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k likes | 1.96k Views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 ( 一 ). Photo by Charles Chang.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 3-1. 一、生物學觀點 ( B iological Perspective ) 1. Hall 復演論( Recapitulation Theory ) 2. Gesell 發展螺旋論( Spiral Growth Patterns ) 二、心理分析觀點 (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
E N D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 (一) Photo by Charles Chang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3-1 一、生物學觀點(Biological Perspective) 1. Hall復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 2. Gesell發展螺旋論(Spiral Growth Patterns) 二、心理分析觀點(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1. S. Freud性心理發展論(Psychosexual Developmental Theory) 2. Anna Freud慾力再現論(Resurgence of Libido) 3. Sullivan人際關係論(Interpersonal Theory)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3-2 三、心理社會觀點(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1. Erikson心理社會論(Psychosocial Theory) 2. Marcia辨識認定類型論(Identity Pattern Theory) 3. Havighurst發展任務論(Developmental Tasks) 4. Lewin場地論(Field Theory) 四、認知發展觀點(Cognitiv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1. Piaget認知發展論(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 2. Selman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on Theory)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模式3-3 五、生態學觀點(Ecological Perspective) 1. Bronfenbrenner生態學模式 六、認知學習觀點(Cognitive Learning Perspective ) 1. Bandura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七、人類學觀點(Anthropologic Perspective ) 1. Mead人類學理論(Antropological Theory)
青少年發展的生物學觀點 • 生物的學觀點強調青少年期是一段生理與性成熟的時期,生物基礎因素是導致青少年所有行為與心理變化的主要原因,外在環境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 代表學者及其重要理論: 1. G. Stanley Hall:復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 2. Arnold Gesell :螺旋式成長型態
心理學家:霍爾 • 霍爾(G. S. Hall, 1844-1924)是教育心理學的先驅,是美國第一位心理學哲學博士,是美國心理學會(A. P. A.)的創立者,並曾為該會的首屆主席,是發展心理學的創始人,是將精神分析引介到美國的第一位學者,也是實驗心理學開山始祖馮德(W. Wundt)的第一個美國弟子。
霍爾生平概述2-1 • 霍爾於1844年出生於美國Massachusetts州的農村,大學教育先入威廉學院(1863),繼而入德國波昂大學(1868)學習哲學與神學。回國後在Ohio州安提亞克學院(Antioch College)擔任教職(1871-75 ),因對當時馮德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感興趣,乃進哈佛大學,成為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W. James)的學生,1878年獲學位,是美國教育史上第一位哲學博士。然後再赴德國進萊比錫大學成為馮德的弟子。返國後進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任教,並設立美國境內第一座心理實驗室。
霍爾生平概述2-2 • 1887年創刊《美國心理學期刊》,是為美國心理學界有學術期刊之始。1887年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建校,霍爾被聘為首任校長。在建校之初,霍爾遍訪歐美各著名大學,取各校之長而為克拉克奠立良好基礎。霍爾擔任行政工作不忘推展心理學術,1892年領導創立美國心理學會,並被選為首屆主席。1909年邀請精神分析學派兩位大師佛洛伊德(S. Freud)與榮格(C. G. Jung)到克拉克大學講學,將精神分析理論引介到美國。1920年退休,1924年病逝,享年80歲。
