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42 View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蓝耳病 ) —— 我国规模化猪场流行概况与控制策略. 杨汉春 博士 /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005 年 11 月 29 日 广州.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表现形式 我国流行毒株的变化 控制策略. 蓝耳病 —— 已成为困扰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 “ 流产风爆 ” 与呼吸道疾病. 一、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冬、春季节多发 阳性猪场的感染率很高 —— 血清学阳性率很高 不同阶段的猪感染率高低不一 PRRSV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E N D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我国规模化猪场流行概况与控制策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我国规模化猪场流行概况与控制策略 杨汉春 博士/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005年11月29日 广州
内容提要 • 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 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表现形式 • 我国流行毒株的变化 • 控制策略
蓝耳病——已成为困扰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蓝耳病——已成为困扰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
一、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 冬、春季节多发 • 阳性猪场的感染率很高——血清学阳性率很高 • 不同阶段的猪感染率高低不一 • PRRS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无临床症状而带毒猪只可传播本病 • 感染猪群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猪群一般不会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 • PRRSV可垂直传播
广西地区14个市1130份猪血清PRRSV抗体检测结果 (2004年)
不同生产阶段猪的感染状况(2004年) 1-哺乳仔猪 2-仔培猪 3-生长育肥猪 4-经产母猪 5-后备母猪
5个猪场不同阶段猪感染的平均阳性率 1-哺乳仔猪 2-仔培猪 3-生长育肥猪 4-经产母猪 5-后备母猪
二、目前我国猪蓝耳病的表现形式 • 以慢性、亚临床型为主 • 偶有爆发流产(新引进种猪,第一胎) • 散发性的晚期流产(繁殖障碍型) • 猪群的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带毒
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型)——在猪群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情况下,可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猪群出现高死亡率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型)——在猪群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情况下,可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猪群出现高死亡率
免疫抑制——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 与其他病原的多重感染 • 感染猪群易继发其他疾病 • 感染公猪精液带毒
蓝耳病的两个病型 • 繁殖障碍型 • 呼吸道型
1、以慢性、亚临床型为主 • 少有急性表现 • 以慢性、亚健康状态为主 • 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 • 繁殖性能:母猪发情障碍、滞后产现象增多 • 生长缓慢 • 猪难养、易“闹病”
2、散发性的晚期流产 • 初产母猪易发生繁殖障碍,出现晚期流产 • 经产母猪不时出现流产 • 易发于冬、春季节
3、猪群的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带毒 • 从临床健康猪、发病猪血清和组织器官均可检测到病毒(PRRSV) • 感染PRRSV的猪只可持续带毒,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 PRRSV带毒猪可向环境中排毒、污染猪舍造成其他猪只的感染 • PRRSV可在猪场长时间存在,很难清除
4、呼吸道疾病 • PRRSV感染是近年来我国猪呼吸道疾病突出的根本原因之一 • 是导致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发性感染病原体,在呼吸道疾病中起关键作用
猪“蓝耳病”发病时期 转群至育肥舍 断奶 5 6 7 8 9周 10 13 14 18 22 26周 仔培/保育阶段 育肥阶段
5、免疫抑制 • 对全身免疫系统、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系统的损害 • 对免疫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损害 • PRRSV感染猪群常继发其他疾病(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等) • 感染猪群的免疫功能下降、影响其他疫苗(猪瘟疫苗)的接种效果
6、与其他病原的多重感染 • PRRSV+猪肺炎支原体 • PRRSV+猪圆环病毒2型(38/75,51%) • PRRSV+猪瘟病毒 • 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 6/57,10.5%)) • PRRSV+猪流感病毒
7、感染猪群易继发其他疾病 猪蓝耳病 猪 巴 氏 杆 菌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猪沙门氏菌 猪链球菌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
8、感染公猪精液带毒 • 感染公猪精子出现畸形 • 可通过受精传播PRRSV 从一个猪场36份精液中检测出18份阳性 (18/36,50%)
三、我国PRRSV流行毒株的变化 • 国际上分美洲型毒株和欧洲型毒株 • 我国目前分离的毒株都属美洲型,但存在三个亚群,其中一群与美国的VR-2332接近,另外两群可能是我国的“土著病毒” • 我国猪群中还未发现欧洲型毒株的感染
构建的进化树 ORF5 亚群1 亚群2 依据 基因序列
亚群2 Subgroup 3 亚群 4 Subgroup 1 Subgroup 2 Subgroup 3 Subgroup 4
我国PRRSV流行毒株已出现一些基因缺失的变异毒株我国PRRSV流行毒株已出现一些基因缺失的变异毒株
四、控制策略 • 总体原则 • 科学使用弱毒活疫苗(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正式注册产品) • 综合防制
1、蓝耳病阴性猪场 • 作好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防止病毒传入猪场 • 引种严格检测与隔离,禁止引入阳性(包括抗体阳性、病毒阳性)的猪种
2、蓝耳病阳性猪场 • 科学使用弱毒活疫苗 • 使用疫苗的基础——明确猪场存在PRRSV感染,摸清PRRSV感染的状况,明确PRRSV感染与猪场存在和发生的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明确猪场的繁殖障碍是由PRRSV感染引起的
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精细养猪),减少应激因素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精细养猪),减少应激因素 • 用好料,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增强免疫力 • 加强猪场内的环境消毒与带猪消毒,降低PRRSV在猪场的污染率和猪群的感染率
最大限度地控制猪群的继发感染 • 控制好猪场的猪瘟、伪狂犬病、气喘病等
如何控制继发感染 • 针对PRRSV感染猪群易继发的一些细菌性疾病(包括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应建立和采取完善的药物控制方案 • 药物(预防)控制方案
药物控制方案建立的原则 • 摸清猪场常发的细菌性继发感染疾病的种类 • 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做分离细菌的耐药性试验,确定敏感的抗菌药物 • 可供选择的药物有: 头孢类、泰妙菌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利高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磺胺类、替米考星 • 定期轮换或更换用药
Thank you! 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