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15 Views
近 临界汽液相平衡小结. 报告人:王立普 日期: 2013.7.11. 近临界相平衡文献共 11 篇 其中外文 9 篇,中文 2 篇. 其中 L-L 相平衡三篇: 1 个外文(三油酸甘酯 + 甲醇)、 2 个中文(大豆油 + 甲醇) V-L 平衡 6 篇,其中 5 篇为产物体系(均为一个课题组,其中一篇为估算类), 1 篇反应体系(葵花籽油 + 甲醇) 另外两篇为相行为对反应的影响 (以上文献都在文件夹里,此外还有相关的几篇中文文献). 实验选择.
E N D
近临界汽液相平衡小结 报告人:王立普 日期:2013.7.11
近临界相平衡文献共11篇 其中外文9篇,中文2篇
其中L-L相平衡三篇:1个外文(三油酸甘酯+甲醇)、2个中文(大豆油+甲醇)其中L-L相平衡三篇:1个外文(三油酸甘酯+甲醇)、2个中文(大豆油+甲醇) • V-L平衡6篇,其中5篇为产物体系(均为一个课题组,其中一篇为估算类),1篇反应体系(葵花籽油+甲醇) • 另外两篇为相行为对反应的影响 (以上文献都在文件夹里,此外还有相关的几篇中文文献)
实验选择 平衡选择:考虑到实验室有V-L平衡设备(与文献中所用设备类似),且其使用范围可以满足实验要求,因此选择V-L平衡。(实验室设备科承受压力10MPa,温度300℃) 体系的选择:无论是反应体系还是产物体系,当前的数据都很少,推测原因是体系中物质的物理参数不足导致,由于脂类物质均受热易分解,使其物性测量受限。反应体系组成较复杂V-L相平衡只有一篇,可参考文献较少。产物体系也只有一个课题组在做,由其文献可得,使用估算方法得到的物性数据可以用来计算相平衡。那么体系可以推广到其他主要产物的相平衡。因此可以从产物体系入手,逐渐推广到纯单甘脂、二甘酯、三甘酯、甚至原料油。
思路 • 由反应物体系的近临界汽液平衡可以推测反应条件下的相平衡,进而推测化学平衡。反应物应选非食用油,而餐饮废油和地沟油都不易得到,因此暂定棉籽油为反应物。 (但我心里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将此部分放在后面) • 产物体系的近临界相平衡则可用来设计超临界反应后的初步分离,已有1篇油酸甲酯+甲醇的相平衡文献可供参考,因此可以仿照此篇文献着手实验。接下来的体系可在棉籽油的主要组份里选。
实验思路 • 临界性质、偏心因子等相关数据的估算和选择 • V-L相平衡实验数据采集 • 数据关联(目前看得不够仔细,但所需数据都可估算) • 对两相组成的分析:可经过蒸甲醇的方法得到两相组分的含量,也可用GC或GC-MS检测(文献中有分析条件)。对于原料中各种酸的含量,可通过将原料与甲醇和NaOH反应,检测水解后产物中甲酯的组成,确定原料中甘三酯上的酸组成。
文献推想 • Hegel和商紫阳都提到类似观点,即反应所需要的是高温下的高能量,在汽液两相的情况下也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那么只要达到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使其在汽液两相的情况下反应,是否可以采用反应精馏法制备?若可以,则可由汽液平衡数据推测模拟反应精馏塔,得到模拟的产物体系组成,进而利用产物体系的V-L相平衡数据,模拟出整个流程。
计划 • 估算相关临界性质及相关参数 • 同时调试设备 • 调试好设备以后,重复文献中油酸甲酯+甲醇体系的相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