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likes | 1.06k Views
攀登基測作文高峰 台北市立明德國中 孫茂恩. 報告大綱. 壹、從寫作理論談起 一、寫作的教學模式 二、寫作能力 三、提升寫作能力的策略 貳、分享提升九年級學生基測寫作能力之課程行動研究 一、研究架構 二、學習單 三、教學成效 四、感想. 壹、從寫作理論談起. 一、寫作的教學模式. 一、 寫作的教學模式. 寫作教學因學者專家不同的研究角度與不同的教學需求而發展出各種模式: 著重時間進程的推展而將寫作過程做階段劃分的「 階段模式 」
E N D
攀登基測作文高峰台北市立明德國中 孫茂恩
報告大綱 壹、從寫作理論談起 一、寫作的教學模式 二、寫作能力 三、提升寫作能力的策略 貳、分享提升九年級學生基測寫作能力之課程行動研究 一、研究架構 二、學習單 三、教學成效 四、感想 LOGO
壹、從寫作理論談起 • 一、寫作的教學模式 LOGO
一、寫作的教學模式 寫作教學因學者專家不同的研究角度與不同的教學需求而發展出各種模式: • 著重時間進程的推展而將寫作過程做階段劃分的「階段模式」 • 著重寫作時寫作者內在認知歷程探討的「認知歷程模式」 • 著重寫作不僅是個人內心世界對話,還需與讀者交流溝通的「社會互動模式」 LOGO
階段模式 • 早期的寫作研究視寫作為直線進行的階段過程,如賴慶雄將寫作分為審題、構思、選材組材、結構安排、開頭、遣詞鍊句等階段。 • 但是寫作並不應該只是單純的階段歷程,如果教學者忽略了寫作者寫作時的內在心理歷程,寫作能手、生手也有個別差異,若純以教師觀點為主體的領導教學,學生是處於被動的學習,怕只切中有效寫作教學的一隅。 LOGO
階段模式 • 在教學上的啟示為: 做事情要有方法和步驟,循序而為;教師在教學策略及教材編製的設計上,要考量學生的程度,施以階段性的策略。 LOGO
認知歷程模式 • Flower和Hayes (1989)的研究指出:「寫作是植基於寫作情境和寫作者的知識兩者結合上」。 • 將研究焦點轉為研究寫作者寫作時的心智活動者,稱為「認知歷程模式」。 • 此模式認為寫作受「任務環境」、「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寫作歷程」等三個層面影響。 LOGO
認知歷程模式 • 1.任務環境 • 指作者以外,所有會影響寫作表現的外在事物 (1)寫作的題目(如:《從一件藝術品談起》) (2)對讀者對象的了解 (3)刺激線索的搜尋 (4)到目前為止所寫出來的文章 LOGO
認知歷程模式 • 2.寫作者的長期記憶 • 儲存在長期記憶中,有關主題、讀者和寫作計畫的知識 (包括作者所擁有的字詞、文法、標點符號、寫作文體等方面的知識) LOGO
認知歷程模式 • 3.寫作的三個歷程 • Flower & Hayes: 放聲思考 • 計畫、轉譯、回顧(交互作用) (多)(少) 寫作內容愈複雜 1.學生指出別人文章錯誤比指出自己文章錯誤易 停頓時間愈久 (主題式教學、多閱讀、筆記、大綱 )2.指出錯字、標點、格式錯誤易,指出立意難 合文法、標點正確、通順 、合文體 3.程度愈好偵錯與修正的次數愈多 若能自動化,才易將注意容量放在計畫上 4.程度愈好者會先做整體的修正(段落增減或 才能寫出好文章(低層次) 調換,再看用字的刪改)(立意、結構) 5.程度差者會放在用字正確上,較少改段落、 句子的結構(遣詞造句、格式標點錯字) (交互欣賞、集體討論) 、 LOGO
指定的作業 (包括對題目和讀者的了解) 計劃 (產出、組織、目標設定) 轉譯 (寫出與寫作計劃一致的正文) 長期記憶 (包括寫作者對題目、讀者、和對書寫的知識) 到目前為止所寫出來的正文 回顧 (偵察錯誤、改正錯誤) 各歷程之間有很多的交互作用存在,各個歷程不是單獨的發生。 LOGO
認知歷程模式 認知歷程模式對教師們在教學上的啟示為: • 1. 重視材料蒐集並進行主題式教學以利產出訊息及組織訊息 • 2. 教導學生產出、組織以及目標設定 (1)收集名言錦句、事例並進行影片欣賞教學以利資訊的產出 (2)重視大綱研擬並進行範文教學以利訊息的組織 (3)指導學生運用適當詞語並進行造句練習以利目標設定 • 3. 集體或交互欣賞作品以利偵察錯誤與改進錯誤 LOGO
