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05 Views
識別報告. 園藝二乙 22 林文昱. 蒲葵. 英文名稱: Fan Palm , Chinese Fan Palm , Fountain Palm , Bourbon Palm , Chinesische Livistone( 德 )
E N D
識別報告 園藝二乙 22 林文昱
蒲葵 • 英文名稱:Fan Palm,Chinese Fan Palm,Fountain Palm,Bourbon Palm,Chinesische Livistone(德) • 學名: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var. subglobosa (Hassk.) BeccariLivistona chinensis R. Br.Livistona subglobosa Martius.Saribus subglobosus (Martius) Hassk.Saribus subglobosus (Martius.) Hassk. inHoeven. & DeVries • 科名:棕櫚科(Arecaceae)蒲葵屬(Livistona) • 別名:扇葉蒲葵、散葉蒲葵、近球蒲葵、球蒲葵、木葵、鐵力木(廣東新語)、扇椰子、葵扇子、蓬扇樹、箑、枇榔(日)、古波、久波(琉) • 原產地:台灣龜山島、中國南部、日本、琉球 • 分佈:常用做庭園樹或行道樹。宜蘭龜山島。
莖:樹幹通直不分枝,株高可達 10~15 公尺,成株灰褐色,外表粗糙,莖上節與節間不明顯。 • 葉:單葉叢生於頂端,扇形深裂;葉柄具刺,葉柄成三角形,邊緣有鋸齒狀的刺;葉大且呈掌狀分裂,裂片成線形,葉端有分裂,有 76~120 片,先端 2 裂且向下懸垂,有光擇,綠色,葉柄長 1~2 公尺,葉鞘褐色,具纖維。而裂開的地方成弧形下垂。 • 花:穗狀圓錐花序,直立;苞片多數,筒狀,花軸很長,花黃色,兩性花(雌雄同株),黃白色小花密生,於晚春開放。 • 果實:果實藍綠色,長橢圓形,長 1.5 公分,成熟後變成黑褐色,內有種子一粒。
台灣肖楠 • 英文名稱:Taiwan Incense Cedar • 學名:Calocedrusmacrolepis Kurz var. formosana (Florin) W. C. Cheng & L. K. FuCalocedrus formosana (Florin) Florin Calocedrus macrolepis Kurz. var. formosana (Florin) Cheng & L. K. FuHeyderia formosana (Florin) LiLibocedrus formosana FlorinLibocedrus macrolepis Benth. var. formosana (Florin) Kudo • 科名:柏木科 (Cupressaceae )肖楠屬(Calocedrus) • 別名:臺灣肖楠、肖楠、肖楠柏、黃肉柏、黃肉仔、台灣翠柏、 黃肉樹、柏梔樹、台灣肖楠木,翠柏(中國樹木學),大鱗肖楠(經濟植物手冊),長柄翠柏(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原產地:中國、台灣特有種 • 分布:台灣中、北部之中、高海拔300公尺到2000公尺之間的山區,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最多,喜於向陽山坡,是台灣特有種。
莖:樹可達 50 公尺高,徑多在 2.5 公尺左右,樹型長圓錐狀,樹幹通直,樹皮薄,淡紅褐色,老時呈條狀剝落,樹枝水平伸展或斜上昇,小枝則略呈下垂或闊展狀。 • 葉:葉鱗片狀,4 枚合生,十字對生,扁平,長 1.5~2.5 公分,先端略鈍,表面深綠色,背面略帶有蒼綠色;其葉與紅檜或台灣扁柏相似,但其小枝甚扁平,節間明顯較長,側鱗片葉有下延狀基部。 • 花:雌雄同株,雄花毬單生於枝端,每毬具雄蕊 16~18 枚,每雄蕊具藥室 3 枚;雄球花有 6~8 對小孢子葉;雌球花約有 3 對珠鱗。 • 果實:毬果是圓錐狀的長橢圓形,長 1~1.5 公分,寬約 0.4 公分,有果鱗 3 對,中間一對最大,孕性;果柄長 0.6~0.8 公分;種子長橢圓形,長 1.1 公分,寬 0.4 公分,具有 2 不等長之薄翅,完全發育的翅幾與果鱗同長。毬果果鱗扁平等特徵與紅檜、台灣扁柏不同。
水柳 • 英文名稱:Water Willow • 學名:Salixwarburgii SeemenSalixglandulosa Seem. var. warburgii (Seem.) Koidz.Salixtetrasperma auct. non Roxb.:Burkill ex Forbes & Hemsl.Salixwarburgii O. Seem. • 科名:楊柳科(Salicaceae)柳屬(Salix) • 別名:河柳、水柳仔、水柳樹、沙柳、河柳、苦柳、皂柳、Harannel(泰雅) • 原產地:台灣 • 分布:台灣低海拔溪岸或荒廢地,最高可達 200 公尺處,3~40 年前隨處可見,現已較為少見。
