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likes | 866 Views
突发事件 手足口病 汶川大地震. 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兼谈中小学生如何科学应对. 传染病防治研究所 吕桂阳 (主任医师 / 副所长) 2008.5.28. 一、突发事件相关知识介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所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它既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的个性,又具有所有 突发事件 的共性。. 突发事件
E N D
突发事件 手足口病 汶川大地震 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兼谈中小学生如何科学应对 传染病防治研究所 吕桂阳 (主任医师/副所长) 2008.5.2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所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既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的个性,又具有所有突发事件的共性。
突发事件 又称“紧急事件”、“紧急情况”、“紧急状态”、“非常状态”、“特别状态”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欧洲人权法院)。
危机是什么? 最简单的理解是危险加机遇。NRP(national respond plan)的定义:危机是那些会带来巨大损害,使得生命和财产等处于不同寻常的危险境地的极端事件;
韦伯词典中的解释是: 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期; Rosenthal则认为: 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事件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反应的极端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的一个类型,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含有公共卫生事件。而随着事件的发展,其范围和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升级,突发事件可能演变成为危机。
1. 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其 演变和危机管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不测之云、旦夕之祸,均可视为突发事件。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的突发事件远比这复杂和难测。
1.1突发事件的特征 ★一是突发性,或称之为意外性或高度不确定性; 所谓祸起萧墙,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面、波及的程度均有很强的隐蔽性,而相关信息又很难做到准确、全面、及时。我省2007年发生在恩施巴东的宜万铁路隧道垮塌事件充分说明这一点
★ 二是破坏性; 既有直接的破坏,还同时具有很多间接的、长期的破坏。如俄罗斯别斯兰市学生人质事件,给学生本人及其家人、社会造成的惊恐很难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消除。
★ 三是紧迫性; 依附在前“两性”之上,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不确定性的增长,破坏性随之加大,一般突发事件可能演变成重大事件乃至形成危机。
1.2 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一般说来,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四个阶段或时期。
● 潜在期 即突发事件出现的先兆阶段,尽管这一阶段稍纵即逝,很难估量,但是,发现这一阶段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2003年,欧洲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高温,法国有近万人因此而丧生。法国媒体认为,卫生行政部门的麻木不仁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这个麻木不仁首先表现在,法国卫生管理部门对高温这个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先兆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可能造成的危害估计不足,没有及时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避免或减少高温天气带来的损失。这些部门对酷热可能引发的疾病、并可能导致大量患者死亡没有预警,没能及时准确地向卫生部通报情况和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错过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时间。2003年,欧洲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高温,法国有近万人因此而丧生。法国媒体认为,卫生行政部门的麻木不仁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这个麻木不仁首先表现在,法国卫生管理部门对高温这个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先兆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可能造成的危害估计不足,没有及时果断采取有力措施避免或减少高温天气带来的损失。这些部门对酷热可能引发的疾病、并可能导致大量患者死亡没有预警,没能及时准确地向卫生部通报情况和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错过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时间。
● 爆发期 是突发事件全面表现出来,并不断造成破坏的阶段,往往防不胜防,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般而言,在危险尚未完全显露的时候,公众往往会忽视危险的存在,而当处于突发事件爆发期、危险已经逼近时,又往往会夸大危险。
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早期有病人被漏诊,而后期又有大量的病人被误诊,在某种意义上说,即是这一心态的反映和表现。 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早期有病人被漏诊,而后期又有大量的病人被误诊,在某种意义上说,即是这一心态的反映和表现。
● 持续期 指事件发展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破坏仍在继续,事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处在这一时期,切忌盲目乐观,不能把治标的成效看成治本的效果,否则,死灰尚可复然,局势可能逆转。而一旦出现再次的爆发,局面将很难收拾。
● 消除期 造成突发事件的根本因素得到消除,事件得到完全控制。需要指出的是,突发事件的影响往往分为两个部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消除期,直接影响得以消除,但间接影响可能才刚刚出现,如美国的“911”事件带给公众的心理上的打击,远不是随着时间而逝去的。
1.3 危机管理及其基本理论 在某种意义上,任何防止危机发生的措施、任何消除危机产生的风险的努力,都是危机管理。
W.Timothy Coombs 定义危机管理为:防止和降低危机的发生,减少负面影响,从而保护组织和公民免受损害。为此,有学者指出,危机管理是“刀尖上的舞蹈”,此话形象的刻画了危机管理的难度。
◎ 危机管理6C理念 协调化 Concerted 全面化 Comprehensive 关联化 Correlative 集权化 Centralized 互通化 Communicating 创新化 Creative
◎ 危机应对5S原则 速度第一原则 Speed 系统运行原则 System 承担责任原则 Shouldering The Matter 真诚沟通原则 Sincerity 权威证实原则 Standard
危机管理的“三阶段、六环节”的理论 ----危机前阶段:避免危机、防备危机、识别危机; ----危机中阶段:隔离危机、驾驭危机; ----危机后阶段:总结危机;
避免危机,为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最好结果但最不受到重视。由于人们每天都在播下潜伏危机的种子,加上盲目自信,处理危机又过于潦草,使得危机往往难于避免。避免危机,为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最好结果但最不受到重视。由于人们每天都在播下潜伏危机的种子,加上盲目自信,处理危机又过于潦草,使得危机往往难于避免。