社會互動模式 • 寫作不只是個體心智內的意義編碼與傳送,也涉及寫作者與讀者間社會性溝通的歷程 • 提出了教師進行寫作教學時的另一視野:即「作者—讀者—作者」間的反饋。輸出的信息是「文章」,反饋回來的信息是對文章的讚賞與批評。認為這樣形成的文章,才有可能是成功之作。 • 一篇文章觀察描寫的論點,必須結合社會的需要,只有把讀者說服了,才是發揮了寫文的目的。 LOGO
社會互動模式 • 教學上的啟示是: 在教學現場,教師可採分組討論或團體互評的方式,使成員針對某一篇作品進行口語的討論或書寫的互評,如此,寫作者就可知道其他人對於寫作和自己想法的看法,以達彼此理解的目的。 LOGO
壹、從寫作理論談起 • 二、寫作能力 LOGO
二、寫作能力 • 「發乎中」(豐富的思想感情、生活素材的累積) • 「形於外」(用詞造句、謀篇布局之文字表達能力。) • 前者是內容(一般能力),後者是形式(特殊能力) ,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 • 另外也要靠腦中思維力的綜合運作,所以寫作是結合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之綜合能力的創思展現。 LOGO
寫作能力的三個層次 • 「一般能力」:觀察、記憶、聯想、想像 • 「特殊能力」:立意、取材、修辭、佈局、構句 • 「綜合能力」:結合「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後,在腦中經過複雜的運思過程創發出來,可說是創造力的具體呈現。 LOGO
寫作能力的三個層次 • 傳統上只給一個題目的命題作文,就是直接針對這綜合能力來檢測學生的寫作能力。缺點是無法循序漸進,補強欠缺的能力。 • 如果老師在作文教學時,沒有針對其缺點先培養「一般能力」及「特殊能力」就直接要學生寫命題作文,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一方面實難提升其寫作能力,再者更可能畏懼此一沉重的負擔而喪失了寫作的興趣。 LOGO
壹、從寫作理論談起 • 三、提升寫作能力的策略 LOGO
提升一般能力的策略 • 1. 藉由觀察周遭景物或身旁人物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 2. 藉由背誦名言錦句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力 • 3. 藉由運用「聯想三定律」以培養學生的聯想力 • 4. 藉由範文教學及仿寫提升學生的想像力 LOGO
提升特殊能力的策略 • 1.藉集體討論、交互欣賞以鍛鍊學生表達文章主旨的能力 (立意) • 2.藉範文教學、集體討論、交互欣賞以培養學生選用合適材料的能力 (取材) • 3.藉範文教學、影片輔佐教學以加強學生適當遣詞造句的能力 (修辭) • 4.藉集體討論、範文教學以增進學生妥善安排文章結構組織的能力 (佈局) • 5.藉鍛鍊文句的教學以強化學生正確構詞與造句的能力(構句) LOGO
教學上的啟示 • 因為「綜合能力」是結合「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而成的能力,所以,教師若希望學生能有效發揮創造力以寫出有內容、有感染力、有自己見解的文章,勢必要先在一般能力及特殊能力穩定的基礎上,再來進行綜合能力的教學。 LOGO
請參考 「寫作教學模式、寫作能力、提升寫作能力策略與基測寫作評分四向度」之關係整合表 LOGO
三、提升寫作能力的策略 • 平日寫作 一般能力(觀察、記憶、聯想、想像) 特殊能力(立意、取材、修辭、佈局、 構句) 寫作前 • 寫作課之寫作 寫作中 綜合創造力 寫作後 • 以下為本研究的構想圖 LOGO
