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78 Views
一、糖类 自我诊断 1. 将蔗糖溶于水配成 10% 的溶液 , 分装在两个试管中。 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并加热 , 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 , 再放在水浴中加 热 , 再加入足量 NaOH 并加入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 , 加热后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 加入足量 NaOH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3 讲 基本营养物质. 基础盘点.
E N D
一、糖类 自我诊断 1.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 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再放在水浴中加 热,再加入足量NaOH并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加热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加入足量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讲 基本营养物质 基础盘点
解析蔗糖在稀硫酸催化并加热时可发生水解反应 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若直接加入Cu(OH)2悬浊液,则硫 酸可与Cu(OH)2反应,妨碍葡萄糖等的检出。因此,水 解后先用足量NaOH完全中和硫酸,使溶液达到碱性, 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检验水解产生的单糖,实 验才能确保成功。 答案 蔗糖分子不含醛基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在硫酸催化下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含醛基,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 使溶液达 到碱性,避免硫酸与Cu(OH)2反应,影响醛基的检验
基础回归 1.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 (2)分类: C、H、O 淀粉、纤维素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2.糖类的性质 (1)葡萄糖[CH2OH(CHOH)4CHO] ①有甜味,易溶于水。 ②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④在酒化酶催化作用下,转化成_____。 ⑤在人体内缓慢氧化或燃烧。 (2)淀粉和纤维素 ①在酸或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_______。 ②淀粉遇单质碘变_____,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 新制Cu(OH)2悬浊液 乙醇 葡萄糖 蓝色
3.糖类的用途 (1)糖类物质可给动物提供_____。 (2)________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 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 (3)_____可做食物,用于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4)_______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酯、黏胶纤维 等。 能量 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
指点迷津 常见的单糖、二糖和多糖之间的相互转 化关系:
二、油脂 自我诊断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羊油是高分子化合物,是纯净物 B.羊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工业上将羊油加氢制造硬化油,有利于保存 D.羊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制肥皂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油脂的组成和油脂的化学性 质。羊油是动物脂肪,属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 的甘油酯,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油脂都不是高分 子化合物,所以A选项错误;构成羊油的是高级脂肪
酸的甘油酯,而不是高级醇酯,B选项错误;羊油并不 是液态油,而是固态酯,是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 酯,因此不存在催化加氢的问题,所以C选项错误;D选 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这种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 是工业上制肥皂的方法,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基础回归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_____与___________反应所生成的酯。 碳链不饱和程度高时,常温下呈_____, 如_______。 碳链不饱和程度低时,常温下呈_____, 如_________。 2.油脂的性质——水解反应 (1)酸性条件: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__。 (2)碱性条件: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___,又 称为_________。 甘油 高级脂肪酸 液态 植物油 油脂— 固态 动物脂肪 甘油 高级脂肪酸 甘油 高级脂肪酸盐 皂化反应
3.油脂的用途 (1)提供人体所需要的_____。 (2)用于生产___________和甘油。 酯、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热量 高级脂肪酸 指点迷津
三、蛋白质 自我诊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只有 C、H、O、N B.蛋白质在浓硝酸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C.蛋白酶是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 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D.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解析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除C、H、O、N外还可含 S、P等元素;浓HNO3会使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不 属于水解反应;酶具有专一性(催化作用)。 D
基础回归 1.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由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 是由_______分子连接成的_______化合物。 2.蛋白质的性质 发生_____反应生成各种_______ 变___ 鉴别蛋白质 _____气味 鉴别毛织品与丝织物 3.蛋白质的用途 (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蛋白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 丝可制作服装。 (3)酶是一种特殊的______,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 剂。 C、H、O、N、S 氨基酸 高分子 蛋白酶 氨基酸 水解 蛋 白 质 浓HNO3 黄 灼烧 特殊 蛋白质
要点一 有机物的水解反应小结 1.酯的水解 通式:酯+水 酸+醇 条件:催化剂(酸或碱) 特点: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反应,碱性条件 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 2.多糖水解 通式:多糖 低聚糖 单糖 条件:酸或酶作催化剂 举例:(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要点精讲 水解 催化剂
3.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典例导析1】下列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 A.油脂 B.淀粉 C.蛋白质 D.葡萄糖 迁移应用 1.下列有机物发生水解只得到一种产物的是 ( ) A.淀粉 B.蛋白质 C.油脂 D.蔗糖 水解 水解 D A
要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1.糖:除单糖外,二糖、多糖的主要性质是发生水解 反应。 2.油脂:因含“ ”故油脂兼有烯烃和酯的性 质。 (1)使溴水、KMnO4(H+)溶液褪色。 (2)发生水解反应。
【典例导析2】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 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 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 饱和双键( )有关的是 ( )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 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 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C
迁移应用2 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 度不同,但产物完全相同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 解析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 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 B项错。 B
