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824 Views
華德福 教育 -- 我的體驗與省思.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陳啟明. 為何探討 華德福教育. 緣 由. 多年前邂逅「邁向自由的教育」 參加華德福教育的研習活動 充滿美麗色彩與藝術性的教育 因應九年一貫課程培養能力需要. 為何 選擇愛默生學院 ?. Emerson College. 英語國家最早成立的師訓機構。 公認最好的華德福培訓學校之一。 學生來自世界各國。 位於 Forest Row ,人智學大本營。 鄰近有麥克荷 (Michael Hall) 學校。 提供「師資培育」、「美術雕塑」、「生機農耕」、「說故事」課程 。
E N D
華德福教育 --我的體驗與省思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陳啟明
緣 由 • 多年前邂逅「邁向自由的教育」 • 參加華德福教育的研習活動 • 充滿美麗色彩與藝術性的教育 • 因應九年一貫課程培養能力需要
Emerson College • 英語國家最早成立的師訓機構。 • 公認最好的華德福培訓學校之一。 • 學生來自世界各國。 • 位於Forest Row,人智學大本營。 • 鄰近有麥克荷(Michael Hall)學校。 • 提供「師資培育」、「美術雕塑」、「生機農耕」、「說故事」課程。 網址:www.emerson.org.uk
三年制師培課程 • 第一年為「基礎學習年」。 培養自由、完整的個人。 • 第二年為「教育學習年」。 培養「幼教」、「班級導師」的教學知能。 • 第三年為「教育實習年」。 進行教學實習一年。
第一學期 • 配合節慶,一學年分成三個學期。 • 第一學期主要有「生活傳記」、「歌德科學觀察方法」、「內在發展、業力與輪迴」、「四種氣質」 、「意識的演化」等課程。 • 同時研讀「如何認識高層世界」。 (註:第一學期在耶誕節前結束。)
四種氣質 • 急躁型 (choleric / 火) • 隨意型 (sanguine / 風) • 緩慢型 (phlegmatic / 水) • 固著型 (melancholic / 土)
第二學期 • 第二學期有「幾何」、「教育觀」、「意識的演化(中世紀至當代)」、「社會三元論」、「華德福教育」、「生機農業」等課程。 • 研讀「直觀思考即靈性成長之道:自由哲學」一書。 (註:第二學期在復活節前結束。)
第三學期 • 第三學期有「胚胎學」、「行星與星宿」、「生理學」等內容。 • 最後以旅行週、靜心週與學年回顧週結束。
Rudolf Steiner (1861-1925)
魯道夫‧史代納 • 奧地利出生。 • 科學家、哲學家,專攻歌德科學研究。 • 二十世紀初,研究靈性科學。 • 演講六千場(三百冊)。四十冊著作。 • 應用在醫學、科學、特殊教育、社區重建、生機農業、建築、繪畫、戲劇。 • 1924年,創立了人智學學會。
華德福教育機構 • 1919年,在德國斯圖加創辦。 • 1996年,受到UNESCO的讚賞表揚。 • 2000年,全球華德福學校有877所, 華德福幼稚園1,706所, 華德福矯正治療機構549所。
人智學 • 人類智慧學(Anthropo-sophy) 的簡稱,又稱為精神科學(Spiritual Science) 。 • 人包含「身體、靈魂與精神」三層面。 • 人類的教育,不能只建立在自然科學之上,還需要精神科學的基礎。 • 藝術是精神成長的重要途徑。
七年週期論 0 – 7歲 /身體/ 意志 / 善 (7歲 換乳牙) 7 - 14歲/ 靈魂/ 情感 / 美 (14歲 青春期) 14 – 21歲/ 精神/ 思想 / 真
靈性成長的六項練習 • 思考 專注 • 意志 堅毅 • 情感 平靜 • 積極 正向 • 開放 心智 • 和諧 完滿
童年的國度 Kingdom of Childhood 史代納(Rudolf Steiner)著 潘定凱譯
人類對身體的知識高度發展。 • 經由生物學、生理學,解剖學,我們對人類肉體的知識已非常的先進。
但如果談到對人類靈魂(soul)的知識,則是…完全不知真象。但如果談到對人類靈魂(soul)的知識,則是…完全不知真象。 • 當我們談到靈性(spirit)時就更別提了!
