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76 Views
第三章 旱地立体农业. 第一节 粮粮型. 一、小麦 / 花生 // 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二、米 / 麦-菇耳立体种植模式 三、马铃薯 / 玉米-大葱立体种植模式 四、马铃薯、玉米、南瓜间套作栽培模式 五、米 / 薯 — 萝卜立体种植 六、冬小麦 / 玉米 — 水稻立体种植. 一、小麦 / 花生 — 夏播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1 、种植规格. 2 、栽培技术要点. ( 1 )适时播种 小麦 3 月下旬播种 5 行,行距 20cm ,亩播量 20kg ,亩保苗 40 万穗以上。
E N D
第三章 旱地立体农业
第一节 粮粮型 一、小麦/花生//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二、米/麦-菇耳立体种植模式 三、马铃薯/玉米-大葱立体种植模式 四、马铃薯、玉米、南瓜间套作栽培模式 五、米/薯—萝卜立体种植 六、冬小麦/玉米—水稻立体种植
一、小麦/花生—夏播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 1、种植规格
2、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 • 小麦3月下旬播种5行,行距20cm,亩播量20kg,亩保苗40万穗以上。 • 花生6月上旬套种在畦埂上播2行。埯距16cm,每埯2粒,亩保苗3.5万株,10月上旬收获。 • 马铃薯7月上旬小麦收获后抢栽马铃薯2行,行距50cm,穴距18cm,10月上旬成熟。
(2) 施足肥料 小麦底肥:2500kg/667m2农家肥肥;口肥: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硫酸锌0.5kg;追肥:二叶一心追尿素12.5kg/667m2,孕穗追尿素10kg。 花生底肥:2000kg/667m2、磷酸二铵20kg/667m2、硫酸钾15kg/667m2;叶面喷肥:下针到荚果充实期,用0.2-0.3%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施2-3次。 马铃薯 底肥:1000kg/667m2、磷酸二铵10kg/667m2;追肥,幼苗4~5片叶追尿素5kg/667m2,现蕾期硫酸钾10kg/667m2。
(3)精细管理 小麦 种子播前处理: ①种子质量:纯度、净度、芽率、含水量 ②晒种 ③变温浸种:9℃;49 ℃;50 ℃ ④用固氮菌拌种; ⑤播种的适宜温度; ⑥按要求播种。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 2.压青苗; 3.灌水; 4.防病治虫; 5.及时收获。
防病治虫 小麦的常见病害: 黑穗病
1.农业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建立无病留种田,抽穗前注意检查并及时拔除病株进行销毁,种子田远离大田小麦300米以外。 •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石灰水浸种,方法是用生石灰1千克加清水100千克,浸麦种60-70千克,注意水要高出种子10-15厘米。浸种2-4天,摊开晾干后备播。 • 3.药剂拌种 用种子量0.03%(有效成分)的粉锈宁或0.015%-0.02%的羟锈宁拌种,或用75%萎锈灵150克或100%萎锈灵100克拌麦种50千克。
1.农业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施足基肥,追施氮素肥料不可过多过晚。 2.药剂防治 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用 25%敌力脱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33—40毫升,加水60-70千克喷雾。或用80%多菌灵超微粉剂,每666.7方米用5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或用25%敌力脱乳油20毫升加80%多菌灵超微粉剂25克复配剂,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赤霉病。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50-10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锈病、白粉病。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200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兼治赤霉病。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50-75克,加水60-70千克喷雾。
1.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 一是秋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方法同小麦散黑穗病; 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油20-30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低容量喷雾。也可用25%病虫灵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
小麦常见虫害: 蚜虫
1.农业措施 一是选种抗耐蚜丰产品种;二是早春耙压,清除田边杂草。 2.药剂防治 一是种子处理,黄矮病流行区拌种可做到防病治虫;二是大田施药,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5-7克,或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剂50毫升,或90%万灵粉剂8-10克,或25%病虫灵乳油5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或2.5%敌杀死乳油10-15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其中抗蚜威防效好,且不杀伤天敌,可优先选用。
1.农业措施 诱集成虫。诱杀成虫以糖醋液作用较好。也可利用粘虫喜在枯草上产卵的习性,每666.平方米插草把60把,3-5天更换1次。 2.药剂防治 消灭幼虫在3龄以前,一般使用的药剂有:喷粉用2.5%敌百虫粉或4%马拉硫磷粉剂每666.7平方米用1.5-2千克。喷雾用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稀释1500-2 000倍,每666.7平方米喷洒稀释液50-60千克.