题组一 糖类的组成和性质 1.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 (HCOOCH3)、③淀粉、④乙酸,其中符合 C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纤维素、淀粉都为多糖,不符合题意,排除 ①③;②的分子式为C2H4O2,符合C2(H2O)2,且不是 糖类,符合题意;④分子式为C2H4O2,符合C2(H2O)2, 且不是糖类,符合题意;所以②④符合,选B。 对点训练 B
2.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淀粉和葡萄糖 B.蔗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解析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 物质,A中淀粉分子式为(C6H10O5)n,葡萄糖为 C6H12O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中分 子式也不相同,也不是同分异构体;C中虽然分子组 成写法相同,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二者也不 是同分异构体;D中分子式都为C6H12O6,结构不同, 所以是同分异构体。故选D。 D
3.能证明淀粉已部分水解的试剂是下列的 ( ) A.淀粉碘化钾溶液与溴水 B.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与碘水 C.NaOH溶液与碘水 D.碘化钾溶液与淀粉 B
题组二 油脂的组成和性质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B.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 物脂肪 C.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 化下,水解生成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是酯 解析 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主要区别是烃基中的不 饱和程度不同,当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 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 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 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的;植物油的成 分是酯,而矿物油的成分是烃,是石油分馏产品。 D
5.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 是混合物 B.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 化下进行水解 C.油脂是酯的一种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D
题组三 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B.所有蛋白质遇到三聚氰胺,都会变性,成为剧毒 的物质,一旦服用立即身亡 C.蛋白质溶液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D.蛋白质是由C、H、O、N、P、S等多种元素组 成的 B
7.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 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 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所以饮食时不需要吃膳食 纤维含量高的食品 C.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 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 D
8.A、B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相同,都可用CaHbOcNd表8.A、B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相同,都可用CaHbOcNd表 示,且a+c=b,a-c=d。已知:A是天然蛋白质水解的 最终产物;B是一种含有醛基的硝酸酯。试回答: (1)A和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2)光谱测定显示,A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则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3)光谱测定显示,B的烃基中没有支链,则B的结 构简式是__________。 答案(1)C5H9O4N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09·广东,4改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 的质量相等 C.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 同系物 解析 甲烷是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A正确;乙醇 和乙酸物质的量相同时耗氧量不同,B错误;油脂和蛋 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水解,C正确;葡萄糖和蔗糖的 分子组成相差不是若干个CH2,不互为同系物。 定时检测 B
2.(2009·福建理综,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解析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但 苯使溴水褪色是萃取,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乙酸 具有酸性,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油脂能在 NaOH溶液中水解,B正确;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 重要的营养物质,C说法正确;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可以,D说法正确。 A
3.(2009·天津理综,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 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 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糖类中的单糖及二糖等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相对分子质量大约在800~900左右,也不属于高分 子化合物,所以B项错误;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C项错;D项中聚酯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新 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错误;由于维生素C的结构中 含有多个 ,所以具有还原性,可起抗氧化作 用。 答案A
4.(2008·广东理基,23)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解析天然油脂水解产物在酸性条件下为丙三醇和 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 盐;因为碘遇淀粉变蓝,所以用碘来检验淀粉是否水 解完全;天然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纤 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皆为葡萄糖,因此A、B、 C正确,D错误。 D
5.(2008·山东理综,9)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和H2O C.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 转化成电能 D.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 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中都有一部分是半导 体,A错;丝、毛属于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燃烧产物中 还有N2,B错;核电站是把核能转化成电能,C错;应选 D;考生在解题时常犯的错误是没有弄清概念应用的 对象、前提条件、表达方法和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 产物都是葡萄糖 解析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不能得到氯乙烯,A 错;油脂不含氮元素,不可能得到氨基酸,B错;烷烃 中的甲烷不含碳碳单键,C错。 D
7.美国科学家马丁·查非(Martin Chalfie)、美国华 裔化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以及日本科学家下村 修(Osamu Shimomura)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而获2008年度诺贝尔 化学奖。GFP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鲜艳绿光。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GEP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 B.天然蛋白质属于纯净物 C.GFP发出荧光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D.蛋白质通常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 解析GFP为蛋白质,A项正确;蛋白质属于高分子 化合物,是混合物,B项错;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指 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C项错;通常用灼烧 的方法和颜色反应检验蛋白质,D项错。 A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 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油脂的皂化、淀粉制葡萄糖均属于水解反应 解析乙醇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C项错。 C
