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01 Views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图形的表示方法、图形与图像概念的内涵。 (已做作业) 图形学的研究内容? 与其他几门学科的关系? (已做作业) 图形显示器发展历程中的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 第二章. 图形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图形系统与一般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区别? 图形系统的基本功能。 硬件设备: 几种显示器( CRT 、液晶、等离子) CRT 显示器显示彩色的方式; 特点、技术指标; 彩色查询表的原理;(已做作业) 帧缓存的大小与颜色数之间的关系。 图形显示系统的逻辑部件及各部分作用; 输入设备:哪几种常用的设备?特点、技术指标;
E N D
第一章 • 图形的表示方法、图形与图像概念的内涵。 (已做作业) • 图形学的研究内容? • 与其他几门学科的关系? (已做作业) • 图形显示器发展历程中的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
第二章 • 图形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图形系统与一般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区别? • 图形系统的基本功能。 • 硬件设备: • 几种显示器(CRT、液晶、等离子) • CRT显示器显示彩色的方式; • 特点、技术指标; • 彩色查询表的原理;(已做作业) • 帧缓存的大小与颜色数之间的关系。 • 图形显示系统的逻辑部件及各部分作用; • 输入设备:哪几种常用的设备?特点、技术指标; • 输出设备:哪几种常用的设备?特点、技术指标;
光栅显示系统的优缺点。 • 图形标准: (已做作业) • 什么是图形标准?为什么要制定图形标准? • 图形标准包括哪两大类?有哪几种图形标准? • GKS中的几个概念 • 图形的输入方式; • 几种输出图形; • 图形的几种属性,举例; • 图段的概念、图段的作用; • 三种坐标系。为什么要采用规格化设备坐标系? • 虚拟现实: • 虚拟现实的概念,其主要特点,与相关科学的区别; • 包括哪些主要硬件设备?这些设备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章 • 概念: • 什么是图形生成或图形扫描转换? • 为什么要进行图形扫描转换? • 直线的生成: • DDA、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算法三种算法的算法步骤; • 实例计算。 (已做作业) • 圆的生成: • 中点画线法算法的算法步骤; • Bresenham算法的算法步骤;
区域填充: • 填充的目的和实质; • 多边形扫描转换: • 逐点判断法、多边形扫描转换(有序边算法)、边缘填充法、边标志算法等算法的算法步骤、特点、区别; • 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多边形内部(射线法、角度累计法、编码法)。 • 种子填充: • 几个概念:连通、邻域、区域内部连通与边界连通的关系; • 递归算法、扫描线算法的算法步骤、特点。 (已做作业) • 上述两种算法的不同之处。 • 图案填充区域: • 有哪两种类型? • 算法步骤; • 分别适合哪些方面的图形显示(举例)。
线宽与线型的处理 • 采用两种刷子(直线刷子、方形刷子)、填充法画线(折线)、圆的特点; • 如何画虚线或其它线型?算法步骤; • 几种线宽处理方法的特点比较; • 裁剪: • 裁剪的目的; • 直线的三种裁剪方法(重点是cohen-sutherland算法)的思想、算法步骤;实例计算(已做作业); • 多变边形裁剪:逐次多边形裁剪算法的思想; • 字符裁剪:两种字符表示方法;字符和字符串的几种裁剪方式。 • 几种裁剪方法的比较。 • 反走样: • 走样和反走样的概念; • 几种走样现象; • 几种反走样方法的思路及其特点; (已做作业) • 简单区域采样法、加权区域采样法的离散计算方法。
第四章 • 基础知识: • 三种表示方法的特点; • 切矢量、曲率的表示; • 主法矢量、副法矢量、密切平面、法平面、化直平面的概念; • 逼近、插值的方法和区别;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逼近的方法;(已做作业) • 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表示方法(公式,以三次曲线为例); • 调和函数的作用; • 几种连续的定义; • 重新参数化的概念;重新参数化的计算。
