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82 Views
家庭农场有关问题介绍. 家庭农场基本特征. 家庭农场一词于 2008 年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013 年,中央 1 号文件进一步把家庭农场明确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形式,并要求通过 新增农业补贴倾斜、鼓励和支持土地流入、加大奖励和培训力度等措施 ,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家庭农场的定义.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规模化 集约化 商品化. 家庭农场的定义.
E N D
家庭农场基本特征 • 家庭农场一词于2008年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 2013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把家庭农场明确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形式,并要求通过新增农业补贴倾斜、鼓励和支持土地流入、加大奖励和培训力度等措施,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家庭农场的定义 •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规模化 • 集约化 • 商品化
家庭农场的定义 • 集约化:是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 •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家庭农场调查的条件 • 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非城镇居民); •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 • 家庭农场收入应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 • 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从事粮食作物的,租期或承包期在5年以上的土地经营面积达到50亩(一年两熟制地区)或100亩(一年一熟制地区)以上,从事经济作物、养殖业或种养结合的,应达到当地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确定的规模标准; • 家庭农场经营者应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 • 家庭农场经营活动有比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 • 对其他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有示范带动作用。
不明确的问题 • 家庭 • 雇工“量”的问题 • “规模化”标准制定 • “农业生产经营” 范畴? • 法人地位 • 管理主体 • 财务制度
山西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 (一)家庭农场经营者应是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 • (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 • (三)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
山西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 (四)以家庭承包和流转土地为主要经营载体。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并在乡镇农经部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经营土地相对集中连片。 • (五)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 • 1、从事粮食生产的,小麦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玉米、杂粮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 • 2、从事露地蔬菜、瓜果、棉花、油料、甜菜、烟叶、药材生产的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 • 3、从事设施农业的建筑面积达到10亩以上; • 4、从事水果业的种植面积达到20亩以上; • 5、从事干果业的种植面积达到50亩以上; • 6、从事养殖业的,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羊年出栏300只以上,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奶牛年存栏100头以上,蛋禽年存栏1万只以上,肉禽年出栏5万只以上; • 7、从事种养结合的综合型家庭农场饲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0亩以上。
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 (六)家庭农场经营者应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 • (七)家庭农场经营活动有比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 • (八)对其他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有示范带动作用。
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理解 • 1、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资格限制问题家庭农场经营者应是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 • 2、以家庭为基本核算单位.家庭成员的含义。 • 3、关于常年雇工问题.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
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理解 • 4、关于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是否设定上限、下限问题。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下限的确定大体以保证家庭劳动力获得当地非农产业从业者同等收入水平为宜,上限的确定,应当以家庭成员劳动能力为限,以保证常年雇工数量少于家庭劳动力数量为宜, • 5、从事行业问题。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
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理解 • 6、以家庭承包和流转土地为主要经营载体。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并在乡镇农经部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经营土地相对集中连片。
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 • 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作业、要素投入、产品销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环节,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 以农为主业: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和农产品商品率较高,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实行一业为主或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 • 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家庭农场的种植或养殖经营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这是区别于传统小农户的重要标志。
