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妇科教研室. 主讲人 李朝平. 第三章 女性生殖生理.       (重点) 目的要求: 1. 熟悉女性一生各期的 生理特点 。 2. 掌握 经、带、胎、产、乳 的生理现象。 3. 掌握 月经 产生的机理,了解 月经周期 的调节。 4. 熟悉 生理性带下 及其产生机理。 5. 熟悉 妊娠 机理及生理现象。 6. 了解 临产、新产及哺乳 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 女性各期生理.

april-cas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总 论 妇科教研室 主讲人 李朝平

  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生理       (重点) 目的要求: • 1.熟悉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 2.掌握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现象。 • 3.掌握月经产生的机理,了解月经周期的调节。 • 4.熟悉生理性带下及其产生机理。 • 5.熟悉妊娠机理及生理现象。 • 6.了解临产、新产及哺乳的生理特点。

  3. 第一节 女性各期生理 •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4. 现代分期: 一、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 三、儿童期: 四、青春期: 五、性成熟期: 六、围绝经期: 七、老年期: 从受精后及受精卵在子宫内种植生长发育成熟的时期 婴儿出生后的4周内称为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以后至12岁左右的阶段为儿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10-19岁)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性成熟期又称生育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即中医从“三七”至“七七”之年(21岁~49岁),历时30年。 包括绝经前期、绝经、绝经后期三个阶段。自然绝经通常是指女性生命中最后一次月经后停经达到1年以上者,最后一次月经即称绝经。 老年期一般指60岁以后的妇女。

  5. 第二节 女性生理特点 月经生理 带下生理 妊娠生理 产育生理 哺乳生理 • 女性的生理特点: 经、带、孕、产、乳。 • 产生机理: 脏腑、天癸、经络、气血与胞宫的协调作用。 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核心

  6. 一、月经生理 • 定义: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以月为期,经常不变。 (一)生理现象: • 初潮:14岁(11-16岁)绝经:49.5岁(45-55岁) • 周期:28-30天(±1周) 经期:3-7天 • 经量:50-80 ml经色:暗红 • 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 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 痠、乳胀,情绪易波动。

  7. 特殊月经现象: 并月、居经、避年、暗经、激经 • 生理性停经: 妊娠期、哺乳期 初潮后1-2年,绝经前1-3年

  8.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的年龄阶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 脏腑与月经 天癸与月经 气血与月经 经络与月经 胞宫与月经

  9. 月经产生的机理示意图 肾气盛 肝 脾 气血 和调 气血 和调 天 癸 至 心 肺 任脉通太冲脉盛 带脉 督脉 胞宫 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10. 1.脏腑与月经 肾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肾为主导。 • 肾藏精,主生殖。 • 肾为天癸之源。 • 肾为冲任之本。 • 肾为气血之根。“血之源头在于肾”,“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 • 肾与胞宫相系(通过胞脉、胞络和冲任督脉)。 • 肾与脑髓相通,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

  11. 肝“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 • 肝藏血、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 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任,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的调节。 • 肝经又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 乙癸同源 水能涵木 • 肝与肾 子母之脏 主司开合 互滋互制

  12. 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主中气,具统摄血液、固摄子宫之功 胃-互为表里 肾-先后天互生,源泉不竭 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又通过 胞脉与胞宫相联。 肺 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参与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13. 2.天癸与月经 • 天癸男女皆有,源于先天肾,靠后天水谷精气滋养。 • 天癸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一种阴精。 • 对女性,天癸随肾气的盛或衰,通过调节冲任、胞宫,主宰月经的潮或止以及司生殖。 •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 •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 气血来源于脏腑。气血和调,经候如常。 3.气血与月经

  14. 4.经络(冲任督带)与月经 • 循行路线 •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带脉络胞而过。 • 功能作用 • 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 • 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之阴液。 •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属肾络脑,又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脉气的平衡协调。 • 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 在天癸的作用下,冲任督带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正常状态。

  15. 5.胞宫与月经 胞宫受肾、天癸、气血、冲任督带的调节,主司子宫的藏泻。血海满盈,满而自溢,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综上所述,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与胞宫,是月经产生机理的要素和生理基础。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其中心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着月经的产生。

