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k likes | 1.27k Views
第三篇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 导语 物质代谢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和利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成分,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脉管系统。其中,消化系统摄取、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呼吸系统摄取氧、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产生并排出尿液;脉管系统则起到运送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的作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等加强。由于有这些结构保证,人体运动得以正常进行。. 第三篇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 第 四 章 消 化 系 统. 第 五 章 呼 吸 系 统.
E N D
第三篇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 • 导语物质代谢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和利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成分,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脉管系统。其中,消化系统摄取、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呼吸系统摄取氧、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产生并排出尿液;脉管系统则起到运送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的作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等加强。由于有这些结构保证,人体运动得以正常进行。
第三篇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 第 四 章 消 化 系 统 第 五 章 呼 吸 系 统 第 六 章 泌 尿 系 统 第 七 章 脉 管 系 统
第四章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1、组成: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2、功能: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供身体和生命活动所需,并将食物残渣排除体外。
第 一 节 概 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 包括消化管(中空性器官)和消化腺(实质性器官)。 消化系统的功能: 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以满足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的需要。
消化管的结构(以小肠为例) 第一层:粘膜层 为最内层,包括粘膜上皮、粘膜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功能。 第二层:粘膜下层 又称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和腺体。
第三层:肌织膜 除口腔、食管上端和肛门外肌织膜的括约肌属于骨骼肌外,其余各段均为平滑肌组织。肌层之间有肌间神经丛,与固有层中的粘膜下神经丛一起构成支配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 第四层:外膜 为最外层的薄层结缔组织,具有固定和保护器官的功能。在胃、肠的外膜表层还覆盖一层单层扁平上皮,较光滑,称为浆膜。
消化腺的结构 消化腺属内脏器官中的实质性器官,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前者散在消化管的管壁内(如口腔粘膜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分泌物直接排入消化管内;后者是独立的器官(如唾液腺、胰腺和肝),分泌物借导管排入消化管内。大消化腺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分隔为若干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随同结缔组织进入腺内。腺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由腺细胞组成的腺泡以及腺的导管称为实质,被膜和叶间与小叶间结缔组织称为间质。
内脏 内脏Viscera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大部分内脏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并通过管道与外界相通。内脏器官按基本构造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中空性器官一般呈管状或囊状,内有空腔,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等;实质性器官多为腺组织,无特有空腔,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或浆膜,以导管开口于中空性器官,如肝脏、胰腺、肾脏等。
腹部的分区 • 四条线: 上横线、下横线、左垂直线、右垂直线。 • 九个区: 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季肋区、 脐区、左外侧区、右外侧区、 腹下区、左腹股沟区、右腹股沟区。
右垂直线 左垂直线 右季肋区 左季肋区 腹上区 上横线 右外侧区 左外侧区 脐 区 下横线 右腹股沟区 左腹股沟区 腹下区
右季肋区 左季肋区 腹上区 右外侧区 左外侧区 脐 区 右腹股沟区 左腹股沟区 腹下区
第一 节 消 化 管 • 口腔 • 咽 • 食管 • 胃 • 小肠: • 大肠: 消化管 消化腺 • 小消化腺:各管壁内 • 大消化腺 • 唾液腺 • 肝 • 胰 上消化道 • 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下消化道 胃肠道 • 盲肠 • 结肠 • 直肠 • 肛管
消化系统 3、位置: 大部分内脏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 4、结构特点:(1)借管道与外界相通 (2)消化管为中空性器官 (3)消化腺为实质性器管
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六大组成部分: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二、消化管的功能: 产生运动,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 分界: 口裂(唇) 咽峡 颊 腭 口腔底
恒牙permanent teeth 乳牙deciduous teeth 切牙 切牙 尖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磨牙 智牙
牙的形态:牙冠、牙根、牙颈、牙腔。 牙的构造:牙本质、釉质、牙骨质。 6个月出牙→3岁出齐→6岁换牙→20岁完成。 牙式:恒牙1~8 ;乳牙Ⅰ、Ⅱ、Ⅲ、Ⅳ、Ⅴ
(1)牙的形态 :牙冠、牙根、牙颈 釉质 牙质(粘合质) 髓腔 (牙腔) 牙根管 根尖孔 (2)牙的构造: (3)牙周组织:牙周膜、 牙槽 骨、牙龈 (作用:保护、支持和固定)
2、舌(tongue):位于口腔底,由横肌纤维交织排列形成的肌性器官。具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功能。2、舌(tongue):位于口腔底,由横肌纤维交织排列形成的肌性器官。具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功能。 舌根 (1)舌的形态 分舌背、舌下面、舌侧缘。 (2)舌的分部 舌尖 舌体:占舌的前2/3,是界沟之前的可游离活动的部分。 舌根:占舌后的1/3。 界沟 舌体 舌尖
舌 tongue • 形态 • 舌背、舌根、舌体、舌尖 • 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 • 构造 • 舌肌 • 舌粘膜:舌扁桃体 舌乳头 • 舌苔
(3)舌的粘膜: 轮廓乳头 含味蕾 菌状乳头 舌乳头 叶状乳头 丝状乳头
1、 牙(tooth)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咬切、撕扯、研磨食物的功能,并辅助发音。 腭垂 腭舌弓 腮腺 舌根 舌下腺 下颌下腺
消化系统 2 1 4 DIGESTIVE SYSTEM 3 • 各消化管、消化腺的 • 位置 • 外形(分部) • 体表投影 • 结构特点 • 功能 胰 肝 6 5
咽鼓管咽口 二、咽:pharynx • 咽的分部、位置及各部的重要结构和交通。 • 腭扁桃体 、咽扁桃体 鼻后孔 咽鼓管咽口 咽峡 鼻咽 喉口 口咽 食管 喉咽
咽 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 位置: 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上达颅底,下平第6颈椎体下缘。
口咽: 腭扁桃体肿大 Ⅰ度 Ⅱ度 Ⅲ度
3 咽壁构造特点: 肌织膜为横纹肌,收缩时可使咽上提,咽腔缩小,挤压食团进入食管。 4 咽的重要性: 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部分,吞咽时,食物从口腔经咽进入食管;吸气时,空气从鼻经咽入后和气管。
三、食管 esophagus 位于脊柱前方,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与咽相续,下端续于胃的贲门,全长约25厘米,依其行程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 三段。
食管全程有三处较狭窄: 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和 咽的连接处,距中切牙 约15厘米; 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与 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 切牙约25厘米; 第三狭窄为穿经膈肌处距 中切牙约40厘米。 这些狭窄处异物容易滞留 也是肿瘤好发部位。
食管3个峡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狭窄 第二狭窄 第三狭窄 食管其始部 与左支气管交叉处 膈食管裂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