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likes | 1.1k Views
地下铁道施工方法的选择 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主讲:刘 勇 博士教授. 第一部分 施工方法的选择. 第二部分 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一部分. 地铁施工方法选择. 一. 施工方法分类. 地铁隧道施工方法选择主要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沿线环境的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施工进度、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 明挖法. 盖挖法. 矿山法. 新奥法. 盾构法. 沉管法. 掘进机法. 顶进法. 开挖基坑. 修筑衬砌. 回填土石. 恢复路面. 二. 明挖法. 1 、方法概述. 二. 明挖法. 明挖顺作法施工步骤.
E N D
地下铁道施工方法的选择 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主讲:刘 勇 博士教授
第一部分 施工方法的选择 第二部分 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一部分 地铁施工方法选择
一 施工方法分类 地铁隧道施工方法选择主要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沿线环境的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施工进度、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 明挖法 盖挖法 矿山法 新奥法 盾构法 沉管法 掘进机法 顶进法
开挖基坑 修筑衬砌 回填土石 恢复路面 二 明挖法 1、方法概述
二 明挖法 明挖顺作法施工步骤 (b)开挖及第一道撑 (a)基坑围护 (c)开挖 演示 (g) 恢复路面 (d) 结构施工 (e) 埋设物放置 (f) 回填
边坡面不加支护的基坑 无围护结 构的基坑 喷混凝土面和锚杆护坡基坑 明挖法基坑类型 工字钢桩围护基坑 钢板桩围护基坑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围护 有围护结 构的基坑 人工挖孔桩围护基坑 地下连续墙围护基坑 土钉墙围护基坑 深层搅拌桩围护基坑 二 明挖法 2、分类 在选择基坑类型时,应根据隧道所处位置、隧道埋深、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
3 敞口放坡基坑 在城市地下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时,为了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在基坑(槽)开挖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土壁应做成有斜率的边坡,以保证土坡的稳定。工程中常称为放坡。
4 具有围护结构的基坑 1.深层搅拌桩 分湿法(喷浆)及干法(喷粉) 。 施工过程大致可分为: (1)桩架定位及保证垂直度 (2)预搅下沉 (3)制备水泥浆 (4)提升、喷浆并搅拌 (5)重复搅拌或重复喷浆 (6)移位
1 2 桩架定位 预搅下沉
3 4 下沉至底并压浆 喷浆搅拌上升
5 6 喷浆搅拌上升 重复搅拌下沉
7 8 重复搅拌下沉 重复搅拌上升
9 10 成桩 移机,重复前面过程
2 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可采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工字钢桩或钢板桩等。 排桩支护结构可分为:柱列式排桩支护,连续排桩支护,组合式排桩支护三种。 (1)柱列式排桩支护:当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时,可利用土拱作用,以稀疏的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支挡土坡。
树根桩或注浆 开挖侧 2 排桩支护 (2)连续排桩支护 :在软土中支挡桩应该连续密排。
2b U形 b 开挖侧 2 排桩支护 (3)组合式排桩支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与水泥土桩防渗墙组合的。
2 排桩支护 (1)板桩 常用的板桩类型有钢板桩和钢筋砼板桩。 ①钢板桩 截面形式:U形、Z形和直腹板式。 优 点:板桩材料质量可靠,在软弱土层中施工速度快,施工也较简单,并且有较好的挡水性,临时性结构的钢板桩可拔出多次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2 排桩支护 Z形 U形