参数曲线: • Bezier曲线:曲线的计算公式;阶、次与控制点的关系;曲线的特点和性质;(已做作业)存在的缺陷;曲线点位置的计算方法(已做作业);离散计算方法;反求控制点的方法;升阶的概念;升阶后的特点; • B样条曲线:曲线的计算公式;阶、次与控制点的关系;曲线的特点和性质;曲线的分割计算方法;反求控制点的方法; • 参数曲面 • 直纹面:特点;如何构造直纹面?公式; • 双线性曲面:特点;如何构造双线性曲面?公式; • Coons曲面:基本思想(以线性Coons曲面为主);特点;构造条件,公式; • Bezier曲面:性质;阶、次与控制点的关系; • B样条曲面:性质;阶、次与控制点的关系;
第五章 • 窗口与视区: • 几个概念; • 变换公式; • 图形变换: • 图形变换的概念;图形变换的两种方式;图形变换结果与变换顺序的关系; • 几种二维变换(平移、旋转、缩放、错切、对称)的变换矩阵及其特点;(已做作业) • 几种三维变换(平移、旋转、缩放、对称,绕任意轴旋转)的变换矩阵及其特点; • 复合变换;(要求记住各种变换的变化矩阵) • 参数图形变换的问题?几种变换矩阵公式的推导
投影: • 投影的分类; • 几种投影的概念:斜等侧平行投影、斜二侧平行投影、正投影、三视图; • 斜平行:变换矩阵的推导; • 透视投影: • 灭点、主灭点的概念; • 三种透视投影的概念、特点、形成条件; • 简单一点透视变换公式的推导; • 什么是观察坐标系;为什么要用观察坐标系?(已做作业) • 投影空间的概念;斜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的投影空间的定义;为什么要采用规格化投影空间、图像空间? • 三维裁剪的方法; • 三维图形的显示流程; • 模型坐标系;为什么要采用模型坐标系。
第六章 • 消除隐藏线: • 消隐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消隐? • 判断凸多面体的自隐藏面的方法; • 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个多面体内的方法; • 凹多面体消除隐藏线的方法、步骤(已做作业) ;包围盒检验、深度检验、精确检验的方法;实例计算。 • 消除隐藏面: • 画家算法、Z-Buffer算法、扫描线算法、跨距扫描线算法、简单区域取样法的基本思路、特点或优缺点; (已做作业) • 几种算法的区别; • 如何判断多边形与矩形窗口的关系?
明暗模型: • 明暗模型的概念;明暗模型、高光现象、马赫带效应; • 泛光、漫反射光、镜面反射光的特点(已做作业) 、数学模型(要求记住公式),公式中每个参数的意义; • 明暗处理方法:两种处理方式: • 均匀着色; • 插值着色:两种方法(Gouraud方法、Phong方法)的思路、特点及其区别; • 颜色模型: • 颜色的三要素; • 几个概念(主波长、条件等色、三原色等); • 什么是CIE色度图;CIE色度图的用途;用三原色混合生成其它颜色时的特点; • 颜色模型的概念;几种颜色模型及其特点、应用;相互转换关系; • 在进行颜色插值时颜色模型的选择方法。
题 形 • 名词解释(5~6个) • 填空题(10个空左右) • 判断题(5~10个) • 选择题(5~10个) • 简答题(简要问题的回答,不需要很多,只要叙述清楚就行)(3~5个) • 计算题(1~2题) • 综合论述题(包括算法思想、算法步骤的叙述、算法特点的描述和比较、算法设计、公式推导、应用等)(2~3题)
特 点 • 以提纲的内容为主,不会超出所学过的范围; • 所学知识都可能涉及到,知识点广; • 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 • 部分题目可能要稍微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 小题多,分数分散,不至于一题不会做,丢分太多。
要 求 •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 概念清楚; • 简单的公式要牢记,也要会推导,如几何变换、简单一点投影的变换矩阵等;太复杂的公式不作要求,如B样条曲线的一些公式; • 要认真、仔细地看书,不能只看课件; • 要提前看书,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只前一天晚上通宵复习一下即可; • 卷面要整洁,否则影响判卷的成绩; • 计算题要有结果。
考试安排 • 考试时间: 暂定5月12日上午(第12周四),待定,由院里统一安排 • 考试地点:待定 • 答疑安排:考试的前一天全天答疑 • 上午:9:00~11:30 • 下午:3:00~5:30 • 晚上:8:00~10:00 • 答疑地点:教学实验大楼8楼GIS教研室 • 按院的要求,将与另外一个班(摄影测量专业)一起出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