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808 Views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 国际收支平衡曲线与国内外市场同时均衡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 — 弗莱明模型. 0. 10.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 影响进出口的因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用公式表示为:. 0. 影响出口的因素: 本国与外国的相对价格 汇率 外国的国民收入 影响进口的因素有: 汇率 本国的国民收入(与进口成正比例变化). 边际进口倾向与进出口净额. 忽略其他因素,进口 M 主要受到本国国民收入的影响,而且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E N D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 国际收支平衡曲线与国内外市场同时均衡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0
10.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 影响进出口的因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用公式表示为: 0 • 影响出口的因素: • 本国与外国的相对价格 • 汇率 • 外国的国民收入 • 影响进口的因素有: • 汇率 • 本国的国民收入(与进口成正比例变化)
边际进口倾向与进出口净额 • 忽略其他因素,进口M主要受到本国国民收入的影响,而且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 边际进口倾向是指总产量或总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能够引起的进口需求增加的数量,也即进口增加量和引致它增加的收入或产量增加量之比。 • 进出口净额与总产量或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如下函数表示: 10-1 m为边际进口倾向
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产量的决定 • 考虑到进出口时,一国总需求变成: 10-2 • 结论:当存在进口时,对本地产品需求的增加为
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产量的决定 • 在对外贸易发生时,一个国家的均衡产量为: 10-3 • 均衡产量为: 10-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自发支出乘数 • 最初均衡的GDP: • 自发支出增加 : • 自发支出乘数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自发支出乘数 •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越是倾向于消费外地或外国产品,本地产品的需求就越少,本地生产的扩张也就越是受到限制。 •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初始自发支出的增加对本地GDP的刺激作用越大;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初始自发支出的增加对本地GDP的刺激用越小。
10.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10.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 • 开放经济中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 会计恒等式: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国民储蓄(S),需求来自于国内投资(I)和净资本流出(NCO)。 实际利率调节着可贷资金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利率与可贷资金供给成正比例关系,与需求成反比例关系。
r (S) r* (I + NCO) 均衡数量 图10-1 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 开放经济中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0
外汇交易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 会计恒等式: NX=NC0 • 恒等式的两端代表外汇交易市场的两边。 • 净资本流出代表美元的供给(把美元看成是外汇),因为资本流出时要先把美元换成资本流入国的货币,所以市场上产生了对美元的供给。 • 净出口代表对美元的需求,因为外国想要进口美国的商品必须用美元购买,所以市场产生了对美元的需求。
外汇交易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 净出口受实际汇率的影响,且和实际汇率成反比例关系。 • 净资本流出受实际利率的影响,且和实际利率成反比例关系,与实际汇率无关。
E 外汇供给NCO E* 外汇需求NX 0 均衡数量 美元数量 图10-2 外汇市场的均衡 外汇交易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 外汇市场均衡时的恒等式: 可贷资金市场均衡时的恒等式: • 净资本流出(NCO)是外汇市场与可贷资金市场之间的联系变量。 • 美国共同基金购买100万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时,美国形成了100万美元的净资本流出。这100万美元要先在可贷资金市场获得,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加100万美元。接下来这100万美元要在外汇交易市场换成日元,这样外汇交易市场就供给100万美元。
实际利率r 0 净资本流出 NCO < 0 NCO > 0 图10-3 净资本流出曲线 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r r E NCO S r* E* r* I+NCO NX NCO 0 0 0 C* C* A图 可贷资金市场 B图 净资本流出 C图 外汇市场均衡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 A图可贷资金市场均衡时确定均衡的市场利率,B图由均衡利率确定净资本流出数量,C图由净资本流出量和净出口确定均衡的汇率。
利用模型分析政府政策和事件对开放经济的影响利用模型分析政府政策和事件对开放经济的影响 • 分析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 第一步分析政府政策及特殊事件影响到的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 第二步分析影响导致供给或需求曲线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第三步用供给和需求模型分析需求或供给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均衡点的变动。
NCO1 NCO0 E r r S1 S E1 R* R* E0 r* r* I+NCO NX NCO 0 0 0 C1 C1 C0 C0 A图 可贷资金市场 C图 外汇市场均衡 B图 净资本流出 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开放经济的影响 • 政府扩大支出,引起A图的可贷资金供给减少,进而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引起B图的净资本流出减少;进而导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减少,导致C图汇率上升,把贸易余额推向赤字。
政府限制贸易政策对开放经济的影响 r r s • 政府限制贸易的政策使得每一个汇率水平下净出口增加,净出口曲线从NX0上升到NX1,但是对可贷资金市场和净资本流出没有影响。因此限制贸易政策最终导致汇率上升,净出口不变。 r* r* NCO I+NCO 0 B图 净资本流出 A图 可贷资金市场 NCO E E1 NX1 E0 NX0 C图 外汇市场