防备危机,做好预案、以及物资、技术、通信、交通等项准备是关键。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预案都不是万能的,要始终思考What if ?和Contingency Plan。
识别危机,关键在于预警。做好预警的前提是监测。 识别危机,关键在于预警。做好预警的前提是监测。 火 种+易燃环境+易燃物 =燃烧 传染源+适宜途径+易感人群=发病 对以上环节的高度戒备以及动态的观察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隔离危机 理论上等同于“防火墙”的建立,是处理危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俄罗斯别斯兰市中学生人质事件造成334人死亡,700多人受伤,其损失之惨烈,为世上罕见。分析原因有很多,但是,仅在隔离危机上的不足已留下许多教训。如事发后现场十分混乱,军队、警察在场,人质家属自发带枪也在现场,恐怖份子的外围人员也在现场,加之各种媒体都在现场报道,使解救行动处于十分被动的状况。连到底是谁打响了第一枪,或者是所谓的民兵组织枪支走火引发了最后的惨剧,谁都不知道。俄罗斯别斯兰市中学生人质事件造成334人死亡,700多人受伤,其损失之惨烈,为世上罕见。分析原因有很多,但是,仅在隔离危机上的不足已留下许多教训。如事发后现场十分混乱,军队、警察在场,人质家属自发带枪也在现场,恐怖份子的外围人员也在现场,加之各种媒体都在现场报道,使解救行动处于十分被动的状况。连到底是谁打响了第一枪,或者是所谓的民兵组织枪支走火引发了最后的惨剧,谁都不知道。
驾驭危机 是“刀尖上的舞蹈”,因为是在一个极不规范的条件下的决策,这里要非常注意三个关键:一是尽可能的收集到可用的信息;二是避免过度的分析;因为处理危机的选择往往是“两害相权择其轻”,不要追求最好、最完美,而因选择更好、更完美,强调机不可失;三是有效利用媒体和“关键人物”的影响力。
总结危机 是变危险为机遇的重要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对机制,对危机管理是非常难得的。
宏观原则 突发事件是以公众的健康和生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因此,救治和防控就成为应急的核心和重点。“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控;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控次之,戒为下”。
防范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首要原则。做好防范第一,必须有健全而又灵敏的监测报告系统、识别系统、预警系统,以及相关的预案。
生命至上的原则;救死扶伤,保护人的生命,尽量避免或减少伤害是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除了更新观念外,还必须有很强的医疗救治队伍和能力作为后盾,包括药品及器械的储备。
统一指挥的原则;应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是基础也是保证。为了做到此点,既需要有应急时的指挥机构,更需要有指挥系统的惯性运行机制。统一指挥的原则;应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是基础也是保证。为了做到此点,既需要有应急时的指挥机构,更需要有指挥系统的惯性运行机制。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副总统及时转移到最安全的地方,总统在第一时间向公众讲话,五角大楼立即发出了安全防范及对嫌疑犯的通牒,显得有条不紊。在“911”当日傍晚,美国总统宣布纽约曼哈顿地区由联邦紧急管理署接管,依照联邦紧急应变计划,协调所有联邦、军方与地方单位,处理后续紧急救灾事项,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应急行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副总统及时转移到最安全的地方,总统在第一时间向公众讲话,五角大楼立即发出了安全防范及对嫌疑犯的通牒,显得有条不紊。在“911”当日傍晚,美国总统宣布纽约曼哈顿地区由联邦紧急管理署接管,依照联邦紧急应变计划,协调所有联邦、军方与地方单位,处理后续紧急救灾事项,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应急行动。
社会参与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参与,已经成为卫生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我们往往强调所谓“内紧外松”,而忽视了动员社会参与。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参与,其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往往优于政府孤军奋战。社会参与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参与,已经成为卫生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我们往往强调所谓“内紧外松”,而忽视了动员社会参与。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参与,其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往往优于政府孤军奋战。
合法科学的原则;依法防治、科学防治是我们从“非典”防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应该是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和指南。其核心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必须尊重科学,按科学原理办事,力求简洁、经济、高效。比如,在手足口病的传染源的控制上,漏掉传染源是失败之举,然而,“宁可错管一千,不可漏掉一个”是否是科学的,也值得商榷。合法科学的原则;依法防治、科学防治是我们从“非典”防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应该是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和指南。其核心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必须尊重科学,按科学原理办事,力求简洁、经济、高效。比如,在手足口病的传染源的控制上,漏掉传染源是失败之举,然而,“宁可错管一千,不可漏掉一个”是否是科学的,也值得商榷。
预案的评估: 预案是预先设置的处置方案。预见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是非常关键的。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每获奇效,成功之处就在于此,而“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失败也在于此。
我省手足口病发生及防治概况 ★ 4月27日,新华社向全国首次发布安徽省手足口病疫情;全国一度恐慌;其中,死亡近20例的报道令人不寒而栗。 ★4月28日晚,潜江市广华地区报告了我省第一起手足口病一般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33例;集中发生在一个幼儿园,本讲座将结合此事件的现场处置介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我省手足口病发生及防治概况 ★4月29日,院中心领导决定派遣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小分队17:20到达现场,17:30分听取汇报; ★晚21:30分,武汉市CDC派遣的应急小分队与省小分队汇合:联合流调、消杀、采样组成立并制订工作方案: ★5月12日出现首例重症病例,于当晚20时左右死亡; ★ 截止5月28日,我省共报告重症病例XX例;痊愈2例; ★5月27日,我省天门市冯庙小学报告我省第二起手足口病爆发疫情,发病13例;
1月1-5月17日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居前10位省份1月1-5月17日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居前10位省份
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手足口病的最大威胁 1、少数病例进展快,致死迅速。 2、防治不当极易造成大流行。一旦流行,关 闭学校将不利于社会稳定。 3、该病多发于婴幼儿,一旦达一定的数量就 会有一些儿童被感染。到一定的程度,关闭学校就是不可避免的 4、该病尽管是被高估的疾病,仍应给予高度 关注,硬着头皮撞枪口可是不明智的哟!
病例定义 (二)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1.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比急性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