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加護病房症候群之 護理

加護病房症候群之 護理. 報告者 : 黃靖惠 林佩儀 、 吳紹歆 、 韋佩琪. 加護病房症候群之護理. 一、前言 二、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定義 三、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之原因 四、護理處置 1 、評估之方法 2 、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3 、產生加護病房症候群後的照顧 五、結論 六、參考資料. 前言. 南丁格爾主張 :醫院的主要責任必須不具傷害性 ( 引自 Hewitt,2002) 。 加護病房是具高壓的環境,令病人產生一些情感或知覺上的異常反應 (Hewitt,2002) 。

an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加護病房症候群之 護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加護病房症候群之護理 報告者:黃靖惠 林佩儀、吳紹歆、韋佩琪

  2. 加護病房症候群之護理 一、前言 二、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定義 三、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之原因 四、護理處置 1、評估之方法 2、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3、產生加護病房症候群後的照顧 五、結論 六、參考資料

  3. 前言 • 南丁格爾主張 :醫院的主要責任必須不具傷害性(引自Hewitt,2002) 。 • 加護病房是具高壓的環境,令病人產生一些情感或知覺上的異常反應(Hewitt,2002) 。 •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發生率是12.5~72%(Keep, James, & Inman, 1980; Weber, Oszks, Bolander, & Grysiak, 1985; Wilson, 1987; Dyson, 1999; Hewitt, 2002)。 • McGuire, Basyen, Ryan 與Gallager(2000)表示加護病房中的譫妄與死亡率有相關

  4.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定義 • 加護病房症候群在1960被Mckegney提出 。 • 是醫學科技進步的產物,故又被稱作:醫療進步的疾病(diease of medical progress)。 • Siobhan(1994)定義加護病房症候群為一種急性的、暫時性的器質性腦症候群。 • 加護病房症候群,也可廣義的被定義為在極大壓力環境下發生的情緒狀態的改變,可以以各種型態如譫妄(delirium)、精神病(psychosis)或精神官能症(neurosis)出現。

  5.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定義 • Easton及Mackenzie(1988)為加護病房症候群所下的定義是:一種意識的波動狀態。 • 可能有的特徵是:疲憊(fatigue)、精神錯亂(distraction)、混亂(confusion)、定向力障礙(disorientation)、激動(excitement)、錯覺(illusions)、幻覺(hallucinations)及譫妄(delirium)等(Dyer,1995; Easton & Mackenzie,1988)。

  6.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定義 • 身體症狀包括怪異行為,像冷淡、沒精打采,拔管子與企圖自殺等行為(潘,1990)。 • 譫妄的特徵Roberts(2001)特別指出二種變型:1.活動性過度(hyperactive)2.活動性不足(hypoactive)。

  7.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臨床表徵 一、心理方面 • 焦慮反應:在開始一二天最明顯反應程度與病前人格有關,焦慮反應可能引起心臟血管系統的惡化.建議例行性給予抗焦慮藥物(陳,1984) • 否定作用:對緊急病人具有保護作用,因為可以暫時減輕病人本身的恐懼與焦慮,避免一發不可收拾的恐慌狀態,在第二三天最明顯.由於病人使用否定作用過度,導致拒絕治療,或執意自動出院或變的十分依賴或出現攻擊性行為

  8.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臨床表徵(續) • 憂鬱現象:通常是由於喪失感而來,在第三、四天最明顯。當病人漸漸了解到疾病的嚴重性時,知道自己失去最寶貴的東西~健康。會引起病人反應降低、拒食、不合作、拔除治療器械等,甚至有自殺的意念 。

  9.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臨床表徵(續) 譫妄症 • 據統計譫妄在加護病房的發生率是15~40%,以男性和老人危險性較大. • 開心手術的患者,譫妄會導致死亡率的增加(Roberts,2001). • McGuire等(2000)認為加護病房症候群和譫妄沒什麼不同

  10.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臨床表徵(續) • 發展的進程:進入加護病房後的第3-7天,過程約2~3天 (Hewitt,2002) • 急性發作通常始於定向力混亂,漸次為幻覺到後來有錯覺或產生被害妄想 (潘,1990)。

  11. 加護病房症候群的臨床表徵(續) • 通常此症候群是暫時性的,在獲得良好的睡眠或由加護病房轉出48小時後,症候群就會逐漸消失.(潘, 1990)

