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likes | 844 Views
学习情景八 总账核算岗位. 【 知识目标 】. 熟悉总账核算岗位的岗位职责 了解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有关规定 了解财务报告的概念和内容 掌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 技能目标 】. 能够明确总账核算岗位的工作流程 能够对利润和所得税进行核算 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1. 本章任务. 2. 财务报表的编制. 2.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结转. 1. 结转利润. 3. 利润分配. 任务一、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工作任务. 任务一、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 任务引入 1】 结转利润.
E N D
【知识目标】 • 熟悉总账核算岗位的岗位职责 • 了解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有关规定 • 了解财务报告的概念和内容 • 掌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 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 • 能够明确总账核算岗位的工作流程 • 能够对利润和所得税进行核算 • 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1 本章任务 2 财务报表的编制
2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结转 1 结转利润 3 利润分配 任务一、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工作任务
任务一、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任务引入1】结转利润 • 广州麒瑞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有关损益类账户的年末余额如下,该企业采用表结法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账户,所得税税率为25%。 请进行相关工作分析及处理。
【任务分析及处理】 • ⑴ 会计编制记账凭证,将所有收益账户的贷方余额从各账户的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将所有支出账户的借方余额从各账户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并交审核人员审核。 • 1.结转各项收入、利得: • 借:主营业务收入 4 400 000 • 其他业务收入 260 300 • 投资收益 16 000 • 营业外收入 71 000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700 • 贷:本年利润 4 760 000
【任务分析及处理】 • 2.结转各项费用、损失 • 借:本年利润 4 145 000 • 贷:主营业务成本 3 070 000 • 营业税金及附加 233 400 • 其他业务成本 158 000 • 销售费用 250 000 • 管理费用 338 300 • 财务费用 10 000 • 资产减值损失 70 100 • 营业外支出 15 200
【任务分析及处理】 • (2)会计依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本年利润”总账和相应明细账。
【知识链接】 一、利润总额的核算 • (一)利润的构成 • 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 三个层次: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
(一)营业利润 【知识链接】 一、利润总额的核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投资净损益
【知识链接】 一、利润总额的核算 • (二)利润总额 •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三)净利润 •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知识链接】 一、利润总额的核算 • (二)结转利润的方法 • 1、账结法,每个会计期间期末将损益类科目净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资产负债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 • 2、表结法,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利润表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 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零。
【知识链接】 一、利润总额的核算 • (三)结转利润的会计处理 • 账户设置:“本年利润” • 会计分录: • 1、结转所有收益类账户 • 借: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贷:本年利润
【知识链接】 • 2、结转所有支出类账户 • 借:本年利润 • 贷:主营业务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 其他业务成本 • 投资收益(即投资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营业外支出 • 所得税费用
【知识链接】 一、利润总额的核算 • 3、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利润”账户 • ⑴若“本年利润”账户为贷方余额,则: • 借:本年利润 •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⑵若“本年利润”账户为借方余额,则: •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贷:本年利润
任务一、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任务引入2】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结转 • 广州麒瑞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申报企业所得税并结转利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麒瑞公司2010年支付税收滞纳金1000元,收到的国库券利息3000元,各年资产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都一致。 请进行相关工作分析及处理。
【任务分析及处理】 •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费用。 • 应纳税所得额=4 760 000-4 145 000+1000-3000=614 000元 • 应交所得税=614 000×25%=153 500元 • 2.会计编制记账凭证,并交审核人员审核。 • (1)确认所得税费用: • 借:所得税费用 153500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3500 • (2)将所得税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 借:本年利润 153500 • 贷:所得税费用 153500
【任务分析及处理】 • (3)将“本年利润”账户年末余额461 500(615 000-153 500)元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 借:本年利润 461 500 •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61 500 • 3.会计依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本年利润”总账和相应明细账。
【知识链接】 一、计税基础 • 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 即: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 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 • 通常情况下,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
【知识链接】 二、暂时性差异 • 1、含义: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 2、种类——根据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 • 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时间性差异。 • 产生的情况: A、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B、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知识链接】 二、暂时性差异 • ⑵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 产生的情况: A、资产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B、负债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知识链接】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遵循企业会计准则 • 1、计算应交所得税 遵循税法规定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 2、计算递延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是指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
【知识链接】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税暂时性差异×适用所得税税率 •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适用所得税税率
【知识链接】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3、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借:所得税费用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1、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2、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知识链接】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或者: •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归纳: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工作任务 1、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所得税费用的结转 账户设置 • 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知识链接】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例:如某公司2009年12月一台新设备投入使用,原值15万元,无净残值;折旧年限为会计3年,税法5年;会计与税法均规定按直线法提折旧;除此情况外,其它各年资产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都一致。假设2010年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是25%。
【知识链接】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按税法规定年折旧额为3万元,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2万元,按会计年限3年计算,年折旧额为5万元,2010年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万元。则2010年末,应交所得税=(1000-2)×25%=249.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25%=0.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49.5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9.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0.50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0.50万元
任务一、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任务引入3】利润分配 • 广州麒瑞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按税后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司股东大会决定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100 000元,并进行利润分配的年终结转。 请进行相关工作分析及处理。
【任务分析及处理】 • 1.根据股东大会决定计算各项利润分配额。 • 2.会计编制记账凭证,并交审核人员审核。 • (1)麒瑞公司2010年实现税后利润461 500元,按规定提取46 150元作为法定盈余公积。 •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6 150 •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6 150 • (2)按公司股东大会决定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100 000元。 •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00 000 • 贷:应付股利 100 000
【任务分析及处理】 • (3)利润分配的年终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6 15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6 150 ——应付现金股利 100 000 • 3.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总账和相应明细账。
【知识链接】 利润分配的程序 • 一、含义: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的分配。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等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向投资者分配利 润 可供分 配利润 支付优先股股利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支付普通股现金股利 转作资本(股本) 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公积金转入 【知识链接】 利润分配的程序 • 利润分配的顺序
【知识链接】 利润分配的程序 •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 账户设置:“利润分配”账户,分别设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知识链接】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 1、期末结转的会计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 2、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知识链接】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 3、分配股利或利润的会计处理 •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 贷:应付股利 • 4、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本账户“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 •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 利润表的编制 2 任务二、财务报表的编制 工作任务
任务二、财务报表的编制 【任务引入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编制麒瑞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公司有关账户余额如下表。 请进行相关工作分析及处理。
【任务分析及处理】 • 1.根据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直接填列本期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数据略) • 2.根据本期各账户余额直接或分析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数据略)
【知识链接】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构成 • ■1、概念: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2、财务报表的构成 ■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① 会计报表 ② 会计报表附注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 (经营成果) 收入 费用 利润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 权益增加 权益减少 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 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 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知识链接】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 (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 ■1、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 • ■2、项目列报的一致性 • ■3、项目列报的重要性 • ■4、项目列报口径的正确性 • ■5、项目列报的可比性
【知识链接】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三)财务报表的分类 ■1、按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2、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知识链接】 二、资产负债表 •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作用 ■1、概念: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作用(P234~)
【知识链接】 二、资产负债表 •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与格式 ■1.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设计而成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知识链接】 二、资产负债表 ■2.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正表的格式——账户式和报告式 (1)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又称垂直式资产负债表,它是上下结构,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由上自下垂直排列。
【知识链接】 二、资产负债表 ■(2)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我国采用 ● 又称为平衡式资产负债表,它是左右结构,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右方列示权益项目,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并且左右两方数额保持平衡。账户式资产负债表便于列示不同时期的经济指标,以便对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