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花蓮縣立新城國中 101 學年度兒少保宣導

主講人:曾金龍校長 101 年 10 月 11 日 ( 四 ). 花蓮縣立新城國中 101 學年度兒少保宣導. 兒少保護對象 : 包括無依、家庭重大變故、受暴、受虐、遭受非法侵害、不當對待或有受害之虞者。 兒少保護內涵:宣導防治、通報、調查評估、緊急安置、福利補助申請、資源轉介服務、家庭處遇及重建等保護輔導服務,賴公私部門網絡合作,方能共竟其功。. 兒童及少年保護的定義. 高風險家庭 受虐及家暴問題 性侵害 / 懷孕 性騷擾 情緒問題 非行行為. 兒童及少年保護的範圍. 定義:因遭遇經濟、教養、婚姻、醫療等問題,致兒童及少年有 未獲適當照顧之虞 的家庭。.

Download Presentation

花蓮縣立新城國中 101 學年度兒少保宣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講人:曾金龍校長 101年10月11日(四) 花蓮縣立新城國中101學年度兒少保宣導

  2. 兒少保護對象:包括無依、家庭重大變故、受暴、受虐、遭受非法侵害、不當對待或有受害之虞者。兒少保護對象:包括無依、家庭重大變故、受暴、受虐、遭受非法侵害、不當對待或有受害之虞者。 • 兒少保護內涵:宣導防治、通報、調查評估、緊急安置、福利補助申請、資源轉介服務、家庭處遇及重建等保護輔導服務,賴公私部門網絡合作,方能共竟其功。 兒童及少年保護的定義

  3. 高風險家庭 受虐及家暴問題 性侵害/懷孕 性騷擾 情緒問題 非行行為 兒童及少年保護的範圍

  4. 定義:因遭遇經濟、教養、婚姻、醫療等問題,致兒童及少年有未獲適當照顧之虞的家庭。定義:因遭遇經濟、教養、婚姻、醫療等問題,致兒童及少年有未獲適當照顧之虞的家庭。 高風險家庭

  5. 家庭成員關係紛亂或家庭衝突 貧困、單親、隔代教養以致兒少未獲適當照顧 家中成人罹患精神疾病,或具有藥癮、酒癮而未就醫 負擔家計者非自願失業或重複失業 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 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紀錄 其他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之因素 高風險家庭:評估指標

  6. 家庭暴力定義:發生在配偶(包括前夫妻、同居人、男女朋友)、親子、手足、姻親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家庭暴力定義:發生在配偶(包括前夫妻、同居人、男女朋友)、親子、手足、姻親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 兒少虐待的施虐者,有77%是自己的父母親,90%以上是自己的照顧者 家庭暴力與虐待

  7. 身體虐待:照顧兒童及少年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體傷害,而導致兒童及少年死亡、外型毀損及身體功能損害或喪失身體虐待:照顧兒童及少年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體傷害,而導致兒童及少年死亡、外型毀損及身體功能損害或喪失 疏忽照顧:指嚴重或長期忽視兒童少年的基本需要,或使其面對極大的危險(如強迫工作) 精神虐待:指危害或損害兒童情緒或智力發展的行為及態度模式(羞辱、驚嚇、孤立或漠視兒童的情緒需要) 家暴與虐待的類型

  8. 遺棄:父母或是他們的監護人沒有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讓他們的生命遭受威脅遺棄:父母或是他們的監護人沒有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讓他們的生命遭受威脅 性侵害:任何人對於兒童或少年進行強制性交或猥褻,或對於未滿16歲之兒童少年進行合意性交或猥褻,都構成性侵害犯罪,需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進行通報。 家暴與虐待的類型

  9. 身體指標:不明原因的淤傷或傷痕 心理指標:情緒或智能發展遲緩、容易自責、自我概念低落 行為指標:上課不專心、成績退步、自我傷害、欺負同學、逃家或逃學等 家暴與受虐的辨識

  10. 學習到用暴力解決衝突 • 即使孩子只是目睹暴力,但其實已成了暴力的受害者 • 自殺行為、反社會行為、成為虐待家暴者的比例增加 • 產生自卑、經常性焦慮、憂鬱等狀況 家暴與受虐的影響

  11. 定義: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定義: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 1.讓人產生「主觀不舒服」性聯想的故意行為 2.違背被害人意願 3.透過言詞、非言詞或身體接觸的方式 性騷擾

  12. 兒童及少年不得從事之行為(兒少福利法§43)兒童及少年不得從事之行為(兒少福利法§43) 一、吸菸、飲酒、嚼檳榔。 二、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 質。 三、觀看、閱覽、收聽或使用有害其身心健康之暴力、血腥、 色情、猥褻 、賭博之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 片、光碟、磁片、電子訊號 、遊戲軟體、網際網路內 容或其他物品。 四、在道路上競駛、競技或以蛇行等危險方式駕車或參與其 行為。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 應禁止兒童及少年為前項各款行為。 任何人均不得供應第一項之物質、物品予兒童及少年。 其 他