莖:高可達 15 公尺,徑 2-~40 公分,樹皮灰色,老時有縱裂片及溝紋,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斜上昇,光滑無毛;小樹枝細長,幼時多少被有毛茸。 • 葉:單葉互生,卵狀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 6~9 公分,寬 2~3公分,先端銳尖或少數鈍,基部鈍,紙質,葉緣有細鋸齒,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粉白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9~13 枚;葉柄長 1~1.8 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 花:雌雄異株,雄葇荑花序密生,基部有葉,長 4~8 公分,斜上昇或近似斜上昇,花序軸有絨毛;苞片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0.15~0.25 公分,先端鈍,外面有絨毛,內面光滑無毛,有緣毛;雄蕊 3~6 枚;花絲細長,光滑無毛;花藥腎形;雌葇荑花序密生,基部有葉,長 3~6 公分,直立或斜上昇;花序軸有柔毛;苞片長卵形,外面有絨毛,有緣毛;子房棍棒狀,光滑無毛,長 0.1~0.15 公分,有子房柄;花柱短,柱頭 3 條,有毛茸;子房柄長 0.4~0.6 公分,光滑無毛。 • 果實:果實時葇荑花序長 7~12 公分;蒴果,紡鎚形,長 0.5~0.6 公分,種子被有柔毛。帶有棉絮稱柳絮。
大聚藻 • 英文名稱:Parrot's feather • 學名:Myriophyllum aquaticum • 科別:蟻塔科 • 別稱:青狐尾、布拉狐尾、羽毛草 、青鳳凰草 • 產地:原產於巴西、阿根廷、智利
特徵:生命力甚強,成長迅速。冬天,老葉會枯萎,枯葉為紅色。賞花期是春至秋季,為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水中莖多分枝。葉5-7枚輪生,羽狀排列,小葉針狀,綠白色;沉水葉絲狀,朱紅色。特徵:生命力甚強,成長迅速。冬天,老葉會枯萎,枯葉為紅色。賞花期是春至秋季,為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水中莖多分枝。葉5-7枚輪生,羽狀排列,小葉針狀,綠白色;沉水葉絲狀,朱紅色。
英文名稱:Silvery Messerschmidia • 學 名:Tournefortia argentea L. f.Messerschmidia argentea (L.) Johnston.銀毛樹(海南植物誌)Argusia argentea (L.f.) H.Hein • 科 名:紫草科(Boraginaceae)紫丹屬(Tournefortia) • 別 名:白水草、水草、山埔姜、山草、銀丹、銀毛樹(海南植物誌) • 原產地:熱帶亞洲、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熱帶澳洲及太平洋諸島;台灣產於恆春半島、蘭嶼、小琉球及綠島。 • 分布:生長在臺灣南北兩端沿海及蘭嶼、綠島的海濱珊瑚礁上、沙灘上。
莖:高可達 10 公尺高。樹皮灰褐色,小枝條、葉片、花序,都被有銀白色的絨毛;枝上具有顯著葉痕。 • 葉:葉呈輪生狀密集排列於枝條頂端,全緣,倒卵形,肉質性,兩面都密佈絨毛,長約 9~20 公分,寬約 4~8 公分,葉柄厚實但是很短,長約 0.5~2.5 公分。 • 花:花頂生,白色或是略帶淺粉紅,排成兩列,屬蠍尾狀聚繖花序;花萼、花冠都小徑約 0.5 公分,也都是 5 裂;雄蕊接近無柄,花藥約 0.15 公分長;子房 4 室,柱頭兩裂。花期 4~6 月。 • 果:果實球形核果,徑約 0.5~0.9 公分,初呈橄欖綠,隨著成熟顏色漸漸轉淡,最後終至白色或淺綠色,具軟木質,能藉海水傳播。
台灣櫸 • 英文名稱:Taiwan Zelkova,Japanese Zelkova • 學名:Zelkova serrata(Thunb.) MakinoCorchorus serrataThunb.Zelkova formosanaHayataZelkova tarokoensis Hayata • 科名:榆科(Ulmaceae )櫸屬(Zelkova) • 別名:櫸木、雞油、臺灣櫸、櫸榆、椎油、雞母樹、台灣鐵、光葉櫸樹,櫸樹(名醫別錄),光葉櫸(中國樹木分類學),雞油樹(經濟植物手冊),光光榆(秦嶺),馬柳光樹(陝西略陽) • 原產地:臺灣原生,中國、日本、韓國亦有分布。中國大陸產遼寧(大連)、陝西(秦嶺)、甘肅(秦嶺)、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和廣東。生於河谷、溪邊疏林中,海拔 500~1,900 公尺,在濕潤肥沃土壤長勢良好。 • 分佈:台灣全島海拔 300~2,500 公尺中低海拔山區之闊葉林中;中部中海拔地區常見。
莖:大喬木,高可達 30 餘公尺,徑 80~120 公分,樹幹通直;樹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呈不規則的片狀剝落。 • 葉:葉互生,略呈 2 列狀排列,卵形,卵狀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 3~10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或圓,或略呈心臟形,略歪形,糙紙質,葉緣有粗鋸齒或銳尖狀鋸齒,表面初為深綠而有光澤,後則為黃綠,背面顏色較淡,初有毛茸,後則脫落為光滑無毛狀,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 8~16 對,於背面隆起,嫩芽葉常呈鮮紅色;葉柄長 0.25~0.4 公分,有毛茸。秋、冬落葉前葉子變紅、黃。 • 花:花小形,單性而同株,多與葉同時長出,腋生於剛長出來枝條的葉腋,單生或少數雄花呈叢生狀;花萼闊鐘形,先端 5~6 淺裂,少數亦有 4 淺裂,呈覆瓦狀排列,徑 0.2 公分;雄蕊與花萼裂片同數,花絲直立而挺出;雌花多位於枝條先端葉腋,子房卵形,花柱 2 裂,內面乳頭狀;花與新葉共開,花被凹形,呈淡黃綠色,花色不明顯。花期 2~3 月。 • 果實:果實為核果,為歪斜的扁球形,徑 0.4~0.45 公分,先端有 2 尖突,基部鈍圓,有角稜隆起,未成熟時綠色,成熟時為灰褐色。花後即結果,果期 3~4 月。櫸和榔榆外形相似,但櫸是核果,榔榆是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