霍爾的貢獻 • 霍爾雖為馮德弟子,但其興趣不限於研究意識之內省,他將心理學領域擴大,而特別又重視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在發展心理學上,霍爾傾向復演論的觀點,故而在重視青春期階段之狂飆期的行為。在教育心理學上,霍爾主張在教學之前應先了解兒童。霍爾在心理學上的主要貢獻如下: 1. 開創發展心理學研究 2. 倡復演論解釋人類身心發展
1.開創發展心理學研究 • 就心理學以研究人性為目的的觀點言,霍爾認為實驗心理學所能研究的問題太狹隘。因此,他採取達爾文進化論和當時美國新興的功能主義所倡「適應」和「實用」的觀點,強調發展心理學的重要性。
2.倡復演論解釋人類身心發展 •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理念,霍爾在其1904年出版的《Adolescence》一書中提出復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他認為生前胚胎期像蝌蚪形狀,代表人類最初在水中生存的時期;嬰兒期的爬行動作代表人類進化的猿猴時期;青年期情緒不穩定代表人類進化的混亂期,霍爾採18世紀文學運動的狂飆期(storm-and-stress period)名之;成年後身心成熟代表人類進化的文明期。
何謂「復演論」? • 復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為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霍爾(G. S. Hall)所倡導,屬解釋個體發展的一種理論。按復演論的解釋,人類個體自幼到成熟的成長歷程,正代表人類自原始到現代整個進化階段之重演(張春興,1991)。
復演論2-1 • Hall提出「復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認為人類的成長歷程乃在復演人種進化的歷程。個體復演的歷程包括四個階段: 1. 原始社會(嬰兒期,出生至4歲):復演原始蠻荒社會(與猿猴相似),重感官與動作的探索。 2. 狩獵社會(兒童期,5歲至7歲):復演狩獵時代的再現,喜歡遊戲活動、充滿幻想與冒險。 3. 農牧社會(少年期,8歲至12歲):復演農牧社會的反映,技術學習與常規訓練最為重要。 4. 現代社會(青少年期,13歲至24歲):復演現代社會,充滿不安與衝突。
復演論2-2 • Hall很信服Charles Darwin的「進化論」(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相信人類是經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歷程,從較原始的生命型態演化而來。 • Hall和Darwin一樣,相信「個體的成長復演著物種的發展」(ontogeny recapitulates phylogeny),意指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個體發生ontogeny)反映或相似於(重演recapitulates)物種的演化史(種系發生史ontogeny)。Hall將這個想法應用於對人類行為的研究。
種系發生史 • 種系發生史(phylogeny)係指一個種或類群的演化史,尤注重研究各大類群生物的世系及親緣關係。種系發生史的基本觀點是不同物種的動植物皆源自相同祖先。但此類關係的證據幾乎總是不完全的,故對種系發生過程的判斷大部分基於間接證據及謹慎的推測。現代分類學是將生物分門別類的科學,以種系發生史為基礎。早期的分類系統並無理論基礎,生物係根據外表上的相似來分類。提出種系發生史的生物學家,由古生物學、比較解剖學、比較胚胎學和生物化學領域獲得證據。關於種系發生史的資料和結論表明,今天的生物是歷史演化過程的產物,各種系之間以及種系內部的相似程度都由其所源自的共同祖先的世襲關係程度來決定。
復演論與兒童遊戲 • 霍爾認為,我們復演著我們祖先的行動。我們以簡約的形式,復演人類的生活。霍爾以復演論來說明遊戲的起源。他以為兒童的遊戲,不過是復演種族過去的活動。兒童模仿的遊戲,是復演動物時代的活動;狩獵形式的遊戲,是復演野蠻時代的活動;對於動物的愛好,是復演游牧時代的活動;關於園藝的遊戲,是復演農業時代的活動(孫邦正,1977)。
復演論與青少年狂飆期2-1 • Hall視青少年期為「風暴期」(storm and stress, 或譯狂飆期),值此時期,青少年的生活與行為充現狂暴與衝突(turbulence and conflict),存在著風暴與壓力(storm and stress),但此一時期也是再生期(new birth),需要以「愛」、「崇敬」(reverence)、與「服務」來撫慰他們。青少年之生理與社會層面的改變同時並進,呈現全面性與複雜化-(1)生理成長、性成熟、情緒激烈與衝突;(2)新的推理能力,新的道德體認;(3)社會與政治層面的複雜化。
復演論在青少年輔導上的應用 1. 開啟青少年研究之先河,使學術界開始重視青少年。 2. 視青少年時期為風暴期,促使政府及社會重視青少年。 3. 視青少年為進化至工商社會的翻版,使一般人較能容忍青少年不當的行為表現。 • 缺點: 1. 沒有科學資料可以佐證復演的觀點。 2. 沒有科學資料可以佐證狂飆、風暴期的論點。 3.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問題或困難存在,非獨青少年時期而已。
發展螺旋論4-1 • Gesell提出「發展螺旋論」(Spiral Growth Patterns),認為個體的成長是由遺傳所導引的成熟狀態。因此,生長是一個規則的自然發展歷程,生長像是螺旋一樣,具有前進與後退的律動現象,新的發展會往前進,前進時會加以鞏固(consolidation),遇到不利的因素會使生長後退。生長歷程中會有不平衡產生,隨之再以新的平衡減低不平衡。此外,Gesell認為10至16歲是個體日趨成熟的一個重要時期。
