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41 Views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五部分: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第六部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法 第七部分:制冷剂的选择. 第一部分:. 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室外机选型的修正. 设计篇. a. 不同温度工况的制冷、热量修正. 标准工况:. 制冷运转 室内温度: 27 ℃DB 19 ℃WB. 室外温度: 35 ℃DB. 制热运转 室内温度: 20℃DB.
E N D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50~130%)的理解—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五部分: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第六部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法 第七部分:制冷剂的选择
第一部分: 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室外机选型的修正 设计篇 a.不同温度工况的制冷、热量修正 标准工况: 制冷运转 室内温度: 27℃DB 19℃WB 室外温度: 35℃DB 制热运转 室内温度: 20℃DB 室外温度: 7℃DB 6℃WB
实际工况往往与标准工况不同,需要进行修正:实际工况往往与标准工况不同,需要进行修正:
b.管道长度和内外机高差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标准工况: 管道长度 5米 管道高差 0米
c.对热泵机组的除霜修正 设计篇
d.采用不同配管管径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配管管径减小时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e.间歇运行的修正 设计篇 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一般为间歇运行,故在选择室内机时要考虑一定的间歇附加,一般取基本负荷的20~30%,以便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
f. 特殊设置场所的负荷修正 设计篇 由于空调设备设置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室内或室外,导致换热器翅片积灰,从而影响运行效率…… 设计时可以考虑5~10%附加修正,注意外机迎风面的设置……内机过滤网应定期清洗
g. 内机和外机的修正 设计篇 室内机一般要按照室外机的实际能力核算最终能力 设计时建议根据计算负荷对外机和内机同时进行修正……
第二部分: 大容量室外机的应用
国内的相关研究报告 设计篇 论多联式空调机组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清华大学 彦启森 发表于《暖通空调》2002年第4期 相关连接: http://www.hvacr.com.cn/research/abc/lunwen/ntkt/200205-002.htm
相关论点 设计篇 2.1 关于多联式空调机组容量 为了宣传多联式空调机组的优越与万能,常用以下几点表达,即:多室外制冷压缩机的单一系统,可联接64台、128台甚至256台室内机,配管最长可达125m,室外机、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可为50m,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可达30m。且不论为了实现这种大系统的可靠运行,特别是针对由于环境温度过低与管路过长带来的液体回流、液态制冷剂再闪发和回油困难等问题,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回路与附件,致使系统复杂,更重要的是将造成过多能量消耗,以及系统难以稳定运行。 为什么能耗增加?一方面由于机组容量增加,实现系统各部件的最优化匹配有难度,致使能耗增加。例如,日本为了实现1997年12月京都会议决议,规定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制冷能效比(EER)为:制冷量小于等于4kW为4.12,小于等于7 kW为3.23,小于等于28 kW为3.07,可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管路过长,阻力损失大大增加,也将造成制冷压缩机能耗大为增加,各厂家对此均有说明,故不多述。总之,多联式空调机组容量不宜太大,额定制冷量以不大于56 kW为好,而且,室外机尽可能分散布置。
大容量室外机的应用: 设计篇 a.大容量的室外机可以被采用 ; b.系统内室内机的数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小容量内机不 宜过多; c.室内机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增加室内机的容量;减少控制 点的数量,提高运行时的内外机负荷比例。 大容量室内机的应用(5匹以上室内机): a.大容量的室内机的噪音增加,注意应用场合; b.大容量室内机减少了内机的数量,从室内换气次数方面讲, 舒适程度降低。。。。。。
第三部分: 室内、外机的配比的理解
SET-FREE 室外机匹配室内机数量
接驳总容量 设计篇 室内机接驳总容量= 50% ~130% !!!!!
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设计篇
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设计篇
设计篇 结论: 从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可以看出: a.压缩机的实际出力未达到额定的 130%; b.连接室内机的数量同样有限制; c.在同时使用系数较小的场合下超配是比较安全的;例如:功能多样的办公空间、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等。 d.设计时建议不超过 :120%……
第四部分: 风管机与新风机的使用范围
设计篇 普通风管机的处理能力:15~20kJ/Kg Δi=Ql/1.2G=14/(1.2X2220)=18.92kJ/Kg (以5匹风管机为例) 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35~40kJ/Kg Δi=Ql/1.2G=28/(1.2X2100)=40kJ/Kg (以10匹专用新风机为例)
设计篇 普通风管机的工作范围:
设计篇 专用新风机的工作范围:
设计篇 结论: 从i-d图可以看出: a.普通的室内机不能直接处理新风; b.系统中如采用普通风管机处理新风 的后果…… c.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大,但应注意工作范围:-5~43℃……
第五部分: 全热交换器 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风管室内机
风管机的噪音测试方法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6-2002
设计篇 1000 2000 1400
设计篇 结论: 从测试图可以看出: a. 风管室内机噪音标定值的测定方法; b.在实际使用中,侧吹方式应注意噪音的增加…… c.大容量的风管机应做消声处理;(具体做法) d.全热交换器的噪音比较大,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小风量的设备。
第六部分: 多联式空调系统 新风处理方法
a. 自然通风方式 优点:通过开窗或缝隙渗透换气, 简单方便,节省投资。 缺点:通风效果难以保证,属无组织 进风方式。 结论:不建议采用
b. 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 优点:热回收设备处理新风,运行节 能,简单方便,节省投资。 缺点:处理能力有限,效率约60%,噪音 高。室内状态点发生偏移,风管较 多,吸排气口距离的要求难以实现。 结论:设计时应注意需增加室内机的负荷,满足风口距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