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16 Views
苏州河的变迁. 组长:许成恩 组员:张伟,田晓康,王益峰. 苏州河介绍:. 苏州河 两岸内侧是大片居民区,人口高度集中。航船和附近居民习以为常地将垃圾、废物弃于岸边河中,河道上经常可见大量废弃物四处漂浮。更为严重的是,沿岸工厂视苏州河为露天垃圾场,日日向河内大量排放废水、废物、废气,致使河水恶性污染日甚一日,终致发黑变臭。吴淞江从太湖南昌来,流至下游上海已成强弩之末,冲刷力极弱,无力将污水排向黄浦江及外洋,日积月累,苏州河终于变成了一条丑陋的“黑河”。. 沧海巨变 :.
E N D
苏州河的变迁 组长:许成恩 组员:张伟,田晓康,王益峰
苏州河介绍: 苏州河两岸内侧是大片居民区,人口高度集中。航船和附近居民习以为常地将垃圾、废物弃于岸边河中,河道上经常可见大量废弃物四处漂浮。更为严重的是,沿岸工厂视苏州河为露天垃圾场,日日向河内大量排放废水、废物、废气,致使河水恶性污染日甚一日,终致发黑变臭。吴淞江从太湖南昌来,流至下游上海已成强弩之末,冲刷力极弱,无力将污水排向黄浦江及外洋,日积月累,苏州河终于变成了一条丑陋的“黑河”。
沧海巨变: 2010年,它最终要实现的远大目标是要让河水永远地变绿、变清、使久已不见的海鸥通过错掠河面,已为绝迹的各种鱼虾能重新出没水波,两岸则形成绵延伸展、风光无限的绿色长廊和富于诗情画意及文化内涵的亲水建筑长带。在上海历史上,这是史无前例的回天之举,上海市民深切盼望着这一沧海桑田般的历史性巨变,终将美梦成真。
苏州河的治理历史: 1996年,上海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 1998年,苏州河整治一期工程全面开工。 2000年,基本消除了干流黑臭,龙舟赛成苏州河上一件盛事。 2001年,苏州河重现鱼类,其严重污染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 2003年,苏州河整治二期工程全面启动。 2005年,苏州河干流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到V类,生物种类和生物量大幅增加。 2005年4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奥地利2004年“能源(水资源组)全球奖”。 2006年6月,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等全国10个建设项目获首批“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荣誉奖,这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最高奖项。 2006年,整治三期工程实施以来,通过防汛墙改造、水系截污等工程,苏州河水质和环境进一步改善,并成为人水和谐的生活居住区。
苏州河的治理之道: 1998年,张效国到美国哈佛大学取经。一位教授给他两句话:第一、治理河流没有捷径可走,惟一的办法是截污;第二、治理河流需要很多钱。如同哈佛教授所讲,苏州河治理的核心和根本就是截污。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紧紧围绕截污治水这一核心。苏州河两岸北片、南片,以及与苏州河水系相通的虹口港、杨浦港地区,相关的工厂企业、畜牧场和居民生活区的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到河道,通过专用管道收集起来,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在苏州河北岸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每天截流140万立方米直接排入苏州河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为苏州河的治理奠定了基础。为了让苏州河达到水清的目标,二期工程重点推进沿岸市政泵站雨天排江量削减工程、中下游水系截污工程、上游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及河口水闸建设等4项工程,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届时,苏州河不仅干流水质稳定达到景观用水标准,主要支流也基本消除黑臭。
工程亮点: “苏州河河口水闸和雨水调蓄池是二期整治工程的两个亮点。”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有关负责人说,原来的吴淞路桥水闸只能单向挡水,新建的“河口水闸”能够灵活闭启。 苏州河属于双向流动的潮汐河流。整治前,有关部门曾做过试验,一个污水团在上海段水域要经过14天才能最终入海。如今有了河口水闸:涨潮时放下水闸,落潮时打开水闸,苏州河脏水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实现“流水不腐”。通过综合调水,改变了苏州河因涨、落潮造成的河水回流,让河水变成由西向东单向流动,从而充分调用上游相对清洁的水源,使苏州河上、下游的水量分别增加2.5倍和3.3倍,这对改善苏州河水质发挥了显著作用。 二期工程另一个重点是沿岸市政泵站雨天排江量削减工程,也就是常说的“雨水调蓄池”。下暴雨时,早期雨水会冲刷、携带大量污染物,直接排入苏州河就会发黑发臭。新建的“雨水调蓄池”可以把最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肮脏雨水储存起来,之后再输送到污水厂处理。现在容积为2.5万立方米的梦清园调蓄池已经建成,其余4个调蓄池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有7.52万立方米的初期雨水被收集处理后排放,大大减少雨水带来的污染。
大思路带来大成就: 成就从何而来?是大的思路。苏州河治理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系统规划、综 合整治。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苏州河治理的核心 和根本,就是采用了系统规划、综合整治的思路。综合治理内容包括: ——截污治污:1988年,苏州河开始了截污工程。 ——综合调水:正本清源,上海还想出了多种多样的治理手段。 ——两岸整治:随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展开,大量废弃和仍在使用的码头已 成为影响苏州河环境的一个顽症。 通过这样的综合整治,上海人的母亲河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从2000年开 始,龙舟比赛已经成为苏州河上的一件盛事。2005年4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项 目获得奥地利2004年“能源(水资源组)全球奖”。
新理念带来新效果: 在上海,与苏州河同样经历旧貌换新颜命运的,还有另一条河流——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家浜。 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昔日的张家浜,是一条支流紊乱、垃圾成堆、杂草丛生、蚊蝇肆虐的臭水沟。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张家浜一期综合治理工程被列为1999年上海市重大工程,结合市政改造,投入巨资,对张家浜6.8公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综合整治。 “张家浜的治理,用的是与苏州河完全不同的方法。最初开始整治时,是先把水抽干,然后疏浚河床,在底部还铺了一层有栅格的砖,再调入较干净的水源,使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三个月后,水体又开始出现黑臭。后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使河道生态循环逐步恢复的措施,包括曝气复氧、生态浮床、微生物等,使水质复清并得到了稳定。”这一负责人介绍说。 张家浜水环境治理,不仅保留了原来许许多多的小水系,还结合占地140.3公顷世纪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开辟了一个以张家浜水系为依托的人工湖泊。如今的张家浜,已变成了“水清、岸洁、有绿”的观光河道,中央湖岛、乡土田园、疏林草坪、音乐喷泉、鸟类保护等景区交相辉映,成为浦东一处独特的水边风景。
苏州河的启示: 众所周知,苏州河是上海污染最严重的一条城市河流。到过上海的人,都知道有一条黑如墨汁、臭气熏天的苏州河。它与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一样,成为工业污染破坏环境的象征,成为上海人民的耻辱。然而,苏州河在“昏迷”八十年后,何以能在今朝复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确立了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开始下大力气治理苏州河。198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和市长朱镕基,即领导实施了苏州河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此后,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200亿元巨资,不断加大治理力度,终于使苏州河治理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同时,尊重科学,依靠科学,也是苏州河复苏的重要因素。上海市立足于苏州河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说明其在城市建设方面日趋成熟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