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594 Views
请做好. 上课准备. 第十一章 基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 复 习 基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遗传的中心法则. 第二节 DNA 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RNA 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五节 基因工程. 复 习. 基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的分子基础. 一、 核酸的分类与功能. 二、 DNA 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三、 RNA 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四、 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 返 回. 主菜单. 核酸的分类与功能 ——. 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糖核酸 ( RNA ):. Pr 合成的直接模板. m RNA.
E N D
请做好 上课准备
第十一章 基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 • 复 习基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遗传的中心法则 第二节DNA 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RNA 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五节基因工程
复 习 基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的分子基础 一、核酸的分类与功能 二、DN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三、RN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 返 回 主菜单
核酸的分类与功能 —— 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糖核酸 (RNA): Pr合成的直接模板 • m RNA (信使 RNA ) • t RNA (转运 RNA ) 活化与转运AA 充当装配机,提供场所 • r RNA (核蛋白体 RNA) 脱氧核糖核酸(DNA): 遗传的物质基础 • 基因就是染色体中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的功能片段 (即: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碱基序列) 返 回 主菜单
二、DN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一)分子组成 A、G、T、C 和脱氧核糖及磷酸 Chargff 规律 • 一种生物体所有体细胞DNA的碱基组成均相同 (亲缘相近的生物,其碱基组成相似;反之亦然) • 同一种生物体内,DNA分子的 A = T / G = C (同一生物的DNA分子中嘌呤碱与嘧啶碱总量相等) (二)分子结构 1、一级结构 —— DNA链中 A、T、C、G 的序列 • 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以 磷酸二酯键 相连 返 回 主菜单
2、空间结构(二级结构) —— 双螺旋结构 (1)结构要点: • 逆向平行双螺旋 • 两链之间有特定的碱基互补规律(碱基配对) A — T ( 通过两个氢键相连 ) G — C ( 通过三个氢键相连 ) •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依靠碱基对间的氢键 (2)生物学意义: • 提出了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DNA的复制机理 • 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分子基础 返 回 主菜单
A T G C 示意图
腺嘌呤(A) 胸腺嘧啶(T) 鸟嘌呤(G) 尿嘧啶(C) 示意图 返 回 主菜单
三、RN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一)分子组成与结构特点: 1、组成: A、G、U、C及少量稀有碱基(m7- G) 核 糖、磷 酸 RNA链中A、G、U、C 的序列 2、一级结构: 3、组成与结构特点: • 多为单链结构,且碱基组成较不规律 • 含有稀有碱基(由主要碱基修饰而来) 返 回 主菜单
(二)三种 RNA 分子组成与结构特点 1、t RNA —— 活化与转运 AA (1) 一级结构的共同特点 (2) 二级结构 —— 三叶草形 • 3-末端:CCA-OH (携带AA的部位) • 反密码环顶端:反密码子 (识别mRNA上特定的密码子) 返 回 主菜单