一、分析學生寫作面臨的困境 訪談 二、設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課程。 平日教學《提升個別能力教學》 (一)一般能力 觀察力 2、記憶力 3、聯想力 4、想像力 (二)特殊能力 1.立意 2.取材 3.修辭 4.布局 5.構句 (三)綜合能力 三次寫作課教學《主題式教學》 1.寫作前 2.寫作中 3.寫作後 • 二、設計提升學生寫 • 作能力的課程為何? 實際教學 研究方式 研究問題 研究目的 • 三、分析寫作課程實踐的結果。 文件分析 三、了解課程設計的成效 • 四、未來寫作教學課程改進的建議為何? 四、透過課程實踐改進未來教學 一、 學生的寫作歷程與面臨的寫作困境為何? LOGO
三、提升寫作能力的策略 LOGO
學習單(1) 名言錦句背誦 名 言 錦 句 (學習單一培養記憶力) • 愛 • 希望被人愛的人,首先要愛別人,同時要使自己可愛。(富蘭克林) • 仁愛是一種啞子也能夠講,聾子也能夠聽懂的言語。(波羅) • 寬容 • 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榖粒。(印度) • 要知道,愛找別人陰暗面的人,自己也常失掉光芒。(蘇‧高爾基) • 自尊自重 • 不尊重別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顆禁不住陽光的寶石。(瑞典‧諾貝爾) • 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宋‧朱熹) • 度量 •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泰戈爾) •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佚名) LOGO
伍、學習單(1) 名言錦句背誦 • 勇 • 大石橫路,懦者視為行路的障礙,勇者視為進步的階梯。(佚名) • 面對光明,陰影永遠在我們身後。(凱勒) • 忍 • 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清‧沈德潛 古詩源) (跼:彎曲) (欲進先退) • 重要的並非你忍受了什麼,而是如何忍受。(塞尼加) • 快樂 • 快樂猶香水,向人灑得多,自己也必沾上幾滴。(英‧格林) • 快樂的祕訣,不是做你喜歡的事,而是喜歡你所做的事。(英‧貝利) • 樂觀 • 面對太陽時,陰影將落在你的背後。(美‧惠特曼) • 樂觀的人看到甜甜圈,悲觀的人看到甜甜圈的洞。(佚名) LOGO
伍、學習單(1) 名言錦句背誦 • 笑 • 笑口常開,幸福永在。(西洋諺語) • 天下最傷心之事莫若愁,天下最養身心之事莫若笑。(張耀翔) • 知足 • 知足的人,永遠不會窮;不知足的人,永遠不會富。(法‧盧梭) • 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英‧毛姆) • 信心 •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英‧蕭伯納) • 恐懼來敲門,信心前去應門,門前毫無人影。(佚名) • 希望 • 人類一切的智慧完全包含在四個字裡:「等待」與「希望」。(法‧大仲馬) • 你若煩惱不斷,請用希望來治療;人類最大的幸福就是希望在抱。(德‧雪伐) LOGO
伍、學習單(1) 名言錦句背誦 • 成敗 • 失敗的次數愈多,成功的機會亦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佚名)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美‧愛默生) • 懶惰 • 懶惰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米爾頓) • 「等待」是偷懶的藉口,是怠惰的推託。(羅福‧喬特) • 父母 • 上帝無法分散在每個人的身邊,因而創造了母親。(猶太諺語) •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義大利‧但丁) LOGO