  13. 兒童及少年不得出入之場所(兒少福利法§47)兒童及少年不得出入之場所(兒少福利法§47) 兒童及少年不得出入酒家、特種咖啡茶室、成人用品零售業、限制級電子 遊戲場及其他涉及賭博、色情、暴力等經主管機關認定足以危害其身心健康之場所。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應禁止兒童及少年出入前項場所。 第一項場所之負責人及從業人員應拒絕兒童及少年進入。 其 他

  14. 禁止兒童及少年不當工作(兒少福利法§48)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應禁止兒 童及少年充當前 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或從事危險、不正 當或其他足以危害或影響其身心發展之工作。 任何人不得利用、僱用或誘迫兒童及少年從事前項之工作。 其 他

  15. 兒少福利法§49 任何人對於兒童及少年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遺棄。 二、身心虐待。 三、利用兒童及少年從事有害健康等危害性活動或欺騙之行為。 四、利用身心障礙或特殊形體兒童及少年供人參觀。 五、利用兒童及少年行乞。 六、剝奪或妨礙兒童及少年接受國民教育之機會。 七、強迫兒童及少年婚嫁。 八、拐騙、綁架、買賣、質押兒童及少年。 九、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猥褻行為或性交。 十、供應兒童及少年刀械、槍砲、彈藥或其他危險物品。 十一、利用兒童及少年拍攝或錄製暴力、血腥、色情、猥褻或其他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之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磁片、電子訊號、遊戲軟體、網際網路內容或其他物品。 其 他

  16. 兒少福利法§49 十二、對兒童及少年散布或播送有害其身心發展之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電子訊號、遊戲軟體或其他物品。 十三、應列為限制級物品,違反依第四十四條第二項所定辦法中有關陳列 方式之規定而使兒童及少年得以觀看或取得。 十四、於網際網路散布或播送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之內容,未採取明確可行之防護措施,或未配合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之防護機制,使 兒童或少年得以接取或瀏覽。 十五、帶領或誘使兒童及少年進入有礙其身心健康之場所。 十六、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自殺行為。 十七、其他對兒童及少年或利用兒童及少年犯罪或為不正當之行為。 其 他

  17. 兒少保護三級預防 最後防線 一一三救援 緊急醫療 兒少保護 次級預防 高風險家庭 初級預防 社福體系 人亡 受虐致死 攜子自殺 家變 離婚、失 業 意外、重大疾 病、入獄服刑等 家破 兒少虐待 家庭暴力

  18. 老師能做什麼 若能經由老師對兒童少年保護的了解,強化學生的 自我保護意識,教導正確的預防原則及應變能力, 則可避免傷害的發生,甚至因老師對受虐學生即時 的處理、協助,讓他們擺脫暴力、身心恐懼的夢魘。

  19. 學生不論是無意間透露或是直接告知老師他/她有學生不論是無意間透露或是直接告知老師他/她有 需要公權力介入保護的情況時,應立即安排可保護 個人隱私的空間深入瞭解。由於兒童、少年判斷事 件本質的是與非、嚴重性、影響程度的能力相對不 足,且加害者可能是熟悉的家人,因此在敘述或面 對老師的詢問時,學生的心情可能是忐忑不安、充 滿焦慮與擔心。 當學生告訴老師他/她受到家暴/性侵害/被疏忽等對待時,老師該如何處理?

  20. 老師與學生會談瞭解時,可以向學生討論他/她想保密的原因,是擔心政府無法協助?擔心和家人分開?或其他的擔憂。老師與學生會談瞭解時,可以向學生討論他/她想保密的原因,是擔心政府無法協助?擔心和家人分開?或其他的擔憂。 當老師瞭解緣由後,可以再跟學生進一步解釋法令的規定、可能的處理流程,討論可以因應的方法等。若討論後學生依舊強烈表達希望保密的意願時,老師應同理學生的心情,或許他/她還沒有準備好,並尊重學生的想法,但告訴他/她,您會隨時留意、關心,如果發生急迫的情況時,您仍會作適當的處理。 當學生希望保密時,老師可以如何處理?

  21. 老師如何蒐集資訊? 為了蒐集更多具體的資訊,提升兒童少年陳述的可信度,提高 通報表填寫的完整度,老師可以採用的方式為: 1.需在可以保護隱私的空間進行詢問,避免讓兒少感到不自在或害怕。 2.使用簡短、單純、一般性的問句,如「小明,你身上怎麼會有傷痕?是誰打你的?」,以減少兒少誤解語意的情況發生。 3.若詢問的問題是關於兒少的被害事件,問題內容若能比較符合他們的知識與經驗,有助於提升陳述的正確性。 4.面對猶豫不決的兒少時,除了盡量給予安全感外,千萬不要有施加壓力情形,如果學生顯得支支吾吾、面透難色,建議可以先讓學生離開,老師再與家長聯絡,有助於瞭解事件的樣貌。

  22. 身為責任通報人,法律賦予教師的角色是「通報」,因此只要發現疑似家庭暴力、性侵害、需國家保護的學生,且符法條或相關規定之指標,就應通報,交由社政單位判斷是否開案或轉介相關單位協助。身為責任通報人,法律賦予教師的角色是「通報」,因此只要發現疑似家庭暴力、性侵害、需國家保護的學生,且符法條或相關規定之指標,就應通報,交由社政單位判斷是否開案或轉介相關單位協助。 要不要通報?