發展螺旋論4-2 • Gesell的理論完全是生物導向理論,認為基因與生長規律促成了個體的成熟,也決定了顯現行為特質的順序與發展的趨勢。因此,能力與技巧的出現,並不會受到特殊訓練或練習的影響。這種概念意味著一種生物決定論,因而導致教師與父母對人類的發展完全無以為力。因為成熟機制被視為一種自然的熟透歷程,Gesell聲稱個體的困難與偏差將隨著其成熟而消退,父母毋須使用情緒性的懲戒方法。
發展螺旋論4-3 • 雖然,Gesell接受每個小孩都因「遺傳因素或個別體質與內在成熟序列」而有個別差異的事實,但他強調「文化教養永遠無法超越成熟機制」。儘管Gesell接受個別差異與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但他仍然認為有許多原則、趨勢、和序列是人類普遍一致的。
發展螺旋論4-4 • Gesell強調發展不只是向上式的,也是螺旋式的,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轉變,因而導致不同年齡出現某些的重覆。例如11歲與15歲普遍都很反叛好鬥,而12歲與16歲卻相當穩定。
發展螺旋論在青少年輔導上之應用 1. 由觀察結果,10-16歲青少年之發展特徵可供父母及師長參考。 2. 重視生物力量的影響,且強調發展是規則與趨於平衡的過程。因此,優生保健的重要性可能甚於後天環境的教養。 3. 青少年時期不一定會出現暴亂和麻煩,時間自然會解決個體發展過程中的困擾。 4. 採取協助青少年自我調適(self-regulation)的輔導方法,不宜使用情緒化的訓導方法。 5. 提供青少年更多的社區經驗,以協助能獲得獨立所具備的知識。
青少年期的心理分析觀點 1. S. Freud性心理發展論(Psychosexual Developmental Theory) 2. Anna Freud慾力再現論(Resurgence of Libido) 3. Sullivan人際關係論(Interpersonal Theory)
佛洛伊德 4-1 • 佛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1856年生於莫拉維亞的小鎮佛萊堡(現屬於捷克)。四歲時舉家遷往奧地利的維也納,1873年進維也納大學習醫,專攻神經科。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1886年擔任維也納醫院醫生,1886~1938年自行開業。
佛洛伊德 4-2 • Freud將精神疾病的治療,尤其對病理的解釋,超越了傳統醫學的境界,乃是起於他對歇斯底里症的研究。為研究歇斯底里症,Freud曾赴法國,在當時精神病專家沙考(J. Charcot)門下研究催眠術,試圖藉催眠將病人內在的情緒發洩出來,即可消除歇斯底里症狀。然而,Freud發現此種治療效果是暫時的,於是提出了徹底重建精神病患者人格的理論與治療方法。
佛洛伊德 4-3 • Freud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自由聯想與夢的解析,而其基本論點則是一切精神病起因於當事者潛意識中壓抑的心理衝突不得化解所致;而心理衝突的原因,又多半與性衝動有密切關係。
佛洛伊德 4-4 • 1896年,Freud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觀點,除在治療上強調經自由聯想,從內心深層分析揭開患者潛意識的衝突,從而徹底治療之外,Freud並提出了系統的人格理論,對人性作了新的詮釋;將人格結構解釋為本我、超我、自我的互動體,視人格發展經過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五個階段,視防衛機制為潛意識的表現,將幼兒經驗視為一生的基礎。1938年,Freud為逃避德國納粹政府的迫害,舉家亡命倫敦,1939年逝世,享年84歲。
性心理發展論 • S. Freud強調青少年期兩個重要的性目標:(1) 生理與感官的(性滿足)及心靈的(情緒性的滿足)。 • S. Freud認為青少年之緊張焦慮係來自於性的壓力,因為社會與家庭之性禁忌壓力極大,為了消除性的威脅,青少年可能會逃避現實或從家庭中退縮。 • 注意「認同作用」(identity)對青少年社會化之影響,以吸收重要人物或同儕的特質或價值觀。
性心理發展論在青少年輔導上的應用 • 重視早期經驗之影響,青少年期是成人期的基礎,兒童期又是青少年期之根基,若青少年期適應困難,則必須回溯去探討早年的生活經驗。 • 父母與師長應重視青少年性心理的發展,建立抒發能量之管道,即「昇華作用」將性衝動導向為社會所接受之方式—文學、藝術、體育等活動上。 • 自我(ego)部分在青少年時期仍屬重要,應協助青少年多體會社會現實,而協助其作正確的判斷。 • 在超我(superego)部分,強調父母、師長要以身作則,有助於青少年良心及道德之發展。
安娜‧佛洛伊德3-1 • 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是精神分析論創始人S. Freud的第三個女兒,也是S. Freud五個子女(二男三女)中唯一繼承父親衣缽者。Anna是兒童精神分析方法的創始人。Anna於1895年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自幼跟隨父親研習精神分析理論與技術。及長在維也納創辦一所私立小學,將原來限用於病人的精神分析理念,擴展用在教育上以研究兒童。
安娜‧佛洛伊德3-2 • 著名的心理學家E. H. Erikson曾在Anna創辦的小學任教,並跟隨她從事兒童精神分析之研究工作。1938年納粹統治德國後,Anna隨父親避難英國,一方面照顧久病的父親(S. Freud自1923年罹患癌症,至1939年逝世),另一方面繼續在倫敦從事兒童精神治療工作。1950年,美國克拉克大學頒贈Anna榮譽博士學位,1972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榮譽醫學博士學位,1982年在倫敦逝世,享年88歲。