  16. 二、带下生理 定义: • 广义:带脉以下之疾。泛指妇产科疾病。 • 狭义: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 “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

  17. (一)带下的生理现象 • 润泽女子阴户和阴道的黏液。 特点:无色、无臭,质粘而不稠。 初潮后较明显,经前、经间期、妊娠期稍多,绝经后减少。 作用:润泽、充养阴道与阴户,抵御外邪。

  18. (二)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 带下的产生是脏腑、津液、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 脏腑与带下 肾者水脏,主津液,“盖白带……精之余也。”脾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 • 经络与带下 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一身之阴液。督脉总督诸阳,主温化阴液。带脉约束诸经,“带脉通于任督” 。 • 胞宫与带下 景岳:“盖白带出自胞宫。” 《血证论》:“带脉下系胞宫。” 故带下的产生是在肾气、天癸作用和脾气健运下,受任脉所司,督脉温化,带脉约束,布露于胞宫,润泽于阴窍的生理现象。

  19. 三、 妊娠生理 • 妊娠: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 (一)妊娠机理: “男女媾精” • 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胞宫、胞脉、胞络正常。 • 条件:男精壮,女经调。 • 时机:“两精相搏”合于“的候”。

  20. 正常精液的标准:精子密度:≥20.0×106/ml; 活动力:≥25% A级活动力, ≥50% A+B级活动力;形态≥30%头形态正常;精浆量≥2.0ml;PH:7.2~7.8;生物化学:正常;白细胞:少于1×106/ml;培养:阴性,即细菌数少于1千/ml。 • 少精子指精子密度少于2千万/毫升;弱精子指向前运动的精子(A类和B类)少于50%或A类运动的精子少于25%;畸形精子指头部形态正常的精子少于30%;

  21. (二)妊娠生理现象 • 停经; • 脉滑,尺脉按之不绝; • 早孕反应; • 乳房变化:乳胀、乳晕着色; • 子宫增大; • 下腹膨隆,孕3个月可于耻骨上触及宫底 • 胎动胎心:4个月始自觉胎动,5个月后闻及胎心音。 • 胎体

  22. 四、产褥生理 计算预产期:末次月经(首日)月加9或减3,日加7 (阴历加14)。 (一)分娩:胎儿和胎衣从母体阴道娩出的过程。 1.临产征兆: • 释重感:妊娠足月,胎位下移. • 假宫缩: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 见红:在接近分娩时,部分产妇可见阴道有少量的血 性分泌物排出,称为见红。

  23. 2.临产诊断: 临产开始的标志是规律而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有进行性的宫口扩张和先露部下降。 从伴有宫口进行性开大的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胎盘和胎膜)完全娩出为止称总产程。临床上将全部产程分为3期。 (1)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指自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的一段时间,又称宫颈扩张期或开口期。 1)规律宫缩: 2)宫口开大: 3)胎头下降: 4)破膜:

  24. (2)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指宫口开 全至胎儿娩出的一段时间。 (3)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指从胎儿 娩出至胎盘娩出的一段时间。 3.影响分娩的因素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因素。

  25. (二) 产褥 产褥期——分娩结束后的 6 周。 新产后——分娩后的第一周。 生理特点:多虚多瘀。 生理现象: • 产后 1-2 日内微热、自汗、畏寒、怕风; • 腹痛:产后1—2日内,子宫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腹痛, • 脉象:产后脉象较产前缓滑(每分钟60—70次左右) • 泌乳: • 恶露:产褥期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称恶露。产后 10天内排出血性恶露。

  26. 五、哺乳生理 • 顺产后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内分泌初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新生儿所需。 • 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 • 乳汁为气血化生。 • 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则。 • 哺乳期8-10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27. 女性生殖生理特点及其产生机理示意图 主 气 生而即有 出自胞宫 肺 和调 盛 带下 冲任督带 心 通 化生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脾 温 血溢子宫 统 胞 宫 主 月经 血 约 藏 肝 血化精 精生血 两精相搏 妊娠 精 藏 日满即产 肾 化 产育 至 盛 肾气 天癸 胞宫乳房 相联属 哺乳 肾为冲任之本 胞络者系于肾、肾以系胎 肾司乳房 上为乳汁 肝气调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