为什么限制贸易政策不能改变净出口? • 限制贸易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导致净出口上升,净出口代表对外汇的需求,即外汇需求增加,导致实际汇率上升,汇率上升反过来导致出口的下降,所以最终净出口不变。 • 当美国对汽车产业实行配额时,引起汽车产业净出口上升,但是也会引起汇率的上升,汇率的上升导致其他产业出口下降,最终净出口不变。 • 会计恒等式:NX = NCO = S-I 由于贸易限制政策不能改变储蓄和国内投资,所以也不能改变净出口。
政治事件对开放经济的影响 S r • 一国政治动荡会引起资本外逃,即B图本国的净资本流出增加。由此引起A图的可贷资金需求曲线移动,最终利率上升。净资本流出增加引起外汇供给增加,导致C图汇率下降,最终引起净出口上升。 r2 NCO2 I+NCO2 r1 I+NCO1 NCO1 B图 净资本流出 0 A图 可贷资金市场 0 NCO1 NCO2 E E1 E2 NX 0 C图 外汇市场
案例分析:俄罗斯1998年的金融危机 • 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俄罗斯经历了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 • 从国内因素来说,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持续恶化。 • 俄罗斯自1991年实行改革以来,生产大滑坡已持续了7 年之久。 • 此外,俄罗斯预算赤字规模过大。 • 发行国债和举借外债成为俄罗斯政府弥补赤字的重要手段。 • 其债务总额滚雪球般迅速增大,而且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内外债结构极不合理。
案例分析:俄罗斯1998年的金融危机 • 除了经济上的危机之外,俄罗斯还出现了政治危机。不仅引起投资者对俄政局的不安,引发了信任危机,更是直接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 从国外因素来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出口的恶化。
案例分析:俄罗斯1998年的金融危机 • 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俄罗斯经历了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 • 从国内因素来说,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持续恶化。 • 俄罗斯自1991年实行改革以来,生产大滑坡已持续了7 年之久。 • 此外,俄罗斯预算赤字规模过大。 • 发行国债和举借外债成为俄罗斯政府弥补赤字的重要手段。 • 其债务总额滚雪球般迅速增大,而且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内外债结构极不合理。
10.3国际收支平衡曲线与国内外市场同时均衡 • 国际收支平衡时: NX = NCO • 国际收支平衡被称为外部平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平衡被称为内部平衡。
r r BP r0 r0 r1 r1 NCO C0 C1 Y0 Y Y1 A图 净资本流出曲线 D图 BP曲线 NX NX 45°线 NX1 NX1 NX0 NX0 NX C0 C1 NCO Y Y1 Y0 B图 45°线 C图 净出口曲线 图10-8 BP曲线的推导 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曲线)
国内国外市场的同时均衡 BP • 在E点IS曲线给出了在现行汇率下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利率和收入,LM曲线给出了使货币市场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利率和收入水平,BP曲线给出了在给定汇率下使国际收支平衡的收入和利率。不在E点的任意的利率和收入组合,都不是国内外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 r LM E r* IS 0 Y* Y 图10-9 BP-LM-IS模型
10.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假设:该经济体是一个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 r BP r* 0 Y 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的 BP曲线
10.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政府政策对小型开放经济的影响分为两种: • 浮动汇率制下对小型开放经济的影响 浮动汇率制下,政府政策不需要考虑对汇率的影响 • 固定汇率制下对小型开放经济的影响 固定汇率制下,政府的政策需要考虑对汇率的影响
浮动汇率制度下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r • 政府扩大支出使得均衡点从A移动到B。B点代表的国内利率高于世界市场利率,所以引起资本流入增加,直到重新等于世界市场利率为止。同时净资本流出下降导致外汇供给减少,汇率上升,导致净出口下降,从而国内总需求下降,财政政策无效。 LM B BP r* A IS2 IS1 0 Y 图10-10 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效应
浮动汇率制度下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政府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均衡点从A移动到B,引起该国的利率低于世界市场利率,导致净资本流出增加,直到利率重新等于世界市场利率。进一步引起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增加,汇率下降。汇率下降引起净出口上升,均衡点引动到C点,货币政策有效。 r IS2 LM1 IS1 LM2 C A r* BP B 0 Y 图10-11 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效应
固定汇率制度下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假如汇率固定为1美元兑10元人民币, A、市场上均衡汇率水平为1:5,那么套利者会用1美元向央行兑10元人民币,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兑2美元获利,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收回了1美元,向市场供给了10元人民币,这个过程会持续到套利机会消失,即固定汇率水平为止。 B、市场上的均衡汇率为1:15,套利者先用1美元换回15元人民币,再把人民币卖给央行,换回1.5美元,这个过程会持续到套利机会消失,即固定汇率水平为止。
固定汇率制度下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引起国内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得资本流入增加,最终导致利率下降直到等于世界市场利率。净资本流出减少使得外汇市场汇率上升,固定汇率制下套利者行为会增加本币供应,导致LM曲线移动,最终均衡点为C点,国内总需求增加。 r IS2 LM1 IS1 B LM2 A r* C 0 Y 图10-12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固定汇率制度下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r • 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均衡点从A移动到B,引起利率下降,进一步导致资本流出增加,直到国内利率等于世界市场利率。同时资本净流出增加导致汇率下降,固定汇率制下套利者行为会使本币供给减少,LM曲线回移到A点,所以货币政策无效。 LM1 IS1 LM2 A r* B 0 Y 图10-13 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应
