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11 Views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 Dipole Moment of a Polar Molecule. 目的要求. 实验步骤. 实验成败的关键.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实验讨论. 思考题. 实验仪器. 数据处理. 一 目的要求. 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 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二 实验原理. μ. 偶极矩与极化度 1912 年 Debye 提出“偶极矩” μ 的概念来度量分子极性的大小,其定义是: μ=q·d ( 1 )
E N D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 Dipole Moment of a Polar Molecule 化学系基础实验中心
目的要求 实验步骤 实验成败的关键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实验讨论 思考题 实验仪器 数据处理
一 目的要求 • 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 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 • 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二 实验原理 μ • 偶极矩与极化度 • 1912年Debye提出“偶极矩”μ的概念来度量分子极性的大小,其定义是: μ=q·d (1) • 式中q为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荷量;d为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μ是一个矢量,其方向规定为从正到负,数量级为10-30C·m。 d
二 实验原理 • 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矩,在没有外电场存在时,其偶极矩的统计值为零 。 • 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电场中, 则偶极矩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趋向电场方向排列。这是我们称这些分子被极化了,极化的程度可用摩尔转向极化度(P转向)来衡量 。 (2)
二 实验原理 • 当处于频率小于1010s-1的低频电场或静电场中,极性分子所产生的摩尔极化度P是转向极化、电子极化和原子极化的总和。 • 当频率增加到1012~1014s-1的中频(红外频率)时,此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等于摩尔诱导极化度P诱导。 • 当交变电场的频率进一步增加到大于1015s-1的高频(可见光和紫外频率)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等于电子极化度P电子。 (3)
二 实验原理 • 原则上只要在低频电场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在红外频率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诱导极化度P诱导,两者相减得到极性分子摩尔转向极化度 P转向,然后代入(2)式就可算出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来。
乙酸乙酯-四氯化碳溶液 二 实验原理 无限稀释溶液的介电常数和溶液的密度求P2∞ 在可见光下测定溶液的R2∞ 本实验 然后由(10)式计算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二 实验原理 • 极化度的测定 • 无限稀时,溶质的摩尔极化度P2∞的公式为 式中,ε1、ρ1、M1分别是溶剂的介电常数、密度和摩尔质量;M2、x2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分数;α和β为常数,可通过稀溶液的近似公式求得:
二 实验原理 ε溶=ε1(1+αx2) (5) ρ溶=ρ1(1+βx2) (6) • 式中,ε溶和ρ溶分别是溶液的介电常数和密度;x2是溶质的摩尔分数。 • 无限稀释时,溶质的摩尔折射度R2∞的公式为
二 实验原理 • 式中,n1为溶剂的折射率;γ为常数,可由稀溶液的近似公式求得: n溶=n1(1+γx2) (8) 式中,n溶是溶液的折射率。
二 实验原理 • 偶极矩的测定 • 考虑到原子极化度通常只有电子极化度的5%~15%,而且P转向又比P电子大得多,故常常忽视原子极化度。 • 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可用下面简化式计算
二 实验原理 • 介电常数的测定 • 介电常数是通过测量电容计算得到的。本实验采用电桥法测量电容。 • 测量物质的介电常数ε与电容的关系为: • 式中C0,ε0分别为真空时的电容和电容率;Cx,εx分别为充满某物质时的电容和电容率。
二 实验原理 • 电容池插在小电容测量仪的插孔上呈现的电容Cx可看作电容池两电极间的电容Cc和整个测试系统中的分布电容Cd并联所构成,即Cx=Cc+Cd。 • Cd对同一台仪器而言是一个恒定值,称为仪器的本底值,需先求出仪器的Cd,并在各次测量中予以扣除。
三、实验仪器 PCM-1A型精密电容测量仪 阿贝折光仪 比重管 电吹风
四、实验步骤 • 折射率的测定 • 用阿贝折光仪测定四氯化碳及各配制溶液的折光率,注意测定时各样品需加样3次,每次读取三个数据。 • 介电常数的测定 • 将电容测量仪通电,预热10min。
四、实验步骤 (2)将电容仪与电容池,调节零电位器使数字表头指示为零。然后测定C′空值。 (3)移取1mL四氯化碳加入到电容池中,数字表头上所示值即为C′标 (4)用冷风将样品室吹干后再测C′空值,与前面所测的C′空值应小于0.05pF。然后装入溶液,同样方法测定六份溶液的C′溶。
五、注意事项 每次测定前要用冷风将电容池吹干,并重测C′空,与原来的C′空值相差应小于0.01pF。严禁用热风吹样品室。 测C′溶时,操作应迅速,池盖要盖紧,防止样品挥发和吸收空气中极性较大的水汽。装样品的滴瓶也要随时盖严。 每次装入量严格相同,样品过多会腐蚀密封材料渗入恒温腔,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五、注意事项 要反复练习差动电容器旋钮、灵敏度旋钮和损耗旋钮的配合使用和调节,在能够正确寻找电桥平衡位置后,再开始测定样品的电容。 注意不要用力扭曲电容仪连接电容池的电缆线,以免损坏。
六、数据处理 • 计算不同溶液的实际浓度x2。 • 计算C0、Cd和各溶液的Cx值,求出各溶液的介电常数ε溶,作ε溶~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α值。 • 计算纯四氯化碳和各溶液的密度ρ,作ρ~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β值。 • 作n溶~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γ值。 • 将ρ2、ε1、α和β值代入(4)式,计算P2∞。 • 将ρ1、n1、β和γ值代入(7)式,计算R2∞。 • 将P2∞、 R2∞值代入(10)式,计算乙酸乙酯的偶极矩μ值。
七、实验成败的关键 • 要准确配制溶液,要严格测定溶液的密度,根 据溶液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测定。 • 用电吹风是不要用热风。 • 使用阿贝折射仪时要注意将药品涂满载样盘,正确读取数据。 • 使用小电容仪时注意加样品的量要每次一致。实验过程中要防止样品挥发。
八、实验讨论 1. 从偶极矩的数据可以了解分子的对称性,判别其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主体结构等问题。 2. 偶极矩一般是通过测定介电常数、密度,折射率和浓度来求算的。对介电常数的测定除电桥法外,其它主要还有拍频法和谐振法等,对于气体和电导很小的液体以拍频法为好;有相当电导的液体用谐振法较为合适;对于有一定电导但不大的液体用电桥法较为理想。
八、实验讨论 3. 虽然电桥法不如拍频法和谐振法精确,但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4. 测定偶极矩的方法除由对介电常数等的测定来求外,还有多种其它的方法,如分子射线法,分子光谱法,温度法以及利用微波谱的斯塔克效应等。 5. 还可用不同的溶剂来测定体系的偶极矩如:苯和环己烷为溶剂测定氯苯的偶极矩,比较此两种溶剂的测定结果并分析之。
九、思考题 • 测定介电常数时,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分布电容Cd为定值? • 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度与摩尔折射度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 • 溶液法测得溶质偶极矩与气相测得的真实值间存在偏差,其原因是什么? • 试分析影响结果的因素,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