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 likes | 1.07k Views
第三章:燃料与燃烧. 影响到:经济性、功率性、平稳性、公益性、可靠性、起动性等. 3-1 发动机的燃料. 3-2 燃料的使用特性. 3-3 燃烧热化学. 3-4 燃烧的基本知识. 3-1 发动机的燃料. 液体燃料:石油类燃料, 汽油,柴油,煤油等。. 气体燃料: CNG , LPG ,甲醇、乙醇、二甲醚等。. C 原子数对石油产品特性的影响. 分子结构对燃料性质的影响. 1 、烷烃 正构物:直链饱和结构,温度超过 300 度易断链氧化, C 原子数越 多倾向越明显。
E N D
第三章:燃料与燃烧 影响到:经济性、功率性、平稳性、公益性、可靠性、起动性等 3-1 发动机的燃料 3-2 燃料的使用特性 3-3 燃烧热化学 3-4 燃烧的基本知识
3-1 发动机的燃料 液体燃料:石油类燃料,汽油,柴油,煤油等。 气体燃料: CNG,LPG,甲醇、乙醇、二甲醚等。
分子结构对燃料性质的影响 1、烷烃 正构物:直链饱和结构,温度超过300度易断链氧化,C原子数越 多倾向越明显。 异构物:支链饱和结构,高温不易氧化。 异构物是构成汽油的主要成分,正构物是构成柴油的主要成分。 2、烯烃 带有双键或三键的直链结构,是不饱和链状烃。 常温下,化学稳定性差,长期保存易形成胶质。高温下比烷烃难氧化,产生爆燃倾向性小。在汽油中占一定比例。
3、环烷烃 C原子环状排列,两端C原子直接相连。 形成过氧化物的倾向小,不易产生爆燃,在汽油中占一定比例。 4、芳香烃 含H最少,具有双键和环状结构,难以氧化,抗爆性极强。 常在汽油中掺加苯以提高抗爆性。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柴油 2、汽油 3、醇类燃料 4、气体燃料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柴油 以凝点标号 高于环境最低温度5度 柴油机磨损腐蚀 燃料喷射 柴油存储、运送、使用 评价柴油自燃性 燃烧完善程度及启动性能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十六烷值 评价柴油自燃性好坏 十六烷值 压力升高速度 着火延迟期 着火延迟期短,混合气 工作柔和 冷起动性 粘度 蒸发性 燃料分子量 排气冒烟 燃油经济性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十六烷值的测定 测量燃料十六烷值 的CFR发动机 the American Cooperative Fuel Research Committee. 燃料研究联合协会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十六烷 ┼ α-甲基苯 容易自燃 最不容易自燃 十六烷值为100 十六烷值为0 自燃性 待测柴油 所配置混合液 测量燃料十六烷值的 CFR发动机 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比 十六烷值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馏程 表示柴油蒸发性,用燃油馏出某一百分比的温度范围来表示 50%馏出温度 温度低,轻馏分多,蒸发快,有利于混合气形成 过低,易形成大量油气混合气,着火压力猛增,工作粗暴 90%馏出温度 重馏分的数量,蒸发性不好,燃烧不及时 和不完全 95%馏出温度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3、粘度 燃料流动性尺度,影响柴油喷雾质量 雾化油滴平均直径 粘度 燃烧不及时或不完全 燃油消耗率增加,排气带烟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二、汽油 关键性指标:辛烷值、馏程 1、辛烷值 辛烷值高,抗爆震的能力强 抗爆性对汽油来说非常重要,希望自燃性差,抗爆性好 (抗暴添加剂——四乙铅——已禁止使用) 辛烷值是评价汽油抗爆性好坏的指标 以辛烷值标号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辛烷值的测定 测量燃料辛烷值 的CFR发动机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正庚烷 ┼ 异辛烷 容易爆震 抗爆性好 辛烷值为0 辛烷值为100 抗爆性 待测汽油 所配置混合液 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比 辛烷值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馏程和蒸汽压 评价汽油蒸发性的指标 温度低: 容易冷车启动 温度过低: 管路中容易形成蒸汽,形成气阻,使发动机断火 温度低: 挥发性好,在较低温度形成大量混合气,缩短暖车时间,过度工况,及时提供充足混合气 温度低: 重质成分少,挥发完全,有利于燃烧 温度过高: 重质成分多,易形成积碳,稀释机油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3 新型燃料的使用特性 1)醇类燃料的使用特性 (1)醇类燃料的特点 热值低,含氧量大; 汽化潜热数值大,沸点低; 有毒性、腐蚀性; 抗爆震性好,润滑性差; 如以混合燃料方式使用,与汽、柴油的相溶性差。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醇类燃料的特点 热值低,含氧量大; 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不到汽油的一半,所以两者的混合气热值都差不多,从而保证发动机动力性能不致降低。由于热值低,酒精汽油的燃油消耗率比普通汽油高,不过热效率并不比普通汽油低,而且其混合气比汽油混合气还稀。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醇类燃料的特点 汽化潜热数值大,沸点低; 醇的汽化潜热是汽油的三倍左右,混合燃料蒸发汽化,可以促使进气温度进一步降低,增加了充气量,提高了功率。但困难的是,在使用中需予以强预热。醇的沸点低,产生气阻的倾向比汽油大,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醇类燃料的特点 抗爆震性好,润滑性差; 醇具有高的抗爆性能,加醇的混合汽油可提高燃料的辛烷值,这对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极为有利。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醇类燃料的特点 与汽、柴油的相溶性差。 在常温下醇难溶于汽油,混合不匀的燃料使发动机运转不稳定。为此,需要加入适量的助溶剂,以利于醇与汽油相互溶解。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醇类燃料的特点 有毒性、腐蚀性; 甲醇对视神经有损伤作用,其混合燃料有一定的毒性,在储运及使用中要注意安全。