  12.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 生理因素 • 環境因素 • 睡眠剝削 • 人際關係的因素 • 個人內在因子

  13.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1、生理因素: • McGuire等(2000)表示生理因素是造成譫妄最根本原因,常見的因子有:代謝障礙、電解質不平衡、戒斷症候群、急性感染、抽慉、頭部創傷與血管疾病及藥物的毒性反應。 • 應要迅速找尋引發病因,並加以治療.而非盲目投于抗焦慮藥物,會使混亂情況更加惡化而延誤對真正原因的覺察(張, 2000)

  14.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2、環境因素 • 有一些壓力源被認為會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如:知覺剝削、知覺過度負荷與噪音。 • 5種感覺輸入的改變會造成不正常行為,刺激的數量與變化完全減少,少變化的刺激、過度噪音、身體與社會的隔離及移動的限制(Cifford,1985; Gelling,1999)。

  15.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2、環境因素 • Worrell(1977)指出加護病房的環境常使病人知覺受剝削,同時又伴隨重複的知覺刺激過多,而使正常狀態瓦解,由於這種不良知覺刺激,而造成了行為的混亂. • 白色景象(White sight) • 研究顯示若加護病房有窗戶可令病人眺望樹木與農作物則可減少知覺剝削,而有較佳的恢復過程(Wilson,1972;Ulrich,1984)。

  16.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 白色雜音White noise • 加護病房的噪音被估計高達50-70分貝 。 (國際噪音學會規定噪音的標準為白天45分貝,傍晚40分貝,晚上20分貝) • 相關的因子有不當的警告設定聲、抽痰設備(Dyer,1996) 。 • 護理人員的談話聲已被認為是噪音的重要來源,尤其是晚上更明顯(Ogilvie,1980; Russell,1999)。

  17.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3、睡眠剝削 • 大家認為噪音會產生人體壓力反應而釋放出Epinephrine 及Nor-epinephrine導致睡眠中斷(Gramet,1993)。 • 1976年Hiton從事呼吸加護病房中病患睡眠質量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引自潘,1990)。 • Topf(1996)針對心臟內科加護病房60位女性個案探討其噪音與睡眠之關係 。

  18.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3、睡眠剝削 • Walker(1972)的研究發現護士與病人間的活動影響睡眠,進而造成病人行為的改變。 • 若能經過一晚的良好睡眠或轉出加護病房,此種症狀可在1~2天內消失(潘,1990)。

  19. 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的原因 4、個人內在因子 • 男女發生的機率一樣,屬於支配性、侵略性的,有自信的人較易發生,術前有精神病史的人在術後也易發生譫妄(張,2000)。 • NcGuire等(2000)表示生病前的認知與術後混亂,定向力障礙、意識降低及死亡率有高相關性。 • 潘(1990)亦表示病人入院前或手術前的精神狀況和加護病房症候群有極大關係 。

  20. 評估方法 • 護理評估有二大方向即評估危險因子與病人認知狀態。 • 評估工具有:Glasgow Coma Scole、混亂評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混亂臨床評估表A(Clinical Assessment of confusion A, CAM-A)、迷你心智測驗(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吳,1999; Robert, 2001)。 • 最佳診斷譫妄的工具是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然而臨床上不易獲得(Roberts, 2001)

  21. 護理處置~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 1.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與有效溝通 • Asburg(1985)指出112位插管病患,有50%因無法說話而存在焦慮感.無法溝通會令人感到挫折、不安全感與人格解體。

  22. 護理處置~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2.給予適當的外界刺激 (1)視覺:引進陽光或病室內掛上日曆或時鐘,增加病人對白天晚上的定向感 .病情允許時可抬高床頭增加視野,也可提供報紙雜誌照片或書.