名言錦句背誦 • 在提升學生寫作之記憶力的部份,先每天抄一則名言錦句在家庭聯絡簿上,共30則,分六週、一個半月抄完一輪。 • 在第一週抄完後已抄了5個佳句,於是於隔週一上課,就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先復習後進行5個佳句的默寫,其目的為要學生把佳句儲存到長期記憶中。之後的每週將默寫上週背過的5個佳句,直到30個佳句都背完。 • 當30個佳句抄完一輪後,仍從頭再每一天抄一句佳句,直到學期結束。 LOGO
名言錦句背誦 • 在過程中,研究者並不時詢問學生這些佳句可以用在那些作文題目中?要學生活化應用。 • 同時鼓勵學生將背過的名言錦句套用在聯絡簿的心得寫作上。 • 並宣佈若當日有超過25位同學有用上佳句,則全班奬勵。 LOGO
學生的感想: • 我覺得現在每天抄名言錦句對寫作有幫助,因為現在抄名言錦句都有背,所以想到就可以用,而且每週考一次名言錦句的默寫可以加深印象。 • 我以前只會用「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現在會改用「大石橫路,懦者視為行路的障礙,勇者視為進步的階梯。」背了以後,我看了聯絡簿上的短文就可以馬上想到要用什麼名言錦句 LOGO
學習單(2) 伸展聯想的翅膀 • 常常可見作文課時,同學們望著題目發楞,不知該寫些什麼?這裡提供同學們一個思考的方向:「聯想三定律----接近、相似、相反的聯想」。我們試試看,看能不能給我們開啟另一扇思想的窗。 • 舉例說明:題目如果是「火車站」,先從時間、空間、色彩……的接近點來做接近聯想。空間上你可能會想到「鐵軌、候車室、鐵路便當……」;而你想火車站的特性是「吵鬧」,那麼「相似聯想」你可能會想到「市場、下課、十字路口……」;而「吵鬧」的相反是「安靜」,那麼「相反聯想」你可能會想到「沈思、老師來了、貓……」。 ------------------------------------------------------------------------ • ◎再舉一例:題目是「花」,請你做以下的聯想: • (一)、接近聯想:從「時間、空間、色彩、情感……」我選擇的聯想點是「 (空間 )」,所以我想到:葉子 • (二)、相似聯想:「花」的特性是「( 芳香 )」,所以我想到:香水(共同的特性是香) • 造句練習(譬喻):花是天然的香水,總是無時無刻地散發出淡淡的幽香。 • (三)、相反聯想:與前面(二)相反的特性是「(臭)」,所以我想到:水溝 • 造句練習(映襯):與陰暗且臭味四溢的水溝不同,花兒總是一身香氣讓人樂於親近。 LOGO
學生作品 • 練習3:題目是「朋友」 • (一)接近聯想:我選擇的聯想點是「(時間)」,所以我想到:永恆 • (二)相似聯想:「朋友」的特性「(正向力)」,所以我想到:菩薩 • 造句練習(譬喻):一個忠心的朋友,是菩薩的化身,引你走向人生的康莊大道。 • (三)相反聯想:與前面(二)相反的特性是「(黑暗面)」,所以我想到:惡鬼 • 造句練習(映襯):真誠的朋友是天使,帶你通往天堂;損友是惡鬼,引你走向地獄。 LOGO
學生感想 • 一開始要想很久,然後後面就比較快,因為一開始不習慣用很多譬喻,然後想像的範圍就比較狹小,後來也看別人用了那麼多,然後就覺得其實可以用的很多。 • 而且老師把優秀的作品打成文字稿印給我們,就可以看別人寫的,見賢思齊。 • 而老師在上課時寫在黑板分享同學的作品,我覺得很好,可以知道自己錯在那裡 。 LOGO
學習單(3) 掌握文章的結構 • 各位親愛的同學,模擬考剛考完,但我們考得分數並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為大家的文章結構並沒有掌握好,甚至是想到那兒寫到那兒,沒有結構可言。以模擬考題《酷》來看,可以有以下幾種寫法: • 各位老師們,針對這個題目,您想到有幾種寫法呢? LOGO
學習單(3) 掌握文章的結構 • 分述法 (一)合:什麼是「酷」,下定義。(如:有自己的理想、不同流合汙) (二)分:有自己的理想(如:林義傑) (三)分:不同流合汙(如:陶淵明) (四)合:結論(加入名言錦句) LOGO