2 排桩支护
2 排桩支护
2 排桩支护
工字钢 腰梁 横撑 桩 槽钢 橡木楔 横撑 支撑角钢 楔 衬木 木条 桩 2 排桩支护 (2)工字钢桩
A B A B d D 钻孔咬合桩平面示意图 3 钻孔咬合桩 桩的排列方式一般为一根素混凝土桩(A桩)和一根钢筋混凝土桩(B桩)间隔布置,A桩采用超缓凝型混凝土(缓凝时间视施工需要而定),B桩采用普通混凝土。先施工A桩,在A桩初凝前施工B桩,并利用套管钻机的切割能力切掉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使B桩嵌入A桩,形成相互咬合。
密插 三插二 二插一 4 SMW桩 (1)施工方法 采用三轴或多轴型旋转搅拌钻孔,一边钻进一边由钻头向外喷出水泥固化剂,经与地基土反复搅拌形成均一的水泥土混合体,并在其接硬前插入涂满“减摩剂”的型钢作为加劲材料,待水泥土硬化后便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基坑围护结构。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1、施工方法简述
修筑导墙 泥浆护壁 开挖沟槽 钢筋笼制作 放入接头管 2.放入接头管 下放钢筋笼 水下浇注砼 1.成槽 4.浇筑混凝土 3.放入钢筋笼 5.拔管成墙 拔出接头管 形成一个单元墙段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动画演示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5 地下连续墙施工
土压分布 T0 墙 沿钉长拉力分布 锚杆 面层 主动区 土钉 抗力区 土钉 锚杆 6 土钉墙围护结构 土钉和锚杆有相似之处,但是作用机理却不同。除锚固段外,锚杆沿全长受到同样的拉力,并将这些拉力通过锚座传给面部的挡土墙或桩。但土钉受力沿其长是不均匀的,土钉支护中的混凝土面层不属主要受力构件。土钉间距小而数量多,锚杆间距大而数量少。
二 明挖法 5、优点 ①施工方法简单,技术成熟。 ②工程进度快,工作面大, 便于机械和大量劳动力投 入,根据需要可以分段同 时作业。 ③浅埋时工程造价和运营费 用均较低,且能耗较少。
二 明挖法 6、缺点 ①外界气象条件对施工影响较大。 ②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且易造成噪音、粉尘及废弃泥浆等的污染。 ③需要拆除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 ④在饱和的软土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较难控制,且坑内土坡的纵向稳定成为威胁工程安全的重大问题。
第一部分 施工方法选择 二 明挖法
二 明挖法 7、适用范围 敞口明挖适用于地面开阔,周围建筑物稀少,地质条件好,土质稳定且在基坑周围无较大荷载,对基坑周围的位移和沉降无严格要求的情况。 具有围护结构的明挖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土质自立性较差,地层松软,地下水丰富,建筑物密集的地区。
修筑边墙 开挖顶部土体 修筑顶盖 回填并恢复路面 开挖下部土体 修筑底板及内部结构 第一部分 施工方法选择 三 盖挖法 1、方法概述
第一部分 施工方法选择 三 盖挖法 2、优点 ①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可靠近地面建筑物的基础施工。 ②占地宽度比一般明挖法小,且无振动和噪音。 ③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交通的干扰。 ④可免去或减少施工时的水平支撑系统。 ⑤在松软地层中修建地下多层建筑物的好方法。
第一部分 施工方法选择 三 盖挖法 3、缺点 ①施工工序复杂,交叉作业多。 ②出土不方便。 ③板墙柱接头多,防水困难。 ④工效低,速度慢。 ⑤结构完成前,中间立柱承受荷载有限。
第一部分 施工方法选择 三 盖挖法 4、分类 盖挖顺作法 盖挖逆作法 盖挖半逆作法 顺作与逆作组合 盖挖与暗挖组合 盖挖与盾构组合
一 概述 早期的盖挖法是在支护基坑的钢桩上架设钢梁、铺设临时路面维持地面交通。开挖到基坑底后,浇筑底板至浇筑顶板的盖挖顺作法。 后来大多使用盖挖逆作法,用刚度更大的围护结构取代了钢桩,用结构顶板作为路面系统和支撑,结构施作顺序是自上而下挖土后浇筑侧墙楼板至底板完成。也有采用盖挖半逆作法。
一 概述 施工期间的地面处理 ①部分或全部占用地面; ②分条施工临时路面和结构顶板,维持部分交通; ③夜间施工、白天恢复交通。
步骤2 步骤1 构筑连续墙和中间支撑桩 构筑中间支撑桩 步骤3 步骤4 开挖及支撑安装 构筑连续墙及覆盖板 二 盖挖顺作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