限制性贸易政策对固定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的影响限制性贸易政策对固定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的影响 • 固定汇率制 • 优点:贸易商不用担心汇率变化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 • 缺点:需要充足的外汇储备;僵化的汇率制度有可能导致币值高估;政府的政策唯一服务于维持汇率稳定。 • 浮动汇率制 • 优点:不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以自由运用货币政策。 • 缺点:汇率的巨大变化会影响到国际贸易。
限制性贸易政策对固定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的影响限制性贸易政策对固定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独立货币政策选择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同时拥有这三项。 固定汇率制 独立货币政策 资本完全流动
案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主动性的影响案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主动性的影响 • 近几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自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呈现加速升值态势。 • 汇率波动会通过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 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国际热钱大量流入,再加上国际贸易顺差不断上升,我国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
案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主动性的影响案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主动性的影响 •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为了维持币值的稳定,需要大量购进外汇,抛出人民币,这无疑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 • 为了防止货币供给增长过快而引发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又需要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等对冲措施来吸纳过多的流动性,这使得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冲外汇的被动工具,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而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案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主动性的影响案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主动性的影响 • 我国对外汇的管理实行的是结售汇制度,商业银行通过结售汇业务会获得大量的人民币头寸,再加上商业银行本身所吸收的居民储蓄的强劲增长,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明显过剩。 • 商业银行过剩的资金会涌入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使得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造成债券收益率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此时的市场利率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的实际状况,更不能发挥其作为重要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不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本章小结 •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支出。进口M和国民收入成正向变化,出口和收入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净出口 NX=X-mY。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国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带来的进口的增加量。 • 由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的支出部分花费在进口商品上,所以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支出倾向变为(c-m),c为边际消费倾向,m为边际进口倾向。国内自发支出的乘数也变为
本章小结 •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贷资金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储蓄的每一单位都流向了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投资I,另一个是国外投资NCO。所以可贷资金市场的恒等式为国民储蓄等于国内投资加上净资本流出。利率是可贷资金的价格,调节着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 开放经济条件下,当资本流出时,产生了对本国货币的供给,当商品流出时产生了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因而净资本流出代表着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而净出口代表着外汇市场上对外汇的需求。实际汇率调节着外汇的供给和需求。
本章小结 • 由于净资本流出既是可贷资金市场的需求又是外汇市场的供给,所以净资本流出是外汇市场和可贷资金市场的纽带。 • 当政府发生财政赤字时,减少了国民储蓄,导致国内利率上升,净资本流出下降,外汇供给减少,汇率上升,净出口趋向于赤字。当政府实行贸易限制政策时,只会引起汇率的上升,并不改变贸易余额。资本外逃会引起逃出国的货币贬值,利率上升,虽然有利于出口贸易,但是妨碍长期的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是指内部和外部的同时均衡,即使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也使得国际收支达到均衡。 • 对于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来说,其国内利率水平和世界市场的利率水平是一致的。
本章小结 • 对于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来说,政府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因为货币政策唯一服务目标为维持汇率的稳定。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无效,因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效果被汇率的上升所带来的进口增加所抵消,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因能够降低汇率而增加出口,从而增加了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