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k likes | 1.13k Views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 的行动纲领 —— 十七届六中全会 《 决定 》 解读. 重点讨论四个问题. 一、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四,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李长春对决定作出说明. (一) 《 决定 》 起草过程.
E N D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行动纲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行动纲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重点讨论四个问题 • 一、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 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四,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李长春对决定作出说明
(一)《决定》起草过程 • 4月下旬,经中央政治局批准,文件起草组正式成立。 • 5月上旬,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文件起草组还委托中央和国家机关29个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48个专题调研报告。 • 文件起草组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8月初,中央政治局决定将《决定》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决定》起草过程 • 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 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决定》征求意见稿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提出2112条意见,扣除重复性意见后为1498条。文件起草组对《决定》作出修改325处。 • 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再次审议《决定》。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两次会议精神,对《决定》进行修改,形成了报送全会审议的稿子。
(二)《决定》的总体框架 • 《决定》的总体框架,全文17000多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9个部分,分3个板块。 • 第一、第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主要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 •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6个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主要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 第九部分是第三板块,阐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进一步深化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 三、繁荣文化创作生产,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 四、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 • 五、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 • 六、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壮大文化人才队伍。 •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文化自觉,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文化自觉,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文化自信,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文化强国,真正通向文化自强之路,就必须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合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坚信自身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六中全会《决定》是文化自觉的产物
什么是文化? • “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汉代刘向《说苑》中的《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也,而后武力加焉。”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以文德教育被统治者,以化其“愚”,如若不为所动,则即以武力相加。可见,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最初涵义,是“以德教化”或“以文相化”。 • 辞海:“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什么是文化? • 帕米尔之美——文化是历史传统; • 老师的话——文化是价值观念; • 乘客坐车——文化是思维方式; • 国人火大——文化是社会心态; • 闯灯吐痰——文化是人文素质; • 入乡随俗——文化是社会环境; • 假冒伪劣——文化是道德水平; • 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化”、“化人”。
文化有什么作用? • “如果不过分认真地考虑‘世界’或‘宇宙’一词,我们就可区分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 • 也就是说,“第一世界”:物理世界;“第二世界”:精神世界;“第三世界”:客观知识世界或精神产品世界。——波普:《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引自赖辉亮、金太军著:《波普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219页。
文化有什么作用? • 在波普看来,人们按照主观观念或愿望去创造“世界3”对象,并不是随意的,凭空出现的,而是要以已有的“世界3”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也就是说,“世界2”是要受到现有“世界3”限制的,它规定着“世界2”的认识活动,这在科学研究中表现更为突出,充分说明了“世界3”对“世界2”的反作用。 • ——同上书,第226页。
日本《女学杂志》1894年8月号社论称:“勿言中国为大国。因何而知其为大国焉?答曰地理!面积3497700平方里、人口42388万!可悯可笑!此面积至少将分裂为六、七国,乃自然之趋向也。如瘫痪,如残疾,如中风之病人,苟血流不循环周流于全身,则五肢虽大,岂能谓身躯高大焉!?中国亦如斯,其人民无统一之语言,其帝王频繁更迭,君不见,正有数万之同志正觊觎当今之帝位焉!?如此之邦,何谓大国!?”(参见依田憙家:《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第23页)日本《女学杂志》1894年8月号社论称:“勿言中国为大国。因何而知其为大国焉?答曰地理!面积3497700平方里、人口42388万!可悯可笑!此面积至少将分裂为六、七国,乃自然之趋向也。如瘫痪,如残疾,如中风之病人,苟血流不循环周流于全身,则五肢虽大,岂能谓身躯高大焉!?中国亦如斯,其人民无统一之语言,其帝王频繁更迭,君不见,正有数万之同志正觊觎当今之帝位焉!?如此之邦,何谓大国!?”(参见依田憙家:《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第23页) 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统计,1899年时,日本经济只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1937年时,它所占比重已经达到了4%。而且这种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包含着相当多的科技含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两艘最大的战舰都在日本,这就是主机为15万马力、排水量均为6万4千吨的大和舰和武藏舰。制造如此巨大的高性能战舰,至少要有3000多种工业配合。能够显示日本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还有它的飞机制造业,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曾使美国人非常头痛高速灵活的菱式战斗机,日本人仅在紧张的战争年代就生产了10000余架。 大国 小国,强国 弱国