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的区别 • 一是专业大户涵盖的经营者身份比较宽泛,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其他身份,而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身份较为清晰,即为农民家庭成员。 • 二是专业大户涵盖运销大户、农机大户等,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领域较为明确,即为种养业。 • 三是专业大户对雇工多少无限制,有的超大规模大户自己不种地,生产过程依靠雇工,而家庭农场则以家庭成员为主,雇工为辅。 • 四是专业大户主要从事某一行业、某一环节的专业经营,而家庭农场更多实行综合经营,种养结合。
家庭农场管理办法 • 管理部门:各级农经部门 • 县级农经部门要建立家庭农场档案管理制度。 • 省、市、县三级实行动态管理 • 省级:每年底在山西省农业厅网站发布全省家庭农场名录 • 家庭农场每三年进行一次资格审核。不符合认定标准的,注销。
家庭农场认定程序 • 农场主:山西省家庭农场申报表 • 村级: 公示五天 • 乡镇级:对材料初审 • 县级: 核实,认定,发证,录入。
家庭农场登记 • 可以是不注册登记的自然人, • 可以登记为承担无限责任的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 • 也可以登记为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 • 全省必须在农经部门有家庭农场名录中。
家庭农场初步管理 • 全省开展家庭农场申报工作 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家庭农场档案管理 • 设计山西省家庭农场管理系统
家庭农场情况统计 • 第一部分反映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包括家庭农场数量、注册登记、经营土地面积、家庭农场劳动力情况等15个指标。 • 第二部分反映家庭农场行业分布情况,共设11个指标,其中对从事粮食生产的土地经营规模、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经营品种进行了细分,如对粮食种植要求规模在50、200、500、1000亩四个层次。
家庭农场情况统计 • 第三部分反映家庭农场经营情况,考虑到数据采集的可行性,设立了销售农产品总值、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等8个指标。 • 第四部分反映各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设立了包括财政扶持及金融扶持方面的9个指标。
农经管理面临新形势 • 中央一号文件:着重研究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 • ●采取资金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 ●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兴办场合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 • ●加快推进农村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
2013年年报新变化 • 增加 家庭农场情况统计表 • 增加 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情况统计表 • 细化了对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统计。 • 增加了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的专门统计。 • 对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按村、组分别统计 • 增加了对乡镇一级设置各类“服务中心”情况的统计
基本情况统计表 • 表中的“耕地”统计,主要包括归村所有和归组所有两个层级 • 农户经营耕地规模情况 • 农户经营耕地规模情况与家庭农场的耕地规模不同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表 • 经营形式取消”乡镇办企业经营收入” • 所得总额分组增加“其它收入” • 农民收入 1、乡、村连续两年农民人均所得对比 增长比例不合适,相同增长比例 2、乡村农民人均所得全省及分市排队 在全省、各市位次符合实际否 极高极低收入的村符合实际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情况统计表 • 增加两个指标:出租给乡镇以外人口或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和“家庭承包经营耕地入股合作社的面积”。 • 高度关注土地流转规模、动向、流转规模增速、流转入主体构成、流转用途等指标。 • 其他形式流转 • 耕地入股合作社的面积。注意:不是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就是搞股份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 • 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的合作社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为主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 • 开展内部信用合作的合作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内部开展资金互助服务的合作社。 有三个特点:对内不对外 吸股不吸储 分红不分息 • 当年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合作社数:本年度承担国家涉农财政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情况 • 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村数: • 将村级和组级进行了分别统计。增加并细化了村级“当年上交税金总额”,增加了以村民小组为单元的系列指标,包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组数”、“量化资产总额”、“集体股东”、“社员个人股东”等10个指标。
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统计表 • 填表单位:市、县、乡
农经机构队伍情况统计表 • 增加了对乡镇一级设置各类“服务中心”情况的统计 •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 “三资”管理服务中心
报表审核原则 坚持并落实统计人员审核与相关业务人员审核“双把关”制度,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市级:每张业务报表必须由分管业务领导审核后签字,基本情况及收益分配表等由统计人员审核签字。各负其责。省里作为农经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数出一致。经管部门出的业务数据要与报表一致。
统计报表审核要求 • 软件内平衡和逻辑关系 • 重点指标:家庭农场数及分类、土地流转量及土地流转率、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成员数、完成村组两级产权制度改革数 基本情况:注意小数点 • 重点指标:农户经营耕地规模情况(比重、增长) • 基础指标:农户数、汇总村数等 • 留意指标:劳动力务农务工变化数
土地流转方面:土地流转动向、流转规模增速、流转入主体构成、流转用途等指标,计算土地流转率,各流转方式所占比重等。业务科室数据对比土地流转方面:土地流转动向、流转规模增速、流转入主体构成、流转用途等指标,计算土地流转率,各流转方式所占比重等。业务科室数据对比 合作社方面:合作社数量增幅大,但成员数、经营收益、社均销售产值或购买产品增幅相比较慢。可分配盈余增了吗?按交易量返还的合作社比重多少,虽占比不大但增了吗?返还比例超过60%的合作社占有返还的合作社的比重是多少
2013年年报上报时间 • 2014年1 月10日 • 不得未经审核就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