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85 Views
組員:趙冠閎 江佳達 楊佳綺 廖雅淳. 台中高農學生對於網咖印象. 目錄. 緒論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一、網路成隱症 二、網咖由來 三、青少年沉迷網咖的原因 四、臺灣地區在學青少年網咖經驗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二、實際走訪 調查結果 結論 參考文獻. 緒論. 研究動機. 「去網咖的人,一定都在玩網路遊戲!」這是大多數人對網咖的既定印象。「網際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尤其是青少年 , 時常仰賴網路 查詢資料或繳交作業外,更有不少人是沉迷於網路的遊戲世界中。. 研究目的.
E N D
組員:趙冠閎 江佳達 楊佳綺 廖雅淳 台中高農學生對於網咖印象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目錄 • 緒論 • 一、研究動機 • 二、研究目的 • 文獻探討 • 一、網路成隱症 • 二、網咖由來 • 三、青少年沉迷網咖的原因 • 四、臺灣地區在學青少年網咖經驗 • 研究方法與步驟 • 一、研究方法 • 二、實際走訪 • 調查結果 • 結論 • 參考文獻
緒論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研究動機 • 「去網咖的人,一定都在玩網路遊戲!」這是大多數人對網咖的既定印象。「網際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尤其是青少年,時常仰賴網路 查詢資料或繳交作業外,更有不少人是沉迷於網路的遊戲世界中。
專題製作 研究目的 • 在大眾印象中,網咖是個危險容易學壞的地方,而我們想知道學生們的想法。
文獻探討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網路成隱症 • 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 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 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 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專題製作 • 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久。 • 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 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 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專題製作 網咖由來 • 網路咖啡店,起源於英、美國家,英文名稱叫做「Cyber Cafe」,而網咖的定義是「結合高科技、多媒體聲光動畫效果的休閒娛樂場所」,藉由一杯濃郁的咖啡及一台電腦,是提供民眾休閒、討論事情的好去處,而這種特有的經營模式,就稱為「網咖」。大約 1995 年 11 月時,有一位經營咖啡店的老闆,從英國引入台灣第一家「Cyber Cafe」,也就是台灣網咖的緣起
專題製作 青少年沉迷網咖的原因 • 個人內在因素 • 青少年感到生活無聊,由同伴引薦進入網咖,對於日常生活的看電視、打球、聽音樂,不再擁有新鮮感,昔日一同玩樂的玩伴紛紛轉戰網咖。 • 反觀學校教育,在高學歷及升學主義瀰漫下,不當的競爭壓力下,而忽視低學業成就的學生。青少年往往是被動學習,但在此類休閒活動,卻是自主個體,可以自由在網咖遨遊,藉由線上遊戲及網路聊天室受他人尊重,並表達想法及能力,肯定自我價值。
專題製作 •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認為人有五大需求:包括生理、安全、歸屬感與愛、自尊與自我實現。在網咖中的網路聊天室具匿名性、方便性,因此青少年可以暢所欲言,滿足心理上的安全需求;和同伴進出網咖,或遊戲中的隊友合作,得到團體的支持,滿足了團體的歸屬感與愛的需求;同儕間互動,一同在線上較勁獲得成就感,滿足了自尊的需求;藉由網路上的各種遊戲及聊天室所形成的交友圈,幫助青少年在網路中建立人際關係,因而獲得同儕間的認同及尊重,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
專題製作 • 外在因素 • 1、青少年會流連網咖的主要原因是家中無電腦或設備不足,而網咖因為設備新穎,環境舒適 • 2、青少年受同儕的影響開始進入網咖,有時也因為趕流行避免被同學嘲笑沒去過網咖,而到網咖消費,沉迷於虛擬世界。 • 3、在重視升學主義的時代,社會上長期忽視青少年的休閒文化教育僅有在網咖的線上遊戲可以展現自我及能力,這是他們在學校挫敗的學業中,另一種補償作用。
專題製作 臺灣地區在學青少年網咖經驗 • 財團法人向陽基金會於民國 90 年 2~3 月間,針對全國各國中、高中職學生網咖現象,做一次大規模的問卷 • 沉迷網咖現象之探討:研究者將每週固定去網咖三次以上界定為有「沉迷現象」
專題製作 • 有621人每週至少去網咖3次,占全部9305填答者之 13.4%。即在學青少年 13.4%已有沉迷現象,也就是說在學青少年當中每 14名就有一名有沉迷網咖現象,換全國在學青少年的人數是12萬7千名
專題製作 表格
專題製作 • 最吸引上網咖的原因: 由表2的統計顯示,玩線上遊戲占55.8%,其次是上網聊天占 23.1%
專題製作 • 優良網咖10項評比標準 • 1、不得提供賭博行為2、禁止色情軟體及網站使用3、不得銷售有害青少年之違禁品4、嚴禁未滿十八歲青少年進入網咖5、且拒絕青少年上課時間入店6、店內裝潢窗明几淨7、嚴禁使用檳榔、香煙,保持空氣新鮮8、店內之噪音管理需合乎噪音管制標準9、具完整逃生設備、具消防安檢合格證書10、加入協尋失蹤兒童行列。
