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72 Views
古體詩選.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題文補充資料. 一、歸園田居是五言古詩,韻腳有「稀、歸、衣、違」四 字,沒有對句,是寫實抒志詩。前六句是記述,後二 句是抒情,算抒情詩。 二、歸園田居是作者躬耕田畝的真實寫照,不矯飾、不虛 誇,言簡意賅,質樸純淨,真摯動人,是寫實詩。從 詩中可看出陶淵明任真自得、安貧樂道的懷抱。 三、本詩有敘事、描景與抒懷,詩風樸實無華。前六句重 在生活寫實後二句則重在言志。.
E N D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題文補充資料 一、歸園田居是五言古詩,韻腳有「稀、歸、衣、違」四 字,沒有對句,是寫實抒志詩。前六句是記述,後二 句是抒情,算抒情詩。 二、歸園田居是作者躬耕田畝的真實寫照,不矯飾、不虛 誇,言簡意賅,質樸純淨,真摯動人,是寫實詩。從 詩中可看出陶淵明任真自得、安貧樂道的懷抱。 三、本詩有敘事、描景與抒懷,詩風樸實無華。前六句重 在生活寫實後二句則重在言志。
作者生平 補充資料 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曾做過大司馬,祖父茂、父逸都做過太守,外祖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是個官宦世家。但到陶淵明時,家道已經中落, 非常貧困,不得不躬耕養母。這種家庭環境的陶養,對於陶淵明的人生是很有影響的。他青少年時期是有過壯志雄心的,很想展翅高飛, 從「猛志逸四海」、「少年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的詩句,就可以看出他的懷抱。但不幸他所遭遇的東晉時代朝政腐敗,社會愈來愈不安,單靠農田收入,已無法維持。淵明到二十七歲時,不得不去做一個小官江州祭酒。但這官位是閒職,不適合他的個性,只得辭職回家。不久江州知縣又請他去當主簿,他也辭而不就。三十三歲時,頗想有番作為,就投筆從戎於劉牢之的部隊,但卻被任為小小的參軍,兩年後又後悔而解甲歸田。一直到三十九歲,又任建威參軍五個月,聽說任彭澤令可大喝其酒,他就答應前往就任;但在官八十幾天,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掛冠求去,乾脆回去過著他田園生活。後世有人稱他是田園詩人。聽說他就任彭澤令後,就將縣公田一半用來種沭,以便釀酒。他曾謂親朋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到任八十多天,有個督郵來視察,屬下請淵明戴冠束帶,前往城外迎接,淵明很不樂意。那督郵是他的同鄉,是把妹妹嫁給郡守做小妾,而得到這個職位的,品格不高。淵明於是嘆道:「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便立即掛冠求去,並作<歸去來辭>一文,以現其志。
生難字詞表 1、草「盛」豆苗稀 「晨」間理荒「穢」 低頭拾稻「穗」 2、帶月「荷」鋤歸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3、道「狹」草木長 「但」使願無違:只要 4、 帶月「荷」鋤歸:用肩扛著
字形辨別表 1 「穢」:晨興理荒「穢」─ 雜草 「穗」:滴頭拾麥「穗」─ 穀類的花實 2 「沾」: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 浸濕 「拈」:「拈」花惹草 -- 以手取物
字音辨別表 1、「荷」:帶月「荷」鋤歸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2、「興」:晨「興」理荒穢 感到高「興」
相關網頁 http://neuro.ohbi.net/~huanyin/anfa_toa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