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五方面成就; • 四个“更加”; • 四个“越来越”; • 三个“关系”; • 八方面矛盾问题。
(一)五方面建设成就 • 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 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 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 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五、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成绩显著,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 • 电影——从多少年就那么几部到每年500多部(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 书籍——从没有书看到出版大国; • 电视——从一个频道到百花齐放; • 戏剧——从八个样板戏到目不暇接; • 歌舞——从老两口学毛选到明星辈出; • 歌曲——从毛主席语录到通俗流行; • 小品、相声、清口各种文艺形式异彩纷呈……
文化建设成就显著 • 2010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15个,博物馆2141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60个,文化馆3258个。广播电台227座,电视台247座,广播电视台2120座,教育电视台44个。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全年生产电视剧436部14685集,动画电视221456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2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4]95部。出版各类报纸448亿份,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74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07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9035万卷(件)。(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 2009年,六十年大庆隆重举行;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 2011年,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 • 2011年,西安园博会成功举办; • 中俄、中法、中意文化年活动成功举行; • 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
(二)四个“更加”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1、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 一天24小时,早点,往往是牛奶、面包;看报纸,《国际先锋论坛报》、《亚洲华尔街日报》;卫生用品,包括卫生纸,都是那几个国际品牌;衣服、鞋子,上面写的不是法文、英文,就是意大利文;住,各地的建筑标准都统一了;行,地铁、电梯也都是那几个公司的产品;大街上,闪烁着都是世界大公司的广告;音乐、电影,都是美国好莱坞的产品;书店里,到处都在卖《哈利·波特》;学校里,从幼儿园到博士,大家都在学英语。从这个意义上思考全球化,那么就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影响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什么力量在“转化”谁,谁被谁化掉啊?——龙应台
龙应台:“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 • 仔细看我这24个小时的生活内容,就可以发现代表“全球化”的东西中,99%是西方的影响,是西化,然后再仔细看西化的内容,譬如说物质的品牌,非常高的比例是美国的东西。所以对我们而言,所谓全球化的内涵其实是一种“美国化”的过程。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 文化作为人文素质,制约着人力资源的质量; • 作为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 作为社会心态和社会环境,制约着社会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准则; • 作为知识信息和思维方式,制约着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民族的创造能力; • 作为历史传统,制约着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程度; • 作为稳定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制约着特定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巩固与传承; • 文化也是生产力。
背景资料: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对比排序表(2004)背景资料: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对比排序表(2004)
背景资料: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2008) • 2008年8月24日,美国发布《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国综合国力在美、日、德之后,位居世界第四。其中经济实力世界第三,军事实力世界第三,科技实力世界第八,教育实力世界第十。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当于美国的48%,其中政治力相当于美国的92%,外交力相当于美国的89%,资源力相当于美国88%,军事实力相当于美国的36%,经济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5%,科技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0%,教育实力相当于美国的12%。
3、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 扩大传统媒体对我覆盖面,消解我主流媒体对公众的影响。 • 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与我抢占思想、文化阵地。 • 丑化中国文化传统,诱导青少年盲目信奉西方文化。 • 抢占我文化市场,挤占我文化资源。 • 掠夺我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流失严重。
文化殖民主义 • 人们的想象被一个国家垄断:喝我可乐,吃我麦当劳,学我一样选举,让我教你什么是自由;一个国家的价值成为所有其他文化种族社群的价值,一个国家的产品成了其他国家的文明进步象征,伴你生陪你死,你难以摆脱,无法选择,这就是殖民主义。 • ——《明报》作者黄碧云
(三)四个“越来越” •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以色列这个拥有700万人口、实际面积比北京市略大的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历经5次中东战争而不倒,堪称奇迹。 每1万以色列人当中,就有14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比美国的80人和日本的75人还多。 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2001年的100年间,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38人,占了约1/5。 2009、2011年又有以色列科学家获奖。
创新的背后是文化 • 微软的“在意”; • 谷歌的成长; • 苹果的重新崛起; • Face BOOK创始人马克; 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 没有企业创新,哪来国家强大?
