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 新生婴儿的管理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 新生婴儿的管理. 湘西州妇幼保健院 杨清香. 全球 3600 万 HIV 感染者,女性接近一半, 200 万 HIV 感染儿童, 90% 是母婴传播。 HIV 母婴传播率 欧美地区 ( 治疗前 ) 15%-25% 非洲及亚洲地区 25%-40%. HIV 母婴垂直传播的概况. 我国 2000 年 , 女性 HIV 阳性 358,324 。 HIV 母婴传播率 30%-41.7% 。. HIV 母婴垂直传播的概况. 指导并监督新生儿预防 HIV 的药物治疗 喂养方式的指导 HIV 的筛查和确诊 生长发育监测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 新生婴儿的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新生婴儿的管理 湘西州妇幼保健院杨清香

  2. 全球3600万HIV感染者,女性接近一半, 200万HIV感染儿童,90%是母婴传播。 HIV母婴传播率 欧美地区(治疗前) 15%-25% 非洲及亚洲地区 25%-40%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概况

  3. 我国2000年,女性HIV阳性358,324。 HIV母婴传播率30%-41.7%。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概况

  4. 指导并监督新生儿预防HIV的药物治疗 喂养方式的指导 HIV的筛查和确诊 生长发育监测 预防接种 新生婴儿出生后管理的内容

  5. 了解母亲CD4水平或/和病毒载量。(传播风险)了解母亲CD4水平或/和病毒载量。(传播风险) 他们是否可能得到药物治疗,预防性治疗最好从14周开始。 以往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耐受程度和抗药性 预防HIV母婴传播的药物治疗仅仅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不能完全预防。 咨询和指导

  6. 他们有可能要接受HIV感染的孩子并承受孩子经常生病的压力;他们有可能要接受HIV感染的孩子并承受孩子经常生病的压力; 他们可能要为孩子的未来订好计划,并做好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任何困难; 如果将来他们不能再照顾自己的孩子,需要安排好孩子从其他方面得到照顾。 做好人工喂养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咨询和指导

  7. 帮助母亲增加知情程度 HIV母婴传播的过程。 HIV母婴传播后婴幼儿发病情况。 母婴传播的药物阻断的方法、疗效、花费。 新生儿药物阻断。 咨询和指导

  8. HIV阳性的母亲通过妊娠期宫内感染、 分娩时产道及产后哺乳均可以将HIV 传染给胎儿和新生儿。 HIV母婴垂直传播的概念

  9. 母婴传播不同时期感染率 分娩时10-20% 妊娠期5-10% 哺乳期10-20%

  10. 自然产道分娩,胎膜早破>4小时 母亲CD4细胞总数<350/mm3 母亲孕期病毒载量 分娩时进行损伤性操作 母亲同时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 围产期感染的高危因素

  11. HIV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只有1/3为HIV的感染者。HIV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只有1/3为HIV的感染者。 如果给于药物治疗和产前、产时预防,婴儿生后人工喂养,可使母婴传播率降低50-67%。 如果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剖宫产)+药物治疗和产前预防+人工喂养可使传播率降至更低, 甚至1-2%。 HIV母婴传播的预防

  12. 做好HIV感染母亲及其新生婴儿信息的保密工作。 帮助母亲增加对HIV感染的知情程度。 了解母亲在分娩前HIV感染和治疗,以及产前预防的情况(用药剂量、方法和开始治疗时间) 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帮助HIV感染的母亲对婴儿出生后喂养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 新生婴儿管理的要点

  13.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可以选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任一种。 • NVP方案 • 出生体重≤2000g者, 2mg/kg,每日1次,至出生后4-6周 • 出生体重2000g-<2500g, 10mg,每日1次,至出生后4-6周 • 出生体重>2500g, 15mg,每日1次,至出生后4-6周

  14.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 AZT方案 • 出生体重≤2000g者, 2mg/kg,每日2次,至出生后4-6周 • 出生体重2000g-<2500g 10mg,每日2次,至出生后4-6周 • 出生体重>2500g, 15mg,每日2次,至出生后4-6周

  15.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对于孕期没有接受HIV检测,临产后才发现 艾滋病病感染的孕产妇 根据喂养方式不同选择不同方案 • 选择人工喂养者 • 选择母乳喂养者

  16.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选择人工喂养者 二选一 • 服用NVP 单剂量 2mg/kg , 同时服用AZT 4mg/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 • NVP方案(同前)

  17.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 选择母乳喂养者 • NVP: 根据母亲用药方案不同决定 • 6周 • 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

  18.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无论选用哪种抗病毒用药方案 都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 开始服用

  19. 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帮助HIV感染母亲权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利弊,对婴儿出生后喂养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帮助HIV感染母亲权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利弊,对婴儿出生后喂养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工喂养 纯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喂养咨询指导

  20. 人工喂养是最安全的选择 人工喂养可降低传播率50-67% 喂养咨询指导

  21. 喂养咨询指导 • 避免母乳喂养 • 母乳中可以检测到HIV病毒,检出率58%。 • 乳腺疾病如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母婴传播率明显增加。 • 长期母乳喂养传播率29%。

  22. 喂养咨询指导 • 杜绝混合喂养 • 混合喂养在三种喂养方式中传播几率最高。 • 混合喂养时,食物和水使婴儿肠道发生过敏和炎性反应,损伤肠粘膜,HIV易于入侵。抵消了母乳的免疫作用。 • 混合喂养发生肠道感染的几率比纯母乳喂养高数倍。

  23. 喂养咨询指导 • 当人工喂养是可接受的、可行的、可负担的、可持续的和安全的,HIV感染母亲应避免任何形式的母乳喂养

  24. 喂养咨询指导 • 为将HIV传播的危险减少到最低,一旦人工喂养可行,HIV感染母亲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 • 所有HIV感染母亲都应该接受咨询,咨询内容包括各种婴儿喂养方式好处和缺点的一般信息以及有关选择最适合她们情况的喂养方式的特别指导 • 无论母亲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应该支持她们的选择。

  25. 喂养咨询指导 • 对于因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要做好充分的咨询,指导其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26. 喂养咨询指导 • 2009年WHO的新建议

  27. 喂养咨询指导 • 2009年WHO的新建议

  28. 喂养咨询指导 • 2009年WHO的新建议

  29.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 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 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定专人将DBS标本交 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进行早期诊断检测 尽快采集第二份血样本 (全血)送检 婴儿满3个月 再次采集血样本(DBS)送检 尽快再次采集血 样本(全血)送检

  30.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 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31. 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对HIV阳性母亲的婴儿预防各种传染病同样十分重要。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对HIV阳性母亲的婴儿预防各种传染病同样十分重要。 HIV感染的儿童免疫功能逐渐受到破坏,更需要免疫接种给予及时的保护。 但当免疫功能破坏到一定程度,机体不但对疫苗反应差,起不到对传染病预防的作用,反而会因接种而致病。 预防接种

  32. 常规接种乙肝疫苗。 在血清学抗体检测确诊为阴性前暂不接种卡介苗,原则上不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及其他活疫苗。 一旦排除艾滋病感染,及时补种,完成婴儿期初级免疫。 预防接种

  33. 定期随访 常规保健 生长发育监测 感染状况监测 预防营养不良指导 免疫接种 婴幼儿期的干预指导

  34. 定期随访 妇幼保健机构指定专人提供服务 纳入高危儿童管理系统 实施专人、专案管理 1、3、6、9、12、18月龄时 婴幼儿期的干预指导

  35.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