  23. 護理處置~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 2.給予適當的外界刺激 (2)聽覺:護理人員應時常與病人交談,並鼓勵家屬或訪客試著和病患說話.提供與外在世界的聯結.按照病人個人需要運用收音機,電視或家屬談話的錄音帶給予適當聽覺刺激,但要記得關閉,以免反覆變成單調的刺激,反而造成知覺剝削

  24. 護理處置~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2.給予適當的外界刺激 (3)觸覺:在允許範圍內減少各類的約束 儘量增加病人活動空間.常與病患握手或予背部按摩 增加有意義的觸覺刺激

  25. 護理處置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3.減少不必要的噪音與刺激,增加睡眠時間和品質 • 增加睡眠品質與時間的方法是要降低噪音與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 降低監測器警告鈴的音量,將操作儀器推動機器的聲音降至最小 • 降低工作人員談話的音量 • 晚上減少燈光使用,可戴眼罩減少光線刺激

  26. 護理處置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3.減少不必要的噪音與刺激,增加睡眠時間和品質(續) • 促進身體舒適感。 • 採集中式護理,避免病人睡眠中不必要的治療程序 干擾休息,令病患至少有60~90分鐘的睡眠週期 .

  27. 護理處置預防加護病房症候群之發生 4.空間設計 • 提供一具有隱私的環境,如圍上床間的隔簾或有隔間設備 • 採用顏色明朗;富朝氣色彩之隔簾牆壁其被服 • 維持環境的整齊清潔沒有異味

  28. 護理處置~產生加護病房症候群後的照顧 • 應先完成神經學檢查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代謝性異常,異常性組織損傷 及藥物副作用等因素,再會診精神專科醫生. • 滿足病患的基本生理需要,如減輕疼痛或增加睡眠 • 按時測量病患的生命徵象,保持營養、水分與電解質平衡的狀態29

  29. 護理處置~產生加護病房症候群後的照顧 • 適時清楚提醒病患正確的人、時、地等定向力 • 執行任何治療必須解釋清楚 • 固定負責照顧之護理人員,以減輕病患焦慮 • 允許家屬陪伴在病患身邊給予安撫。 • 評估家屬對於病人身體狀況及認知損傷瞭解程度。

  30. 護理處置~產生加護病房症候群後的照顧 • 依醫囑提供各類的藥物:如Hadol必要時,可增加BZD合併使用 • 預防病患自傷或傷害別人,必要時可約束病患.但須向家屬及病患解釋約束的意義與目的.

  31. 結論 • 病人的行為表現是一種求救的訊號,代表有潛在的問題存在,護理人員不應只依賴鎮定等藥物壓抑病人的行為表現,而應找出問題來源,加以處理才是真正的專業行為。

  32. 參考資料 • 尹彙文(2002)˙極重症病人躁動及焦慮之處置˙臨床醫學,50(1)30-39 • 李秀芳、陳文文、劉雪娥(1999)‧加護病房症候群之預防及護理‧護理雜誌,46(5),22-26。 • 吳麗芬(1998)‧老年病人的急性混亂‧榮總護理,16(1),19-24。 • 周幸生等(2002)‧新臨床護理診斷(第二版)‧台北:華杏。

  33. 參考資料 • 張美玉、劉慧玲(2000)‧實用重症護理學‧ 台北:五南。 • 潘明珠(1990)‧認識加護病房症候群及其護理‧ 國防醫學,10(4),198-404。 • 顧豔秋(1995)˙醫院中“環境”對病人的 影響-由”加護病房症候群”談起˙醫院,30,48-54

  34. 參考資料 • Mckegney, F.P.(1966). Intensive care unit syndrome. Connecticut Medicine, 30, 633. • Ogilvie, A.(1980). Sources and levels of noise on the ward at night. Nursing Time, 76, 1363. • Roberts, B.L.(2001). Managing delirium in adult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Critical Care Nursing, 21, 48-55. • Russell, S.(1999).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atient’s perceptions, memories and experiences of an intensive care uni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9(4), 783-791. • Topf, M., Bookmann M., & Arand, D.(1996). Effect of critical care unit noise on 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sleep. Journal of Advenced Nursing, 24, 545-551.

  35. 參考資料 • Grumet, G.(1993). Pandemonium in the modern hospit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8, 433-437 • Hewitt, J.B.(2002). Psycho-affective disorder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a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1, 575-584. • McGuire, B.E., Basten, C.J., Ryam, C.J., & Gallagher, J.(2000). Intensive care unit syndrome. Archiv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160, 906-909. Wilson, L.(1972). Intensive care delirium. Archival International Medicine, 130, 225. Wilson, V.S.(1987). Identification

  36. 感謝您的參與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