1.农业措施 一是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缘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二是进行轮作,避开虫源。 2.药剂防治 一是麦播时对吸浆虫常发地块,每666.7平方米可用6%林丹粉l.5-2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施地表,犁耙均匀,可兼治地下害虫;二是卵期,用3%甲基异硫磷,或甲拌磷,或辛硫磷颗粒剂,每666.7平方米2-2.5千克,或2%西维因粉剂2.5千克,或20%林丹粉每666.7平方米用0.5千克,拌细土25千克撒施;三是成虫期,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剂 1500倍或20%速灭杀丁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20毫升加水50~60千克喷雾。
花生 播前处理: 1.种子质量要求 2.晒种与剥皮 3.浸种与催芽 4.拌种 5.播种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2.灌水 3.防病治虫 4.成熟收获 5.适宜收获期
花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叶斑病
防治措施 每亩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15天一次,连喷2-3次。
防治措施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 g~125g,对水60kg~75kg喷雾。或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比例为1:2:200制成的波尔多液喷雾。每隔8d~10d喷一次。
花生蚜虫 防治: 0.3%苦参碱500ml配制成100倍液;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8g,对水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马铃薯 1.播种 2.马铃薯的结薯期管理 3.马铃薯的收获
二、米/麦-菇耳立体种植模式 1、种植规格
3月中旬播种,行距17cm, 每畦播6行,亩播量20kg。
在80cm畦内播种2行, 行距40cm,株距20cm。
4月中旬接种,室内发菌,7月下旬小麦收获后移入田间。距玉米主根13cm做畦沟,深20cm,挖出的土培在玉米根部,实际根畦深达40cm,然后把发好菌袋放入畦中。4月中旬接种,室内发菌,7月下旬小麦收获后移入田间。距玉米主根13cm做畦沟,深20cm,挖出的土培在玉米根部,实际根畦深达40cm,然后把发好菌袋放入畦中。
采用室内发菌,室外出耳的方法。5月上旬装袋发菌,8月上旬移到玉米田间,木耳沟宽深各50cm,沟中灌足底水,水渗后将木耳袋用消毒刀片划4~6个V型口,以便通风出耳,然后吊挂在横沟上的竹竿上,每沟挂两排,交错排列,沟面覆盖薄膜,保湿防雨。采用室内发菌,室外出耳的方法。5月上旬装袋发菌,8月上旬移到玉米田间,木耳沟宽深各50cm,沟中灌足底水,水渗后将木耳袋用消毒刀片划4~6个V型口,以便通风出耳,然后吊挂在横沟上的竹竿上,每沟挂两排,交错排列,沟面覆盖薄膜,保湿防雨。
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木耳培养料配方
2、栽培技术要点 • 平菇培养:袋装培养,室内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16~18℃。7月下旬移入田间。 • 木耳 培养:配料于5月上旬装袋,菌袋规格为30×15cm或23×12cm两种聚丙烯袋。料温25 ℃,无菌条件下作业接种,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 ℃;经50-60天菌丝生理成熟,移到玉米田间。
玉米 底肥 追肥 病虫害防治 (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分析 )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一、粘虫
防 治 1、诱杀成虫:在蛾子数量开始上升时,用糖醋酒液或其他发酵有甜酸味的食物配成诱杀剂,盛于盆、钵、碗等容器内,每5-10亩放一盆,盆要高出作物1 尺左右,诱剂保持1寸深左右,每天早晨取出蛾子,白天将盆盖好,傍晚开盖。5-7天换诱剂一次,连续16-20天。另外也可用杨枝把诱杀成虫。2、诱蛾采卵:从产卵初期开始直到盛末期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每亩10把,采卵间隔时间,第一代约5天左右,第二至三代以3天左右为宜,最好把谷草把上的卵块带出田外消灭,全部更换新谷草把。3、化学农药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2-2.5公斤;或用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
防 治 1、 农业技术防治(1)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口基数,我国北方地区赏常因地制宜利用烧、沤、轧、封、剥、铲等方法,把越冬幼虫数量压低到很少的程度。(2)选用抗螟品种如沈单1号玉米对一代玉米螟高抗,丹玉13号玉米对一代玉米螟具有中等抗性。 2、生物防治。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6月中下旬在百株落卵量达1-1.5块时放蜂,隔5-7天再放一次蜂,两次放蜂总量每亩2-3万头,可设4-5个放蜂点。还可以用白僵菌防治。取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菌粉1份,拌入细砂10-20份施于玉米心叶中间。用菌粉封垛,每立方米秸秆用菌粉100克,在5月份玉米螟复苏前用喷雾器向垛上喷洒。
防 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如丹玉6号等,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2、 改进栽培管理技术 要实行大面积轮作和处理病残体,适时早播,增施基肥。改革种植方式,可与矮杆作物间作。 3、药剂防治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时间应掌握在病情扩展阶段之前,以后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施药量以每亩地用药液75-100公斤为宜。
防治措施 • 1、使用抗病品种。 • 2、加强栽培管理 清除残株,大面积摘除玉米底部病叶。 • 3、药剂防治75%百菌清的500倍液喷施。
防 治 1、 选用抗病良种。2、减少初侵染来源 避免连作,拨除病苗和病株,施用腐熟农家肥,加强苗期管理。3、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 2-3%的三唑类药剂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与粘着剂稀玉米糊拌匀,然后进行拌种,晾干后立即播种。
六、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症 状: 发病初期,叶鞘处呈水渍状不规则斑块,扩大后透入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内部组织,使茎叶腐烂、缢缩,呈黄褐色中黑褐色,上部倒折枯死。 发生规律 气温高,湿度大,热天灌水或雨后潮湿闷热是本病发生蔓延的有利条件。六、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症 状: 发病初期,叶鞘处呈水渍状不规则斑块,扩大后透入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内部组织,使茎叶腐烂、缢缩,呈黄褐色中黑褐色,上部倒折枯死。 发生规律 气温高,湿度大,热天灌水或雨后潮湿闷热是本病发生蔓延的有利条件。
防治方法 用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瑞毒霉、瑞毒铝铜或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等系列产品600倍液。
七、东亚飞蝗 寄主与危害 东亚飞蝗的寄主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发生东亚飞蝗规律 飞蝗的消长受气候、水文、地势、土壤、植被及人为活动等综合因素影响。 七、东亚飞蝗 寄主与危害 东亚飞蝗的寄主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发生东亚飞蝗规律 飞蝗的消长受气候、水文、地势、土壤、植被及人为活动等综合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