安娜‧佛洛伊德3-3 • Anna Freud之所以被列為著名的心理學家,並非全受其父盛名的影響。在心理學理論上,Anna擴展了其父親對人格發展偏重只了解兒童階段的缺點,特別提出自我防衛的觀念,用以解釋青春期因性成熟導致本我的慾力增強,因而與自我的衝突加劇,結果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安。
慾力再現論3-1 • Anna Freud提出慾力再現論(resurgence of libido),認為青少年期是一段內在衝突、心靈失衡且行為不穩定的時期。嬰兒早期的性慾與難以控制的攻擊行為在青春期甦醒。性成熟增加了性衝動,以及本能驅力增強了攻擊的能量,本我與超我間激烈開戰,若自我無法居間調停,則易造成本我支配自我以及自我反應的固著與僵化。
慾力再現論3-2 1. 本我支配自我 • 低挫折容忍力、過度衝動、尋求本我的滿足。 • 只顧滿足個人的興趣,不顧他人的反應。 • 易盲目服從、反抗權威、滿懷不切實際的理想。 2. 自我反應的固著與僵化 • 為壓抑本我而使自我日益固著與僵化,手法無法因地因時作彈性改變,有兩種特有之防衛機制: (1) 禁慾主義(asceticism) (2) 理性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 或譯理智化)
慾力再現論3-3 (1) 禁慾主義(asceticism):屬於一種生活信念。其信念謂欲達成道德生活,須將色情名位等世俗之慾,壓抑或滅絕之後方可。因此,拒絕沉湎於任何形式快樂活動的心理反應。 (2) 理性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一種為減低焦慮,維護自尊所使用的防衛方式。個人純以理性的態度去適應帶有情感的情境,藉以避免涉及情感之後的焦慮與痛苦。
慾力再現論在青少年輔導上的應用 • 青少年時期需要解決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 • 要適當的滿足本能性的需求,不過度壓抑。 • 超我要充分發展及自我要夠強及聰明,使三者調和才能減少罪惡感與焦慮感。 • 對青少年的衝動或反抗多給予寬容(但非縱容),因為這些可能是其自我在進行「內在調停」所引發的反應,所以多給他們學習與練習的時間,如此才能使青少年有較平靜的心情來調節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 • 對青少年之禁慾主義、理智化的反應,只要不使用過當,可視為自然的心理作用。
沙利文 •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是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是新佛洛伊德主義的代表之一,是人際關係論(Interpersonal Theory)的創始人,他以人際關係的理念解釋人格發展,也以人際關係的理念從事心理治療。 • 沙利文於1892年生於紐約的諾威克(Norwich, NY),1917年獲芝加哥大學醫學博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應召入伍擔任軍醫,退伍後在1922年任職華盛頓伊利沙白醫院,隨當時著名精神病學家懷特(W. A. White)研究,並完成精神分析方面的訓練,成為當時在美國推動精神分析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3年以後進馬里蘭大學醫學院任教,並從事精神分裂症研究。到1930年中期,沙利文提出了人際關係論。1949年1月14日在法國巴黎出席世界健康聯盟會議時病逝於巴黎,享年57歲。
沙利文在學術上的貢獻4-1 • 在新佛洛伊德主義中,沙利文心理學思想最大的特點是特別重視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他的理論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 人際關係論:沙利文不像正統精神分析那樣用抽象的理念分析人性,而是主張在社會情境中,從人際關係的層面觀察人的行為,從而解釋人性。他在1953年出版的《精神病學的人際關係論》一書中,對「人格」一詞所下的定義是:「一個人的人格就是他在社會情境中與人相處時經常表現的行為方式。」唯其如此,沙利文的人格理論稱為人際關係論(Interpersonal Theory)。
沙利文在學術上的貢獻4-2 2. 自我動力與自我體系:在沙利文的人際關係論中,他用自我動力做為人格研究的最基本單元,其所謂自我動力(self-dynamism)是指個人在社會情境中影響自己與人互動行為的動機。在社會情境的人際關係中,有的是安全的,也有的是威脅的;在威脅性的人際關係下,會使人感到焦慮。個體為了維護自己的安全,避免焦慮,逐漸從與人交往中學到適應的心理機制。沙利文稱之為自我體系(self-system)。在性質上,自我體系與佛洛伊德的防衛機制類似;適度用之有效,過度用之有害。
沙利文在學術上的貢獻4-3 3. 人格發展繫於認知經驗:沙利文將認知經驗視為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此點與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觀大不相同。沙利文將個體成長的認知經驗分為三類:(1) 原始經驗,指嬰兒僅憑感覺和知覺所獲知的簡單人際關係,但不理解其中意義。(2) 零碎經驗,指兒童期所認知的人際關係,但不能理解社會事件中的邏輯關係。(3) 社會經驗,指青年期以後對人際關係的意義有所理解,從而形成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