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38 Views
第十四节 心血管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内科护理教研室 林 平. 一、心导管检查术. 定义. 心导管检查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心脏各腔室、瓣膜与血管的构造及功能的有关资料,包括右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右心造影、左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左心造影。. 操作前准备.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等。. 术区备皮,做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穿刺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便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
E N D
第十四节 心血管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内科护理教研室 林 平
定义 心导管检查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心脏各腔室、瓣膜与血管的构造及功能的有关资料,包括右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右心造影、左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左心造影。
操作前准备 •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 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等。
术区备皮,做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术区备皮,做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 穿刺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便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 • 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 术日晨禁食水,术前常规给予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操作后护理 • 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10-12h,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 静脉穿刺者以1kg砂袋加压伤口4-6h,动脉穿刺者压迫止血后进行加压包扎,以1kg砂袋加压伤口6h。观察股动、静脉穿刺点出血与血肿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心律、心率、睑结膜颜色与意识状态。监测生命体征、心律、心率、睑结膜颜色与意识状态。 • 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比较两侧肢端的颜色、感觉、温度、微血管的充盈情况,一旦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观察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空气栓塞、出血、感染、热原反应、心脏压塞、心脏壁穿孔等。
二、经皮穿刺球囊 二尖瓣成形术 PBMV
定义 PBMV是利用特制的球囊,从股静脉送入右心房,通过房间隔穿刺,将球囊导管送入左心房并到达二尖瓣口,膨胀球囊将粘连狭窄的二尖瓣交界部分离,是治疗风湿性单纯二尖瓣狭窄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
术前 术后
操作后护理 除与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 术后第二日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效果。 • 伴心房颤动者继续服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及华法林等抗凝剂。 • 观察术后并发症:二尖瓣返流、心脏压塞、体循环动脉血栓与栓塞、房间隔缺损、心律失常、出血等。
三、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
定义 PBPV是经皮穿刺股静脉,插入右心导管测得肺动脉狭窄压力阶差,将球囊扩张导管送入,直至球囊中部恰好跨在肺动脉瓣处,向球囊中注入稀释的造影剂充盈、加压,直至球囊被狭窄瓣口压迫形成的“腰状征”消失,表示扩张成功。
操作后护理 除与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 术后第二日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效果。 • 观察术后并发症: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出血、右心室流出道损伤、右心室流出道穿孔等。
四、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
定义 RFCA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藉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适应证 • ①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或心率过快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②发作频繁或药物治疗不佳的房室结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③顽固性心房扑动; • ④特发性室速与心肌梗死后室速; • ⑤药物治疗不能满意地控制心室率的心房颤动,采用房室结改良或消融房室结产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脏起搏器。
操作前准备 除同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术前应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
操作后护理 除与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 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观察术后并发症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栓与栓塞、气胸、主动脉瓣损伤、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等。
心房间隔缺损成形术 • 心室间缺损闭合术 经心导管送入伞状或碟状补片,使铆合在心房和心室间隔的左、右侧,而闭合缺损。
未闭合动脉导管闭塞术 经心导管将聚四氟乙烯海绵塞子或其他装置送到未闭合动脉导管处,使之闭塞。
肺动-静脉瘘闭塞术 经心导管将可脱落的球囊或聚四氟乙烯海绵塞子送到瘘管部位,使之闭塞。
课后小结 • 概念 • 介入诊治过程 • ※术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