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 一个未婚的资本主义私生子,生父是叙利亚移民,在中国,乔布斯绝对属于出身不好的那一种;出生后由蓝领阶层夫妇收养,在中国,乔布斯绝对属于家境不好的那一种;大学读了6个月就选择退学,在中国,乔布斯绝对属于自暴自弃的那一种。但他改变了世界。 • 据德国《世界报》8月11日报道,苹果公司超越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上市公司。截至收盘,苹果下跌2.76%,报收于363.69美元,公司市值约337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下跌4.41%,报收于68.03美元,公司市值约3310亿美元。如今,美国市值最高十大企业其中有5家是科技公司,分别是苹果、微软、IBM、谷歌、AT&T,这是科技的时代,创新的时代。
10种被翻译作品最多原创语言: 1. 英语(1,000,758种) 2. 法语(186,036种) 3. 德语(169,387种) 4. 俄语(93,779种) 5. 意大利语(55,397种) 6. 西班牙语(43,365种) 7. 瑞典语(30,738种) 8. 拉丁语(16,602种) 9. 丹麦语(16,222种) 10. 荷兰语(16,050种) 21.汉语(7411) 10种翻译外语原著最积极语言 1.德语(270,484种) 2.西班牙语(206,779种) 3.法语(203,559种) 4.日语(117,769种) 5.英语(115,710种) 6. 荷兰语(101,763种) 7. 葡萄牙语(71,291种) 8. 波兰语(64,119种) 9. 俄语(62,983种) 10. 丹麦语(59,014种) 49.汉语(1922种)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根据1975年~2005年1700万种翻译作品统计
1. 德国(239,784种) 2. 西班牙(209,644种) 3. 法国(163,480种) 4. 日本(117,712种) 5. 苏联(至1991年,92,764种) 6. 荷兰(80,305种) 7. 波兰(65,194种) 8. 丹麦(63,801种) 9. 意大利(53,254种) 10.巴西(51,237种) 在这个名单中,美国排在了第14位(39,736种),尽管俄罗斯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的历史,却也以23,611种译著排在第19位,印度以13,206种译著排在第31位,而中国则落在了50名开外了。 ——摘自翟华《东方文化西方语》,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翻译外语书籍最多的前10个国家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逆差巨大 •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2006年说:“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他举例说,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也在一本书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参考消息》2006年4月27日,第14版
努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 从二战结束到冷战结束的45年间,美国竭力向其他国家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正是这种价值观的软实力进攻使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的所有硬实力较量,都是以社会主义胜利而结束: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与10个帝国主义国家进行了较量,胜利了;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彻底打败了德国法西斯;1950年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美国的入侵;越南先后击败了了法国与美国的侵略。但在软实力的战场上,社会主义失败了。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 《阿凡达》在中国累计票房为1.76亿美元,是其最大海外市场。而在北美累计票房达7.069亿美元,全球累计票房达24.81亿美元(以上数据截止2010年3月1日)。 • 《阿凡达》一片的导演十多年前的另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同样创造了18.353亿美元的票房神话。 • 有数据显示,娱乐业每年的出口额多年来一直占美国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多。 • ——叶楚华:《 “画饼充饥”的明星娱乐业》,引自《书摘杂志》2010年11期。
背景资料:24亿美元能够干什么? • 4部《阿凡达》可以建造一个重型航母战斗群——重型航母(6万吨以上)造价35亿美元,组建编队(护卫舰、驱逐舰各4艘,反潜、潜艇各2艘)35亿美元,舰载机35亿美元,共100亿美元左右。 • 2部可以建造一个中型航母战斗群——中型航母(3~6万吨)15亿美元,编队15亿美元,舰载机15亿美元,共50亿美元左右。 • 1部可以建一个轻型航母战斗群——航母(3万吨以内)5亿美元,编队7亿,舰载机5亿,共20亿美元左右。
背景资料:“画饼充饥”的中国明星娱乐业 • 娱乐业的所谓产值是通过转移别的产业的产值而来的,它本身毫无价值,相反还摧毁了大量财富。所以,娱乐业如果不能走出国门,它对一国而言就是一种内耗,带来的是一国财富的净损失。娱乐业只有走出国门,用电影、音乐、明星品牌等娱乐业产品去席卷别国的财富,它才有价值。 • 中国大陆的娱乐业基本上属于自己瞎折腾的类型,除了美国,还被周边的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全面包围,毫无招架之力。这样的娱乐业是国家的祸害。 • ——叶楚华:《 “画饼充饥”的明星娱乐业》,引自《书摘杂志》2010年11期。
4、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六成人感觉值得买新书越来越少)4、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六成人感觉值得买新书越来越少) •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天际网,对17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总体而言,56.7%的人觉得当前新书的质量“一般”,23.6%的人觉得质量比较高,19.7%的人觉得质量较差。调查中,61.9%的人觉得当前值得购买的新书越来越少了,26.3%的人觉得跟以前一样,11.8%的人觉得越来越多。 • 山东省潍坊市潍北学校李洪嵩老师表示,现在的书籍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需要读者有“火眼金睛”来选择,“像很多外文翻译书籍装帧精美,但一看内容就能发现是拼凑的”。——《报刊文摘》2011年10月28日。
