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likes | 940 Views
第一章 8086 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 程序设计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第六章 计数器、定时器与接口 第七章 显示器与键盘接口 第八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 第九章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接口. 本章知识点.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串行通信的实现* MCS-51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 用于系统内部的串行通信接口**.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 数据传输方式 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 通信格式
E N D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第六章 计数器、定时器与接口 第七章 显示器与键盘接口 第八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 第九章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接口
本章知识点 •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 串行通信的实现* •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 • 用于系统内部的串行通信接口**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 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 • 数据传输方式 • 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 通信格式 • 起始位:1位,表示一个字符开始 • 数据位:5~8位 • 校验位:1位(奇或偶校验) • 停止位:1位、1.5位或2位,表示其结束
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 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的位数 • 如果传输波特率为 2400,则每一位的时间为 1/2400S,即 0.416 ms。 • 如果传输一个ASCll码,数据占7位,起始位、校验位、停止位各占1”位,则传送一个ASCll码占用10位。 • 用2400的波特率,每秒能传输240个ASCll码
数据传输方式 • 基频传输 不改变原来传送码的频率 近距离应用,线路简单,经济 • 调制传输 • 调制解调器把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传输 调制方法:调幅、调频、调相 • 数字调制用数字电路开关控制振幅、频率、相位变化 振幅键控(ASK) 频率键控(FSK) 相位键控(PSK)
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 单工 • 一个数据通道,预先规定方向传输数据 • A端发送、B端接收
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 半双工 • 一个数据通道,可按实际需要控制其传输方向 • 只允许一端发送,另一端接收或反向传送 • 由一端作为控制端,另一端则为被控制端
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 全双工 • 两条独立数据通道,允许两个方向同时传输
本章知识点 •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 •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 串行通信的实现* •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 • 用于系统内部的串行通信接口**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 RS-232 • RS422/485 • 电流环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232 • 引脚定义 25芯和9芯的D型插针连接器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232 • 信号定义 • RTS(请求传送): • 此信号有效,请求终端(DCE)接收数据。 • CTS(允许传送): • 此信号有效,允许主系统(DTE)发送数据。 • DSR(数据设备就绪)、DCD(数据载波检测): • 此信号有效,请求主系统(DTE)接收数据。 • DTR(数据终端就绪): • 此信号有效,允许终端(DCE)发送数据。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232 • 连接方法(1) RS-232标准通信常用的连接方法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232 • 连接方法(2) RS-232的简化连接方法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232 电平转换(1488、1489) • MC1488为发送器,它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采用±12V电源。 • MC1489为接收器,将RS-232电平转换为TTL电平,采用5V电源。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232 电平转换(MAX232) • 内部电压变换器由电荷泵和倍压电路构成,需外接倍压和滤波电容。 • 内部电源电压变换器将输入的+5V电压变换成RS-232输出电平所需的±10V电压。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232 电平转换(MAX232) • TIN端为发送的TTL/CMOS电平输入,TOUT端为发送的RS-232电平输出 • RIN为接收的RS-232电平输入,ROUT端为接收的TTL/CMOS电平输出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422/485 RS422通信标准 • 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传送一个信号使用一对信号线AA’和BB’。 • 接收端A’线的电平比B’线电平高0.2V时,表示传送的信号为逻辑“1”;A’线的电平比B’线电平低0.2V时,表示传送的信号为逻辑“0”。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422/485 RS422通信的器件 • 发送允许信号DE有效时,Y、Z端输出差分信号;DE无效时,Y、Z端呈高阻态。 • 接收允许信号-RE有效时,RO端输出与A、B信号相关的逻辑高电平或低电平;-RE无效时,RO端呈高阻态。 MAX489 全双工的转换电路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422/485 RS422通信的器件 DE、-RE信号始终有效, 实现点对点全双工方式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422/485 RS485通信的器件 • 发送允许信号DE有效、-RE无效时,输出发送器有效,在A、B端输出差分信号, • DE无效、-RE有效时,输入接收器有效,在RO端输出与A、B信号相关的逻辑高电平或低电平。 • 发送允许信号和接收允许信号不能同时有效 MAX485 半双工的转换电路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422/485 RS485通信的器件 控制DE、-RE信号, 实现点对点半双工方式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422/485 RS422/485 信号的多点通信 • 一个主站,其余为从站,多个从站用地址识别 • 主站Y、Z信号与多个从站的A、B信号相连 • 主站A、B信号与多个从站的Y、Z信号相连 全双工的点对多点通信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RS422/485 RS422/485 信号的多点通信 • 控制主站的发送和接收允许信号使处于发送状态;同时控制所有从站的发送和接收允许信号使处于接收状态 • 主站发送的命令字中地址信息与某一从站地址相匹配,该从站与其通信 半双工的点对多点通信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电平转换 GPS模块接口的实现: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电平转换 RS232-RS485接口的转换 利用RS-232接口的DTR、RTS信号控制MAX485的DE、-RE端,实现半双工工作模式,先将RS-232的信号电平转换为TTL电平, 再与MAX485相连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电流环 电流环的基本结构—有源发送端 信号“1”时,T1导通,电流通过光电耦合器,选择R1使环路中电流为15~20mA,则接收端光耦器的三极管导通,经反相门整形后输出“1”;信号“0”时,T1截止,环路上无电流,接收端光耦器的三极管截止,经反相门后输出“0”。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_电流环 电流环的基本结构—无源发送端 信号“1”时,T2导通,选择R3使环路上电流为15~20mA,则接收端光耦器的三极管导通,经反相门输出“1”。信号为“0”时,T2截止,接收端为低电平。
本章知识点 •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 •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 串行通信的实现* •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 • 用于系统内部的串行通信接口**
串行通信的实现 • 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 •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实现
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 发送的原理 • 计算机传送串行数据时,先通过接口电路把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数据再传送 • 需在数据位之前加起始位,结束时加停止位,必要时加校验位。
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接收的原理 • 计算机接收串行数据时,先把串行数据转为并行数据再送到数据总线上 • 需检查起始位和停止位,必要时检查校验位。
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软件实现 • 通过并行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 设传送(和接收)的数据为8位,在累加器A中;
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软件实现 -- 发送 以并行输出口最低位为输出端,先送出一个起始位0,然后送出最低位,并将高位数据通过移位指令逐个移到并行输出口的最低位输出。送完8位数据后,则送出停止位1
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软件实现-- 接收 以输入口最高位为输入端。若检测到输入数据为0,则检查起始位:经过t/2时间再次检测,不为0表示为假起始位,为0则表示已检测到启始位
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软件实现--接收 在检测到起始位后,在每位数据持续时间的中点读取数据。即每隔时间t读入一个数据,并逐个向低位移,8个数据后,进一步判断下一位是否停止位1,是则数据正确,否则收到的数据无效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接口与工作方式 • 可设为同步通信或异步通信。 • 在作为异步方式时,其传送波特率最高为19.2K。8251A可用于全双工方式,具有双缓冲器的发送与接收器。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接口与工作方式 • 通过编程,其字符为5~8bit,时钟速率为通信波特率的1、16或64倍。 • 停止位为1位,11/2位或2位。 • 8251A还具备奇偶校验、溢出和帧错误等检测电路。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 接口与工作方式 • 与CPU的接口信号 • D0~D7: 数据线 • CLK: 时钟信号 • RD、WR:系统读、写信号 • RESET: 复位信号。 • -CS: 片选信号。 • C/D: 控制/数据端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 接口与工作方式 • 与发送有关的连线: • TXD、TXC、TXE、TXRDY • 与接收有关的连线: • RXD、RXC、RXRDY • 其他信号: • DTR(数据终端准备好) • DSR(数据装置准备好) • RTS(请求传送) • CTS(清除传送)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同步或异步方式 • 编程--工作方式字 字符长度 校验位 同步控制、异步停止位长度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 编程-- 命令指令 • TXEN 允许发送,1为允许,0为屏蔽 • DTR 数据终端准备好,高电平将迫使器件的-DTR端输出低电平 • RXE 允许接收,1为允许,0为屏蔽 • SBRK 送间歇字符,1为迫使器件的TXD为低电平,0为正常工作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 编程-- 命令指令 • ER 出错复位,1为复位PE、OE、EF标志 • RRS 请求发送,高电平迫使器件的-RTS输出0 • IR 内部复位,迫使8251A为方式指令格式 • EH 异步方式时不起作用,同步方式时启动搜索同步字符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 编程--状态寄存器 • FE 帧错误,只用于异步方式,当字符结尾没有检测出停止位,此标志置位。 • OE 溢出错误,下个输入字符变为可用前,如CPU没把字符读走,此标志OE置位。 • PE 奇偶校验错。 • TXRDY 在数据缓冲器空时置位。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 应用—ISA系统扩展8251A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 应用--8251A构成一个RS-232电平的接口 • 传送波特率为4800 • 采用查询方式发送 • 中断方式接收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 应用—发送程序流程 • 波特率系数为16,发送和接收时钟为76.8kHz • 字符长度为8bit,偶校验,二位停止位,(方式选择字为7EH) • 命令指令:允许发送、接收、错误复位。(命令字15H)
可编程接口电路 – 8251A • 应用—接收程序流程 • 接收到数据后进入中断程序 • 接收时必须判断错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