9.下列物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 ) A.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 B.苏丹红 C.甲醇 D.苯甲酸钠 解析瘦肉精、苏丹红和甲醇都是有毒物质,禁止 用作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故 D项正确。 D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 们都可转化为乙醇 B.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均可通过加聚反应 得到,其中聚乙烯可做食品包装袋,而聚氯乙烯 不能 C.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 酯,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
11.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 (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PVC广泛用于 食品、蔬菜外包装,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 能溶于酒精 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PVC的化学式为 ,PVDC的化学 式为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 质量相等
解析聚氯乙烯(PVC)的结构简式为: , 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并且易溶于有机溶 剂苯、酒精等,所以A项叙述正确;聚氯乙烯(PVC)的 单体是CH2 CHCl,不能由聚乙烯(PE)的单体 CH2 CH2和HCl加成制得,所以B项叙述错误;聚偏 二氯乙烯(PVDC)的结构式为: ,所以 C选项正确;乙烯和聚乙烯的含碳量和含氢量均相同, 所以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时,消耗的氧气的质 量相等,所以D项叙述正确。 答案B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浓H2SO4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可以鉴别部分蛋白 质 B.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能制取氢氧化铁 胶体 C.浓硝酸溅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浓 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D.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尿素等 解析浓H2SO4与蛋白质不会发生颜色反应,A项错。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3.(8分)(2008·上海综合能力测试,47)燃料乙醇的 生产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玉米→ → → → → → ↓ ↓ CO2 废渣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 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粉碎 水解 过滤 a 发酵 乙醇
(3)步骤a的操作是_______。 A.蒸发 B.萃取 C.蒸馏 D.分液 (4)发酵产生的CO2纯度可达到99%,能回收利用,请举 出它的两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玉米等淀粉为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用下 式表示: (C6H10O5)n+nH2O nC6H12O6 C6H12O6 2C2H5OH+2CO2↑ 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算出100 kg淀粉理论上可生产 无水乙醇_______kg。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解析(1)粉碎玉米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因为淀粉遇I2变蓝色,只要淀粉存在,加I2一定变蓝 色,因此可用I2或碘酒来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3)滤去废渣后得到的是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由于乙 醇和水互溶,但沸点不同,乙醇的沸点低于水,用蒸馏 的方法可使乙醇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4)纯度为99%的CO2,可以很好的利用。因为CO2可以 做碳酸饮料,也可以制干冰,也可制纯碱或制碳酸钙 等。
(5)由题中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关系式:(C6H10O5)n~ 2nC2H5OH,设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的质量为x, (C6H10O5)n~2nC2H5OH 162n 2n×46 100 kgxkg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 或使反应充分进行) (2)碘(I2)或碘酒 (3)C (4)制饮料、制干冰、制纯碱、制碳酸钙(其他碳酸盐 或碳酸氢盐)等中任选2个 (5)56.8
14.(9分)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 如下过程: 请填空: (1)过程②是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反应(填写 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中_____和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 母代号)。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官能团 的变化、有机反应类型、副产物、同分异构体等。 典型的“起点高、落点低”的试题,出题背景是陌生 的,但设问却是课本基础的。灵活运用有机反应规 律,观察所给各个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官能团变化,便 可判断出反应类型:②加成③氧化。 比较D和E的结构组成的差别,判断另一产物是CO2。 比较各个有机物组成和结构,可确定A和C互为同分异 构体。 答案(1)加成 氧化 (2)CO2 (3)A C
15.(10分)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运动密切相 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如 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其中D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 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D+3甲→ 3A+2B。试回答以下问题: (1)在A、B、C、D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种类完 全相同的是__________(写字母代码和物质名称)。 (2)在常温下,A和B通过______作用转化为C。
(3)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 于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推出A、B、C、D四种物质, 其突破口为D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且与单质甲 反应生成A和B,猜想甲可能是O2,则A和B是H2O和 CO2,再根据A、B、C与生命运动有关,则由框图可确 定上述猜测正确,化合物C为葡萄糖。 答案(1)C:葡萄糖,D:乙醇 (2)植物的光合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人口膨胀、森林被大面积砍 伐等
16.(13分)(探究创新)“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试含 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来估算奶制品中蛋白质含 量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氮的检出量,不法分子将 三聚氰胺添加进婴幼儿奶粉中,使许多婴幼儿长期 服用后产生结石,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健康。 (1)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它的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属于有机物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分子式为C3H6N6 d.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于蛋白质的含氮量 (2)三聚氰胺遇强酸或强碱发生一系列水解反应,氨 基逐步被羟基取代,最终得到三聚氰酸( ), 三聚氰酸可看成是三分子氰酸通过加成反应得到的环 状分子,则氰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3)异氰酸是氰酸的同分异构体,二者同为链状结构, 且分子中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均满足最外层的8电子 结构。则异氰酸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异氰酸可用 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以NO2转化为例,已知 1 mol异氰酸与NO2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3 mol,则异氰酸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为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 g样品,用浓硫酸使氮转化为铵盐;②加入 足量浓的强碱液充分反应将氨蒸出;③用过量硼酸吸 收所得的氨[2NH3+4H3BO3 (NH4)2B4O7+5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