在兒童七歲以前該注意的,光用嘴說教、說一些道德觀念是沒有用的。 • 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全然專注地觀察人類生命本質,你的教學計畫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當一個人的內在充滿了對人類本質真正的瞭解時,這種光采必會散發在他的臉上,而他必定能做一名優秀的教師。當一個人的內在充滿了對人類本質真正的瞭解時,這種光采必會散發在他的臉上,而他必定能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強調合作 不求競爭 • 華德福教育反對競爭,強調合作與分享。 • 學生之間,不會互相嫉妒、鬥爭,而是互相幫助與分享彼此的成果。
學習的節奏 • 每天、每週或整個學年的課程,都考量到學習的節奏。 • 動與靜、呼與吸、內與外之間,永遠保持著一定的節奏。
有節奏的課表 ,
主要課程(main lesson) • 任何重要的主題或科目(subjects),安排在主要時段(10:30-12:30)上課。 • 一旦某個主題排入主要課程時段,會連續進行一週至四週(通常是兩週)該主題的學習活動。
學生製作課本 • 華德福學校不使用教科書。 • 老師根據課程總綱,設計上課內容。 • 學生將所學到的東西,用繪畫、書寫等方式,製作出自己的課本。 • 每個學生對上課內容的理解不同,製作的課本也不相同。 • 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課本內容一定是消化吸收的成果。
藝術化的教學 • 在華德福教育裡,每個科目的教學都會設法以藝術的方式呈現。 • 史代納認為,教育不該成為技術,而應該是一門藝術。 • 老師設法讓學生經由操作、感動與思考的歷程,對所學主題產生強烈的興趣,而願意繼續探索。
避免科技的危害 • 理由是,過早接觸電視、電腦的孩子: *注意力不易集中 *感覺體驗受到限制 *身體統合協調能力降低 *需要更多強烈的刺激 *變得被動,懶於思考和探索 *喜歡立即滿足 *喪失想像、抽象思考能力 *失去主動探索的求知慾望
直接現場的學習 • 課堂或集會時,不使用麥克風,每個人直接使用自己的原音表達。相當重視「說話與表演」訓練課程。 • 表演活動均不使用錄影機或錄音機,完全是現場表演。 • 在小提琴、鋼琴的悅耳演奏聲,以及戲劇現場的對話聲中,讓每個人充分感受到精神層面的震撼與滋潤。
溫故與知新 • 遺忘與記憶一樣重要,老師每次上課前,會讓學生回顧前次所學的習內容。這時,學生並不翻閱筆記,而是憑記憶,說出上次學過的內容。 • 在大家發言後,老師會將這些內容整理書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複習。 • 每次上課都是「溫故知新」的過程。
以展示代替考試 • 沒有考試,但各種學習都很強調成果展示(presentation)。 • 展示的方式相當多元,包括演戲、表演、演說、舞蹈、歌唱、呈現作品…等,完全由學生自己視其需要決定。
協同教學 • 「基礎學習」課程有一位主要教師(main teacher)、兩位協同教師,以及近二十位各專門領域支援教師,組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團隊。 • 所有教師都是依專長安排課程,每週一下午召開教師會議,反省上週的教學並協調本週的教學活動,以確保整體教學的品質與成效。
崇敬與感恩 • 培養學生對宇宙萬物的崇敬與感恩。 • 用餐前,朗誦一首感恩的韻詩,隨後大家一起說「Blessing on the meal(感恩這餐飯)」,接著才開始用餐。 • 對生日相當重視,除舉辦慶祝活動外,用餐時大家會一起為他唱生日頌歌,齊聲給予祝福。 • 學生經常到學校附近農場,探望小牛或小羊的誕生,感受生命的奧秘。
分工維護校園 • 沒有工友的編制,廚房菜餚準備、餐桌擺置、碗盤清洗、教室與校園環境整潔,都是師生分工合力完成。 • 每個人都有機會輪到這些工作,無形中增進了彼此對學校的認同與一體感。 • 在宿舍生活,學生都需負責一項整潔工作。每棟宿舍並安排有「室長」(house parent),統籌宿舍維護工作。
華德福教育獲得肯定 • 華德福教育重視學生的創造力與道德發展,而不只是認知的發展。 • 整個華德福教育的課程都是統整的----學科與藝術活動整合在一起----藉以喚醒孩子對美、善與真的尊敬與喜愛。 • 華德福的畢業生都表示,他們喜愛上學、具有開放的心靈、興趣,以及對自己的信賴,這都證明了華德福教育的價值。