氨基酸臂 反密码环 3’- 末端 5’- 末端 返 回 主菜单 示意图
2、m RNA ——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1) m RNA分子从5-端起读,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 所组成的一个三连码,决定某种AA,称为密码子。 (2) m RNA分子的首尾结构 • 5’- 端(首部): m7Gppp (7-甲基尿苷三磷酸) poly-A • 3’- 端(尾部): (多聚腺苷酸) 3、r RNA ——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起“装配机”的作用 • RNA中含量最多(80%) • 是RNA与多种蛋白质结合生成的核蛋白体 • 在胞浆中起“装配机”的作用 返 回 主菜单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 (一)变性 核酸双链间氢键断裂,双链结构解开形成 两条单链的的过程 1、概念 变性因素: 加热及化学处理(有机溶剂等) 2、特性 —— 伴有高色(增色)效应 • 高色效应 在260 nm 的紫外吸收增强 • 熔点(Tm) DNA 达到 50% 变性时的温度 DNA分子中 G-C 组份愈多, Tm 值就愈高 DNA分子就愈稳定。反之亦然。 返 回 主菜单
(二)复性 因变性而解开的两条单链,在温度缓慢下降时 重又聚合成双链结构,这一过程叫作复性 1、概念 2、特性 • 复性时伴有低(减 ) 效应 (即在 260 nm 的紫外吸收减弱) • 复性又称 “退火” • 变性后若温度迅速下降,则不发生复性 (三)分子杂交 分子杂交是以核酸的变性和复性为基础 1、概念 不同来源的两条核酸单链,若有大致相同的碱 基互补顺序,经退火处理,可形成杂交双链。 • 分子杂交可发生在 DNA-DNA、DAN-RNA和 RNA-RNA 返 回 主菜单
第一节 遗传的中心法则 第二节 DNA 的生物合成 (一)复 制 (二)逆 转 录 (三)DNA的损伤和修复 主菜单
第一节 遗传的中心法则 复制 转录 翻译 DNA DNA mRNA 蛋白质 逆转录 基因遗传 基因表达 复制 • 以 DNA 为模板,指导 DNA 合成的过程 • 酶 D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DDDP) • 原料 d NTP 转录 • 以 DNA 为模板,指导 RNA 合成的过程 • 酶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DDRP) • 原料 NTP 返 回 主菜单
第二节 DNA 的生物合成 一、复制 —— 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的 1、半保留复制 概念和模式 • 概念和模式 • 实验证明 —— 同位素 15N 实验 • 应具备的条件 母链 DNA : 作为模板(3’ 5’) 四种 dNTP: 作为原料 相应的酶类: DDDP 等 一小段 RNA: 作为 DNA 聚合引物 • 模板链的走向 (3’ 5’) 新链合成的方向(5’ 3’) 返 回 主菜单
—— 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 解旋和解链酶类、引物酶等 2、参与复制的酶类 (1)引物酶 • 一种特殊的 RNA 聚合酶 • 该酶以 DNA 为模板、NTP为原料, • 催化一段引物 RNA 的合成 • RNA引物:为DNA合成提供 3'- OH (2) 解旋和解链酶类 • 解链酶: 沿着复制叉,促进两条互补链分离 • 解旋酶(拓扑异构酶): 解旋,克服扭结现象 • 单链结合蛋白: 固定已分离解旋的单链,便于复制 返 回 主菜单
(3)DNA 聚合酶 • DNA 聚合酶Ⅰ —— 聚合、填空、修补 • DNA 聚合酶Ⅲ —— 聚合、填空、修补 (复制时起主要作用的酶) DNA 聚合酶Ⅰ是一种多功能酶 —— 聚合、填空、修补 • 填空 充填冈崎片段之间的间隙 • 修补 具有 5’ 3’外切酶的作用 (切除引物和损伤部位) (4)DNA 连接酶 连接冈崎片段 返 回 主菜单
3、复制的过程 参与的物质 ( 解链酶、解旋酶和单链结合蛋白) 模板 DNA 先解链解旋 引物酶作用,以NTP为原料 合成RNA引物 ( 引物酶、NTP ) dNTP存在下由DNA聚合酶Ⅲ催化, 在RNA引物基础上合成DNA新链 ( DNA聚合酶Ⅲ 、dNTP ) DNA 聚合酶Ⅰ外切作用切除引物 ( DNA 聚合酶Ⅰ、 dNTP ) (空缺部位再由该酶发挥填补作用) DNA 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 形成完整的DNA 分子 ( DNA 连接酶 ) 返 回 主菜单
模板链的走向 (3’ 5’) 新链合成的方向(5’ 3’) 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 进行连续复制的这一条新链 • 前导链 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 进行不连续复制的另一条新链 • 随后链 • 冈崎片段 随后链上所进行不连续复制而成的 DNA 片段 返 回 主菜单