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醇类燃料的使用方式 混合燃料方式 双燃料方式 纯燃料方式 氧添加剂 燃料电池燃料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3)醇类燃料的使用特性与使用方式有关; 目前没有统一认识;对其固有的理化特性及品质应该有要求。如热值、沸点、密度、腐蚀性和含水量等,乙醇汽油有关于品质的国家标准。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气体燃料的使用特性 气体燃料可分为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及工业生产中的气体燃料。 天然气是以自由状态或与石油共生于自然界中的可燃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等。 天然气用于汽车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压缩天然气(CNG)。通常以20MPa压缩储存于高压气瓶中; 一种是液化天然气(LNG),将天然气以-162℃低温液化储存于隔热的液化气罐中。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1)气体燃料的特点 热值低; 常温下为气态,携带不方便; 形成混合气容易; 抗爆震性好,润滑性差; 废气排放好。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天然气燃料的优点: l)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O排放量少,未燃HC成分引起的光化 学反应低,燃料中几乎不含硫的成分,从全球环保的角度看,比电 动汽车的SO2排放量要低。 2)辛烷值高达130,可采用高压缩比,获得高的热效率。 3)燃烧下限宽,稀燃特性忧越,在广泛的运转范围内,可降低NOx生 成,进而也可提高热效率。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天然气燃料的优点: 4)由于是气体燃料,低温起动性及低温运转性能良好,进而在 暖机过程中, 不需要在使用液体燃料时所必要的额外供油,不完全燃烧成分少。 5)天然气燃料运用性好,可采用油气双燃料供应方式,也可采用电控混合气 或电控天然气喷射方式工作。它适用于轻型车,也适用于柴油车。 6)将天然气应用于柴油车,固体微粒的排放率几乎为0,(微粒排放 是当今柴油车排放治理中突出的困难),从而达到低公害车的标准。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气体燃料的使用特性 天然气燃料的缺点: 1)因为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储运性能比液体燃料差。一次充气 行驶距离短,长途汽车应用有一定困难,但用于城市内车辆是可 行的,其实它比一次充电的电动机车的行驶距离要长得多。 2)由于储气压一般达20MPa高压,使燃料容器加重。 3)由于呈气体状态吸入,使发动机体积效率降低,与液体燃料相比 (如汽油),单位体积的混合气热值小,功率下降近10%。
3-2 燃料的使用性能 2)气体燃料的使用特性 (2)气体燃料的使用方式 纯燃料方式; 双燃料方式; 混合燃料方式; 燃料电池。 (3)气体燃料的使用特性与使用方式有关;有国家标 准,但使用性能指标不全面。
3-3 燃烧热化学 1、1kg 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Lo 2、过量空气系数α、空燃比A/F 3、燃烧产物的数量变化
1、1kg 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Lo 燃油在气缸中燃烧情况极为复杂,本质上是激烈的氧化反应。这里只从质量守恒角度,研究燃油和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不涉及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不管燃烧过程多么复杂,在燃烧分析中总需要提供有关燃料、空气及其产物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 。
燃油成分的表示: 发动机所用的汽油或柴油主要由碳、氢、氧组成,其它成分如氮、硫等含量不多,在热计算时不考虑,如以gC、gH、gO分别表示 1 kg燃油中所含碳、氢、氧的kg数,即用质量百分数%表示,则:
空气成分的表示: 发动机中燃油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1kg 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L0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 碳燃烧: 氢燃烧:
所以,gC (kg)碳与gH (kg)氢完全燃烧所用氧气为: 1kg燃料完全燃烧理论空气量:
kmol 氧气 kmol 氧气 以kmol 为单位计算理论空气量,则: 1 kg 碳完全燃烧需要: 1 kg 氢完全燃烧需要: 所以,gC (kg)碳与gH (kg)完全燃烧所用氧气为:
gO (kg) 氧折合为kmol 单位: 1kg燃料完全燃烧理论空气量: 以m3为单位计算理论空气量,则在标准状态下,1 kmol空气具有体积为 22.4 m3(标)。故
常规燃料的理论空气量 汽油的平均质量成分为: gC = 0.855;gH =0.145;gO=0.000 柴油的平均质量成分为: gC =0.870; gH =0.126; gO =0.004 可得汽油和柴油的理论空气量分别为14.9(kg 空气 / kg汽油)和14.5(kg空气 / kg柴油)。
2、过量空气系数 理论空气量是指理论上使燃油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发动机实际循环中,1 kg 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数量并不总是等于理论空气量Lo。 用过量空气系数 α表示实际供给空气的数量L与理论空气量Lo之比
为使燃油完全燃烧,实际供给空气的数量应该不小于理论空气量,即α 1。 过量空气系数是反映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实际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即 L= Lo ,则α=1; α< 1时,表示浓混合气; α> 1时,表示稀混合气。 过量空气系数 α 与发动机类型、混合气形成方法、燃料的种类、工况(负荷与转速)、功率调节的方式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