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18 Views
曾國藩後世 __ 君子之澤,五世未斬. 一文 ( 1 文錢 約等於新台幣 10 元 ). 曾國藩 在家書中講過自己的曾祖父 競希 公儉省的事跡:「少時在 陳 氏宗門讀書,正月上學, 輔臣 公 ( 高祖 ) 給錢一百,為零用之需,五月歸時,僅用去一文,尚餘九十九文還其父,其儉如此。」. 一文 一文錢百年前買半碗飯. 收糞. 還提到祖父 星岡公 在他進了 翰林院 之後,「猶親自種菜收糞」。 星岡公 傳下治家八字訣:「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即讀書、種菜、養魚、餵豬、早起、掃屋、祭祖、睦鄰。. 收糞. 八本堂.
E N D
一文(1文錢 約等於新台幣10元) • 曾國藩在家書中講過自己的曾祖父競希公儉省的事跡:「少時在陳氏宗門讀書,正月上學,輔臣公(高祖)給錢一百,為零用之需,五月歸時,僅用去一文,尚餘九十九文還其父,其儉如此。」
收糞 • 還提到祖父星岡公在他進了翰林院之後,「猶親自種菜收糞」。 • 星岡公傳下治家八字訣:「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即讀書、種菜、養魚、餵豬、早起、掃屋、祭祖、睦鄰。
八本堂 • 富厚宅正廳取名「八本堂」,現有曾紀澤手跡:「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曾氏後代均奉行不懈。
努力讀書 • 曾國藩說過,「家中要得興旺,全靠出賢子弟」,「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生,四分由於家教」。還說:「銀錢、田產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
2萬兩銀 • 他一年俸祿2萬兩銀(含養活眾幕僚),過世前家人清點遺產,錢銀恰好2萬兩,他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存款」這麼多(李鴻章身後僅白銀一項達4000萬兩)。
1兩銀約等於新台幣1000元 • 2萬兩銀約2000萬元台幣。下圖為50兩。
天青緞馬褂禮服 • 他平時著土布衣,僅有的一件天青緞馬褂禮服要逢重大活動才穿,穿了30年。每頓只吃一個菜,「決不多攝」。族人花七千串錢(一串一千文,約合5000兩銀)修繕富厚堂,被他痛斥一頓,並說「新宅一次不踏其門」。
長沙 • 曾國藩的直系後裔,目前國內能訪到的約有十餘位,分佈在長沙、北京、濟南、洛陽和大同,多為憲字輩。
榆樹 • 其中,曾樾是曾國藩的直系第六代,北京雙榆樹小學校長,一個在教育上很有想法和建樹的人;他的兒子曾沐在北京某公司工作。
曾家後世女性 • 「曾家第三代、第四代,絕大多數留學海外,潛心做學問的多,做官的很少。曾家不重男輕女,曾家的女人不纏足。我這些姑媽素質都很高,她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自強,不能只做男人的附庸。」
欣慰 • 「這一百多年裡,對文正公的評價反反覆覆變了好幾次,我認為現在的比較接近歷史真相。作為曾國藩的後代,我覺得欣慰。」曾憲琪說。
顯達人物 • 每當有人對曾國藩的第五、六代未能出一個顯達人物表示惋惜時,曾憲華會略低了頭,緩緩地說:「可是,曾家那麼多代,你找不出一個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