94.12-95.03 原住民人力資料庫( 66906 人) 94年原住民勞保身份檔 有勞保有問卷者( 38319人) 95.04-97.11年勞保局現金給付檔(753人) 刪除同一事故日期重覆個案及填答不正確 對照組 未發生職災( 36259人) 個案組 發生職災( 641人)
98年原住民勞工職災危險因子探討結論 • 基本人口學與職業災害有關 • 男性、年長者、教育程度低會增加職災的危險性 • 不良工作狀況是職業災害重要危險因子 • 水電燃氣業、營造業、製造業、運輸倉儲及通信業較公共行政業有較高職災風險 • 暴露高危險性工作環境,如物體倒塌或飛落、夾捲傷、切割擦傷、觸電、燒燙傷有較高職業災害發生 • 從事於小企業(員工數小於50人)比大於100人企業有較高職業災害發生危險性 • 需要使用防護具較不需要使用防護具有較高的職業災害發生危險性 • 健康狀況及行為與職業災害有關 • 吸菸、喝酒、嚼檳榔會增加職災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