「我認識不少華德福學校的畢業生,我覺得他們是所有學生中,最能體現本身潛能的一群人。」- Joseph Weizenbaum,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華德福教育對孩子的關注,遠勝過其他教育學派。華德福教育賦與孩子豐富的生命力,讓他們終身受用。在就讀大學時,他們已擁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對學習充滿熱誠。這些學生擁有創造者的眼光、改革者的愛心。」-Arthur Zajonc, Amherst College 副教授
華德福學校畢業生 • Jens Stoltenberg - 挪威總理 • Otto Schily - 德國內政部長 • Andreas Carlgren – 瑞典國會議員 • Freimut Duve - 歐盟傳媒安全與合作機構代表 • Kenneth Channault - 美國運通銀行行政總幹事 • Karl Otto Pohl - 德國國家銀行主席 (1980-1991) • Konrad Schily - 德國首間私立大學創辦人及校長 • Miha Eichenholz - 瑞典國際級名音樂指揮家 • Gastao Fraguas Filho –1995年巴西全球賽車之冠 • Natassja Kinski – 著名女演員 • Michael Ende -「默默」「說不完的故事」作者 • Daniel Jones- 暢銷書「改變世界的機器」作者
華德福學校家長 • Silvio Berlusconi - 義大利總理 • Helmut Kohl - 前德國總理 • Andreas Khol - 奧地利國會議員 • Hans-Dietrich Genscher - 前德國外交部長 • Otto Schily - 德國內政部長 • Franz-Joseph Kniola - 前德國內政部長 • Monika Hohlmaier - 德國教育文化部長 • Karl Otto Pohl - 德國國家銀行主席 • Russell Schweikart - 前美國航太空總處太空人 • Heinz Nixdorf - 德國電腦始發者 • Stephen Spielberg –『侏羅紀公園』導演 • George Lucas - 『星際大戰』導演 • Paul Neuman - 『虎豹小霸王』演員
訪談華德福畢業生 • 華德福教育給我的主要信念,就是我能夠做任何我真正想做的事情。自信心,可說是華德福教育所給我最重要的東西。 • 華德福讓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它讓我對歷史、哲學、以及與人類有關的一切廣泛事物都感到興趣。我認為,這一切都跟主要課程書本的製作有關。 --Christopher Schaefer Yale大學(學士),Tufts大學(碩、博士)
華德福教育的環境鼓勵並幫助我,讓我一點恐懼也沒有。華德福教育的環境鼓勵並幫助我,讓我一點恐懼也沒有。 • 華德福學校培育出我的獨立思考能力,並給予我信心走出校門繼續追求理想。 --Susan Kendall Newman 私人公司總裁
華德福高中,每天至少寫十頁以上,那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活動,我變得對書寫報告很有信心。華德福高中,每天至少寫十頁以上,那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活動,我變得對書寫報告很有信心。 • 這正是華德福教育令人讚嘆的地方!你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想法,而從來不會只被教導一種看法而已。 --Julianna Margulies Sarah Lawrence College (學士) ,演員
華德福老師不只教你的頭,還教你的心與手。 • 感覺自己學習到一種不同方式的人類歷史。我們試著去體會那些時代的感覺,就好像去感覺音符一般。對於曾經學過的東西,我們會產生情感上的連結。每件事情都變得具有關連。 --Raven Metzner Skidmore College(學士) Columbia School of the Arts for Fiction(碩士) 作家
老師們總會把你最好的部分引發出來。沒有競爭,即使到現在我也不跟別人競爭。老師們總會把你最好的部分引發出來。沒有競爭,即使到現在我也不跟別人競爭。 • 孩子們來自各種宗教。好幾年都跟著同一位老師,所以必須學習如何相處在一起,這是發展人際關係很好的地方。我們還學會了如何分享,這也是我為何參與許多慈善團體的緣故。 • 讓我享有更長的童年時光。擁有一個情感被滋潤、自我意志被開啟,卻沒有競爭的童年。 --Vendela Kirsebom 演員、模特兒、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