二、逆转录 —— 以病毒 RNA 为模板,指导合成 含有全部病毒遗传信息的 DNA • 概念 模式 • 模式 • 酶与原料 RDDP / dNTP • 逆转录(酶)的意义 (1)逆转录酶存在于所有致癌RNA病毒中 (与病毒致癌有关) (2)对中心法则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3)有助于基因工程的实施 (用于获得目的基因) 返 回 主菜单
(三)DNA的损伤和修复 1、DNA的损伤 • 概 念 —— 紫外线照射 碱基和核苷类似物 抗菌素及其类似物 • 因 素 2、DNA的修复 —— 切除修复、 SOS 修复 重组修复、 光 修 复 • 修复方式 切除修复 • 主要修复机制 —— 切除修复 返 回 主菜单
第三节 RNA 的生物合成 一、转录的概念和条件 二、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三、转录的过程 四、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 主菜单
第三节 RNA 的生物合成 ( RNA 的生物合成 —— 转 录 )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转录把DAN的信息传递给RNA 一、转录的概念和条件 1、概念 以 DNA 为模板,指导 RNA 合成的过程 2、条件 • 酶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DDRP) DDRP • 原料 NTP • 模板链 DNA 二、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区别 返 回 主菜单
转录的起始 RNA链的延长 RNA链的终止与释放 三、转录的过程 酶与DNA模板的结合 DNA模板链、 因子、 亚基 亚基、NTP 蛋白 返 回 主菜单
mRNA 5’- 端(首部): m7Gppp poly-A 3’- 端(尾部): 连接外显子 切除内含子 四、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真核细胞) —— 以 mRNA 转录后的加工为例 加帽连尾 剪辑加工 hnRNA (核不均一RNA) • 加帽连尾 (具有编码功能的序列) • 剪辑加工 (不具编码功能的序列) 示意图 • 示意图 返 回 主菜单
第 四 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概 念 二、参与翻译所需的物质 三、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主菜单
翻译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以mRNA为模板,在其它RNA及因子 的参与下,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一、概 念 二、参与翻译所需的物质 mRNA tRNA rRNA 1、三类 RNA(mRNA、tRNA、 rRNA ) 2、20种编码氨基酸 (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 3、参与翻译的酶类 4、其它因子 起始因子、延长因子、终止和释放因子 K+、Mg+ ATP、GTP 返 回 主菜单
提供直接模板 mRNA ( 64种,分三类 ) • 密码子 密码子 1 个(AUG,兼蛋AA) 起始密码 AA信息码 61个 3个(UGA,UAA,UAG) 终止密码 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 密码子的特点 密码的简并性 密码无标点符号 ? 密码的通用性 密码的摆动性 返 回 主菜单
3-末端:CCA-OH • 反密码环顶端: 5' 3' mRNA 3' 5' tRNA • 活化与转运氨基酸 • tRNA的两个专用部位 (携带AA的部位) 反密码子 (识别 mRNA上特定的密码子) (识别 mRNA上特定的密码子) 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 摆动现象 3 1 U G I U I C I A tRNA 返 回 主菜单
rRNA • 核蛋白体 • 大亚基 ( rRNA ) 有转肽酶活性和两 个 tRNA 结合部位 由 RNA 和多种 蛋白质复合而成 给 位 ( P 位 ) 受 位 ( A 位 ) 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是蛋白质生物合成 的场所和装配机 • 小亚基 有mRNA 结合部位 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返 回 主菜单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酶类 • 氨基酰 - tRNA 合成酶 • 转 肽 酶 返 回 主菜单
