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00 Views
高血压与舒张性心衰. 90501118 陈 煜 90601148 詹瑞玺 90601154 刘培昊 90601156 李 珊 90601164 陈代晖. 高血压与舒张性心衰. 心衰的概念、病因与分类. 高血压的影响. 舒张性心衰. 心衰的概念.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血管疾病进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 , 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和 ( 或 ) 舒张功能障碍 , 使心输出量减少 , 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的需求。.
E N D
高血压与舒张性心衰 90501118 陈 煜 90601148 詹瑞玺 90601154 刘培昊 90601156 李 珊 90601164 陈代晖
高血压与舒张性心衰 心衰的概念、病因与分类 高血压的影响 舒张性心衰
心衰的概念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血管疾病进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 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和(或)舒张功能障碍, 使心输出量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的需求。 心衰可导致血液动力学和神经体液活动失常, 产生劳力性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及静脉系统淤血、肢体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心衰的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衰的比例下降 我国风湿性心瓣膜病在心衰患者中所占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年下降 高血压、心肌梗死、糖尿病导致心衰的比例上升 高血压、心肌梗死在老年心衰病因比例中处于前两位
心衰的病因 心衰病因: 高血压位列榜首 topic之一: 高血压
心衰的分类 按发生速度分 急性心衰 慢性心衰 按病情程度分 轻、中、重 按机制分 收缩性心衰 舒张性心衰 按部位分 左心衰 右心衰 全心衰
舒张性 心衰 收缩性 心衰 心衰的分类 心肌变性、坏死,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力衰竭 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从而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高血压常见
心衰的分类 舒张性心衰 topic之二:
高血压的影响 正常情况 高血压 心脏中胶原合成和降解的平衡保证了心肌的正常结构 高血压等因素能打破这种平衡,引起左室肥大,造成舒张功能障碍
左室后负荷增加,收缩期室壁压力增加,舒张功能受损左室后负荷增加,收缩期室壁压力增加,舒张功能受损 ↓ 左室向心性肥大 高血压的影响 左室纤维化、肥厚,动脉壁胶原增多 左心室舒张性降低
舒张性心衰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 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从而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的一种综合征,而高血压是导致DHF的最常见疾病之一。
舒张性心衰 高血压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和纤维化,进而可出现左心室的舒张功能障碍,引发舒张性心衰。
舒张障 碍初期 舒张性心衰 因舒张期左室压力升高,引起舒张期跨二尖瓣的血流速度和流量降低,左房容量和压力升高 左房代偿性收缩增强,使流经二尖瓣的血流速度和流量相对增多,此期称为左室舒张功能轻度下降的左房代偿期 舒张障 碍晚期
舒张性心衰 即使左房在舒张障碍晚期有一定代偿功能,左房压力升高仍是不可避免的,进而肺静脉压也会升高引起肺淤血,出现充血性心衰综合征的各种临床表现。 舒张性心衰进一步发展,压力和容积异常加剧时,将引起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室舒张期容量和压力升高,进而右房和腔静脉压升高,出现体循环淤血及症状。
舒张性心衰 劳累性心悸、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两肺底湿啰音、交替脉、舒张期奔马律、第四心音 典型症状体征 舒张性心衰患者存在肺淤血时,可出现心悸、 气短、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肺水肿 右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后,患者将出现体循环淤血的多种临床表现:颈静脉怒张、 肝大、 下肢浮肿等 临 床 左心衰 右心衰 表 现 X线、心电图检查 肺静脉压力升高见上肺野纹理增强、下肺纹理变细、肺门阴影扩大,肺间质水肿可见Kerler线,肺水肿见密度增高的云状或云雾状影,部分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见U波倒置
舒张性心衰 参考文献: [1]. Diastolic Dysfunction as a Link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Heart Failure. Anil Verma, MD, Scott D. Solomon, MD. Med Clin N Am 93(2009) 647–664. [2]. Hypertension and Cardiac Failure in its Various Forms. Krishna K. Gaddam, MD, Anil Verma, MD,Mark Thompson, MD, Rohit Amin, MD, Hector Ventura, MD. Med Clin N Am 93(2009) 665–680. [3]. 舒张性心衰的新理念.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年6月第18卷第3期. [4]. 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研究. 刘志勇, 阿里·塔里格, 孙根义, 张静霞, 李国庆, 崔让庄. 天津医药2006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5].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分析. 吕宪玉, 刘聚伟, 秦浩, 王瑞芳, 何昆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年第11卷第2期.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