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第 3 讲 自我与社会认知

第 3 讲 自我与社会认知. 自我 社会认知. 1. 自我. 也叫 自我或自我意识,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社会心理学中与人的自我知觉有关概念包括:. ( 1 )自我图式( Self-schemas ) 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Markus) Higgins 在研究记忆问题时提出的自我参照效应 ( Self-reference effect ) 就证明了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他们发现人们在加工与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aly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讲 自我与社会认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讲自我与社会认知 • 自我 • 社会认知

  2. 1. 自我 也叫自我或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社会心理学中与人的自我知觉有关概念包括:

  3. (1)自我图式( Self-schemas ) 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Markus) Higgins在研究记忆问题时提出的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就证明了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他们发现人们在加工与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4. 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理想自我(ideal self):自己希望自己的样子 应该自我(ought self):自己认为自己应该的样子 实际自我(actual self):目前实际的样子

  5. 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他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不满与失的情绪(Disappointment/dissatisfaction/sadness),而不能缩小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发焦虑和恐惧等情绪(anxiety/threat/fear)。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他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不满与失的情绪(Disappointment/dissatisfaction/sadness),而不能缩小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发焦虑和恐惧等情绪(anxiety/threat/fear)。

  6. (2)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 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 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 self-awareness) 公众自我觉知(Public self-awareness) 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

  7. 对自我觉知的测量: Fenigstein: Self Consciousness Scale Kulm:The Twenty Statement Test : Who am I?

  8. (3)自尊(Self-esteem ) 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Baumeister 提高自尊的方法: 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9. (4)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人们知觉到结果受内在努力和自己控制、还是受外在机会或外部力量控制,罗特称为控制点。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当个体知觉到对重复有害事件没有控制时学习到的无望和被动。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一个人对自己是有能力的和有效的信念。

  10. (5)自我服务的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

  11. 自我服务偏见 例子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 我的历史课得了A是因为我用功学习了。 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和外在的因素。 而社会学得了D是因为考试很不公平。 与他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 ——> 我比我姐姐对我的父母更好。 盲目的乐观主义 ——> 即使50%的婚姻都失败了,我仍相信我的婚姻会持久而幸福。 虚假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 我知道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相信全球变暖会威胁到我们的未来。

  12. (6)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 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Jones提出6种策略: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通过行动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引起他人内疚。 谦虚(Modesty):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Ingratiation):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13. (7)自我障碍(Self-handicapping) 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4. (8)自我检控:(self-monitor) 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中国人的自我检控能力较强,比较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所以中国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较强。

  15. (9)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学家Darly和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在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自证预言。

  16. (10)体像(Body image) 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人的行为和态度与自我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躯体经验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精神分析学者则把躯体经验看成是人格过程的反映,当一个并不胖的人认为自己胖得不得了的时候,就认为这个人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不清。

  17. 2. 社会认知的过程与与原则 (1)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简单讲是指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过程,准确地说,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选择信息、解释世界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判断和决定。 社会认知的基本前提是认知吝啬者观点:人们不太愿意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除非万不得已的时候。

  18. (2)认识世界的两种思维 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inking): 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很多行为都属于自动化思维,比如即使在遇到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坐下来等考虑好了以后才去做。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的一种自动分析,这种分析是以我们过去对世界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

  19. 控制性思维(control thinking) 指有意识控制的思维,即人们坐下来,慢慢地仔细考虑某件事情。罗丹著名的雕塑“思考者”就惟妙惟肖地模仿了控制性思维。

  20. 3 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作出判断。医生们在诊断病情时会使用便利法则,不同疾病进入其脑海的容易程度,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21. 象征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 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比如给你一张照片,让你判断上面的女孩是吉林人还是广东人,你会怎么判断呢?

  22. 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给你一张北京大学学生的照片,让你推断是哪里人?你会怎样推断? 是否会随便猜测呢?

  23. 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 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判断乐山大佛的高度: 你的小妹妹昨天刚过5岁生日,你说乐山大佛有多高? 张三的父亲75岁了,你说乐山大佛有多高?

  24. (4)分类与图式 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地将之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它是自发的、立即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我们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时候,往往是依据某一类事物的原型(Prototype) :Cantor 指出,人们在分类的时候往往以他人或事物与原型的相似性来分类。也就是将被分类的物体与该类物体的一个典型或理想的范例相比较,这个范例就是原型。

  25. 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人们用图式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这种心理结构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人们用图式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这种心理结构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社会认知中的图式包括:

  26. 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毛泽东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27. 自我图式(Self-schema):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你自我图式的内容。

  28. 团体图式: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团体图式使得我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团体图式: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团体图式使得我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

  29. 角色图式(Role schema):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比如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

  30. 事件图式:也叫剧本(Script):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比如我们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买单,就是一个剧本。

  31. 图式化处理 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能帮助我们:①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②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 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32. (5)社会认知与健康 社会认知与寂寞:只看到生活消极方面的人,更容易感到寂寞,把他人看成难于相处的。 社会认知与焦虑: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 社会认知与疾病:对事件的乐观解释可以避免疾病。

  33. 学习思考:心理学的学习可以提高你的推理能力吗?学习思考:心理学的学习可以提高你的推理能力吗? 某市的警察局长任职已有一年半,一直不受民众欢迎。但他是市长的好友,在任职前几乎没有任何警政方面的经验。市长最近公开为好友辩护,称自从他担任局长以来,犯罪率下降12个百分点。 以下哪一项论据足以反驳市长关于警察局长是称职的说词?

  34. 两个不论是地理位置或面积大小都最接近该市的城市,在相同期间内犯罪率减少18个百分点。两个不论是地理位置或面积大小都最接近该市的城市,在相同期间内犯罪率减少18个百分点。 • b. 一份独立的市民意见调查显示,犯罪率是增加了40%,而非警方档案所声称的。 • c. 根据常识判断警长对于降低犯罪率无能为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与经济状况都非警察所能掌控。 • d. 有人发现警长与犯罪组织有生意往来。

  35. Richard Nisbett及其同事(1987)研究了各种不同的训练如何影响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统计和推理的问题,经过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后,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生的统计推论能力比化学与法律的研究生进步得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