氨基酰- tRNA 进 位 转 肽 移 位 三、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1、AA的活化 酶、 Mg+ ATP AA + tRNA 核蛋白体循环 • 起 始 2、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终 止 3、后期的加工与修饰 • 切除N-端的蛋氨酸 部分肽段的水解 • 氨基酸残基的修饰 二硫键的形成 返 回 主菜单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 1、干扰素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2、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链霉素:抑制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并导致错误阅 读mRNA密码。 四环素:与原核细胞30S亚基结合,抑制氨基酰-tRNA的 结合。 氯霉素:抑制原核细胞50S大亚基的转肽酶活性。 红霉素:与原核细胞 50S大亚基结合并抑制移位作用。 环己亚氨:抑制真核生物60S大亚基的转肽酶活性。 嘌呤霉素:是氨基酰-tRNA的类似物,结合在A位,造成 未成熟肽链的终止,对真、原核细胞均有效。 返 回 主菜单
poly-A UAA CGA ACU GCA AUG m7Gppp UGA UGA CGU UAC UAC 蛋 苏 苏 丙 蛋 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进 位 核蛋白体循环
转 肽 poly-A UAA CGA ACU GCA AUG m7Gppp UAC UAC UGA UGA CGU UAC 丙 苏 苏 蛋 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进 位 蛋 核蛋白体循环
转 肽 poly-A UAA CGA ACU GCA AUG m7Gppp UGA UGA CGU UAC 苏 苏 丙 蛋 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进 位 蛋 核蛋白体循环
转 肽 移 位 poly-A UAA CGA ACU GCA AUG UGA m7Gppp UGA CGU CGU UAC 苏 蛋 丙 丙 苏 蛋 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进 位 进 位 核蛋白体循环
转 肽 移 位 poly-A UAA CGA ACU GCA AUG UGA m7Gppp UGA CGU CGU UAC 苏 蛋 丙 丙 苏 蛋 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进 位 转 肽 核蛋白体循环
转 肽 移 位 poly-A UAA CGA ACU GCA AUG m7Gppp UGA CGU CGU UAC 苏 蛋 丙 苏 丙 蛋 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进 位 核蛋白体循环
转 肽 移 位 poly-A UAA CGA ACU GCA AUG m7Gppp UGA CGU CGU UAC 苏 蛋 丙 苏 丙 蛋 核蛋白体循环 ( 延 长 ) 进 位 移 位 核蛋白体循环 返 回 主菜单
返 回 主菜单
第五节 基因工程和聚合酶链反应 1. 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用人工方法将所要研究的基因(目的基因)在体 外与载体DNA结合成重组DNA,然后引入缩主细胞,筛选 出能表达重组DNA的活细胞,并加以纯化、传代、扩增 成为克隆。 2. 基因工程的简要步骤: 可归纳为分、切、接、转、筛五个字。 3. 聚合酶链反应: 体外DNA扩增法基本原理同DNA复制。 返 回 主菜单
3’ 5’ 3’ 5’ 3’ 5’ 5’ T G A C 3’ 5’ 3’ 5’ 3’ 5’ 3’ 5’ 5’ 3’ A A T 3’ 3’ A--T C C G C--G T T A T--A G G C G--C 5’ 5’ 5’ 3’ 3’ 半 保 留 复 制 返 回 主菜单
RNA – DAN 杂交体 病毒RNA转录的 DAN 链 病毒双链的 DNA 病毒双链的 DNA 病毒 RNA 病毒 RNA 示意图 逆 转 录 酶 作 用 返 回 主菜单
内切酶 外切酶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示意图 DNA损伤的切除修复 返 回 主菜单
• 全酶 —— 结合 DNA 模板 核心酶 —— 2 —— 转录的主要酶 • RNA聚合酶(转录酶)—— DDRP • 原核细胞中的 DDRP —— 有五个亚基组成的全酶 (2 ) —— 起始因子 返 回 主菜单
RNA转录 DNA复制 原 料 DNTP、(NTP) NTP 碱基配对 A与T,G与C U与A,G与C 催化的酶 DDDP DDRP 整个DNA分子的 二条完整单链 DNA分子上的某个 基因中的一条链 模 板 加工与修饰 不需要 在真核细胞内需要 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返 回 主菜单
m7Gppp poly-A 核 酶 核 酶 m7Gppp poly-A m7Gppp poly-A 5’- 端 外显子 内含子 3’- 端 m7Gppp poly-A 连接酶 返 回 主菜单 示意图 hnRNA内含子切除及外显子连接 示意图 hnRNA内含子切除及外显子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