研究方法與步驟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研究方法 • 從蒐集到的資料中設計問卷 • 發問卷給師長及學生 • 蒐集相關文件
專題製作 走訪網咖拍攝 • 獵網高手
調查結果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問卷調查 • 共回收50份問卷。其中男生30名,女生20名,受訪者平均年齡為17~18歲。 • 如何知道有網咖的? • 分析處理:由問卷調查可知,大部分學生是經由同儕,才開始接觸網咖這一塊區域,其次則是朋友,可見人與人之間的吸引力很強。 圖表
專題製作 • 去網咖的頻率? • 分析處理:男性喜愛打網咖的頻率是大於女性的,而男性每週打網咖的次數明顯高出女性很多 圖表
專題製作 • 你去的網咖是否有下列規定? • 分析處理:可知學生大部分去的網咖,只符合優良網咖10大評比的一半,而真正符合10像的卻很少,所以學生再網咖安不安全是一大隱憂。 圖表
專題製作 • 常去的網咖位置? • 分析處理:學生為了求方便,在放學之後都會選擇離校近的網咖,原因可能是放學後回家不知道做甚麼而去,又或者是經由同學的呼朋引伴,才選擇一起去離校近的網咖,追求同儕間的團隊合作。 圖表
專題製作 • 同學們常去的網咖位置? • 分析處理:由問卷統計出來,這4間是同學最常去的網咖,其中2間都是為於學校附近,而E世界和E平方則是在台中車站附近,可見開網咖的地域性很重要,如果選擇學校或交通便利的地方會吸引很多學生前往消費。 圖表
專題製作 • 網路成癮評比 • 分析處理:有網路成癮症的學生會符合8項裡面的5項,由上表可知12%的學生有網路成癮症,而這12%的學生裡面男生就佔了其中的10%,可見男生對於網路的自制力比女生還要來的弱。 圖表
專題製作 結論 • 依據上述統計,男性對於網咖沉迷的程度是大於女性的,因為男生較容易受到線上遊戲的吸引、誘惑,還有同儕之間的影響,而女性有這種問題的少很多,由於在學校附近的網咖有很多,因此更促使許多學生放學後留連在網咖,不選擇回家或是其他休閒活動。
專題製作 • 印象中網咖是個髒亂及出入分子複雜的地方,但在經過調查和實地走訪之後,發現高農學生對於網咖的想法是像麥當勞及咖啡館等可以放鬆及打發時間的地方而已。
專題製作 附錄一 問卷 親愛的朋友,您好: 這是一份針對社會大眾對於網路休閒咖啡廳之印象及觀感的研究問卷,我們想了解您對於網路休閒咖啡廳(以下簡稱網咖)的看法,希望您能夠為我們填寫這份問卷。問卷內容將作為學校專題報告統計之用,並不對外公佈,請安心作答。謝謝您的合作! 台中高農園藝三甲學生 敬上 ────────────────────────────────── 1.性別: □ 男 □女 2.如何知道有網咖的: □ 經同學 □ 經父母 □ 經朋友 □ 自己發現 □ 其他 _____________ 3.請問您曾經去過網咖嗎? □ 有 □ 沒有 4.請問您去網咖的原因是什麼?(複選) □ 看雜誌或圖書 □ 上網聊天 □ 找資料 □ 朋友邀約 □ 打報告及寫作業 □ 玩線上遊戲 □ 喝飲料 □ 閒閒沒事 □ 家中電腦設備不足 □ 其他______________
專題製作 5.請問您去網咖的頻率? □ 只去過1次 □去過2~3次 □ 每週去1次 □ 每週去2~3次 □ 每週去3~4次 □ 每週去5次以上 6.請問您去的網咖是否有下列規定?(複選) □不提供賭博行為 □禁止色情軟體及網站使用 □沒有銷售有害青少年之違禁品 □嚴禁未滿十八歲青少年10點後逗留網咖 □店內裝潢窗明几淨 □嚴禁店內使用檳榔、香煙,保持空氣新鮮 □店內之噪音管理需合乎噪音管制標準 □具完整逃生設備、具消防安檢合格證書 □加入協尋失蹤兒童行列 □且拒絕青少年上課時間入店 7.最常去的網咖位置是?網咖名稱? □ 學校附近 □ 住家附近 □ 比較便宜的 □ 只要是網咖都行 網咖名稱 : ______________ 8.您去的網咖是否具備以下特點?(複選) □ 環境舒適、整潔 □ 店員漂亮、帥氣 □ 價格合理 □ 餐點好吃 □ 網路速度較快 □ 服務態度良好 □ 其他_____________
專題製作 9.請問您有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 是 □ 否 10.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 是 □ 否 11.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 是 □ 否 12.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 是 □ 否 13.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久? □ 是 □ 否 14.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 是 □ 否 15.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 是 □ 否 16.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 是 □ 否
專題製作 參考文獻 • 1.網路成癮症,取自常春月刊,102年10月21日 • http://wd.vghtpe.gov.tw/GERM/File/%E7%B6%B2%E8%B7%AF%E6%88%90%E7%99%AE%E7%97%87.htm • 2.E-teacher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http://eteacher.edu.tw/Read.aspx?PostID=8 • 3.許福生、黃芳銘主編(2003)。e 世代青少年網咖問題 Q&A。臺北市:財團法人向陽基金會。頁 91-97。 • 4.網咖的由來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9/11/2009110521053142.pdf
謝謝聽講 專題製作
專題製作 如何得知網咖
專題製作 去網咖的原因
專題製作 去網咖的頻率
專題製作 網咖符合規定
專題製作 常去的網咖位置
專題製作 同學常去的網咖
專題製作 網路成癮症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