  23. 面對家長的情緒,老師、校方除避免以言語、態度激面對家長的情緒,老師、校方除避免以言語、態度激 化外,應以堅定的態度、語氣委婉的方式明確告知家 庭暴力、疏忽、虐待等行為是法律明定禁止的,並表 明通報的立場與責任。除了讓家長知道法律的規定, 也可以使其瞭解政府可以協助解決家庭所遭遇的困境, 讓家長不會片面的認為校方與公部門的行為是不友善 的。 家長懷疑學校通報,到學校理論時,應該如何處理?

  24. 通報後,如經主管機關判斷需開案處理時,會有主責通報後,如經主管機關判斷需開案處理時,會有主責 社會工作者進行相關處遇、資源聯繫等事宜。若學校、 老師欲瞭解該名兒童、少年的情形,可打電話至主管 機關,表明身份,由主責社會工作者說明。惟因屬於 保護性案件,有時社會工作者會基於保密立場,不方 便透露細節,如安置地點,也需老師的體諒與包含。 學校通報後,如何知悉或掌握個案後續處遇情形?如社政單位介入協助後,是否有相關聯繫管道可定期瞭解個案最新狀況?

  25. 此外,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9條規定,若兒童、少年此外,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9條規定,若兒童、少年 已經安置,安置期間,兒童及少年之父母、原監護人、 親友、師長經主管機關許可,得依其指示時間、地點 及方式,探視兒童及少年。不遵守指示者,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得禁止之。主管機關為前項許可時, 應尊重兒童及少年之意願。 學校通報後,如何知悉或掌握個案後續處遇情形?如社政單位介入協助後,是否有相關聯繫管道可定期瞭解個案最新狀況?

  26. 老師在處理學生的兒少保護案件中,可扮演: 1.傾聽者:同理學生的感受,有耐心地聽學生敘述,釐清心中的疑問、安撫不安的情緒。 2.通報者:蒐集相關資訊,通報主管機關。 3.協助者:在公權力介入處遇階段,老師可以協助安排主管機關訪視、提供相關背景資料等。 4.支持者:通報後的處理流程,對學生而言應該是陌生的,老師除了事前的解釋、安撫外,在處理過程中也可以扮演支持的角色,如時常與學生聊天,抒發他/她的想法等。如果學生的情緒較不穩定,亦可以請輔導處協助,安排心理諮商等課程。 老師在兒少保護案件中,扮演角色為何?

  27. 依法,教育人員為責任通報者,因此,若無正當理由不依法,教育人員為責任通報者,因此,若無正當理由不 通報使得兒童、少年陷於危險者,將面臨以下裁罰: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61條:違反第34條第1項 無正當理由者,依法應處新台幣6,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鍰。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2條第1項:違反第50條第1項 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6,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鍰。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36條:違反第9條第1項 之規定者,處新台幣6,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鍰。 如果沒有通報,會受到何種處罰?

  28. 老師和學生相處時間長,所建立的師生情感及對學生的了解,使得教師容易觀察出學生受虐或異常的舉止,同時也是學生願意吐露隱情的對象。老師和學生相處時間長,所建立的師生情感及對學生的了解,使得教師容易觀察出學生受虐或異常的舉止,同時也是學生願意吐露隱情的對象。 若老師懷疑學生有被虐待情事時,可依下面的處置作完善的處理。 老師能做什麼

  29. ㄧ、獲知後立即處理 (1)保持冷靜:盡量不要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憤怒、 震驚和驚慌失措。 (2)安撫當事人情緒,了解暴力事件發生經過前後, 須先予慰藉,使情緒恢復穩定避免再給予刺激。 (3)鼓勵學生說出問題:循序漸進地問學生一些事, 並且讓學生知道你站在他這一邊支持。 老師能做什麼

  30. 二、立即通報【注意保密原則,避免二度傷害!】二、立即通報【注意保密原則,避免二度傷害!】 1.廿四小時全國婦幼保護保護專線:113 2.關懷e起來通報網: https://ecare.moi.gov.tw 三、堅守行政保密原則。 四、配合協助社會工作人員進行兒童少年保護工作   時提供相關資料。 老師能做什麼

  31. 每52分鐘,就有一名孩子身心受創! • 每8天,就有一名不幸的孩子失去生命! • 因為您的通報,「今天」就有27名孩子可以 • 得到及時的保護,讓他/她平安地長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