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59 Views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 各要素通过 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 联系在一起。 地理环境 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 水. 土壤. 生物. 地貌.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距海远,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缺乏少河流. 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明显,形成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貌.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一、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E N D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 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联系在一起。 地理环境 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 水 土壤 生物 地貌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距海远,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缺乏少河流 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明显,形成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貌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一、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二、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地球上找不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地区;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70 60 自然带是否仅指植被? 自然带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55 40 35 30 25 10 10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气候,气候不同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 理想大陆自然带
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 自然带与纬线平行 1、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条件)
沿纬线(东西)方向更替 自然带与经线平行 2、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
70 60 55 40 35 30 25 10 10 读图分析:经度地带性在哪个纬度带表现最明显?为什么? 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沿纬度变化方向沿经线方向 沿南北方向 热量为基础 水分次之 E h g f D C B A 沿经度变化方向沿纬线方向 沿东西方向 水分为基础 热量次之 中纬度。因中纬度大陆最宽阔,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差异最明显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 冰雪带 高山草甸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5500m 4000m 3000m 2500m 500m
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原因 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____ 0.6°C 垂直差异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和当地平地自然带一致,向上按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布变化 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 如:乞力马扎罗山 ( 海拔5895米,3 °S) 麦金利山 (海拔6194米,63°N) 哪个自然带类型更多(即垂直自然带更明显)? 前者 垂直分带现象更明显
例1: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 西 侧是温带森林 例2: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 带 由地形起伏、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素影响 4、非地带性差异 地形起伏 海陆分布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纬度地带性) { 水平地带性 { 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 (经度地带性) {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E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冰原气候 冰原带 苔原带 苔原气候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 气 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带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北极圈 温带 草原带 北回归线 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