學習單(3) 掌握文章的結構 • 起承轉合法 (一) 起:什麼是「酷」,下定義。(有自己的想法,堅持去做) (二) 承:承續第一段說明有自己的想法的意義(如:林肯) (三) 轉:沒有自己的主見會如何 (四) 合:結論(加入名言錦句) LOGO
學習單(3) 掌握文章的結構 • 夾敘夾議法 (一)敘述:可以實例故事法開頭(舉例),描述你所謂的「酷」 (二)說明:闡述什麼是「酷」 (三)敘述:再舉例 (四)說明:再次說明什麼是「酷」 (五)結論 LOGO
學習單(3) 掌握文章的結構 • 請你對照你考試時文章的寫法,把它的結構寫出來,這樣你可以看出你文章結構可能的疏漏處,(如果你看不出來,請和同學討論或來問老師)。接著,如果要你再寫一次這個題目,請你寫出你要如何鋪陳這篇文章的結構。 --------------------------------------------------- • 模擬考作文的結構: • 重新寫這篇文章時,我會擬出的結構: LOGO
題目:酷 (學生作品) 原本結構: 一、太陽對地球上生物的影響 二、太陽的特點和讓我覺得酷的原因 三、太陽和「酷」的關聯 四、我對「酷」的看法 修改後: 一、起:時下年輕人「酷」的表現 二、承:為了「酷」必須付出的代價(失敗的次數愈多,成功的機會亦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後一秒來訪的客人。) 三、轉:部份人們對於「酷」的錯誤觀念(尊師重道、敬老尊賢) 四、合:我對「酷」的看法(天生我才必有用) LOGO
學習單(4) 句子的變化(一)(二)(三) • 一般說來,一個句子是由主語(主詞)和謂語(動詞)構成,如「鳥飛」,「鳥」是主語,「飛」是謂語。但是如果想要將句子的意思傳達得更精確、更細緻,可以再加上一些修飾語,如: • 「鳥飛」→「一隻鳥慢慢地飛」→「一隻鳥鼓著雙翼慢慢地飛翔在藍藍的天空中」→「一隻巨大的鳥鼓著有力的雙翼,慢慢地飛翔在龐闊蔚藍的天空中」。 • 現在請你試著也把句子由簡單變到複雜,注意除了字數增加外,遣辭造句也要力求優美:(每一題至少要另外寫出四句) • 1、「這是一朵花」→ LOGO
學習單(4) 句子的變化 • 學生遇到的困境: 同學們都很會擴寫,但有一些同學並沒有掌握好原句的範圍,自己加寫上了些情境的想像,就不是原句的擴寫了。 • 改進之道(老師們有何妙方呢?) LOGO
學習單(4) 句子的變化 • 把同學的問題所在解說後,在黑板的左右兩邊各出一題,請班上同學男女生各推派一人為代表上台來臨時創作,然後請同學投票看是那一組同學寫得好。 • 基於不想輸的心態,台上同學用盡心思想,一句一句地鋪陳,台下同學也熱心提供意見,寓教於樂。 • 同學們既盡興又投入學習 ,還表示意猶未盡,希望還能有機會再玩。 LOGO
學生作品 (一)題目「這是一朵花」 1‧→這是一朵散發著芳香的花 →這是一朵優雅且散發著芳香的花 →這是一朵優雅、散發著芳香的潔白的花 →這是一朵優雅、散發著芳香又出汙泥而不染白色蓮花 LOGO
學生作品(再看一個) (一)題目「這是一朵花」 2‧→這是一朵在微風中搖曳的小花 →這是一朵在晨光的滋潤下,隨著微風搖曳的 小花 →這是一朵在充滿朝氣的花園裡,接受晨光的滋潤,隨著微風搖曳的小花 →這是一朵在充滿朝氣的花園裡,接受晨光的滋潤,隨著微風搖曳自己的身軀向萬物道早安的小花 LOGO
學生作品(換一個題目) (二)題目「天空飄著雲」 1‧→天空飄著烏雲 →天空飄著夾雜閃電的烏雲 →天空中雷聲四起,遠方飄來了夾雜閃電的烏雲 →頭頂的天空轟轟作響,雷聲四起,遠方飄來了夾雜閃電的烏雲 LOGO
學生作品(再看一個) (二)題目「天空飄著雲」 1‧→天空飄著朵朵的雲 →被夕陽渲染的天空,飄著朵朵絢麗的雲 →被夕陽渲染的天空,飄著朵朵的絢麗的雲,任由他們在晚霞中追逐 →金烏西沉,被夕陽渲染的天空如張畫布,飄著如顏料般絢麗的雲,任由他們在晚霞中追逐翻滾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