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過動兒的認識與輔導

過動兒的認識與輔導. 國立嘉義大學特教系 唐榮昌. ADHD 的鑑別.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缺陷過動異常 別名:輕微腦功能異常( brain dysfunction). 輕微腦傷. 過動 特徵 Inattention 不注意 Hyperactivity 過動 Impulsivity 衝動 常無法靜坐或專注於課業. ADHD 的鑑別 ( inattention). 美國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DSM-IV) 不注意6項, 過動衝動6項, 持續6個月以上 不注意

alet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過動兒的認識與輔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過動兒的認識與輔導 國立嘉義大學特教系 唐榮昌

  2. ADHD的鑑別 •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缺陷過動異常 • 別名:輕微腦功能異常(brain dysfunction). 輕微腦傷. 過動 • 特徵 • Inattention 不注意 • Hyperactivity 過動 • Impulsivity 衝動 • 常無法靜坐或專注於課業

  3. ADHD的鑑別 (inattention) • 美國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 • 不注意6項, 過動衝動6項, 持續6個月以上 • 不注意 • 未能注意事情的細節, 易不小心犯錯 • 對工作或遊玩的持續注意力有困難 • 似乎只能講不能聽 • 遵守指令有困難: 未能完成課業, 雜事

  4. ADHD的鑑別 (inattention) • 對組織工作有困難 • 避免需心智努力的工作 • 常丟掉東西 玩具或作業 • 易分心 • 常遺忘

  5. ADHD的鑑別 (hyperactivity) • 過動 • 常煩燥不安 • 靜坐有困難 • 過量地跑及爬 • 參與靜態的休閒活動有困難 • 常講很多話 • 常行動

  6. ADHD的鑑別 (impulsivity) • 衝動 • 常衝口說出答案 • 對於等待輪流有困難 • 常打斷別人做事 • 7歲以前發生 多情境 • 盛行率:3-5% 20% • 男女比 6:1

  7. ADHD的特徵與症狀 • 學業有困難 • 注意力 • 選擇性注意力的缺陷 (selective attention) • 注意不當的刺激 • 對適當的刺激分心 外在與內在分心 • 無法持續注意 (sustain attention) 跳行, 完成部份工作忘了其他. 重複性的工作表現差

  8. ADHD的特徵與症狀 • 過動 • 常離開座位. 煩燥不安,抖腿 ,敲鉛筆, 常削鉛筆, 很難坐好, 跑動的馬達, 不停的引擎 • 常犯班規,引起他人分心,學業落後 • 衝動 • 未經思考即行動, 搶說答案, 輪流有困難,常打斷他人或插嘴, 影響人際關係

  9. ADHD的特徵與症狀 • 學業表現 • 學業有困難 • 不及格, 留級 • 易於低成就 • 社會互動 • 社會關係有困難 • 難順從要求 • 攻擊的過動兒對社會情境有負面的歸因 • 由於外在的過動,令人易於忽略了其內在的困擾

  10. ADHD的處預 • 醫藥的治療 • 行為管理 • 認知行為技術 • 綜合的技術

  11. 藥物治療 • 經審慎評估後,才可使用(*藥物只能暫時的改善症狀,並不一定能改善學習) • Ritalin 可改善 70% 的過動兒(Barkley, 1990) • 服藥後15分鐘後見效,容易排除掉,藥效4小時 • 副作用:食慾降低、入睡困難,很多副作用幾個星期後消失 • Ritalin SR20 長效型,一天服一次即可 • 有無藥物成癮的問題?一年級到18歲的研究,證實無 • 藥物非萬靈丹, 過於依賴藥物, 父母推卸管教責任

  12. 行為介入 • 教室座位的安排:不能靠窗戶、門口、後排 • 缺乏組織—抽屜、置物櫃亂,回家功課不見;老師幫他將工作分段落,可使用檢核表 • 回家功課:因過動、分心,常做不完;普通學童的3-4倍時間;EX將回家功課分成難、中、易程度各10題,ADHD學童各做5題

  13. 增強的安排 • ADHD無法靜坐,故使用活動式的增強;不要在用靜態的方式來增強(如:閱讀) • 若不得已,已經坐了一段時間,可以允許他站著(或其他姿勢)但不要離座 • 活動式的增強: • 玩黏土、使用麥克筆畫畫、使用彩色粉筆 • 餵寵物、替老師傳訊息、倒垃圾、 • 操作投影機、玩黑板遊戲、傳遞器材、使用打字機 • 到圖書館

  14. 班級的增強 • ADHD 有好行為,即可得到增強,對其他同學似乎不公平 • 要求全班同學來協助他(ADHD),若能達到協助的標準,全班就一起接受班級的增強 • 看一場電影、拜訪另一個班級、校外教學、 • 戶外午餐、吃爆米花、全班照相、 • 聽錄音帶歌曲、玩遊戲、邀請成人一起午餐、可以和同儕一起工作一天

  15. 訂定行為契約 • 與ADHD學童定行為契約,包括: • 1.誰要努力地達成行為目標的要求?(要簽署日期及姓名) • 2.期待的行為內容是什麼?(如:社會行為或學業行為的品質或產能) • 3.需表現多少量的正當行為? • 4.可以得到什麼增強? • 5.增強的量多少? • 6.什麼時候可以得到增強物(兌現代幣)?

  16. 認知行為的介入 • 透過自我談話 (self-talk)與問題解決 以增加注意力及減少衝動 • 教導問題解決順序, 由外顯, 逐次內隱 • 自我談話及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