现在中国的书一年有27万个品种、70亿册 • 但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说:目前中国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 • 光明网评论员 http://www.gmw.cn2011-11-13-11:49:02
(四)三个“关系” •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 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建设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使官僚制度复活。”(《列宁选集》第3卷第784-785页)
普列汉诺夫甚至更明确地指出,靠夺取政权,然后颁布法令来建设社会主义,“将导致一个像古代中国或秘鲁帝国一样的政治怪胎,即导致一种以共产主义做装饰的更新了的沙皇专制制度。”(转引自[俄]弗·舒布京:《忧郁的真理》,《新世界》杂志1991年第6期。)普列汉诺夫甚至更明确地指出,靠夺取政权,然后颁布法令来建设社会主义,“将导致一个像古代中国或秘鲁帝国一样的政治怪胎,即导致一种以共产主义做装饰的更新了的沙皇专制制度。”(转引自[俄]弗·舒布京:《忧郁的真理》,《新世界》杂志1991年第6期。) 因为普列汉诺夫极为看重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内容,看重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他说,即使出现了这样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不给你政治权利——愿意而且能够保证你的物质福利,在那种情况下(假使你接受那种境地),你将不外乎是吃饱的奴隶,喂养得很好的役畜。安启念本第228页 不能依靠法令建设社会主义
“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2卷第200页)“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2卷第200页) “为了革新我国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选集》第4卷第699页) 背景资料:列宁论文化建设
(五)八个方面矛盾问题 •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 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八个方面矛盾问题 • 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 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 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 有人说,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导致—— • 未婚同居的越来越多,婚后同居的越来越少; • 耍手腕的越来越多,耍手艺的越来越少; • 会来事的越来越多,会干事的越来越少; • 养二奶的越来越多,养奶奶的越来越少; • 挖陷阱的越来越多,打水井的越来越少; • 说雷语的越来越多,学雷锋的越来越少; • 造垃圾的越来越多,扫垃圾的越来越少; • 负债务的越来越多,负责任的越来越少; • 开汽车的越来越多,开心笑的越来越少……
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堕落 •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本上是一手硬,一手软,换言之,就是经济的一手硬,文化、精神、道德、社会的一手软;甚至还可以说,我们已经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了,而成了单纯的“经济决定论”。到今天,实践证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个错误已经把中国带入了一种混沌甚至混乱的状态。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纠正这一错误,使经济、文化道德的两手都硬起来,中国必将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 • ——引自光明网周兴茂博客:《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堕落》
“温江村的噩梦”震惊全国,值得深思 • 2011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播出了特别报道《温江村的噩梦》。一个3000多人的村庄,几年来竟有100多名青壮年在广东因抢劫入狱。 • 温江村,地处广西天等县上映乡,距离越南边界仅30公里,全村3000多人560多户,自然条件非常落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年轻人群中仅有4人初中毕业,100多位罪犯中大部分是文盲。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不愿继续读书,而是想能尽早外出打工。孩子们蔓延着这样一种思想:读书就是浪费青春、浪费钱财,读书不如打工,更有甚者“读书苦、读书累,不如混黑社会”等等。人们剖析“温江村的噩梦”的源头,大都认为是都市的歪风带坏了纯朴的年轻人,有的认为贫困是噩梦的根源,有的认为是法制教育的缺失,等等。
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决定国家前途 • 居里夫人逝世时,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没有评述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成就,而是高度赞扬她追求科学真理的高尚品德,认为这种品德要高于具体的科学成就,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英国19世纪著名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